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4)
- 2023(15582)
- 2022(13046)
- 2021(12239)
- 2020(10294)
- 2019(23748)
- 2018(23614)
- 2017(45914)
- 2016(24593)
- 2015(27475)
- 2014(27275)
- 2013(26946)
- 2012(24333)
- 2011(21593)
- 2010(21689)
- 2009(20222)
- 2008(19898)
- 2007(17675)
- 2006(15393)
- 2005(13770)
- 学科
- 济(104290)
- 经济(104175)
- 业(97627)
- 企(89133)
- 企业(89133)
- 管理(87255)
- 方法(49645)
- 数学(40099)
- 数学方法(39420)
- 业经(32755)
- 财(30633)
- 农(30534)
- 中国(25391)
- 技术(23258)
- 务(23023)
- 财务(22949)
- 财务管理(22925)
- 企业财务(21712)
- 农业(21583)
- 理论(20931)
- 制(19277)
- 和(19091)
- 地方(18525)
- 学(18006)
- 划(17644)
- 策(16905)
- 贸(16765)
- 贸易(16752)
- 易(16250)
- 环境(14773)
- 机构
- 学院(350600)
- 大学(346592)
- 管理(148100)
- 济(140060)
- 经济(137155)
- 理学(128272)
- 理学院(127006)
- 管理学(124815)
- 管理学院(124181)
- 研究(107154)
- 中国(83035)
- 京(73763)
- 科学(66445)
- 财(64047)
- 农(54112)
- 所(52444)
- 江(51529)
- 财经(51383)
- 业大(51220)
- 中心(49037)
- 研究所(47511)
- 经(46698)
- 北京(46400)
- 范(42867)
- 师范(42518)
- 农业(42265)
- 州(41793)
- 经济学(40542)
- 商学(39586)
- 院(39265)
- 基金
- 项目(236888)
- 科学(188328)
- 研究(175583)
- 基金(172097)
- 家(148247)
- 国家(146943)
- 科学基金(129098)
- 社会(110466)
- 社会科(104830)
- 社会科学(104802)
- 省(94240)
- 基金项目(91115)
- 自然(84421)
- 自然科(82580)
- 自然科学(82563)
- 自然科学基金(81124)
- 教育(80128)
- 划(77514)
- 编号(71953)
- 资助(71019)
- 成果(56631)
- 创(53464)
- 重点(52040)
- 部(51371)
- 发(50123)
- 创新(49098)
- 课题(48644)
- 业(45129)
- 项目编号(45083)
- 国家社会(44805)
- 期刊
- 济(154703)
- 经济(154703)
- 研究(100648)
- 中国(65819)
- 管理(60048)
- 财(51587)
- 农(49714)
- 学报(48954)
- 科学(48166)
- 教育(38388)
- 大学(38232)
- 学学(36042)
- 农业(34949)
- 技术(34716)
- 业经(28126)
- 融(28035)
- 金融(28035)
- 财经(24925)
- 经济研究(23930)
- 经(21334)
- 业(20819)
- 技术经济(20406)
- 问题(19596)
- 科技(19481)
- 现代(17354)
- 图书(16999)
- 商业(16679)
- 理论(16522)
- 统计(16383)
- 策(16050)
共检索到509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楠
硬科技创业是全球创新创业的新趋势,是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蓬勃发展有助于重构行业价值链,是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加速演变过程中制胜未来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硬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发现硬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是对各类创新资源进行高度整合的过程,企业在此过程中需积极打造硬科技创业生态圈,构建创新合作伙伴网络,实现技术、资本、人才的高度集聚。硬科技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其资源禀赋采取蜂巢模式、社群生态圈模式等成长模式,并与资本市场进行多层次深度对接,突破成长过程中的资本瓶颈,方能真正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从而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楠
科技创业企业承担着打造科技强国的重任,在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河南省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环境,梳理企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南省科技创业企业的成长模式。研究认为河南省科技创业企业应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采取硬科技创业、企业联盟、专业化等不同的成长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732004)项目负责人:张玉利本项目突出创业活动和我国创业情境的双重独特性,采取动态跟踪调查与大样本问卷调查相互验证的研究思路,在创业研究现有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战略理论、制度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相关学科知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伟民,万迪昉,王赟
科技型小企业的创新成长是基于核心能力培育的成长,是主要通过知识与智力资源的投入产生创造价值、谋求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本文在对科技型小企业的成长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核心能力的动态演进三维成长模式。围绕核心能力的培育建立知识与技术联盟,在联盟的基础上实现实际资产的联合,以核心能力的强化带动企业规模的扩张,以核心能力的转移扩散实现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多元化经营。
关键词:
科技型小企业 创新成长 核心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巧君 周发明
战略模式是企业在竞争中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重要决策、采取的途径和行动,以及为实现目标对企业主要资源进行分配等一系列行为的方式。借力成长模式就是突破自身资源边界、借助外力,把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发展相对固定地纳入或嫁接在某个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上,借助该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资源平台,突破自身资源瓶颈而获得快速成长的方式。饱受资源约束的创业企业进行战略模式选择时,借力成长模式尤为合适。
关键词:
创业企业 战略模式 借力成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熹 云乐鑫 杨俊
创业企业是一个寻找可升级、可重复和可盈利商业模式的临时组织,文章基于手段导向构建了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调整机制,认为创业企业应进行验证性学习,不断与利益相关者、市场环境进行互动,检验商业模式假设并不断进行调整。文章回答了创业企业如何快速寻找可行商业模式的问题,丰富了创业企业如何克服新进入缺陷以及商业模式是如何生成的研究。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创业企业 利益相关者 手段导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晓芳 龙丹
本文以一个成长期科技型创业企业为典型案例,通过构建盈利模式评价模型,研究其盈利结构、盈利能力、盈利途径,并建议成长期科技型创业企业从产品选择、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营销网络建设四方面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
关键词:
科技型创业企业 盈利模式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兴武 杨俊 项国鹏 王建明
