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9)
2023(2561)
2022(2121)
2021(2004)
2020(1594)
2019(3832)
2018(3663)
2017(6838)
2016(4198)
2015(5092)
2014(5201)
2013(4820)
2012(4396)
2011(4034)
2010(4184)
2009(3770)
2008(3759)
2007(3706)
2006(3241)
2005(3044)
作者
(12166)
(10375)
(9985)
(9717)
(6543)
(4868)
(4537)
(4093)
(3906)
(3841)
(3582)
(3485)
(3404)
(3372)
(3292)
(3213)
(3186)
(2984)
(2982)
(2958)
(2698)
(2596)
(2532)
(2323)
(2313)
(2302)
(2293)
(2287)
(2196)
(2047)
学科
(15492)
经济(15478)
(10467)
管理(8935)
方法(7025)
(6778)
企业(6778)
数学(6404)
数学方法(6332)
中国(6229)
(5934)
(5111)
劳动(5094)
理论(4741)
教育(4361)
(4105)
教学(4099)
贸易(4099)
农业(3953)
(3943)
市场(3590)
(3378)
(3365)
金融(3365)
(3128)
(2990)
学法(2987)
教学法(2987)
(2893)
(2885)
机构
学院(59902)
大学(58586)
(25042)
经济(24495)
研究(21285)
管理(19932)
中国(16957)
理学(16384)
理学院(16226)
管理学(15909)
管理学院(15804)
(12569)
(12316)
科学(11370)
(11254)
(11057)
(10182)
研究所(9772)
财经(9769)
中心(9188)
(8952)
农业(8687)
业大(8452)
经济学(8339)
北京(8285)
技术(7830)
(7800)
(7749)
(7717)
师范(7671)
基金
项目(35262)
科学(27084)
研究(26744)
基金(24253)
(21047)
国家(20857)
科学基金(17625)
社会(15541)
社会科(14684)
社会科学(14679)
教育(14485)
(14335)
基金项目(12224)
(12032)
自然(11478)
编号(11448)
自然科(11261)
自然科学(11256)
资助(11238)
自然科学基金(11061)
成果(9325)
课题(9013)
重点(8217)
(8102)
(7481)
(7400)
(7248)
教育部(7156)
(7141)
大学(7109)
期刊
(30040)
经济(30040)
研究(20003)
中国(18647)
教育(12859)
(9992)
(9910)
学报(9570)
管理(8894)
(8602)
金融(8602)
科学(8176)
大学(7414)
学学(7009)
农业(6653)
技术(6648)
财经(6047)
(5258)
职业(4808)
经济研究(4732)
业经(4632)
(4173)
问题(3857)
国际(3758)
(3694)
理论(3415)
技术教育(3092)
职业技术(3092)
职业技术教育(3092)
实践(2935)
共检索到101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国光  
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应予重新理解。就人身自由论,始于简单商品经济的整个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商品;就所有制关系看,它只能决定劳动力商品的表现方式、交换方式及体现的经济关系平等与否,而不能成为劳动力是否商品的决定因素。因此,应按劳动力商品关系原理,大力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汤国钧  
论劳动力是商品和培育劳动力市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汤国钧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劳动力是否是商品,是培育劳务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重新进行了探讨,并有了再认识。第一种意见认为,培育劳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工资改革”课题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特别是在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阐述得很明确。那时候,已经有不少经济学家使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法,后来又有经济学家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但既然这样,为什么又说十四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本银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15年的经验总结,是全党在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地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新概念,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又一次拓宽和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立见  林志平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属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说明了在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有其客观必然性;根植于生产资料公有占主体与劳动力个人所有占主体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性质,说明了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既是必要的,亦是可能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对带有明显的传统经济体制痕迹的我国现行劳动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是培育和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晓凌  辛仁周  武小晋  
一:发展劳动力市场要坚持培育机制与发展场所相统一 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究竟从哪一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目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过去,习惯于把劳动力市场作为一种有形体来理解,甚至将劳动力市场等同于职业介绍所,把职业介绍所的规模和数量看成是衡量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标准。这样理解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宏  
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本文主要对在中国国情条件下究竟应建立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学毛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网络体系,但就整体而言,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则下健全,劳动力市场管理的立法滞后,因而还存在诸多缺陷.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模式应是“大市场”模式.笔者认为,培育全国统一劳动力“大市场”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同时要注重“硬件”建设,并且不可忽视“软件”的配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家骥  
中国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李家骥建筑劳动力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筑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关于培育和管理建筑劳动力市场的若干意见为了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行业管理,推动建筑劳动力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建筑职工队伍的整个素质,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和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建筑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劳动部就业司课题组   劳动部劳科所课题组  
本报告主要从确立市场主体、培育运行机制和调整国家干预的角度,设计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拟定实现这一目标近期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报告立足于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把研究目标放在中期和近期,即以今后七年时间为限,特别突出今后两、三年的改革进程;二是以劳动力市场为准绳,评判以往劳动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并提出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道路;三是力求突出可操作性,集中研究面临的难题和实践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学敏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经三度面对就业压力的高潮。 中国的就业压力为经济理论界提供了施展才能与功力的舞台,由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正以此为对象,并与美国哈佛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迈阿密大学、加州州立伯克利大学的专家合作研究,且列入了福特基金项目。他们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编纂成《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与工资改革》一书。该书由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发行以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图书出版奖的提名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万海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从一个低收入国家成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而且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突出的是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恶化。这种状况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会掉人"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人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社会经济矛盾高发期,一旦这些矛盾得不到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步德迎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及劳动力商品所具有的特性。通过劳动力商品的特性分析了失业产生的原因和再就业的条件,提出了五条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其中较独特的一条是改变人们的成才观,大力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理念,通过人才的合理分布和劳动力需求的互补性特点扩大就业。文章对当前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作了分析。文章分析了解决农村就业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思路———将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作为走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一步棋。此外,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对策,一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劳动力的学习能力和再就业能力,二是培养、造就和吸引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创业,带动就业的增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小丁  
一劳动力是人的一种生命力,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能力,与人本身是不能分离的。这是它的自然性方面。但是,劳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经济关系中,它的社会存在形式,它的经济性质,是有差别的。这是它的社会性方面,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