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
2023(28)
2022(17)
2021(11)
2020(12)
2019(21)
2018(37)
2017(55)
2016(27)
2015(24)
2014(31)
2013(19)
2012(10)
2011(13)
2010(19)
2009(12)
2008(12)
2006(12)
2005(22)
2004(11)
作者
(66)
(55)
(47)
(46)
(39)
(32)
(27)
(24)
(22)
(22)
(20)
(19)
(18)
(17)
(17)
(17)
(17)
(17)
(16)
(16)
(16)
(15)
(15)
(14)
(14)
(14)
(13)
(13)
(13)
(13)
学科
(143)
(128)
经济(128)
管理(98)
(90)
农业(82)
组织(82)
(64)
企业(64)
农村(62)
(62)
经营(58)
(56)
(56)
业经(55)
生产(48)
生产组(45)
经营管理(45)
地方(41)
土地(39)
体制(35)
农业经济(35)
问题(35)
方法(28)
(27)
(27)
银行(27)
(22)
(21)
数学(21)
机构
学院(331)
大学(328)
(158)
经济(158)
管理(148)
(147)
理学(134)
理学院(132)
管理学(132)
管理学院(130)
中国(122)
农业(112)
研究(107)
业大(85)
(77)
(72)
(65)
农业大学(64)
(63)
(62)
(60)
中心(58)
银行(58)
经济管理(57)
(57)
(56)
发展(56)
(56)
(55)
财经(50)
基金
项目(235)
研究(213)
科学(191)
基金(167)
(142)
国家(138)
社会(133)
社会科(129)
社会科学(129)
科学基金(110)
(105)
(101)
基金项目(87)
编号(83)
教育(82)
(76)
(71)
(69)
(69)
农业(67)
(66)
发展(64)
(64)
资助(63)
自然(60)
成果(58)
自然科(56)
自然科学(56)
自然科学基金(56)
课题(55)
期刊
(267)
经济(267)
(170)
农业(118)
业经(110)
研究(92)
(86)
金融(86)
中国(79)
农业经济(58)
管理(55)
农村(50)
(50)
(49)
问题(47)
科学(46)
(46)
学报(43)
经济问题(40)
大学(35)
学学(34)
林业(33)
农村经济(32)
技术(28)
财经(28)
(26)
资源(26)
世界(25)
商业(24)
技术经济(24)
共检索到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温佐吾  李维长  胡廷黔  禹丹云  
选择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集体林区锦屏县,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对三个村、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该县集体林区公益林在确权发证、森林分类区划、经营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户权益,调整森林分类区划,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实行森林分类经营,逐步实施生态补偿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迎星  
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林迎星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既是一个关系到今后中国林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事关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应该与林业持续发展赠系在一起考虑,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林业分类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林和平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改革与林产工业发展政策的超前调整陈秋华,林和平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的重大改革举措已经开始启动。这是一项触及我国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必将促使林业资源配置的根本转变。林产工业做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产业,在森林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庆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彭泽元  
南中国集体林区林业利益结构长期被扭曲,体现在木材经营利益占有上,严重抑制着林业生产力的发展。经调查税费占木材销售收入的49.64%,林农只得销售收入的13.57%;在税费中属行政性的占59.89%,专业性的只占40.11%;费挤税,费大于税19.78个百分点。按《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本着林农是受主体和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提出林业利益结构调整基本思路和大体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华浪  李伟方  裴志远  
近几年,中央文件多次强调,新增农业补贴要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一些地区也通过试点进行了积极探索。欧盟在如何管理、利用直接补贴支持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了一条的有效路径。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农业补贴做法基础上,提出如何利用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探索建立落实与种植面积挂钩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方法和路径,以增强农业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提高农业补贴的政策效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云  
成都对农村各项产权确权后,及时改革抵押融资制度,允许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进展缓慢。从合格贷款抵押品角度看,经营权抵押存在界定难、价值评估难、抵押登记难和处置变现难等困难;从国内其他地区的试点来看,虽然局部有亮点,但整体上没有突破。要扩大成都市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应围绕打造合格抵押品属性,适当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从改进经营权认定方式、简化抵押登记手续、合理抵押评估价值、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市场培育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明  武小龙  刘祖云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有利于促进农户对土地的持续投资并减少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目前新一轮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开展,理论分析发现农民的权属意识对于确权工作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丘陵山区部分农户的调查发现当地农民土地权属意识薄弱,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除了教育、年龄、收入等因素外,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影响农民土地权属意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建议在丘陵山区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注意加强土地整理和流转,尊重和利用好地方性知识所形成的土地分配格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诗隆  刘溅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鲍健强  苗阳  陈锋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本文从大时空跨度和能源利用方式上,分析了人类经济发展形态演变历程;探讨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CO2)减排的关注导致了低碳经济产生与发展。