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
2023(33)
2022(19)
2021(33)
2019(46)
2018(47)
2017(67)
2016(50)
2015(37)
2014(61)
2013(50)
2012(45)
2011(33)
2010(48)
2009(40)
2008(42)
2007(53)
2006(46)
2005(53)
2004(31)
作者
(130)
(118)
(102)
(98)
(65)
(55)
(46)
(46)
(45)
(45)
(44)
(42)
(40)
(38)
(36)
(35)
(32)
(30)
(30)
(29)
(29)
(28)
(27)
(26)
(25)
(25)
(25)
(24)
(23)
(22)
学科
(538)
企业(538)
(394)
管理(296)
(263)
经济(263)
业经(202)
企业经济(175)
理论(161)
(150)
方法(146)
经济理论(135)
(109)
(100)
经营(100)
(100)
(95)
财务(95)
财务管理(95)
企业财务(93)
决策(93)
计划(89)
(57)
(54)
技术(52)
体制(50)
中国(45)
国有(44)
国有企业(44)
技术管理(43)
机构
学院(757)
大学(731)
管理(324)
(285)
经济(275)
理学(259)
理学院(256)
管理学(255)
管理学院(252)
研究(192)
中国(163)
(162)
(155)
(141)
财经(140)
(134)
商学(114)
商学院(114)
财经大学(113)
科学(107)
北京(101)
中心(90)
(88)
经济管理(85)
工商(84)
技术(82)
职业(82)
(77)
(76)
公司(75)
基金
项目(356)
科学(296)
研究(285)
基金(266)
(220)
国家(218)
科学基金(202)
社会(184)
社会科(170)
社会科学(170)
(144)
基金项目(138)
教育(138)
编号(119)
自然(119)
自然科(117)
自然科学(117)
自然科学基金(116)
(113)
(112)
成果(108)
企业(103)
(99)
(97)
资助(93)
创新(88)
(87)
课题(84)
(83)
项目编号(81)
期刊
(478)
经济(478)
管理(275)
研究(225)
(161)
中国(147)
教育(91)
业经(84)
科学(81)
经济管理(79)
财经(79)
现代(78)
技术(77)
(73)
学报(68)
大学(59)
商业(58)
改革(57)
(57)
学学(56)
(54)
企业(54)
会计(54)
技术经济(50)
财会(50)
问题(47)
东经(46)
华东(46)
经济研究(46)
世界(38)
共检索到1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继宏  
人才问题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 略,着力实 施人才强企 战略,是企业发展之本。走出传统观念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式 的新突破,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运行机制,是现代企业改革与发展之必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芙蓉  
在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中国旅游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旅游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应有着新的调整。回顾上个世纪全球有关管理理论的发展 ,针对旅游企业服务的个性特征 ,其中的确有着不少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旧口号 ,使旅游企业管理获得更多的新思维必须提到当前管理研究的日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胜荣  
经营理念与人本主义企业贵州大学经济系张胜荣本文探讨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的这样一个问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为什么要体现劳动者的当权者地位和作用?笔者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员工左右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是企业真正的当权者,在企业经营理念中明确这一点,才可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宝荣  
职业管理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帮助员工形成和实现较为现实的职业目标。西部企业应该吸收“员工个人需要和组织需要相结合”的思想,建立以员工的内在需求为动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吸收“机会平等”的思想,创造一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局面;吸收“自我管理”的思想,将人力资源开发变为员工的自主行为;吸收“终生学习”的思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齐冰  
现代企业应注重公关文化战略的确立与实施齐冰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国际性、竞争性和逐利性特点,使得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和直接参与市场角逐的企业和经营管理者认识到,以德为本塑造信誉形象、产品形象,提高产品和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强化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的策划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怒江  
城市实际上是一笔巨大的资产,需要通过经营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如何使这笔资产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增值,各国城市政府都在不断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城市政府作为经营城市的主体,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葵  
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房地产企业之间的角力已经逐步聚焦到战略把握、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三个方面。快速开发理念正是保亿集团在上述背景下的战略选择,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何与之相匹配是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保亿的实践出发,通过与标杆企业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之道,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可以用“战略性激励”五个字来概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所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应对高绩效工作系统、满足利益相关群体需要以及全球性等三大挑战,来获取和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优势。制度激励与管理激励是人力资源激励的一体两面,二者在实践中是辨证地整合在一起的。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以制度性激励为核心建立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框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方方  
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具有倾向雇员、鼓励稳定、强调集体协商、与国际惯例接轨等特点,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惟有转变观念,树立劳动合同长期化、提高招聘谨慎性、企业承担举证责任、建立三方协商机制、运用柔性化管理方式保留雇员、人力资源外包等理念,才能从容应对潜在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红  徐扬  张霞  
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随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应赋予新的内容,并采用新的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瑞云  赵海军  
本文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提出了通过“村企互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本文认为,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启动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引导龙头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并以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为出发点,进而促进科学文化知识、市场竞争意识、民主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相互交融,可以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芝鸿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而高校领导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才能让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符合理论要求,更具实践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研究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践变革探讨,以求让这项工作更好地为高校建设服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均科  
内部审计职业的社会效用大小与是否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个人价值密切相关 ;以人本主义为指导 ,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 ,是发挥审计行为主体能动性 ,在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目标方面获得“双赢”的一种重要策略。本文提出了三个结论 :从满足个人需要出发实现内部审计人员价值最大化 ;以完善考核手段为基础准确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 ;以激励机制为手段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海光  
仅仅把握今天是不够的。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所以现代企业都十分关注战略。战略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方向,是企业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与对现在优劣势状况的把握结合起来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条件既定的企业就象一颗台球,向不同的方向推出,其投入的力量和获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因素了。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树英  
由于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激烈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不少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未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地位,由于在计价方式、包干范围价格调整等合同条款的约定不明或者对承包人不利,又由于履约过程中未及时办理签证索赔及其相应手续,造成工程竣工后结算工作久拖不决,企业竣工结算款迟迟不能确定,这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大量工程款拖欠的重要原因。本栏目特约撰稿人、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朱树英针对上述情况,并结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制度及其操作要求而撰写的以下专题文章,符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观点很重要,希望引起广大施工企业尤其是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