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5)
- 2023(6357)
- 2022(5269)
- 2021(4636)
- 2020(3897)
- 2019(8520)
- 2018(8133)
- 2017(14473)
- 2016(8499)
- 2015(9154)
- 2014(8781)
- 2013(8505)
- 2012(7901)
- 2011(7025)
- 2010(6596)
- 2009(5914)
- 2008(5924)
- 2007(5031)
- 2006(4243)
- 2005(3432)
- 学科
- 济(27823)
- 经济(27782)
- 管理(22186)
- 业(21950)
- 企(16994)
- 企业(16994)
- 方法(14234)
- 数学(12718)
- 数学方法(12611)
- 学(11018)
- 财(8693)
- 农(8616)
- 贸(7137)
- 贸易(7134)
- 易(6985)
- 中国(6920)
- 业经(6549)
- 农业(6140)
- 务(5822)
- 财务(5817)
- 财务管理(5811)
- 企业财务(5564)
- 环境(5553)
- 技术(5187)
- 制(4669)
- 划(4376)
- 地方(4349)
- 水产(4305)
- 银(4226)
- 产业(4181)
- 机构
- 大学(121836)
- 学院(121287)
- 研究(46558)
- 济(42889)
- 经济(42161)
- 管理(40871)
- 农(40165)
- 科学(36970)
- 理学(36821)
- 理学院(36300)
- 管理学(35376)
- 管理学院(35205)
- 农业(33008)
- 中国(32055)
- 业大(30237)
- 所(27029)
- 研究所(25678)
- 京(25274)
- 农业大学(21915)
- 中心(20548)
- 室(19514)
- 实验(18761)
- 实验室(18081)
- 业(17939)
- 财(17927)
- 江(17661)
- 省(17535)
- 重点(17135)
- 院(16553)
- 科学院(16128)
- 基金
- 项目(94732)
- 科学(72425)
- 基金(70028)
- 家(67601)
- 国家(67089)
- 研究(54784)
- 科学基金(54661)
- 自然(40913)
- 自然科(39979)
- 自然科学(39962)
- 自然科学基金(39282)
- 省(38296)
- 基金项目(37793)
- 社会(34019)
- 划(33728)
- 社会科(32298)
- 社会科学(32289)
- 资助(27386)
- 教育(24402)
- 计划(23874)
- 重点(22401)
- 科技(22039)
- 创(20240)
- 科研(20123)
- 发(20040)
- 业(19699)
- 部(19269)
- 创新(19085)
- 农(18550)
- 专项(18359)
共检索到161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陈翠 孙健 吉红 黄小城 边晨晨
为了探究硫辛酸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脂肪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分离草鱼腹腔脂肪组织,消化得到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用0、50和200μmol/L硫辛酸孵育细胞6 h,收取细胞和培养基样品后检测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甘油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释放量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50和200μmol/L硫辛酸处理显著降低草鱼脂肪细胞TG含量,200μmol/L硫辛酸显著增加细胞甘油和NEFA的释放量。200μmol/L硫辛酸组脂肪细胞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PPARα、CPT1、CD36)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CC和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ATGL、MGL、SREBP-1c、FAS、DGAT等脂代谢基因表达状况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硫辛酸可能通过诱导草鱼脂肪细胞HSL和CPT1的基因表达促进脂质水解和β-氧化,从而降低脂肪细胞脂质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家桥 曹随忠 熊桂林 顾建红 汪纪仓 刘宗平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围产期奶牛血清脂肪代谢和肝功能酶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前约20d的干乳期奶牛48头,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每头补饲硫辛酸3、5、8g·d-1,连续50d,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非酯化脂肪酸(NEF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第Ⅲ、Ⅳ组血清NEFA含量第20天后低于对照组,第Ⅳ组第3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AST活性第30天后均显著(P<0.05...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硫辛酸 脂肪代谢 肝脏功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梓晔 姚春凤 车明晓 迟淑艳 谭北平
本试验旨在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α-硫辛酸(α-LA)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配制3组等氮实验饲料,分别为粗脂肪14%的基础饲料组(D1),粗脂肪14%添加α-LA组(D2),粗脂肪16%添加α-LA组(D3),投喂大口黑鲈幼鱼[初体质量(5.01±0.02)g],养殖试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D3组与D1组之间的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D2组;D3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D1和D2组;D2和D3组血清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比D1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D2和D3的肝脏空泡化面积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和D3组肝脏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显著提高,脂肪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代谢组学结果显示,D3组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相比D1组显著上调。D3组肌肉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和二十一碳酸含量显著升高,D2和D3组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α-LA,通过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增强脂质分解并抑制脂质合成,减少肝脂积累,促进肝脏健康,增加肌肉ARA、DHA和EPA的沉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君霞 吉红 李汉东 肖芬芬 袁想通
摄食含有裂殖壶藻硬脂油日粮的草鱼可能通过节省DHA合成所需的能量和促进脂解作用供应能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的共同作用下,刺激蛋白质沉积,获得比摄食鱼油更好的生长效果。为探究草鱼日粮中应用富含DHA的裂殖壶藻硬脂油后是否需要配伍EPA及其可能机制,实验配制5组等氮等能日粮饲养草鱼[(22.70 g±0.80) g]49 d,分别以鱼油(F-O);藻油硬脂(S-O);藻油硬脂(DHA)∶EPA=3∶2(SE1-O);藻油硬脂(DHA)∶EPA=1∶1(SE2-O);EPA(E-O)提供5组饲料中的0.52%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 PUFA)。结果显示:(1)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在各组间均无差异;(2) S-O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E-O组;(3) S-O组肌肉DHA含量显著高于F-O组、SE1-O组和E-O组;(4)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SE2-O组血栓形成指数显著高于F-O组,S-O组和SE2-O组胆固醇血症指数显著低于F-O组;(5) E-O组的腹腔脂肪细胞显著大于F-O组和SE1-O组,且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转录水平显著下调;肌肉中的脂肪酸去饱和酶(FAD)转录水平在E-O组显著高于S-O组,脂肪酸延长酶(ELO)转录水平在S-O组显著下调。研究表明,裂殖壶藻油单独或配伍EPA使用对草鱼生长、n-3 LC PUFA含量及脂肪组织水解无显著影响。仅以EPA为n-3LC PUFA来源时,会减弱脂肪组织的水解并降低肌肉粗蛋白的含量。日粮中高水平的DHA会减弱机体合成LC PUFA的能力。相对于EPA,草鱼可能更需要DHA,生产中可以单独使用裂殖壶藻油,而无需配伍EP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善茂 陶勇 江慧 王健
