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9)
2023(12302)
2022(10456)
2021(9723)
2020(8390)
2019(19140)
2018(18894)
2017(36963)
2016(19822)
2015(22079)
2014(21588)
2013(21298)
2012(19870)
2011(17762)
2010(17560)
2009(15983)
2008(15325)
2007(13344)
2006(11801)
2005(9950)
作者
(56351)
(47523)
(46950)
(44789)
(30141)
(23021)
(21299)
(18715)
(18334)
(16819)
(16459)
(16115)
(14916)
(14684)
(14654)
(14640)
(14199)
(13877)
(13842)
(13770)
(11796)
(11659)
(11635)
(11290)
(10790)
(10730)
(10373)
(10357)
(9727)
(9449)
学科
(88302)
经济(88220)
(60375)
管理(51185)
(47750)
方法(42247)
数学(38696)
(38502)
企业(38502)
数学方法(38283)
农业(31697)
业经(21425)
(20079)
中国(19966)
地方(19817)
(15747)
(15534)
(14714)
贸易(14709)
(14294)
技术(12342)
环境(12199)
(12015)
(11937)
财务(11906)
财务管理(11872)
企业财务(11362)
(11353)
金融(11352)
(11257)
机构
学院(275239)
大学(271676)
(115202)
经济(113100)
管理(110257)
理学(96503)
理学院(95544)
管理学(93824)
管理学院(93346)
研究(90012)
中国(69689)
(66311)
科学(56877)
(55249)
农业(51332)
(49363)
业大(49152)
中心(45234)
(45189)
(44769)
研究所(40937)
财经(40135)
(36855)
经济学(34961)
(34248)
师范(33805)
(32779)
北京(32618)
(32359)
农业大学(32194)
基金
项目(197979)
科学(156843)
基金(145638)
研究(142049)
(127775)
国家(126696)
科学基金(109494)
社会(91945)
社会科(86947)
社会科学(86924)
(79941)
基金项目(77567)
自然(71847)
自然科(70177)
自然科学(70156)
自然科学基金(68889)
(65247)
教育(63981)
资助(59614)
编号(57206)
重点(44385)
成果(44290)
(44169)
(43275)
(41154)
科研(38758)
创新(38549)
国家社会(38526)
课题(38102)
教育部(37360)
期刊
(122988)
经济(122988)
研究(71911)
(67372)
中国(52151)
学报(46493)
农业(45948)
科学(42119)
(36037)
大学(35980)
管理(35476)
学学(34304)
(27468)
金融(27468)
业经(27116)
技术(23382)
(22072)
教育(21484)
财经(19126)
问题(17630)
经济研究(17451)
(16221)
(14905)
统计(14770)
农村(14577)
(14577)
资源(14350)
农业经济(14140)
世界(13703)
业大(13095)
共检索到397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宁  刘凤芹  杨婵  
本文利用浙江省11市52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确权、确权方式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确权能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且对户主年龄超过55岁或户主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确权不确地比确权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且对户主年龄低于55岁或户主未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不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影响农地确权方式的选择,较高的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会激励农户采取确权不确地的方式。因此,各地不仅应积极推进农地确权政策的落实,而且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针对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因地制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公茂刚  伊珂萱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发现:承包地确权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的几率,且显著增加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面积。农业补贴也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转入与转出几率,同时显著增加了农户土地转入面积,但减少了农户土地转出面积。承包地确权显著增强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入几率和转入面积的正向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出几率的效应,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转出面积的效应受土地确权影响不显著。承包地确权和农业补贴对农户土地流转面积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地区差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组织形式、上一年农业产出及投入等均对农户土地转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较好的土地生产条件对农户土地转出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建议通过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加强新型农业主体培育、改善土地质量等途径来促进土地流转。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文静   张正峰  
本文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逻辑设定,运用全国大样本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Logit/OLS回归和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和生计非农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可以为农户提供生计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农地转出可以促进农户从事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提升农户生计非农化水平;转入农地为农户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可以促进农户选择农业向生计策略;农户生计异质性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发展功能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仍是现阶段农地流转政策的主要方向;提升人力、物质、金融资本能够提高农民生计多样化水平。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华超  
利用三省五县的调查数据,构建"农地确权—意愿交易价格—转入合约偏好"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转入合约偏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农地确权提高了农户在转入农地时选择书面合约的概率,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交易价格机制来实现并因交易价格的高低而不同;农业生产投入越多,村庄转入交易频率越低,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口头合约;意愿从亲戚和农户那里转入农地,并且期限越短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口头合约;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土地承包面积、农业收入比重等对合约偏好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户的转入合约偏好兼具差序格局与利益取向的双重特性。扎实推进农地确权工作、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能更好地保障农户的权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芳  
作为市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先驱者,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于典型抽样的浙江省农户融资情况调研,本文对浙江省农村金融供求的特点、金融改革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提出建立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信用社、农村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完善金融"新政"的配套支持措施等一系列促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秀英  石道金  杨松坤  李朝柱  
