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7)
2023(6408)
2022(5712)
2021(5339)
2020(4871)
2019(11825)
2018(11610)
2017(23536)
2016(13058)
2015(14929)
2014(15289)
2013(15474)
2012(14499)
2011(12973)
2010(13143)
2009(12484)
2008(12910)
2007(11866)
2006(10125)
2005(9073)
作者
(38223)
(32405)
(32158)
(30670)
(20371)
(15481)
(14940)
(12713)
(11951)
(11473)
(10725)
(10638)
(10330)
(10190)
(10150)
(10061)
(9949)
(9521)
(9440)
(9358)
(8068)
(7930)
(7897)
(7363)
(7271)
(7268)
(7195)
(7183)
(6441)
(6407)
学科
(58140)
经济(58075)
(44773)
管理(41843)
(36856)
企业(36856)
方法(32395)
数学(29144)
数学方法(28949)
(20239)
(16006)
(15002)
财务(14981)
财务管理(14949)
企业财务(14347)
中国(13823)
(11162)
农业(11129)
(10934)
贸易(10932)
(10829)
(10605)
业经(10582)
地方(9527)
(8537)
(7907)
银行(7878)
理论(7827)
(7677)
金融(7675)
机构
大学(195662)
学院(193227)
(81650)
经济(80004)
管理(76258)
理学(66301)
理学院(65599)
管理学(64530)
管理学院(64183)
研究(61543)
中国(47938)
(40311)
(39703)
科学(37117)
(32946)
财经(31927)
(31899)
(28980)
中心(28911)
业大(28875)
研究所(28783)
(28581)
农业(26143)
经济学(25524)
北京(25460)
财经大学(23818)
(23802)
师范(23569)
经济学院(23319)
(22499)
基金
项目(123822)
科学(97208)
基金(90946)
研究(88654)
(78684)
国家(78036)
科学基金(66816)
社会(56361)
社会科(53424)
社会科学(53406)
基金项目(48743)
(47413)
自然(44029)
自然科(43020)
自然科学(43006)
自然科学基金(42288)
教育(41883)
(40334)
资助(38402)
编号(36097)
成果(29927)
(28940)
重点(27782)
(25237)
(25027)
教育部(24967)
科研(24497)
人文(24105)
课题(24083)
大学(23623)
期刊
(85629)
经济(85629)
研究(53395)
中国(35463)
(34324)
学报(30501)
(28698)
科学(27282)
管理(25966)
大学(22768)
学学(21611)
农业(18869)
(17253)
金融(17253)
财经(16514)
教育(16292)
技术(15701)
(13982)
经济研究(13742)
业经(13473)
问题(11859)
(10779)
财会(10586)
技术经济(10254)
统计(9978)
(9915)
理论(9863)
会计(9726)
(9638)
商业(9333)
共检索到280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玉  张立鹏  
由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劳动争议,不但在数量上位居前列,而且直接对劳动者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处理不善,将引起当事人的不满,甚至引发恶性劳动关系事件。《劳动合同法》虽然规定了以用工事实作为确定劳动关系的标准,但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合意论、事实论等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在判断标准上也分为三种不同标准。本文通过对一则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判例进行梳理和评析,力求通过以对劳动关系的理解为基础,明确确认劳动关系的标准,进而提示在确认劳动关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反思为实现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目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法官等主体应有的作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涂永前  蒙瑞  温军旗  
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大量存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持续就业的情形,随之而起的超龄劳动者用工及不断因其引发的劳动纠纷日渐增多,理清劳动关系、统一裁判标准,对于解决超龄劳动者用工纠纷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现实典型案例,从实务源头着手,层层揭开超龄劳动者用工问题的本质,并结合其特殊性就相应制度及法律适用完善提出研究意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职工请假未批准被除名案例简介〕张某原为中国建设银行某市支行职工。该职工与该行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为1988年12月1日至1993年11月1日。根据有关规定,其劳动合同期限可延续到1998年11月1日。1996年11月7日,张某以有事为由托人向支行副行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职工因诉企业协迫调动证据不足而败诉案例简介〕王某原系某市钢铁制品工业公司职工。1996年8月16日,该公司对王某做出除名的决定。1996年8月23日,王某之母得知王某被除名的情况后,要求公司不要将王某除名。当时,公司的劳资科长说:“要么除名,要么调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名宗  
我国现行立法规定,公示是劳动规章制度生效的要件,但对如何公示以及如何认定是否公示均未规定,有可能导致司法机关对同一案件作出相反的判决,从而既影响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也不利于引导用人单位准确适用法律。本文以凌某诉某银行劳动争议案为例,探讨劳动规章制度公示方法以及认定是否公示的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德强  
只要承认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不同,那么,就要承认用于调整劳动关系和民事关系的程序法就应当有所不同。但是,目前我国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调整这两者的程序法统一为民事诉讼法,这不仅明显缺乏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日益增长的劳动争议处理的效果也十分不理想。因此,本文提出高度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在劳动争议案件中重新构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小年  
由于我国没有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特别法,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一般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确立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标准时,通用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明标准。但我们认识到,劳动争议诉讼案件无论是性质还是证明责任的分配均与一般民事案件有着相当的区别,鉴于劳资双方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能够获得诉讼资源的渠道和可能性、付出成本的心理价位等等,存在相当大的落差,在考虑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证明标准时也应当与一般民事案件加以区别。笔者就此作简要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培忠  季云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童志雄  
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工业化经济向全球化经济发展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非标准劳动关系呈现出规模的现象也是必然的。由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相比标准劳动关系存在许多不同的特征,形式也多种多样,给劳动关系的确认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而在当前我国的立法体系中,关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司法实践中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认定也不够统一。劳动关系的确认是劳动实体法和程序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决定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也是一切劳动争议案件的基础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第98条规定,对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