选用750只健康的37周龄产蛋期黑羽番鸭,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4%、6%和8%发酵饲料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7 d,探究发酵饲料对产蛋番鸭生产性能、体组织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的产蛋率、平均蛋质量、平均日产蛋质量、料蛋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粮中添加4%、6%和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破(软)蛋率;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FAS和LPL及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PPAR–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4%、6%和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腹脂ATGL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的,腹脂PPAR–γ基因表达量相比对照组的有增加趋势(P=0.07);4%发酵饲料组Sobs指数显著(P<0.05)高于6%发酵饲料组的,且4%发酵饲料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的;添加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unclassified_o_Bacteroidales的相对丰度,添加4%发酵饲料显著(P<0.05)提高了norank_f_Oscill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可见,饲粮中适量添加发酵饲料,能降低产蛋番鸭破(软)蛋率,调节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在属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产蛋番鸭日粮中混合发酵饲料适宜添加水平为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善茂 陶勇 江慧 王健
选用750只健康的37周龄产蛋期黑羽番鸭,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2%、4%、6%和8%发酵饲料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7 d,探究发酵饲料对产蛋番鸭生产性能、体组织脂肪含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的产蛋率、平均蛋质量、平均日产蛋质量、料蛋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日粮中添加4%、6%和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破(软)蛋率;不同水平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FAS和LPL及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肝脏PPAR–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的,4%、6%和8%发酵饲料组产蛋番鸭腹脂ATGL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的,腹脂PPAR–γ基因表达量相比对照组的有增加趋势(P=0.07);4%发酵饲料组Sobs指数显著(P<0.05)高于6%发酵饲料组的,且4%发酵饲料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的;添加8%发酵饲料显著(P<0.05)降低了unclassified_o_Bacteroidales的相对丰度,添加4%发酵饲料显著(P<0.05)提高了norank_f_Oscill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可见,饲粮中适量添加发酵饲料,能降低产蛋番鸭破(软)蛋率,调节鸭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在属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产蛋番鸭日粮中混合发酵饲料适宜添加水平为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洁 李大鹏 张志敏 汤蓉 李莉 张曦 肖琛 孙怡晴 Onxayvieng Kommaly
为了探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不同部位肌肉品质的差异,本研究选取体质量为(1 026.10±145.55)g的草鱼,检测了背部、腹上部、腹底部和尾部肌肉的营养成分、肌纤维组织结构特性以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草鱼腹底部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背部、腹上部和尾部肌肉,而水分含量则显著降低;背部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腹上部、腹底部和尾部肌肉。腹上部肌肉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背部、腹底部和尾部肌肉,但其肌纤维密度则显著降低,而最高的肌纤维密度出现在腹底部肌肉;草鱼背部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继红 龙欢 雷霆 陈小冬 杨在清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游离脂肪酸(FFA)处理体外培养的成熟3T3-L1脂肪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分析FFA处理前后脂联素基因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各类脂肪酸对脂联素mRNA的表达均具有下调作用,且抑制效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且各种脂肪酸显著地影响脂联素蛋白的分泌作用。
关键词:
脂肪酸 脂联素 基因表达 脂肪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枭 曾本和 王睿 许耀升 周兴华 陈建 李代金 朱成科 林仕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胆汁酸水平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脂肪沉积脂肪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60 尾初始体质量为( 12.74±0.14) g 的健康齐口裂腹鱼幼鱼为对象,随机分为4 组,每组设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放养30 尾实验鱼,分别投喂添加0、75、150 和300 mg /kg 胆汁酸的4 种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结果显示,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升高,齐口裂腹鱼的增重率(WGR)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且在胆汁酸水平为150 mg/kg时达到最大,为226.63%;其肠脂肪酶(LPS)、肝酯酶(HL)、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酶(TL)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齐口裂腹鱼肝脏LPL mRNA表达量则呈先上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FAS