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4)
- 2023(9079)
- 2022(7590)
- 2021(7147)
- 2020(5999)
- 2019(13306)
- 2018(12672)
- 2017(24577)
- 2016(12950)
- 2015(14732)
- 2014(14213)
- 2013(13886)
- 2012(12897)
- 2011(11403)
- 2010(12081)
- 2009(11959)
- 2008(11249)
- 2007(10474)
- 2006(9463)
- 2005(8775)
- 学科
- 济(46259)
- 经济(46211)
- 管理(42510)
- 业(41775)
- 企(38463)
- 企业(38463)
- 银(33940)
- 银行(33795)
- 行(32184)
- 融(30329)
- 金融(30329)
- 制(21356)
- 中国(21091)
- 方法(19308)
- 财(16652)
- 数学(16067)
- 数学方法(15779)
- 技术(13434)
- 业经(12630)
- 度(12478)
- 制度(12472)
- 业务(11939)
- 中国金融(11845)
- 务(11556)
- 财务(11519)
- 财务管理(11485)
- 地方(11277)
- 企业财务(11022)
- 农(10947)
- 体(10569)
- 机构
- 大学(175905)
- 学院(174357)
- 济(70905)
- 经济(69138)
- 管理(66632)
- 中国(59856)
- 研究(58350)
- 理学(55182)
- 理学院(54609)
- 管理学(53677)
- 管理学院(53347)
- 财(38291)
- 京(37666)
- 科学(33179)
- 银(31446)
- 中心(31049)
- 银行(30140)
- 财经(29317)
- 所(28906)
- 江(28534)
- 行(28019)
- 农(27294)
- 经(26514)
- 研究所(25771)
- 北京(23926)
- 州(23914)
- 融(23833)
- 金融(23399)
- 业大(22797)
- 经济学(22335)
- 基金
- 项目(109117)
- 科学(85655)
- 研究(81300)
- 基金(78149)
- 家(67143)
- 国家(66539)
- 科学基金(57455)
- 社会(51829)
- 社会科(49270)
- 社会科学(49254)
- 省(43497)
- 基金项目(40460)
- 教育(36824)
- 划(35764)
- 自然(35551)
- 自然科(34804)
- 自然科学(34793)
- 自然科学基金(34156)
- 编号(32288)
- 资助(32223)
- 成果(27388)
- 创(25453)
- 重点(24793)
- 创新(24068)
- 部(23815)
- 发(23201)
- 课题(23086)
- 国家社会(21572)
- 性(21225)
- 项目编号(21062)
共检索到292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信 罗婧
金融危机以来,英国金融监管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最初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组成的"三方"监管架构,演变为以英格兰银行为主导,明确其在金融监管中处于核心地位,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建立特殊处置机制,并将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职能有机结合。本文对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原因和概况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管理 英格兰银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立群
金融业内在的特性决定了中央银行必须对金融机构的准入、退出实施监管。但各国金融监管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央银行的监管并不都是高效率的监管 ,而它的行为缺陷引致的监管误区导致监管的失灵。鉴于此 ,要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 ,应当合理规范央行的行为 ,走出监管的误区 ,提高监管的效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德鲁·贝利 吴婕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包括三个新机构的建立。第一,英格兰银行将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掌握宏观政策工具。第二,英格兰银行将成立一个下属机构审慎监管局(PRA),以促进金融公司的稳定性为首要目标。第三,成立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管理局(CPMA),其主要职能是维持金融服务市场的信心。安德鲁·贝利现任英格兰银行银行服务部执行主任兼总出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亦对法国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法国传统的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也在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这促发了法国政府全方位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决心。这些改革主要围绕调整传统严格的分业监管模式、扩大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权限两大主轴。对于分业监管模式的改革体现出法国正在从按领域分类的监管向以目标为目的的监管模式发展,为包括我国在内的采取分业监管模式的国家提供了可兹借鉴的样本。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监管模式 监管权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志强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措施。2009年,保守党上台后推行了更为系统和严格的改革方案,打破了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FSA)、财政部"三权分立"的监管模式。FSA将被分拆,其相关职能将由央行框架内的三个机构承担,英格兰银行被赋予全面监管的权力;在微观审慎监管层面,采用"双峰监管"模式,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同时设立了特殊处理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英国的新监管框架对我国金融监管强化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设立特殊处理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特殊处理机制 围栅制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雷 赫国胜
本文选取50个国家1973~2005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与银行危机间的关系,结论如下:(1)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入,银行发生危机的概率增加;(2)中国的银行危机发生概率低于国际平均值,但银行风险与危机已呈抬升迹象;(3)银行业私有化程度增加、银行业监管加强、银行准入门槛开放将降低利率市场化所诱发的银行危机发生概率,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在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关系中并未发挥显著作用。各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需综合金融监管政策的配套改革,并警惕与防范银行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金融监管 银行危机 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联盛 何德旭
对于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住房抵押贷款标准放松、金融产品过度证券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货币当局的货币放松和监管放松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渎职等是重要的动因。许多相关研究揭示了美国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指出金融监管这一最后堡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金融风险有机可乘。文章主要讨论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匹配,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要求,以及美国新金融危机中的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错配。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反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洁
各国金融实践的发展证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准入、退出的监管并不总是有效的。中央银行执行金融监管职能过程中存在着监管误区——监管的滞后、监管的宽容及作为最后贷款人导致的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因此,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央银行的监管行为以及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道德风险 市场激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绍瑞
加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之我见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行长张绍瑞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作为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金融毫无疑问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研究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问题,也必须从这一目标出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自2007以来,英国出台了多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机制。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金融监管权力重新回到英格兰银行手中,在英格兰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并设立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观察,但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权限和地位、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值得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中关注与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刘圣
宏观审慎监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金融系统整体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利用监管政策或其他非利率政策工具应对由资产价格行为造成的问题2007~2009年的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各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经济上、政治上的严峻考验。所幸的是,政策制定者成功吸取了经济大萧条中的部分经验教训,实际表现明显优于市场预期。通过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扩容,各国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者制定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将从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宏观审慎监管以及"大而不倒"问题(TBTF)三个方面,介绍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