商业模式创新正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创业企业成长的重要路径。商业模式创新属性是创业企业价值创造的内驱动力,外显的交易属性和内隐的制度属性又将如何作用创业企业成长?本文以裸心民宿成长为例,探索了中国情境下商业模式创新双重属性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1)商业模式创新的交易属性与制度属性共同内驱了创业企业成长,交易属性通过增强竞争性交易优势促进企业成长,制度属性藉助合法性获取以保障交易可持续。(2)商业模式创新与政策导向的有效匹配是创业企业适应动态环境,获取组织合法性的关键路径。(3)交易属性与制度属性的互撑、竞争性与合法性机制的互撑,产生"结构塑造效应",推动组织快速进阶。本研究解析了商业模式创新双重属性作用创业企业成长的微观机制,为中国情境下创业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赶超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属性 合法性 创业企业成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邢建国
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与创业机会类型及开发方式密切相关,但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机会开发以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甚少。通过对4家企业跨案例分析,探索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识别方式匹配如何影响新企业成长,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新企业优势、克服劣势提升创业绩效;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匹配方式对绩效的影响不同;新颖型商业模式与发现型创业机会或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均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效率型商业模式与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但其与发现型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确定。
关键词:
新企业 创业机会 商业模式 创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克勤 刘国强
高科技创业企业是如今创业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也是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为创业企业提供系统支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帮助其顺利成长已被各界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分析高科技企业在创业成长不同阶段的关键要素,提出高科技创业企业应该结合阶段性成长特点、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内外交互方式作用的不同进行动态的战略选择,来构建创业竞争力,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成长。影响高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的外部要素包括经济、政策、人才与文化环境;内部要素包括创业者与创业团队、技术创新、资本与商业模式;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创业企业 创业活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陆洋
为了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笔者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高技术企业创业成长机制及其风险(创业)投资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3BJY045)为课题,就科技企业创业成长机制的问题,对成都市、哈尔滨市、宁波市、济南市、青岛市、西安市、太原市、大连市、沈阳市、广东省等省市913家科技企业进行问卷,在问卷的基础上,又对156家的科技企业进行了专访。得出了我国科技企业在创业成长机制方面,较为规律性认识。在此见研究的初步成果撰写成论文。
关键词:
科技企业 成长 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鹣 耿菱怿 梅强 李文元
基于知识管理和创业管理理论,剖析在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生命周期中,知识中介机构如何支持知识资源整合利用,驱动与创业生命周期相匹配的创业能力。先阐述新创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中介的特征。然后提出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过程中的知识中介服务的概念模型,从知识基础观出发,探讨新创企业知识管理、创业能力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不同阶段知识中介提供的支持服务模式,揭示知识中介的服务对提高知识管理效率,驱动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知识整合 新创企业 知识中介 知识型服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鹣 耿菱怿 梅强 李文元
基于知识管理和创业管理理论,剖析在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生命周期中,知识中介机构如何支持知识资源整合利用,驱动与创业生命周期相匹配的创业能力。先阐述新创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中介的特征。然后提出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过程中的知识中介服务的概念模型,从知识基础观出发,探讨新创企业知识管理、创业能力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不同阶段知识中介提供的支持服务模式,揭示知识中介的服务对提高知识管理效率,驱动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知识整合 新创企业 知识中介 知识型服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兴俊 申明浩
根据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过程中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作用的分析,本文在考察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时,根据如何获得(专利)技术、如何参与创业来界定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的主要模式。基于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特征的判断与对其融资契约选择的考察,本研究在企业家理论框架下,分析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之间资本与产权的交换形式,设计企业家最优创业融资契约。不同的创业形式有着不同的契约安排,不同的契约安排决定了专利权人、企业家和投资者不同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配置,继而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从企业家和投资者的角度,构建了创业融资博弈模型,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融资契约安排的现实规律,把握民营科技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真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胡羊兵
企业成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构成维度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学者已经对中国情境下很多类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测量,但是针对“民参军”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民参军”企业成长机理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构建并检验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开发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及其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采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法筛选确定了正式量表,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平均变异抽取值验证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的基础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的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为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假设模型和有效的测量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