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8)
2023(2226)
2022(1824)
2021(1663)
2020(1424)
2019(3004)
2018(3111)
2017(4865)
2016(3023)
2015(3701)
2014(3812)
2013(3433)
2012(3109)
2011(2846)
2010(2975)
2009(2460)
2008(2397)
2007(2326)
2006(1977)
2005(1726)
作者
(10063)
(8518)
(8310)
(8051)
(5458)
(4059)
(3762)
(3345)
(3193)
(3060)
(2964)
(2939)
(2870)
(2864)
(2819)
(2728)
(2662)
(2636)
(2629)
(2419)
(2390)
(2258)
(2206)
(2137)
(1935)
(1895)
(1861)
(1834)
(1814)
(1800)
学科
(11685)
技术(10550)
管理(9951)
(9730)
企业(9730)
(8877)
经济(8876)
技术管理(5598)
教学(4947)
理论(4236)
教育(4204)
方法(4177)
数学(3598)
数学方法(3549)
学法(3356)
教学法(3356)
(3249)
(3176)
学理(3098)
学理论(3098)
中国(2856)
新技术(2554)
高新(2549)
高新技术(2549)
研究(2532)
农业(2341)
业经(1998)
(1813)
贸易(1813)
(1795)
机构
学院(44758)
大学(42899)
研究(16279)
(14636)
经济(14229)
管理(14135)
理学(12018)
理学院(11896)
管理学(11567)
科学(11495)
管理学院(11495)
(10498)
技术(10261)
中国(10012)
(9372)
(9222)
业大(8814)
研究所(8573)
农业(8495)
(7951)
职业(7040)
中心(6882)
(6672)
师范(6517)
(6203)
教育(5975)
(5962)
北京(5913)
(5831)
技术学院(5611)
基金
项目(31170)
科学(23291)
研究(23201)
基金(19416)
(17982)
国家(17835)
(14769)
科学基金(14340)
教育(12825)
(12098)
社会(12074)
社会科(11451)
社会科学(11448)
基金项目(10093)
编号(9931)
自然(9562)
自然科(9376)
自然科学(9373)
自然科学基金(9182)
课题(8216)
资助(8214)
(8051)
重点(7899)
创新(7552)
成果(7483)
技术(7188)
(7135)
科技(6818)
(6696)
计划(6627)
期刊
(15330)
经济(15330)
中国(14625)
教育(14048)
研究(11829)
学报(9601)
技术(9350)
(8957)
科学(8023)
大学(6818)
农业(6655)
学学(6407)
管理(6147)
职业(5664)
科技(4449)
技术经济(4126)
(4058)
论坛(4058)
(3993)
技术教育(3917)
职业技术(3917)
职业技术教育(3917)
(3760)
业大(3055)
农业大学(2503)
经济研究(2234)
(2224)
业经(2198)
财经(2081)
高等(2003)
共检索到68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亚青  王国栋  王喜福  李俊  丁君  赵国锋  
2001年6月至10月和2002年8月至10月对硬壳蛤稚贝中间培育进行了试验研究。中间培育选择了潮间带池塘底播、池塘网箱、海区吊挂网袋和育苗池网箱等方式。池塘底播试验在黄海北部庄河海域潮间带池塘(泥底)和渤海营城子海区的潮间带池塘(砂底)进行。结果表明:不同中间培育方式稚贝的日生长量和成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网箱和网袋的中间培育方式能够明显地提高稚贝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海上网袋、池塘网箱和育苗池网箱稚贝壳长日生长量分别为0.16mm·d~(-1)、0.14mm·d~(-1)、0.15mm·d~(-1),成活率大于98.0%,试验结束时稚贝的壳长大于10mm。底播方式培养稚贝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星星  吉红九  于业绍  管加兴  孙益奎  
报道了在大规格青蛤苗种培育过程中,放养方式、密度、底质、饵料等因素与青蛤稚贝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规格为10~300万粒/kg的青蛤苗,在底质适宜的池塘、海涂进行培养,都能获得很好效果,培养3~11个月,稚贝可增重几十倍或上百倍;在水温实验中,8~33℃的范围内稚贝存活率为100%,33℃时稚贝的壳长增长率最大,达175%;在海水比重实验中,海水比重为1.015~1.020两组生长最好,壳长增长率分别达89%、96%;饵料实验中得出投喂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櫣eueriLemmermann)培养青蛤稚贝效果最好,其次是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OA 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亚青  宋坚  王国栋  丁君  阎世国  王喜福  
硬壳蛤 (Mercenariamercenaria)亲贝于 2 0 0 0年由美国引入大连 ,采用阴干和温度变化刺激对其进行人工催产 ,亲贝诱导排放比例可达 80 %。水温 18~ 2 6℃ ,2 0 .5~ 2 4 0h胚胎发育到面盘幼虫 ,孵化率达 94 %。浮游幼虫前期饵料以湛江等鞭金藻 (Iscochrysiszhanjiangensis)为主 ,逐渐添加新月菱形藻 (Nizschiaclosterium) ,后期以新月菱形藻为主。硬壳蛤幼虫温度、盐度的适宜范围分别为 19~ 2 7℃、2 5 .0~ 3 3 .6。饵料以混合投喂效果最佳 ,湛江等鞭金藻次之。浮游幼虫培养 12~ 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卢迈新  黄樟翰  谢骏  肖学铮  吴锐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彬  林志华  何琳  
本研究通过在养殖水体中添加底泥或单胞藻调节悬浮颗粒浓度,研究了悬浮物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变化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保留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硬壳蛤及菲律宾蛤仔的保留效率分别在粒径为8、6和6 μm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1.1%、59.6%和62.6%。随数量浓度的增加,文蛤在低(4.32× 10~(7) cells/L)、中(5.27×10~(7) cells/L)、高(6.65×10~(7) cells/L) 3个数量浓度级下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逐渐增大,分别为9、13和14 μm,保留效率最大值分别降至49.7%、33.4%和26.2%;与文蛤相似,菲律宾蛤仔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也分别增大至9、12和14 μm,但最大保留值无明显变化;硬壳蛤保留效率的最大值保持不变,但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略有增大,分别为8、9和10 μm。随质量浓度的增加,文蛤、菲律宾蛤仔在低(5.7 mg/L)、中(11.8 mg/L)、高(23.3 mg/L) 3个质量浓度级下的保留效率最大值和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均无明显变化;硬壳蛤保留效率最大值显著降低,分别为60.7%、27.6%和25.5%,但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保持不变。本研究表明,文蛤和菲律宾蛤仔的保留效率对食物颗粒数量浓度变化更敏感,而硬壳蛤的保留效率受质量浓度变化影响较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符韶  谢绍河  邓岳文  梁飞龙  
