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
2023(395)
2022(294)
2021(294)
2020(241)
2019(579)
2018(532)
2017(936)
2016(503)
2015(530)
2014(472)
2013(415)
2012(414)
2011(354)
2010(346)
2009(312)
2008(267)
2007(254)
2006(212)
2005(184)
作者
(1137)
(987)
(953)
(910)
(610)
(460)
(452)
(349)
(340)
(338)
(331)
(325)
(318)
(318)
(314)
(301)
(277)
(273)
(254)
(252)
(236)
(233)
(230)
(217)
(212)
(203)
(196)
(195)
(187)
(187)
学科
(2112)
(2052)
经济(2049)
(1930)
贸易(1930)
(1924)
出口(1666)
出口贸易(1666)
(1666)
管理(1658)
(1550)
(1372)
企业(1372)
方法(958)
数学(916)
数学方法(907)
(872)
技术(808)
技术管理(640)
中国(550)
财政(502)
业经(461)
(450)
(371)
(366)
财务(364)
财务管理(363)
(356)
环境(356)
企业财务(342)
机构
大学(6708)
学院(6435)
(3889)
经济(3846)
管理(2543)
理学(2231)
理学院(2216)
管理学(2202)
管理学院(2194)
研究(2054)
(1828)
经济学(1581)
中国(1517)
经济学院(1478)
财经(1469)
(1375)
(1284)
财经大学(1140)
(977)
中心(969)
(882)
科学(853)
商学(813)
(810)
商学院(807)
(793)
经济管理(738)
国际(718)
研究所(711)
北京(694)
基金
项目(5005)
科学(4157)
基金(3974)
研究(3832)
(3328)
国家(3313)
科学基金(2969)
社会(2914)
社会科(2823)
社会科学(2822)
基金项目(2073)
(1822)
自然(1684)
教育(1674)
自然科(1655)
自然科学(1654)
自然科学基金(1619)
资助(1540)
(1447)
国家社会(1384)
(1317)
(1305)
编号(1276)
(1226)
教育部(1204)
人文(1192)
创新(1176)
重点(1142)
中国(1112)
(1096)
期刊
(3359)
经济(3359)
研究(2182)
(1368)
(982)
中国(979)
管理(924)
国际(803)
学报(748)
经济研究(743)
财经(737)
(664)
大学(655)
问题(647)
科学(644)
学学(629)
(548)
金融(548)
(514)
贸易(514)
(463)
技术(457)
业经(456)
世界(435)
国际贸易(412)
技术经济(369)
经贸(316)
科技(314)
(309)
统计(298)
共检索到9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程瑜  
法律约束力是政府预算存在的根本。如果政府预算不能对政府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即为预算软约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支出软约束。现代预算管理的灵魂是硬化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而硬化预算支出的关键在于不能随意开财政收支的口子。为此,新预算法做出了规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着力硬化预算约束尤其是支出约束,以新预算法为基础构建现代预算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芳宏  
乡镇政府与农村社会的矛盾广泛地反映在乡镇政府的收支问题上,而乡镇政府收支困难的根源是县乡政府间的责权利关系在法律上存在瑕疵,因而本文建议:通过修正法律来规范县乡政府间的关系,构建以农地使用权物权化为基础的、以乡镇人大为主的乡镇支出约束体系,形成乡镇支出自下而上的硬约束机制,以稳定农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伟  
改进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刘伟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央与地方合理的分配格局基本确立。同时,《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的颁布,使财政职能得以强化,预算管理逐步规范,财政决算制度也有较大改进。但是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仍没有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骏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认为,引入市政债券市场和配套改革可以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长期来看,地方债应该逐步取代当前政府融资平台中的贷款、信托等较不透明的融资方式,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来源,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还可降低地方政府融资的期限错配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预算司课题组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丁宏宇  闫峰  李铭章  范甲兵  郭俊清  李振群  陈晨  冯海虹  梁晨瑶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宏宇  刘雅华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预算法》分别于2014年1月1日和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进一步规范了高等学校的财政预算制度。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评价更加科学。基于此,本文提出将作业基础预算法应用于高校预算编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以来,福建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在财政部的指导下,扎实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夯实基础,硬化约束,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高站位部署,统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印发后,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同志第一时间做出批示,并召开省委常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昌  
行政性进入壁垒保护下的企业实际上是行政性垄断企业。除了公有制本身会导致这些企业出现软预算约束外,行政性进入壁垒的设置与政府管制会强化预算软约束,即这类企业在亏损时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救助,企业的冗员更不容易释放。而拆除或降低行政性进入壁垒、引入竞争者或允许行业竞争,有助于硬化行政垄断企业的预算约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莹  
软预算约束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问题仍然存在。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引起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竞争提高了对亏损国有企业进行救助的机会成本,从而有助于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宁  王桂媛  
一、转型经济下的政府目标我国复式预算改革方案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笔者将研究环境设定为转型经济,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类型。在转型经济中,政府有两类目标,一是作为政府公共管理者的目标,二是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的目标。作为公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晖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论述金融发展与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之间的关系。分散化、多元化和竞争性的金融中介体系有利于预算约束的硬化,而更具分散化特质的金融市场体系则通过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干预、市场约束、信息监控和监管制度等途径对企业的软预算形成约束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红艳  储德银  
现代预算制度具有全面性、规范性、绩效性、可持续性、公开透明性和法律性等基本特征。从当前我国的预算环境和制度约束看,我国现代预算制度的优化应遵循以下路径:以全口径预算为突破口,助推人大授权的全面性,实现全面预算;严格规范预算程序,提升政府预算质量,深入推进规范预算;坚持绩效理念,以预算绩效管理为契机,合理构建绩效预算框架;引入中长期预算控制方式,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可持续性;以预算公开与公众参与为导向,逐步细化预算,加快实现透明预算;以新《预算法》的落实为起点,提升预算立法层次,优化预算法律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春梅  
教育领域内的法定支出政策是对教育经费预算所作的硬性规定。对教育投入总量和增量的考察都表明,我国目前的教育经费呈现出预算软约束问题。法定支出政策本身模糊,"缩水式"的估算策略,过分强调投入而忽视绩效的管理模式,部门法规与《预算法》之间不协调都使得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在承认法定支出政策现实性的前提下需重新加以规范,并应建立绩效导向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模式,逐步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献金  孙会兵  邓桢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卞彬  
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财政竞争等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偏向,单纯依靠理顺财政收支关系无法根除此种扭曲,必须在制度和体制上做文章,从治本上考虑。因此,厘清法治下的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法治的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改革着手,也要从法治建设着手。健全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和财政支出的监督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有效避免财政政策制定和财政支出分配过程中的公共权力滥用。构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制约体系极为重要,依法设定权力、制约权力、行使权力、监督权力,以规则至上、权利本位、权力控制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