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1)
- 2023(6541)
- 2022(5633)
- 2021(4989)
- 2020(4249)
- 2019(8575)
- 2018(8007)
- 2017(14701)
- 2016(8277)
- 2015(8737)
- 2014(8131)
- 2013(7926)
- 2012(7118)
- 2011(6425)
- 2010(6304)
- 2009(5745)
- 2008(5430)
- 2007(4636)
- 2006(3883)
- 2005(3164)
- 学科
- 济(30099)
- 经济(30065)
- 管理(21934)
- 业(21447)
- 企(16489)
- 企业(16489)
- 方法(14609)
- 数学(13322)
- 数学方法(13206)
- 学(8987)
- 农(8808)
- 财(7801)
- 中国(7681)
- 贸(7267)
- 贸易(7266)
- 易(7084)
- 业经(6982)
- 农业(6253)
- 环境(5766)
- 地方(5515)
- 技术(5473)
- 务(4952)
- 财务(4950)
- 财务管理(4944)
- 企业财务(4728)
- 产业(4644)
- 制(4548)
- 划(4513)
- 银(4289)
- 银行(4240)
- 机构
- 大学(119416)
- 学院(118816)
- 济(45210)
- 经济(44447)
- 研究(43067)
- 管理(42545)
- 理学(38526)
- 理学院(37973)
- 管理学(37157)
- 管理学院(36981)
- 农(35127)
- 科学(32269)
- 中国(29260)
- 农业(28661)
- 业大(27852)
- 京(24276)
- 所(23699)
- 研究所(22529)
- 农业大学(19784)
- 中心(18881)
- 财(17847)
- 江(16505)
- 室(15741)
- 财经(15293)
- 院(15293)
- 实验(14916)
- 省(14914)
- 业(14738)
- 科学院(14499)
- 实验室(14346)
- 基金
- 项目(93066)
- 科学(72058)
- 基金(69018)
- 家(65164)
- 国家(64662)
- 研究(56114)
- 科学基金(53871)
- 自然(38689)
- 自然科(37861)
- 自然科学(37837)
- 基金项目(37383)
- 省(37376)
- 自然科学基金(37217)
- 社会(37034)
- 社会科(35256)
- 社会科学(35244)
- 划(32199)
- 资助(26856)
- 教育(25529)
- 重点(21721)
- 计划(21401)
- 创(20041)
- 发(19686)
- 科技(19555)
- 编号(19443)
- 部(19209)
- 科研(19090)
- 创新(18871)
- 业(18524)
- 农(16670)
共检索到15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月 邹芙沁 文斌 孙豪 周毅 倪学勤 曾东 汪平
为探讨硫酸粘杆菌素对獭兔盲肠菌群和免疫器官组织TLR2、TLR4mRNA相对表达量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全价饲料;Ⅱ组饲喂含20mg/kg硫酸粘杆菌素的基础全价饲料。试验期为28d。试验应用PCR-dggE及REAL-TimE PCR技术比较分析獭兔盲肠菌群结构的差异,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TLR2、TLR4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Ⅱ组盲肠菌群多样性与Ⅰ组相似(P>0.05);Ⅱ组盲肠中梭菌类群XiVA、肠球菌属、链球菌属数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梭菌类群Ⅳ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斌 邹芙沁 曾东 汪平 郭小林 倪学勤 傅祥超 刘宁 张凯 杜丹 徐昌文
为研究饲用金霉素对獭兔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獭兔盲肠菌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因子;qPCR技术对TLR2、TLR4mRNA进行定量检测。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金霉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金霉素50mG/kG。结果表明:1)PCR-DGGE图谱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金霉素组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等没有显著变化(P>0.05);2)qPCR检测金霉素组普雷沃氏菌属数量是10.48(LoGCoPy/G),对照组是10.10(LoGCoPy/G),差异显著(P<0.05);3)金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垚 秦真东 陈嘉俊 杨敏璇 徐子正 杨友成 黎烽 詹凡玢 李亚男 李清清 林蠡 施斐
为探究抗菌素对草鱼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3组饲料,投喂草鱼2周后,通过肠道酶活检测、qRT-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对草鱼肠道免疫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降低了草鱼肠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提高丙二醛(MDA)的含量,导致草鱼肠道氧化应激。(2)氟苯尼考组中的TNF-α、IL-1β、IL-12、NF-κB-P65、MHC Ⅱ、sIgM等免疫因子和ZO-1、ZO-2、occludin、CLDN-1、JAM3等黏膜相关蛋白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恩诺沙星组的免疫因子TNF-α、IL-1β、IL-12、TLR4、MHC Ⅱ和黏膜相关基因ZO-2、occludin、CLDN-1、JAM3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3)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来揭示拌食投喂抗菌素对草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对草鱼肠道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对β多样性出现显著变化(P < 0.05),表明2种抗菌素对肠道菌群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改变群落多样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揭示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会导致草鱼肠道氧化应激、调控黏膜免疫应答,并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多样性。本研究为草鱼病害防控相关研究及草鱼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世贵 闫法军 张明磊 冒树泉 朱永安 付朝松 宋理平 刘峰
选取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和传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Metabacillus idriensis)为潜在益生菌,探讨它们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消化、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92.95±2.36)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4种试验饲料[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4和10~6CFU/g的B.tropicus(标记为BT4、BT6)或M.idriensis(MI4、MI6)],饲喂期为60d。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大口黑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菌株添加浓度增加呈显著降低变化(P<0.05)。消化方面结果显示,各菌处理组的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T6和MI6对肠道消化性能具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免疫实验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溶菌酶以及肠道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得到显著提升(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梦美 吕成杰 杨顶珑 赵建民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LP HMX-3对仿刺参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免疫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为(4.22 ± 0.05)g的仿刺参,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LP HMX-3添加组即10~(5 )CFU/g的LL组和10~(7 )CFU/g的LM组,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①LP HMX-3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终体质量、增重率以及特定生长率,且LL组的生长指标更优;②LL组的肠道淀粉酶和LM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说明LP HMX-3可能提高仿刺参的消化利用率;③LL组和LM组体腔液的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LM组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组,此外,LL组和LM组体腔细胞Aj-p105和Aj-catalase表达量以及LM组的Aj-C3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说明LP HMX-3可增强仿刺参的免疫力;④由16S rDNA V4区测序可知,α多样性指数显示LP HMX-3显著提高了仿刺参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均匀度,但LL组和LM组差异不大;β多样性分析显示,LL组和LM组的物种组成结构相似,但明显不同于C组;⑤在门水平上,LL组和LM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低于C组,LL组厚壁菌门丰度以及LL组和LM组拟杆菌门、蓝藻门和Campilobacterota丰度显著高于C组,属水平上,LL组和LM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链球菌属和梭菌属的丰度高于C组,说明LP HMX-3显著提高了仿刺参潜在益生菌的丰度。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LP HMX-3可以促进仿刺参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仿刺参的消化能力、增强免疫力,并能积极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综上,本研究可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并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李成玉 杨桂连
