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7)
2023(11756)
2022(10288)
2021(9886)
2020(8067)
2019(18795)
2018(19027)
2017(36981)
2016(20157)
2015(22760)
2014(22890)
2013(22754)
2012(20800)
2011(18854)
2010(18875)
2009(17411)
2008(16903)
2007(14834)
2006(13140)
2005(11377)
作者
(57893)
(48534)
(47777)
(45409)
(30465)
(23207)
(21551)
(19187)
(18232)
(16949)
(16509)
(16152)
(15009)
(15008)
(14612)
(14540)
(14447)
(14086)
(13746)
(13402)
(12074)
(11843)
(11621)
(11213)
(10828)
(10827)
(10700)
(10571)
(9831)
(9517)
学科
(82825)
经济(82721)
(60843)
管理(51673)
(47594)
(40052)
企业(40052)
方法(35452)
农业(31738)
数学(30089)
数学方法(29753)
业经(22505)
中国(20183)
(18608)
(17546)
地方(16854)
(15300)
理论(14115)
(13587)
贸易(13582)
(13198)
(12618)
技术(12571)
(12565)
环境(12414)
(11912)
(11702)
银行(11666)
教育(11506)
(11236)
机构
学院(287921)
大学(287290)
管理(117650)
(114270)
经济(111763)
理学(102820)
理学院(101744)
管理学(100120)
管理学院(99623)
研究(95111)
中国(71384)
(63978)
(61071)
科学(60182)
业大(49797)
农业(49009)
(48748)
(47691)
中心(43779)
研究所(43645)
(41113)
财经(39437)
(39098)
师范(38835)
北京(38148)
(36003)
(33577)
(33553)
经济管理(32652)
经济学(32443)
基金
项目(199349)
科学(156316)
研究(149378)
基金(143673)
(124454)
国家(123319)
科学基金(105595)
社会(92659)
社会科(87218)
社会科学(87195)
(78254)
基金项目(77563)
自然(67991)
教育(66790)
自然科(66293)
自然科学(66280)
自然科学基金(65088)
(65084)
编号(63685)
资助(57917)
成果(51329)
(44282)
重点(43837)
(43176)
课题(41988)
(41195)
创新(38268)
科研(37577)
教育部(37479)
国家社会(37185)
期刊
(129073)
经济(129073)
研究(82032)
(66270)
中国(53911)
学报(45873)
农业(45260)
科学(43340)
管理(37871)
大学(35378)
(33579)
学学(33392)
教育(32109)
业经(26292)
(25131)
金融(25131)
技术(23576)
(21077)
问题(18062)
财经(17909)
经济研究(17287)
图书(15352)
(15224)
(15080)
理论(14520)
科技(14496)
农业经济(14409)
农村(14106)
(14106)
资源(13750)
共检索到413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新艳  杨晓莹  罗锦涛  
对于确权所引致的农地流转效应,政界学界的舆论期待非常高。但是土地确权一定能促进农地流转吗?基于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存在"确权促进农地流转"、"确权不一定促进甚至抑制农地流转"的两派观点。这两派观点背后所对应的分别是产权理论的解释逻辑和行为经济学的解释逻辑,二者在"确权与农地流转"问题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及其适用性。由此认为,有必要借鉴两派理论的合理见解与学术贡献,为构建一个直面问题本身的跨学科农地流转研究框架提供新的视野,拓展农地流转问题研究的理论空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克春  
本文认为,比较国内外农地流转,中国农地流转率偏低,土地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有效土地市场的建立,土地租赁市场已经成为农地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农地市场的发育不仅取决于农地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等也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实行农地制度创新,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市场,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育中国土地市场,推动农地流转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玉婷  黄贤金  程久苗  
文章从农地流转效率内涵、农地流转效率的影响因素、农地流转方式与农地流转效率关系、农地流转效率测度4个方面对农地流转效率研究进行了概括。指出目前的研究:1在研究视角上,从宏观层面、经济单维度对农地流转效率进行研究的多,而从微观层面、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度开展研究的少。2在研究内容上,未清晰界定农地流转效率的内涵,缺乏支持效率评价的理论框架。农地流转效率演化的过程、机理及效应研究不足,效率测度指标的选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单一性,忽略了农户微观视角的指标和过程管理的指标。农地流转效率的实证缺乏时间跨度的纵向比较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3在研究方法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和体系。论文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在理论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依洁  丰雷  
大规模土地确权是发展中国家保障地权安全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非洲国家的确权除少数相对富裕国家外多以失败告终,然而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却较成功地实施了大规模土地确权。本文以埃塞俄比亚为例,深入分析其确权成功经验,探讨确权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为推进中国农地确权提供借鉴和启示。研究表明:①分阶段确权的合理规划、技术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国际援助的积极利用,是大规模确权可负担、可持续的基础和前提。②重视培训教育,使得广大民众的认知与国家的政治目标一致,增强了确权改革的国家能力。③分权式确权给予地方更大自主权,契合了不同地区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非正式约束的补充作用,提高了确权改革的适应性。④参与式确权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官员和民众等多群体的支持,大大减少了确权改革的阻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博  