为了评价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育珠性状,设立两个实验,分别利用马氏珠母贝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作为植核(受体)贝和小片(供体)贝进行植核育珠。实验Ⅰ: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插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另外利用以普通养殖群体为插核贝、金黄壳色系F3为小片贝建立了1个组合,共建立17个组合,育珠期为24个月;实验Ⅱ:分别利用红、金黄、白和黑壳色系F3为植核贝和小片贝建立16个组合,育珠期为18个月。结果表明,育珠期结束后实验Ⅰ和Ⅱ的4个壳色系F3平均壳高和成活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Ⅰ和Ⅱ的黑壳色系F3具有最大的平均壳高,实验Ⅰ金黄壳色系F3具有最高的成活率,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晓宇  李忠全  杨仲景  朱丽敏  李行先  邓闽中  
采用温室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淡化中间培育 ,投放虾苗 1 0 4万尾 ,平均体长 1 0cm ,平均体重 1 4mg ,密度 32 4 3尾 /m2 ,初始盐度 5‰ ,培育水温 2 5~ 2 6℃ ,以活体淡水枝角类饵料为主 ,前后分别用丰年虫和颗粒料衔接 ,前 8d淡化将盐度降至 2‰ ,培育 1 5d :出苗平均体长 2 2cm ,平均体重 1 4 2mg ;增长 0 0 8cm/d ,增重 8mg/d ;共出虾苗 78万尾 ,成活率为 75 5 %。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进锋  张汉华  梁超愉  陈健光  陈素文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亚青  相建海  张国范  王子臣  宋坚  
:取繁殖期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yessoensis)亲体 ,采用阴干、流水和升温海水催产以及小水体、高密度、雌雄分池排放、人工授精的方法 ,可获得批量受精卵。分别使用浓度为 0 .0 5,0 .10 ,0 .15,0 .2 0 ,0 .30 ,0 .50和 0 .70mmol/L的 6 -DMAP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 ,实验水温分别为 12℃和 14℃。结果表明 ,水温12℃ ,6 -DMAP 0 .0 5mmol/L时 ,在授精后 6 7min处理胚胎 4 5min诱导三倍体效果较好 ,三倍体率达 83.3% ,面盘幼虫相对孵化率达 6 9.5% ;水温 12℃和 14℃时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小涛  许忠能  计新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喻清明  章龙珍  谭述卓  宋敦琼  祝红华  
近年来,我们在生产的实践中,采用温室快速培育亲鳖的方法,获得了两冬龄鳖达到性成熟的结果,通过繁殖试验的观测,其亲鳖繁殖率为100%,雌鳖的年产蛋量达到平均每只产43枚,现将培育方法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条件和方法11试验条件①试验场情况本试验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周琳  陆平  黄则平  
本试验以几种单细胞藻类为饵料,研究青蛤稚贝的生长和成活率。经21天饲养证明,小球藻、扁藻、三角褐指藻、底栖硅藻都是青蛤稚贝的适宜饵料,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其中又以投喂底栖硅藻生长最快。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周琳  黄则平  陆平  吴介新  
本文阐述了海水比重、温度和底质对青蛤稚贝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青蛤稚贝在1.010~1.025比重范围内,生活正常,比重越高,生长越快;超过1.025,比重越高,生长变慢,存活率降低。青蛤适宜生长和存活的温度范围为10~33℃,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存活率也就越高;超过33℃时,生长变慢,存活率降低。青蛤稚贝适宜底质为砂质和细砂质,纯泥质不适青蛤稚贝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金龙  慎佩晶  王冲  李一峰  梁箫  沈和定  徐灿  李家乐  
为研究微生物膜在厚壳贻贝稚贝附着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海洋化学生态学和分子微生物学方法分析了微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其干重、附着细菌密度、底栖硅藻密度、叶绿素a含量等随日龄变化情况及其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同时,利用DGGE指纹图谱技术对不同日龄微生物膜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微生物膜的干重、附着细菌密度及底栖硅藻密度明显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28 d达到最高值,其干重、细菌和硅藻密度分别为0.87 mg/cm2、1.5×107/cm2、1.0×106/cm2,均与日龄显著相关。叶绿素a含量在14 d时达到最大,为2.2μg/cm2,随日龄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符泽雄  
紫红笛鲷(Lutianuo argentimaculat-us Forskal),俗名红柔,属鲈形目、鲈亚目、鲈总科、笛鲷科、笛鲷属。该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优质高档水产品,国际市场十分畅销。由于紫红笛鲷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食性杂,适盐范围广等优点,是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品种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