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3)
2023(13258)
2022(11360)
2021(10353)
2020(8577)
2019(19586)
2018(19539)
2017(37997)
2016(20414)
2015(23070)
2014(23032)
2013(23003)
2012(21295)
2011(19546)
2010(19744)
2009(18137)
2008(17409)
2007(15214)
2006(13585)
2005(12077)
作者
(59328)
(49228)
(48802)
(46782)
(31624)
(23512)
(22221)
(19405)
(18704)
(17532)
(16719)
(16616)
(15713)
(15599)
(15144)
(15118)
(14543)
(14288)
(14028)
(13863)
(12271)
(12150)
(11791)
(11250)
(11149)
(10954)
(10881)
(10729)
(9925)
(9579)
学科
(101973)
经济(101876)
管理(58446)
(52484)
(44277)
企业(44277)
方法(40113)
数学(34200)
数学方法(33838)
地方(23036)
中国(23014)
(21550)
(20949)
业经(20377)
(20231)
(15607)
贸易(15599)
理论(15350)
(15060)
(14947)
(14910)
地方经济(14337)
农业(14332)
环境(14265)
(14140)
金融(14136)
(12866)
银行(12832)
(12282)
(12085)
机构
大学(299659)
学院(296257)
(126703)
经济(124055)
管理(117124)
研究(102840)
理学(101319)
理学院(100199)
管理学(98583)
管理学院(98059)
中国(74985)
(63736)
科学(61679)
(55870)
(51351)
研究所(46750)
中心(44807)
财经(44630)
(42513)
(42187)
业大(41505)
北京(40722)
(40487)
(39962)
师范(39682)
经济学(38710)
(37307)
经济学院(34503)
(34318)
财经大学(33105)
基金
项目(199002)
科学(156368)
研究(147539)
基金(144502)
(124805)
国家(123776)
科学基金(106307)
社会(93734)
社会科(88777)
社会科学(88751)
基金项目(76467)
(76396)
自然(67795)
教育(67070)
自然科(66156)
自然科学(66144)
自然科学基金(64950)
(64295)
编号(59998)
资助(59651)
成果(49245)
重点(44172)
(44090)
(42924)
课题(41201)
(40749)
国家社会(38418)
教育部(38191)
创新(37933)
人文(37435)
期刊
(144859)
经济(144859)
研究(93892)
中国(53601)
管理(44588)
学报(44446)
科学(41539)
(41291)
(38115)
大学(33769)
教育(32766)
学学(31743)
农业(26671)
技术(25593)
(24980)
金融(24980)
经济研究(23914)
财经(22414)
业经(21105)
(19198)
问题(18553)
技术经济(15784)
图书(15415)
理论(15105)
(14491)
科技(13959)
国际(13857)
实践(13582)
(13582)
现代(13561)
共检索到441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栾玉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空前深刻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国际力量格局的改变,而且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化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6年10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脆弱,全球贸易和投资低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揭示出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化是一个长期、渐进、曲折的过程。时隔五年,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讲话时又指出:“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凤德  
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成了近年来国际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东北亚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东北亚的一员,既然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就不能不把“秩序”作为战略问题来加以考虑。本文就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和东北亚经济秩序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广伟  何章银  杜清华  
本文以国家和市场为动力,以国际权力结构、国际经济制度、国际经济主导思想三个关键变量为维度,构建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分析框架,并在这一框架指导下考察二战后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冲击,深入探讨国际经济秩序在国家和市场双重力量推动下演变的原因、路径和趋向,以期发现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内在逻辑和一般规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本文对目前举世关注的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分析,阐明了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主体改革问题以及国际经济秩序治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并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国际贸易体制改革和国际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观点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张原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体量逆市上升,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量跃居全球首位,我国与外部深度融合,外部经济体波动或者国际经济规则的调整都可能对我国造成巨大影响,我国必须加快对外谈判以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经济秩序。同时,危机以来倡导贸易自由化的美欧发达大国率先挑起贸易保护,"中国威胁论"等持续升温,我国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金砖峰会、上合组织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彦林  
