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8)
2023(4835)
2022(4282)
2021(4164)
2020(3779)
2019(8673)
2018(8948)
2017(17748)
2016(10146)
2015(11823)
2014(11955)
2013(12108)
2012(11430)
2011(10337)
2010(10933)
2009(10713)
2008(11042)
2007(10421)
2006(9763)
2005(9308)
作者
(28740)
(23527)
(23486)
(22561)
(15135)
(11050)
(10872)
(9123)
(8884)
(8852)
(7963)
(7902)
(7841)
(7622)
(7306)
(7253)
(7007)
(7002)
(6915)
(6905)
(6149)
(5817)
(5669)
(5596)
(5497)
(5428)
(5304)
(5264)
(4810)
(4540)
学科
管理(40143)
(38484)
经济(38438)
(34674)
(30500)
企业(30500)
方法(14563)
(14168)
中国(13621)
(12979)
数学(11764)
数学方法(11640)
(11255)
(10161)
银行(10159)
(9615)
(9214)
业经(8990)
(8906)
财务(8870)
财务管理(8839)
企业财务(8288)
土地(8164)
(8074)
(7903)
贸易(7893)
(7854)
(7759)
(7362)
(7290)
机构
大学(144645)
学院(144389)
管理(59005)
(57818)
经济(56138)
理学(46894)
理学院(46364)
管理学(45893)
研究(45604)
管理学院(45554)
中国(42014)
(33963)
(33028)
(25944)
财经(24631)
科学(24575)
(22869)
中心(22488)
(21903)
北京(21634)
(20810)
研究所(19648)
(18946)
(18820)
师范(18710)
财经大学(17878)
(16568)
业大(16458)
(16317)
经济学(16282)
基金
项目(75178)
研究(59512)
科学(58071)
基金(52638)
(43758)
国家(43345)
科学基金(36678)
社会(35876)
社会科(33941)
社会科学(33930)
(28624)
教育(28235)
基金项目(27196)
编号(26655)
(24337)
成果(23756)
资助(22572)
自然(22404)
自然科(21766)
自然科学(21760)
自然科学基金(21360)
课题(18936)
(17568)
重点(16304)
项目编号(16184)
(15980)
(15801)
(15640)
教育部(15134)
人文(14845)
期刊
(77842)
经济(77842)
研究(49637)
中国(37129)
(28106)
管理(27636)
(20619)
金融(20619)
教育(18771)
科学(17653)
(17429)
学报(15544)
技术(13476)
业经(13245)
财经(12722)
大学(12487)
学学(11055)
(10981)
农业(10931)
经济研究(10905)
问题(10451)
图书(10071)
(9124)
理论(8664)
现代(8352)
国际(8012)
会计(7974)
实践(7808)
(7808)
商业(7670)
共检索到25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张丽君  黄先栋  
土地资源是数量、质量与生态的有机统一,相应地形成了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和生态红线。划定土地管理的"三条红线"是实现土地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基础。本文基于对"三条红线"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管控目标、任务和建议,从而使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小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大陆地区借鉴香港的做法,探索建立了土地有偿使用和相关税费制度,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城市土地增值形成的巨额财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借鉴香港特区等地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快推进相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旭东  
研究目的:探讨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战略重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未来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愿景应该是在各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备的基础上,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节约优先战略。政府重在监管和服务,重在制度设计。研究结论:目前应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土地基础制度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土地法制,提高权利保障、市场运行、执法监察的法律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烨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土地管理立法缺陷、执法不严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物权法不健全、土地法缺位和土地管理法不完善影响地政管理;现行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冲突、“三权”主体不分和权利制衡机制不完善是执法不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健全立法、严格执法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程雅淇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在现行《土地管理法》制度框架下,聚焦严守耕地和生态红线、扩大集体土地权能、有序下放土地审批权等热点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制度边界,强化了法律责任。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围绕新《条例》正确把握我国土地治理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耿根喜  郑文礼  
确立效益意识强化土地管理中共翼城县委书记耿根喜翼城县人民政府县长郑文礼编者按地处山西省南部的翼城县,既是粮棉大县,又是煤铁之乡。近年来,翼城县土地局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实践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培育土地市场的新路子,他们率先在县级土地局,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佳  
土地整治概念的分析与界定要研究土地整治的立法情况,加快土地整治的立法步伐,首先必须明确土地整治的概念和内涵。目前,我国土地整治已经进入了综合发展阶段,但是在实践中,除了"土地整治"这一概念以外,还存在着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土地整理复垦、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不同概念。这些概念在不同文件中交替出现,使得土地整治处于一个多概念并存、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但内涵外延界定不清的阶段,不利于土地整治事业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依标  
"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对当前一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形势的总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李克强总理在刚刚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道坤  王华新  段安华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为政之要。时下,土地既是农民增收的前提.又是保证社会有效供给的根基,也是地方生财之道,发展之路。土地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珍贵,显得复杂,需要慎重对待。为此.我们赴湖北省直相关部门和仙桃市、沙市区、松滋市和石首市等地就土地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与县市领导、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国土地管理考察报告(上)中国土地管理赴韩国考察团韩国是当今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人地矛盾促使韩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应韩国建设交通部的邀请,中国土地管理代表团一行7人于1995年11月12日至18日赴韩国考察。考察期间,代表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国土地管理考察报告(下)中国土地管理赴韩国考察团二、韩国的农地保护韩国人多地少?而且由于大部分地区是山地,农地资源十分匮乏,据有关资料统计,韩国人均农地0.7亩,低于我国人均耕地的水平。韩国城市化水平达85%,大规模占用农地的高潮已经过去。韩国农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高艳梅  姜海  
农地过度非农化和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低不仅导致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受损,也是引起产业准入门槛过低、产业结构雷同、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对我国土地管理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土地产权主体缺位、土地征用权滥用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上的非合作博弈为特征的政府治理缺陷是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我国农地损失存在着代价性损失和过度性损失;而导致过度性损失的主要经济学原因是政府失灵,即对土地市场的排斥和对土地价格的扭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为我国土地管理的重点应以减少或消除农地过度性损失为主要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克伟  
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马克伟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从80年代初以来,在三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中,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管理制度。首先在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从基本不管,到责成部门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超  
严谨的立法体系在德国,宪法(《基本法》)明确规定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私有财产主要是指私人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含建筑物所有权)。因此,宪法为土地私有制及其保护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依据。德国《民法大典》规定,土地上的房屋建筑物是土地的组成部分从属于土地,为土地所有权的拥有者所有。德国所有的土地都实行土地登记,即地籍登记。作为实体法的德国《土地登记法》,则设置了土地登记的程序关系,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如何设立、移转、变更和废止的程序规则,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