利用200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安吉县8个行政村抽取的222户农户调查数据,从流转规模、流转途径、流转的来源与去向、流转的动因、流转的约束条件等方面分析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特征。运用交叉分组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户林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户主较年轻的农户是林地流转的主要供给者,户主年龄为40~60岁的农户是林地流转的主要需求者;林地流入趋向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则趋向于流出林地;村干部是林地流转市场主要的参与者;林地流转的方向是由农业劳动力数量少的农户流向农业劳动力数量多的农户;有自营工商业或有成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农户流出林地的比例较高;林地流转的农户大多家庭收入水平较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卞琦娟  周曙东  葛继红  
本文以浙江省的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研究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现有耕地面积对于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和农户农地流转规模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农户家庭人口数、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农地特征和农地流转租金是影响农户流转农地的重要因素;户主年龄影响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但对农户转入行为影响不显著。建议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鼓励承包农地的农民从事现代农业,为农户农地流转创造先决条件;规范农地租金数额,并可根据市场行情上下浮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弱化农地的养老保障功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珊  洪名勇  钱文荣  
研究目的:探讨农地流转中的政府作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贵州省608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政府作用对转出户的收入效应,并进一步对比不同干预形式影响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1)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受到两种干预的转出户分别占比82.21%和13.70%,当前以直接干预为主;(2)直接干预影响交易实施,促成农户与企业、合作社之间的流转,间接干预影响交易环境,促成农户与种植大户之间的自主流转;(3)政府干预农地流转中,转出户的租金收入未能完全补偿农业收入的减少,非农收入和总收入均未明显提高,即使将租金提高到农户期望水平,转出户土地报酬不再显著减少,总收入仍未明显增加;(4)与间接干预相比,政府直接干预下农户的农业收入更高,租金、非农收入和总收入的差异为正但不显著。研究结论:政府作用虽已内嵌于农地流转交易中,但政府干预下的对转出户的增收效应尚不显著,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果差异不大,仅依靠合理显化租金不足以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农户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更为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克春  林坚  
本文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就农村已婚妇女失地对农地流转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已婚妇女失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失地农户租入更多农地,但对农户租出农地影响较小。失地农户是否租入农地,主要取决于农户的经济状况和要素禀赋,而不是取决于已婚妇女失地。在一些人均耕地紧张的地区,已婚妇女失地虽然增加了农地需求,加剧了农地市场的供求矛盾,但在另一些人均耕地充裕的地区将有利于促进农地市场的发育,减少耕地撂荒现象,加速农地市场流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江一  仇童伟  李涵  
本文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新一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农地确权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可显著提高农户家庭总收入,且这一效应主要源于农业纯收入、务工收入和土地租金收入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农地确权既可通过激励农户增加农业投资而提高农业纯收入,也可通过促进农户参与非农劳动和出租土地而提高务工收入和土地租金收入。本文强调,农地确权作为新时期农地赋权的重要手段,在强化要素自由配置的同时,将显著提高农户经济收益,但必须明确,农地确权须与要素市场的培育、就业市场的规范、融资市场的构建相辅相成,才能使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江一  仇童伟  李涵  
本文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新一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农地确权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可显著提高农户家庭总收入,且这一效应主要源于农业纯收入、务工收入和土地租金收入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农地确权既可通过激励农户增加农业投资而提高农业纯收入,也可通过促进农户参与非农劳动和出租土地而提高务工收入和土地租金收入。本文强调,农地确权作为新时期农地赋权的重要手段,在强化要素自由配置的同时,将显著提高农户经济收益,但必须明确,农地确权须与要素市场的培育、就业市场的规范、融资市场的构建相辅相成,才能使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蒋妍  李怡忻  崔益邻  
研究目的:构建一个包含农户信贷需求和供给的理论框架,分析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供需的影响。研究方法: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从需求面看,农地确权对提升农户贷款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已完成确权村庄的农户贷款意愿比未完成的提升15.8%;(2)农地确权对农户贷款意愿的提升受农户投资需求的影响,农户投资需求越大,农地确权提升信贷需求的作用也越大;(3)从供给面看,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具有正向影响,持有证书的农户申请农业投资贷款成功的概率比未持证的提升12.7%;(4)农地确权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促进作用受金融可及性的影响,农地确权对金融可及性较差农户的信贷供给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进一步增进农户产权意识和金融知识,构建多元风险分担机制,提升乡镇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推动农村信贷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进而巩固农地确权成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颖  吕东辉  
本文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乡村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吉林省30个市(县)102个村的9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认知、文化和网络四个维度的"嵌入因素"均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而网络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政府因地制宜的构建有利于农地流转的乡村社会嵌入环境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颖  吕东辉  
本文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乡村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吉林省30个市(县)102个村的9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认知、文化和网络四个维度的"嵌入因素"均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而网络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政府因地制宜的构建有利于农地流转的乡村社会嵌入环境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强强  邹晓娟  黄建伟  
文章利用江西省365个农户调查数据,对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总数、家人是否有政府公职人员、农户是否亲自参与土地确权、村组是否成立土地确权工作理事会及农户对土地确权的认知程度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引导农户参与土地确权、完善土地确权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农户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村级土地确权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培训以提高农户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