【目的】比较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灌胃嗜酸乳酸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7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对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细胞亚群、结肠PP结中TLR2+和TLR4+细胞、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4水平及小肠sIgA水平进行检测,明确2种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2种乳酸杆菌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种乳酸杆菌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例,...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植物乳酸杆菌 肠道黏膜免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李成玉 杨桂连
【目的】比较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灌胃嗜酸乳酸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 7 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对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细胞亚群、结肠PP结中TLR2+和TLR4+细胞、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4水平及小肠sIgA水平进行检测,明确2种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2种乳酸杆菌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种乳酸杆菌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植物乳酸杆菌 肠道黏膜免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娇 陈志敏 郑爱娟 刘国华 蔡辉益 常文环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GOD)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寻求预防肉鸭大肠杆菌病的抗生素替代品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选用144只1日龄健康北京公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两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1维吉尼亚霉素(抗生素组)或200 U·kg-1GOD,于试验第7天分两次对所有鸭口腔灌服0.2 mL大肠杆菌O88(3×109 CFU/mL),两次攻毒间隔8 h。试验期28 d。【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和GOD显著提高攻毒肉鸭1—14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GOD和抗生素显著降低28日龄攻毒肉鸭血液中白细胞数(P<0.05),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此外,GOD显著降低血液中红细胞含量(P<0.05)。(3)GOD和抗生素显著降低14日龄肉鸭血清MDA和28日龄CAT的含量(P<0.05)。(5)GOD和抗生素显著降低肉鸭14、28日龄空肠IL-1β和IL-6浓度(P<0.05),以及28日龄空肠TNF-α浓度(P0.05)。(6)抗生素和GOD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攻毒肉鸭14、28日龄血清DAO活性和D-LA含量(P0.05)。(7)GOD增加了回肠特有OTUs的数量,降低了大肠杆菌含量,提高了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相对丰度。【结论】饲粮中添加GOD通过平衡大肠杆菌攻毒肉鸭的肠道菌群结构、减少细菌内毒素的产生以及降低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来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因内毒素进入血液后激活炎症信号通路而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改善肉鸭肠道健康、促进肉鸭生长。GOD能够作为抗生素替代物用于预防或减轻肉鸭的大肠杆菌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斐 黄垚 卢志杰 邹翠云 谭小红 苏友禄 汤开浩 秦真东 林蠡
壳寡糖(Oligochitosan,OCS),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功能,如促进生长、抗氧化等,但对石斑鱼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还未解读。本试验通过在基础试验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00、200、400、800、1600 mg/kg的壳寡糖,配制出5种试验饲料并投喂虎龙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 Epinephelus lanceolatu ♂)4周后,分析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对虎龙斑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壳寡糖能显著提高石斑鱼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但对肥满度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虎龙斑中肠的免疫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壳寡糖可显著提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p < 0.05),激活炎症因子TNF-α、IL-1β、TGF-β1、TOR、TLR3的表达,提高GPx、CAT、MnSOD的表达来改善抗氧化能力,并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ZO-2、ZO-3、Claudin-3α的表达。(3)通过微生物组高通量测序来揭示壳寡糖投喂石斑鱼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肠道细菌优势类群丰度和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 > 0.05);但是800 mg/kg组的益生菌所占丰度增加,细菌群落β多样性差异明显,可改变其群落组成结构。(4)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天后,800 mg/kg组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p < 0.05),并显著改善肠道形态。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能促进虎龙斑的生长、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及增强抗病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莉 虞徳夫 王超 丁立人 朱伟云 杭苏琴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制剂对苏淮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微生物菌群数量、短链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体质量(9.34 kg)相近的28日龄健康苏淮断奶仔猪144头,按饲喂日粮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预饲期3 d,仔猪32日龄开始试验,59日龄试验结束时屠宰采样。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及黏膜样品分别用于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和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分别收集盲肠和结肠食糜,测定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RT-qPCR分析微生物菌群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PepT1、空肠SGLT-1和PepT1以及回肠SGL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Occludin、空肠和回肠Occludin和Z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增加盲肠丁酸、结肠丁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结肠乳酸杆菌和梭菌ⅩⅣa群的数量(P<0.05);相较于抗生素组,植物乳杆菌制剂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结肠乳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结论]仔猪断奶时饲喂植物乳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提高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促进肠道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梭菌ⅩⅣa群的增殖,减少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数量,从而促进肠道健康,缓解断奶应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运芳 李义 齐雪峰 马会明 张涌 赵献军
