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0)
- 2023(5017)
- 2022(4413)
- 2021(4041)
- 2020(3349)
- 2019(7976)
- 2018(7810)
- 2017(15416)
- 2016(8141)
- 2015(9313)
- 2014(8912)
- 2013(8806)
- 2012(8273)
- 2011(7268)
- 2010(7229)
- 2009(6615)
- 2008(6326)
- 2007(5287)
- 2006(4550)
- 2005(4161)
- 学科
- 济(31092)
- 经济(31061)
- 管理(21605)
- 业(21469)
- 企(16155)
- 企业(16155)
- 贸(16031)
- 贸易(16029)
- 易(15784)
- 方法(13197)
- 农(12574)
- 出(12349)
- 数学(11138)
- 数学方法(11030)
- 财(9578)
- 口(8966)
- 出口(8959)
- 出口贸易(8959)
- 地方(7686)
- 中国(7164)
- 业经(6603)
- 农业(6339)
- 产品(5697)
- 融(5648)
- 金融(5647)
- 制(5393)
- 市场(5277)
- 学(5243)
- 理论(5138)
- 银(4996)
- 机构
- 学院(107532)
- 大学(106232)
- 济(47066)
- 经济(46158)
- 管理(41473)
- 理学(35678)
- 理学院(35269)
- 管理学(34858)
- 管理学院(34653)
- 研究(34095)
- 中国(27878)
- 京(22679)
- 财(21550)
- 科学(18971)
- 财经(16931)
- 中心(16582)
- 江(16148)
- 所(15897)
- 农(15450)
- 范(15305)
- 经(15303)
- 师范(15199)
- 经济学(14745)
- 研究所(14218)
- 业大(14042)
- 北京(13974)
- 经济学院(13494)
- 州(13032)
- 院(12836)
- 财经大学(12406)
- 基金
- 项目(71126)
- 科学(56368)
- 研究(55221)
- 基金(51737)
- 家(43856)
- 国家(43501)
- 科学基金(37895)
- 社会(35322)
- 社会科(33542)
- 社会科学(33534)
- 基金项目(27589)
- 省(27355)
- 教育(24952)
- 自然(23618)
- 编号(23113)
- 自然科(23039)
- 自然科学(23035)
- 划(22768)
- 自然科学基金(22611)
- 资助(21001)
- 成果(18111)
- 部(16205)
- 重点(15640)
- 发(15604)
- 课题(15389)
- 创(14773)
- 国家社会(14564)
- 人文(14257)
- 教育部(14149)
- 性(13839)
共检索到164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贺小勇
确定一项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其前提条件是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是否低于其正常价值,若前者低于后者,则往往被认为存在倾销,这里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的确定和比较。由于WTO的海关估价约束机制对如何确定国际间货物交易的真实价格确立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出口价格的认定一般来说比较简单,各国的有关规定基本上符合WTO的要求,涉嫌倾销的出口厂商在认定出口价格上弹性不大,和出口价格相比,WTO的“倾销与反倾销协议”(以下称“协议”)对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规定并不十分详细,各国的具体作法也不尽相同,因而确定出口产品正常价格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正常价格的认定往往需要出口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贺小勇
倾销与反倾销纠纷中,出口产品正常价格的确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其中涉及到进出商(生产厂商)的商业机密、各国的具体做法不一、相关国际协议的不明确性,使得对正常价格的确定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详细介绍了确定正常价格的三种基本方法及具体产品和交易方式不同而必需的调整方法,并对非市场经济下出口产品价格的确定提出了见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先茂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1月~8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30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下同)9.6%,其中出口1709.9亿美元,增长7.3%;进口1595.4亿美元,增长12%。1月~8月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528.4亿美元,增长17.4%,占全国外贸进出口46.2%,其中进口778.2亿美元,增长21.1%;出口750.2亿美元,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红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在产品出口销路打开后,因商标被抢注而突遇拦路石,从而给企业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损失。本文拟就出口贸易中商标注册的重要国际惯例及对抢注的防范作一探究。 一、出口贸易中商标国际注册的意义 商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生产者或销售者用以识别他所生产或出售的商品的一种标志。在国际贸易中商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制造商标、商业商标和服务商标。制造商标属于制造该项产品的企业所有,由他贴在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廖建成
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促进外贸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94年八届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34条已确定,出口退税是我国一项主要的促进贸易措施。准确把握出口退税的国际惯例及相关的基本问题,不仅是顺利实施出口退税这一法律措施的重要前提,而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琴 张南雪
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将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该惯例的新规定、新变化、新发展值得关注,而该惯例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值得思考。文章从出口企业(受益人)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信用证 UCP600 出口企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云美
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频遭反倾销诉讼,给出口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出口企业应做好反倾销会计防范工作: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做好日常的会计工作,注重反倾销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等,使企业做到有备无患。
关键词:
反倾销会计 防范机制 会计信息系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继军 金梦圆
本文基于2009~2016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增加和本地市场效应扩大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范围扩大,数字化转型对交易成本高的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变革,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进行研发创新,打造数字化终端体系,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敏 严玲 邓娇娇
文章通过选取信任、承诺、沟通作为建设项目组织中的关系规范核心要素,建立了关系规范对合作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并引入行业惯例作为调节变量。利用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与工具,验证了不同核心要素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行业惯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信任、承诺、沟通等要素对项目组织参与各方合作行为有正向作用,在表现为互利互惠价值观的行业惯例中,关系规范对合作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大,而对其余要素的调节作用较弱。上述研究结果将为完善建设项目的关系治理提供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祥剑
一、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标准化是随着生产的发生而发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客观过程。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生产和交换的统一、协调,以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活动。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国际经济合作、开展对外贸易的纽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夏至
产品气质、质量因素、包装与装潢以及商业信誉是出口产品国际形象的主要标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装潢一般,说明不详,包装不当,品种规格不全,售后服务不佳,知名度不高。文中对今后如何塑创出口产品国际形象问题作了一些辩证分析和思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翔 华笑烨
基于引入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并进行适当拓展,文章从“量”和“畅”的双重维度,理论阐释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研究表明:第一,国内国际双循环“量”及二者交互作用,能够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第二,对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出口目的国,国内国际双循环“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内国际双循环“量”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单门槛效应,随着双循环相互促进水平提高,其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弹性系数也越高。第四,畅通程度对经济循环“量”的作用发挥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国内循环之“畅”不仅影响了国内循环“量”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还透过国际循环阻碍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结论对于如何从“量”和“畅”的双重维度,真正发挥“双循环”重塑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双循环 畅通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重返关贸总协定的即将来临,我国众多企业解放思想,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的突破。但是,我们不少优势产品竟竞争不过“亚洲四小龙”,市场占有能力脆弱。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武昭媛 洪俊杰
国际舆论既能反映国际公众的心理,又能影响公众认知。在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背景下,探析涉华国际舆论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文章从国际舆论褒贬度和国际舆论影响力两个角度研究国际舆论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即国际舆论越偏褒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国际舆论影响力上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机制分析发现,出口年限增加弱化了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显著降低了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高初始质量企业以及质量异质性程度较低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