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5)
- 2023(2790)
- 2022(2318)
- 2021(2139)
- 2020(1787)
- 2019(3818)
- 2018(3991)
- 2017(6905)
- 2016(4083)
- 2015(4686)
- 2014(4945)
- 2013(4449)
- 2012(4170)
- 2011(3789)
- 2010(3857)
- 2009(3611)
- 2008(3349)
- 2007(3198)
- 2006(2752)
- 2005(2484)
- 学科
- 济(11439)
- 经济(11413)
- 管理(10311)
- 业(7338)
- 企(5866)
- 企业(5866)
- 学(4964)
- 制(4921)
- 体(4858)
- 中国(4553)
- 农(4222)
- 理论(3708)
- 财(3533)
- 教育(3267)
- 银(3220)
- 银行(3205)
- 地方(3154)
- 行(3126)
- 融(3096)
- 金融(3089)
- 方法(2987)
- 业经(2735)
- 体制(2718)
- 农业(2462)
- 教学(2303)
- 数学(2211)
- 制度(2180)
- 度(2180)
- 数学方法(2164)
- 和(2120)
- 机构
- 学院(55343)
- 大学(54579)
- 研究(21922)
- 济(17438)
- 管理(17403)
- 经济(16826)
- 中国(16211)
- 科学(14933)
- 理学(14280)
- 理学院(14051)
- 管理学(13659)
- 农(13617)
- 管理学院(13562)
- 京(12851)
- 所(11915)
- 研究所(10924)
- 农业(10871)
- 业大(10266)
- 中心(9895)
- 江(9770)
- 财(9472)
- 技术(8827)
- 院(8254)
- 范(8226)
- 师范(8048)
- 省(8023)
- 北京(8016)
- 州(7465)
- 室(7024)
- 农业大学(6852)
共检索到90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登发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现辖5个县(市区),面积7779平方公里,人口282万。2008年以来,云浮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争当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要求,把自身放在全省的发展大局中定位,充分发挥"主业突出、生活富足、生态优良、民风淳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建军 吕拉昌
本文通过对主体功能区概念和内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不同空间尺度下主体功能区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对广东省国土空间进行"一圈、三群、四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本文认为,广东省国土空间发展政策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制定北部生态经济圈的保护与发展政策,强化生态经济圈的生态功能;建设珠江三角洲现代产业核心区,增强其"龙头"示范作用;提升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着力打造粤东、粤西城市群;制定经济带的发展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的宏观和战略性规划。随着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实施评价研究亟待展开。以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对象设计了总体框架,探讨了结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设计思路,分别从规划目标实现程度、分区功能落实情况、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规划社会影响评价4个方面,选择3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确定了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规划实施评价 省级 量化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侯晓丽
2010年年底,国务院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空间开发规划,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对未来5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标志着主体功能区已从规划编制进入到实施时期。主体功能区规划付诸实施,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项带有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正先 韩建波 闫吉顺 温泉
主体功能区规划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未来导向性,其实质是一种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消。在当前社会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关系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成败。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从多种角度探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不确定性的来源、影响机制及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规划 不确定性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随随 朱传耿 仇方道
文章认为,主体功能区理念在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明晰城乡统筹模式、形成合理城乡结构及保证城乡公平发展等方面对城乡统筹工作具有创新性影响。文章通过将乡村地域划分为优化集聚型、重点拓展型、适度开发型和生态控制型,从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对城乡统筹路径进行了分类优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村—镇—县—市"为基本顺序依次构建主体功能导向下的更高层级城乡统筹地域综合体,最终形成更加宜居城乡空间的设想。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城乡统筹 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于2011年正式向全国发布。该规划在分析我国自然状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几种类型,力图通过空间管治,在遵循"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陆海统筹"的原则下,实施新的开发理念,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高效开发、集约利用,保育生态空间,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中国 强昌文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第一部全国空间开发规划,旨在克服过去国土开发的无序、无度和盲目状态。主体功能区规划属于软法范畴,有创制方式与制度安排的富有弹性、实施方式的非国家强制性、创制和实施更高程度的协商民主性、效力实现的非司法中心主义四个特征。相应地,可用规划裁量基准形成、协商民主、利益补偿、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四项软法机制全力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创制和实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玉文 李慧明
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和演变对未来我国国土空间格局的形成、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生态系统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长期和重大的影响。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以系统论的方法,对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背景和依据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开发区的发展侧重以稳态经济思想为指导,重点开发区发展侧重以生态经济效率理论为指导,限制开发区发展侧重以生态经济和自然资本投资理论为指导,禁止开发区发展侧重以生态环境价值论和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为指导的理论框架及对应的发展模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崔海宁
为合理评价和提升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绩效,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及生态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和GIS技术建立了绩效评估体系,并以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湖南省不同功能区实施绩效结果呈现中、东部高,西北和西南低的空间分布,84个县(市)为中级和良好水平,占全省总县(市)个数比重的68.85%;(2)湖南省实施绩效结果由好到差依次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应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的各种政策落实提高实施效果。说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可反映同一功能区内各县市实施相对绩效,有针对性的找出规划实施影响因素,为规划调整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辉 苏昌贵 魏晓
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可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制订与实施提供参考借鉴。依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与目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与双重差分方法(DID),对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政策效应与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湖南省空间开发格局更加清晰,城镇发展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稳步提升。(2)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显著提升了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发展功能,贡献了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发展功能2012—2018年得分增量的20.63%,但对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功能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影响不显著。总体而言,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对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积极作用有待增强。(3)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与落实。针对重点开发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倾斜、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补充、农业发展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支出与人口迁出措施未显著落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圣云 马仁锋 沈玉芳
随着发展观的演进,区域发展范式也在不断转向,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范式、伦理公平发展范式和民生福祉发展范式3种区域发展主流范式。主体功能区理论的提出及在国家级省级层面的实施便是当今中国区域发展在此趋势下的理论创新和重要实践。研究认为,区域发展范式转向对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3个方面的启示:(1)主体功能区在理论上虽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却对人的发展和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等关注程度不够;(2)主体功能区规划在方法论上以空间规划为主,但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未能充分融入民意、赋权于民;(3)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目标取向上重视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但在规划编制及实践中对影响空间秩序的社会空间结构的考虑和研究不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谭波 邓远建 黄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直接影响金融支持的方式和效率。本文回顾了中国金融支持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指出中国金融支持的趋势和特点、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观念转变、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差异服务四个方面提高主体功能区规划下金融支持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靳利飞 刘天科 南锡康 刘芮琳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主体功能区战略发端于思想、框定于规划、推进于战略、巩固于制度,落脚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适用于生态文明新时代。针对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应找准主体功能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定位,在全国层面带状划定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区带、水资源过度利用区基础上,采取“县+乡镇/街区”的差别化政策单元,健全差异化政策体系,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域协调 政策单元与手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春玉
本文运用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化理论,根据广东省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发展不平衡、空间结构体系不合理、发展能力差距较大、要素空间布局不均衡是其显著特征。从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实施均衡化的城市化发展政策和体现功能区发展要求的差别性考核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城市化 空间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