本文研究了低碳经济对传统的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士海  王秀丽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地流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对其政策效果的评价。本文利用山东省农户数据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土地确权会强化农户土地的禀赋效应进而抑制土地流转的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土地确权强化了农户的土地产权强度,从短期看它对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尚不明确,但长期影响应该是正向的。土地确权抑制农户土地流转的观点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存在悖论,而且统计推断显示禀赋效应在总体上并不存在。流转市场发育度和土地确权带来的安全效应显著影响着当地农户出现禀赋效应的概率,市场越深化农户越不容易出现禀赋效应,确权后土地产权强度提高越显著的农户流出土地的意愿越强。同时,安全效应还提高了土地流入农户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意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岳永兵  刘向敏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发商品住宅,有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然而,对于集体土地能否开发商品住宅还存在较大争议,且在已进行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改革中较少涉及商品住宅开发项目,相关研究也缺乏对其收益分配和具体操作的深入探讨。本文对河南长垣、山西泽州、广西北流3个试点地区进行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商品住宅试验的分析发现:政府、集体和企业均可在集体土地开发商品住宅中实现利益增进,三者利益的契合是改革的创新动力;进行商品住宅开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大都位于城市规划区外的乡(镇)驻地所在村或中心村,而规划建设区虽然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商品住宅潜力最大的区域,但也是改革成本最大、收益平衡难度最大的区域,因而未成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商品住宅试验的首选区位;试点地区通过制定差异化的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标准、捆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收取增值收益平衡再分配金等方式,基本实现了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平衡。可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发商品住宅,既符合改革的方向,也有现实的需求,并可通过适当的规制妥善解决利益平衡问题。《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扫除了制度障碍,但集体土地开发商品住宅受到政策导向不明、配套制度缺位、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基础条件不具备等的影响,实践进程停滞。建议尽快部署新一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并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商品住宅作为试点的重点内容,鼓励试点地区将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商品住宅的试验从城中村和城市规划区外逐步扩大到规划建设区、从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逐步扩大到新增集体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相较于以往文献,本文在以下两方面做了拓展和深化:一是基于实践考察,从利益平衡角度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发商品住宅的改革动力机制、试验区位选择和收益分配调节,进而论证了集体土地开发商品住宅的现实可行性。二是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集体土地建设商品住宅面临的现实困难,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本文对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发商品住宅实践的考察和分析,有助于消除认识分歧、推进改革实践,并为稳妥推进集体土地开发商品住宅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国敏  翟坤周  
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协同转型视角和从村庄(村域)不会终结、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并行的现实判断出发,重塑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功能和多重目标,将村庄(村域)层面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系统建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最"底层"空间界面和最"直接"依托载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将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确权赋能,优化农地权能结构,严格准入,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规范退出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以泽州县为例,采用价值转化法、实地调查法测算其流转的外部性与社会净收益。研究结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用地类型中,工业用地的净外部性为负值,其流转产生的社会净效益低于经济效益,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及空置用地的净外部性为正值,社会净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研究结论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与流转后用地类型和开发行为有较强的相关性,可通过做好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加强监督执法、完善流转机制提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社会净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