【目的】研究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溶葡萄球菌素的食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7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3个试验组分别提供溶葡萄球菌素含量为1μg/mL(低剂量)、5μg/mL(中剂量)和15μg/mL(高剂量)的饮水10mL/(只.d),于饮用第0(饮用前),1,3,7,14,21天以及停饮第3,7,14天采集小鼠新鲜粪便样品,采用PCR-DGGE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DGGE图谱显示,各组小鼠试验前后不同时间肠道内的优势菌种相似;经UPGMA聚类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溶葡萄球菌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较小,高剂量溶葡萄球...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素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悦 张昊 杨敏馨 张莉莉 陆兆新 王恬
[目的]本试验通过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免疫功能,研究日粮中添加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肉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方法]选用192只1日龄aa雄性肉鸡,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主因素为免疫刺激因素(注射生理盐水或lPs溶液)和日粮因素(饲喂基础日粮或添加0.2%Ba的试验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试验期为21 d。分别在16、18和20日龄给lPs组腹腔注射500μg·kg~(-1)的lPs溶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lPs刺激导致肉鸡1~21 d平均日增体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
关键词:
淀粉液化芽孢杆菌 免疫应激 肠道 肉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连忠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海兰褐蛋雏鸡肠道主要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180只7日龄健康无病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和5%的酵母培养物。于21、35、49日龄测定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并且通过Ea玫瑰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测定血清IL-2水平评价其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①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后可以显著降低蛋雏鸡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②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蛋雏鸡Ea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血清中I...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肠道菌群 免疫机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涛 邓斌 陈南南 傅罗琴 郑佳佳 李卫芬
用含复合芽孢杆菌(105cfu/g饲料,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以1∶1比例混合)的基础日粮,按体重3%的日投饵量,饲喂体重(51.37±0.5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养实验4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肠道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提高了79.46%(P<0.01);肝胰腺脂肪酶活性提高了16.82%(P0.05)。肠道菌群数量分析显示,处理组肠道芽孢杆菌数均显著提高(P<0.01),弧菌和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饵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草鱼肠道菌群组成,并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圣鄂 任风鸣 王晗 卓维 亓俊朋 杨希萌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连须根提取物和益生菌对三黄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有助于指导畜禽的科学养殖。【方法】以三黄鸡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处理,试验组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C、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8%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12%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测定比较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差异。【结果】饲粮中添加4%~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后会显著增加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AST、TG、LDL-C含量(P<0.05);显著提高三黄鸡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显著提高三黄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5)。添加8%~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组合显著提升三黄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隐比,并且显著提高三黄鸡盲肠菌群的Observed_species和Chao 1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P<0.05)。添加4%~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组合的三黄鸡盲肠菌群中有害菌群Actin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益生菌群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粪球菌属(Coprococcus)和颤螺菌属(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黄连须根提取物和益生菌,能提高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增加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脂代谢水平和肝脏健康状况,促进免疫器官和肠道形态发育,促进了肠道中益生菌的繁殖,抑制了有害菌的增殖,丰富盲肠微生物区系,更好地保持三黄鸡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氨基酸、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地衣芽孢杆菌对大泷六线鱼生长、肠道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
细菌素协同益生菌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乳酸杆菌和囊素三肽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蚕用益生芽孢杆菌SWL-19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及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饲料中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肠道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壳聚糖饲用微生物制剂对湘黄鸡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抗病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全营养破壁酵母对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