20国集团成功应对了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变革国际经济秩序也是20国集团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从20国集团的构成来看,以20国集团为载体变革国际经济秩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成员国协商国际秩序的变革从而构建新的"协商秩序"提供了平台,并成功促进了国际金融秩序的变革。尽管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但20国集团变革国际经济秩序首要平台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飞翔  吕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国际经济秩序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公共产品,对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存在重大影响,是我国参与未来国际竞争中必须力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当前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严重弊端日益凸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深层次的功能性缺失和结构性紊乱。一是垄断性增大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准入成本,二是单边性使少数国家损害多数国家的利益,三是排斥性阻碍对发展道路的不同探索。全球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也应当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深层的改革更新。判断国际经济秩序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多数国家的利益。规则的权威性起源于多数的认同,规则的有效性依赖于多数的遵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一、国际经济秩序与金融危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通常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或经济体制存在问题,导致宏观经济基本面不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各国政府及时发现问题,从宏观经济政策上或体制上着手解决。但在危机发生初期,为了防止危机的蔓延,阻止损失的扩大,需要存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礼伟  马野青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产生了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善国际经济秩序的现实需求。对于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改善而非否定是中国利益之所在,中国可以通过"以市场换市场"的思路与发达经济体商签双边投资协定的方式,为中国企业获取战略性资产创造可预期的制度环境;通过"中国制造能力加发展中经济体要素禀赋优势"的模式,实现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双赢合作;通过"制度性安排"和"非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减少对于外部市场依赖等途径,提升在新国际经济秩序构建中的博弈力量,将经济实力转化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影响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丹  刘悦  刘慧岭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秩序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影响下开始新一轮调整,并在秩序理念、秩序内容、秩序适用范围、秩序质量以及秩序主导权上呈现出新的演化趋势。而国际经济秩序演化下伴随而来的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变化也将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产生明显冲击,并从产业链联系、地位以及空间布局三方面影响我国产业链重构。我国应顺应国际经济秩序演化新趋势,从打通产业链联系、提升产业链地位、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以及营造良好重构环境四方面着手,助推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重构,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世强  
该文从"经济人"具有的经济人性入手,探讨了如何实现国际经济秩序的和谐。经济人性正义化是对"经济人"的经济人性品性发挥的规范,其价值诉求在于经济人性发挥要符合公平、正义理念。经济人性正义化需要社会主体实现观念认同、制度认同和人性平等认同,还需要社会主体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提升道德资本含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兰日旭  
新航路开辟至今,处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核心国家尽管出现了多次变更,但从未改变已有秩序规则的不对称、利益配置的非中性等特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渐趋融入已有秩序的同时,也谋求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然而,这一过程会遭遇原有秩序的干扰、阻碍。我国经济的崛起是在和平复兴的条件下渐渐推进的,自然我国所谋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无法建构在过去不公平、不合理的秩序基础之上,而是以和谐共赢为目标。在新秩序的策略选择中,我国一定要采取"和而不同"和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策略,而无法一蹴而就。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涵枫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国家形式与资本形态内在逻辑关系出发,构建国际经济秩序周期性演进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周期性演进反映了资本逻辑从内在于民族国家到实现全球化的动态过程,由不同形态的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形式下通过对国家结构和职能的塑造来表达其总体性权力,并决定了这一阶段国际经济秩序的物质内容。本文对国际经济秩序的英国周期和美国周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美国周期相对于英国周期资本逻辑更为深化,美国周期本质上是英国周期金融扩张阶段的延续。在资本逻辑下构建的国际经济秩序再生产出了自身的反对力量使危机无法避免,只有超越资本逻辑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解决当前的全球治理困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洪莉萍  
在世界经济秩序变革中,国际经济法呈现出五大新趋向,即:区域经贸合作方兴未艾,最惠国待遇制度正经历变异;国家主权的自我限制趋多,法律的趋同化加快;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被淡化;互惠原则日趋宽松;协议管辖地位凸显。对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认真研究相应对策,完善有关立法,以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