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6)
- 2023(9219)
- 2022(7854)
- 2021(7250)
- 2020(6204)
- 2019(14152)
- 2018(14226)
- 2017(26071)
- 2016(15001)
- 2015(17096)
- 2014(17442)
- 2013(16626)
- 2012(15298)
- 2011(13857)
- 2010(14304)
- 2009(13361)
- 2008(13243)
- 2007(12193)
- 2006(10900)
- 2005(10140)
- 学科
- 济(53760)
- 经济(53668)
- 管理(47556)
- 业(41048)
- 企(35967)
- 企业(35967)
- 方法(24930)
- 数学(21596)
- 数学方法(21117)
- 财(17604)
- 制(16313)
- 中国(15002)
- 农(14065)
- 理论(12771)
- 学(12519)
- 业经(12426)
- 体(10984)
- 务(10883)
- 财务(10843)
- 财务管理(10802)
- 企业财务(10239)
- 银(10057)
- 银行(10019)
- 行(9511)
- 教育(9263)
- 融(9067)
- 金融(9064)
- 体制(9030)
- 技术(8853)
- 划(8771)
- 机构
- 学院(210874)
- 大学(210546)
- 济(78430)
- 经济(76389)
- 管理(74786)
- 研究(71953)
- 理学(63346)
- 理学院(62602)
- 管理学(60975)
- 管理学院(60598)
- 中国(54619)
- 京(45511)
- 科学(45252)
- 财(41019)
- 所(37841)
- 农(37659)
- 江(35542)
- 研究所(33789)
- 中心(33084)
- 业大(32433)
- 财经(31037)
- 农业(29523)
- 北京(28836)
- 经(27934)
- 州(27843)
- 范(27686)
- 师范(27272)
- 院(26403)
- 技术(26274)
- 省(25507)
- 基金
- 项目(136230)
- 科学(105448)
- 研究(98951)
- 基金(95653)
- 家(84706)
- 国家(83961)
- 科学基金(70735)
- 社会(59478)
- 社会科(56056)
- 社会科学(56037)
- 省(55707)
- 教育(49209)
- 基金项目(49115)
- 自然(46983)
- 划(46963)
- 自然科(45907)
- 自然科学(45892)
- 自然科学基金(45041)
- 资助(41157)
- 编号(40902)
- 成果(34832)
- 重点(31948)
- 课题(30802)
- 部(29935)
- 创(28776)
- 制(28387)
- 发(28308)
- 创新(26875)
- 科研(26251)
- 大学(26056)
共检索到332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如何体现类型特征并推进类型特征创新,如何体现较高层次并实现较高层次,其关键还在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前提是基于区域和行业职业需求出发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以及由此为基础的培养机制建设。基层复合型人才,应该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而这一定位需要通过开放办学氛围、校企合作平台、工学结合载体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屈凤杰
文章对地方高校复合型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该方案通过对复合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修订,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实验室与实训实习平台的建设以及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改革,以加强专业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专业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云助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孟磊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的交叉和跨界的知识优势、能力优势和思维优势是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针对我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存在专业间学科壁垒难以打破、专业复合程度不深、双学位存在考研与就业政策障碍和学制、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理工类高校要发挥法学与特色学科深度交叉优势、推广"双学位双证"培养模式、推动法学双学位与二学位招生与培养并轨、鼓励在国家急需的领域设置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博士点、借鉴"四跨"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新机制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秀德
本文论述了加快我军高层次复合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军事学博士生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过程中需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一是在培养对象的选择上,要注重选人与选题相结合,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要注重拾遗补缺,因材施教,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建立与课题以及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三是在论文指导上,要注重内联外请,发挥导师组、教研室和校内外相关学科专家的作用,形成多学科专家联合指导的综合优势,提高论文指导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云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同德语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这为德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德语本科专业学生相对"过剩"的现象。文章对中国矿业大学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就德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语教学基本思想,探讨了德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德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教学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彤舢 张国田 王红悦
实行主副修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左彤舢,张国田,王红悦从八九年起步,我院在八七级本科学生中试行“主刚修制”,至今已培养出三届主副兼修的毕业生。实践表明,实行主副修制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凡修读了副修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上占有明显优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敏蓉 余劲松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未来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胜任多种职业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许多社会、经济、科技问题都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传统的专业化人才单一型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廖嗣德 赵风雨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方面 ,正处在积极探索阶段。本文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模式及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复合型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 培养途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劲松 梁红英
二十世纪末期以来,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经济学和法学的交叉融合在学术研究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学研究方法对法律现象的分析有助于研究不同规则下人们面临的激励,进而有助于法律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同时具备经济学和法学知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剑桥
目前,我国需要法学复合型人才。“经济学+法学”复合型人才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济学+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对促进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学 法学 复合型人才 模式 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梅红 戴昀弟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国内一些高校已开始了双语教学的尝试与实践。文章从培养"营销+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市场营销学 双语教学 复合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浦毅
文章分析了智能工业对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即具备"多接口",能够"即插即用",且具有创新能力、绿色能力,梳理了目前高职院校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包括专业能力单一,专业发展顶层设计滞后,重显性技能、轻隐形技能等。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结合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做学教合一"教学活动,构建了面向智能工业的"三段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有效培养学生集业务、管理、信息化及专业知识于一体的综合能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鲁淑云
改革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浅谈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鲁淑云北京联大旅游学院老干部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级复合型人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各国政府和各行各业所重视。作为新兴产业的现代旅游业,由于它所具有的国际性、对科技成果应用广泛及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元芳 夏尊铨 傅白白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呼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初步成果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发展高层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补充模式 ,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体制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