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
2023(1150)
2022(858)
2021(567)
2020(295)
2019(534)
2018(243)
2017(119)
2016(70)
2015(83)
2014(69)
2013(76)
2012(73)
2011(55)
2010(54)
2009(27)
2008(34)
2007(39)
2006(38)
2005(31)
作者
(756)
(634)
(630)
(611)
(358)
(286)
(246)
(243)
(236)
(233)
(195)
(195)
(190)
(188)
(188)
(180)
(173)
(169)
(168)
(159)
(158)
(150)
(150)
(142)
(137)
(136)
(128)
(126)
(121)
(121)
学科
(1694)
经济(1694)
中国(882)
地方(796)
业经(787)
管理(724)
产业(579)
地方经济(532)
总论(524)
信息(521)
信息产业(519)
(506)
(496)
(410)
发展(389)
(389)
(374)
企业(374)
环境(363)
农业(348)
(337)
金融(337)
(304)
银行(304)
(302)
农业经济(279)
(262)
中国金融(257)
(254)
建设(235)
机构
学院(3744)
大学(3550)
(2021)
经济(1998)
研究(1441)
管理(1416)
理学(1240)
理学院(1229)
管理学(1218)
管理学院(1212)
中国(1131)
(903)
经济学(756)
科学(736)
(702)
经济学院(694)
财经(669)
中心(657)
(638)
(612)
(600)
研究院(600)
发展(564)
(564)
(524)
师范(521)
(511)
(488)
财经大学(472)
研究所(461)
基金
项目(3183)
科学(2680)
研究(2668)
基金(2269)
社会(2094)
社会科(2030)
社会科学(2030)
(1955)
国家(1939)
科学基金(1757)
(1319)
(1213)
发展(1118)
(1080)
国家社会(1068)
(1017)
基金项目(976)
教育(971)
编号(888)
(813)
课题(747)
质量(743)
(742)
重点(732)
重大(720)
创新(706)
(684)
经济(683)
规划(679)
自然(660)
期刊
(2090)
经济(2090)
研究(1184)
中国(983)
教育(635)
管理(580)
(501)
技术(435)
经济研究(406)
业经(402)
学报(361)
(345)
科学(338)
(328)
(324)
金融(324)
大学(316)
统计(310)
学学(293)
决策(282)
农业(279)
职业(277)
技术经济(225)
(203)
财经(203)
经济管理(196)
会计(195)
商业(192)
技术教育(192)
职业技术(192)
共检索到5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叔平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最核心的任务是确保教育质量;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教育质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此作出了精辟论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镇柔  
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道路的思考———结构、效益、质量(下)●吴镇柔四、关于提高办学效益1当前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确实存在布点分散、平均规模小、规模效益低和地区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1)按1995年底统计,我国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71个,其中高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延东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一年来,高等教育战线认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钱斌  
<正>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不仅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有效路径,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谱写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浪潮中,交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国家队”,始终坚守金融初心使命,强化科技引领,推动金融服务理念、产品供给、风险防范、经营管理全方位转型,充分发挥国有金融机构在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禹  
2021中国企业500强等各项榜单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大企业在2020年发展中取得的进展。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我国大企业直面风险挑战,积极应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一是发展态势明显好于世界和美国500强。2021中国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89.8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43%,实现净利润4.07万亿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缪建民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从保险一个行业中也可以映射出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恢复,我国保险业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40年来,保险业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锐意深化改革,勇当开放尖兵,行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全部保费收入只有4.6亿元,到2017年底全国保险机构达到228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启道  吴念孩  
北京城建开发集团多项措施保质量优质优价特殊奖励不久前北京城建开发集团总公司在经验交流会上宣布,奖给北协建筑工程公司两个施工项目,由他们在多项目中选择,并规定今后谁的质量好就把任务交给谁干,在全市施工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北京城建开发集团总公司为鼓励盖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维东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关键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坚定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提升整体谋划和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南青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并从国家战略高度统筹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作为银行业改革创新的产物,微众银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的号召,始终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坚守“让金融普惠大众”的初心使命,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为小微企业及普罗大众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服务,在助力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率先闯出一条数字化、高质量、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新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吕桦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30号)(以下简称《意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号脉"立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由国务院办公厅直接印发的指导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登华  
我国高等学校是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创建更加开放、包容、公平和协作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深刻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性变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自信;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更加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方位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敦楷  
在经历了连续数年较大规模的"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跃升至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的主题开始由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发展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型的内涵发展。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这一重要转型,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初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由中央财政拨出专款用于质量工程建设。随着质量工程的逐步实施,以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剑波  史丹  邓洲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是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关注。本文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框架,认为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基础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均衡的发展,是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不断推动"三大变革",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转换创新动力,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完善法律、文化、教育等关键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不断弘扬质量文化,促进质量立法,构建良好的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