mRNA表达量呈先下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实验鱼肝脏、肌肉及全鱼中粗脂肪含量均随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随胆汁酸添加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及脂肪沉积效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可有效上调齐口裂腹鱼LPL mRNA的表达量,下调FAS mRNA的表达量,增强脂肪代谢酶活性,促进对饲料脂肪的消化和利用,降低脂肪沉积,保护肝脏健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枭 曾本和 王睿 许耀升 周兴华 陈建 李代金 朱成科 林仕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胆汁酸水平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脂肪沉积脂肪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60 尾初始体质量为( 12.74±0.14) g 的健康齐口裂腹鱼幼鱼为对象,随机分为4 组,每组设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放养30 尾实验鱼,分别投喂添加0、75、150 和300 mg /kg 胆汁酸的4 种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结果显示,随着胆汁酸水平的升高,齐口裂腹鱼的增重率(WGR)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且在胆汁酸水平为150 mg/kg时达到最大,为226.63%;其肠脂肪酶(LPS)、肝酯酶(HL)、脂蛋白脂酶(LPL)和总脂酶(TL)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齐口裂腹鱼肝脏LPL mRNA表达量则呈先上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FAS mRNA表达量呈先下调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实验鱼肝脏、肌肉及全鱼中粗脂肪含量均随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P<0.05),随胆汁酸添加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及脂肪沉积效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可有效上调齐口裂腹鱼LPL mRNA的表达量,下调FAS mRNA的表达量,增强脂肪代谢酶活性,促进对饲料脂肪的消化和利用,降低脂肪沉积,保护肝脏健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凌元 程亚美 赵金良
为探讨盐度胁迫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盐度8和盐度16的水体中对尼罗罗非鱼进行两周的胁迫实验,比较盐度胁迫过程中肝脂肪酸组成变化,以及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苹果酸酶(malic enzyme, ME)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亚基(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α) 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胁迫12 h,盐度组血浆渗透压升至最高,16盐度组血浆渗透压显著高于8盐度组(P<0.05),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和ARA为主)含量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盐度组脂蛋白脂肪酶酶(LPL)、苹果酸酶(ME)、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亚基(PPAR-α)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影响了肝脂肪酸组成和脂代谢过程。本研究旨在为鱼类渗透调节中脂类能量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脂肪酸 脂代谢 盐度胁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功炜 侯海瑞 王尧悦 贾亚洲 陈玉林 杨雨鑫
【目的】探讨日粮中桑叶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绒山羊血脂代谢及组织中脂蛋白酯酶(LPL)、脂肪酸合成酶(FASN)、瘦素(Lepti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用体况良好(平均体质量(28±1.05)kg/只)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干桑叶组Ⅰ、干桑叶组Ⅱ、青贮桑叶组Ⅰ、青贮桑叶组Ⅱ、青贮桑叶组Ⅲ6组,其中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桑叶;干桑叶组Ⅰ、Ⅱ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0%,15%的自然风干桑叶,青贮桑叶组Ⅰ、Ⅱ、Ⅲ组日粮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0%,15%,20%的青贮桑叶。饲养试验持续7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超 李向飞 田红艳 周嫚 蔡万存 刘文斌
为了探究不同投饵率对团头鲂幼鱼脂肪代谢机能的影响,选取840尾平均体质量为(23.74±0.09)g的团头鲂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35尾鱼,分别对应6种投饵率:2%、3%、4%、5%、6%和7%(日投喂量占鱼体质量的比例),饲养60 d后,测定其血脂水平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指标。结果发现,随着投饵率的升高,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显著;6%投饵率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和5%投饵率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组,但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而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在投饵率为4%时最高。此外,不同投饵率对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有显著影响。当投饵率由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吉芹 张建禄 李杨 刘品 李南充 雷彩霞 吉红
为获知草鱼B细胞淋巴瘤-2(B cell CLL/lymphoma-2,Bcl-2)基因序列及其在草鱼各组织和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cDNA快速末端扩增技术获得了草鱼Bcl-2的全长cDNA序列,通过实时定量PCR研究了Bcl-2在草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经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处理后,草鱼脂肪细胞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所获得草鱼Bcl-2基因全长cDNA序列长度为1 292 bp,包含133 bp的5'非翻译区和784 bp的3'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为375 bp,编码124个氨基酸。草鱼Bcl-2与鲤、斑马鱼Bcl-2氨基酸同源性...
关键词:
草鱼 B细胞淋巴瘤-2 DHA 基因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丹 胡庆一 张振乾 王悦 官春云
提高油菜籽品质一直是育种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不同的栽培措施对油菜不通脂肪酸合成有一定影响,为从分子方面促进油菜脂肪酸组成改良研究的发展,以甘蓝型油菜420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及fad2、fad3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叶绿素含量随着氮、硼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fad2、fad3的表达量变化与叶绿素含量规律相同,且通过线性拟合分析发现,fad2、fad3基因表达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f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