世界小农制国家在推进农地流转中,注重完善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用多样的农地流转形式,鼓励规模经营,为中国农地流转提供了借鉴。建立健全中国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有序推进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贺静  刘慧  
发达国家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农地流转是指农业用地全要素的关系变动。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述了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研究意义、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指出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党和政府对农地流转理论的重大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世辰  贺静  刘慧  
发达国家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农地流转是指农业用地全要素的关系变动。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述了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研究意义、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指出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党和政府对农地流转理论的重大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春宝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申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些限定为政府对市场监管提供了必要依据。对农地流转进行市场监管,各国政府都比较关注,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考察其有特色的政府对农地市场监管方式,以期对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建设及政府监管制度的建构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红芳  邓小红  
农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的流转就存在了,政府也在一步步推出促进流转的政策措施,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继红  钟涨宝  
中日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处在不同的水平,但同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地制度改革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两国农地制度变革中,分别实施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农地流转政策,取得了成功经验。日本近现代进行了集中——分散——集中的(包含三次阶段性流转)农地流转,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农地的土地改良、良种优化、化学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成为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对中日农地流转政策的比较分析,以期获得对我国目前农地流转问题之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清  
日本通过长时期的实践探索,在农地流转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地流转制度和支持政策。本文在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日本农地流转的主要动因,阐述了对我国农地流转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丽娟  黄祖辉  顾益康  黄宝连  胡豹  
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政策之一。该文选择了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越南作为不同土地制度、资源条件背景下农地流转的典型案例,侧重介绍这些国家(地区)推行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得到土地流转机制建设的四点启示:(1)土地产权边界清晰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2)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加速了农村土地的流转;(3)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保障;(4)专门的中介机构为农村土地充分流转提供了平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玉成   王宁柯   张瑞  
农地确权政策和农地流转对农户兼业有其内在影响机制,本文探究农户兼业化程度的提升路径,为克服中国农业规模发展局限性、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政策依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单期影响农户兼业的最优化数理模型,借助华中三省897个农户微观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PSM模型探究农地确权对农户兼业选择及兼业化程度的影响,检验农地流转在农地确权对兼业化程度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明晰的农地产权使农户更有可能选择兼业,同时显著提升农户兼业化程度;农地流转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1.67%,且主要来源于农地转出;农地确权对小规模农户、农地细碎化程度高及农资投入低等农户的兼业化程度提升效果更明显,且进一步发现在兼业类型上农户可能选择务工而非自种或自营;在兼业地区上农户可能选择本县外的区域。因此,要切实做到“确权到户、确权到位、精准确权”,通过结合农地流转更好发挥确权对农户兼业的提升效果,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武舜臣  姜常宜  赵策  
农地流转中的农户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农业规模经济研究的热点,且基本形成了农户在农地流转中处于劣势,多会因农地流转遭受损失的论断。基于已有文献的回顾与反思,本文归纳比较了农地流转市场中“农户劣势”论断的理论可能和实践悖论,并对基于“农户劣势”论断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可能影响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在无政府干预情形下,不存在足够证据支撑“农户劣势”论断。与真伪难辨的“农户劣势”不同,为应对“农户劣势”的有关措施反而导致“农户劣势”的真实发生,对农户利益造成实际的伤害,基于此,文章提出政府应减少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直接干预,应以完善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为抓手,推动农户利益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