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5)
- 2023(9575)
- 2022(8679)
- 2021(8296)
- 2020(7009)
- 2019(16259)
- 2018(16358)
- 2017(31344)
- 2016(17337)
- 2015(19770)
- 2014(19771)
- 2013(19513)
- 2012(18080)
- 2011(16101)
- 2010(15963)
- 2009(14617)
- 2008(14295)
- 2007(12414)
- 2006(10760)
- 2005(9241)
- 学科
- 济(65618)
- 经济(65540)
- 管理(49747)
- 业(46250)
- 企(39535)
- 企业(39535)
- 方法(32497)
- 数学(27735)
- 数学方法(27330)
- 学(17109)
- 农(16998)
- 中国(16174)
- 财(15890)
- 业经(14454)
- 地方(13191)
- 理论(12534)
- 贸(11602)
- 贸易(11596)
- 和(11569)
- 易(11239)
- 农业(11217)
- 制(11142)
- 技术(10721)
- 务(10520)
- 财务(10457)
- 财务管理(10435)
- 环境(10405)
- 教育(10103)
- 企业财务(9871)
- 划(9611)
- 机构
- 大学(247055)
- 学院(244049)
- 管理(98741)
- 济(88874)
- 经济(86675)
- 理学(86119)
- 理学院(85138)
- 管理学(83457)
- 管理学院(83040)
- 研究(80228)
- 中国(57998)
- 科学(53709)
- 京(53440)
- 所(40996)
- 农(40904)
- 财(39709)
- 业大(39454)
- 研究所(37706)
- 中心(36242)
- 江(34519)
- 北京(33770)
- 范(33025)
- 师范(32671)
- 财经(32430)
- 农业(32328)
- 经(29430)
- 院(29264)
- 州(28704)
- 技术(27234)
- 师范大学(26489)
- 基金
- 项目(171636)
- 科学(133366)
- 研究(123586)
- 基金(123301)
- 家(107990)
- 国家(107085)
- 科学基金(91404)
- 社会(74425)
- 社会科(70329)
- 社会科学(70308)
- 省(67234)
- 基金项目(66333)
- 自然(61729)
- 自然科(60269)
- 自然科学(60253)
- 自然科学基金(59147)
- 划(56972)
- 教育(56654)
- 资助(51271)
- 编号(51078)
- 成果(41513)
- 重点(37955)
- 部(36981)
- 发(35606)
- 创(35350)
- 课题(34799)
- 科研(33134)
- 创新(32882)
- 大学(32035)
- 项目编号(31758)
共检索到346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超超 祝彪 杨静 朱祝军
硫苷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中一类富含氮硫的次生代谢物,硫苷合成途径,特别是硫与硫苷合成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从硫苷核心结构形成过程中还原硫供体来源、活化硫酸盐来源以及半胱氨酸(Cys)、谷胱甘肽(GSH)和高能硫供体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等初生硫代谢产物与硫苷合成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硫苷合成过程中硫来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GSH等初生硫代谢调控因子、氮硫等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以及葡萄糖等信号分子对硫苷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期为硫苷的生物合成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国成 许木启 戴家银 曹宏 李雪梅
硫丹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茶叶、棉花、烟草、林木等害虫的防治。然而,在杀灭害虫、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硫丹也会对非目标生物,特别是对栖息在水环境中的生物体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综述了硫丹对水生生物急、慢性毒理效应,初步归纳了硫丹影响水生生物代谢的机制,阐述了硫丹在水体、底泥和生物体中的分布情况,旨为评价硫丹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对人类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硫丹 水生生物 毒理效应 研究进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瑶瑶 曾鹏 蒋景龙 焦成瑾 徐全乐
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重要饲料和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对于其内源毒素非蛋白氨基酸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L-α,β-diaminopropionicacid,β-ODAP)的过度强调导致山黧豆优良的农艺性状和在膳食平衡中的作用遭受无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山黧豆优良的综合抗逆性重新引起了科学家的正视。本文根据山黧豆作为传统有毒作物的定位,对其β-ODAP代谢与硫代谢以及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含硫营养的改善是山黧豆育种的重要方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选召 宋浩 王芳 李永仁 张涛
海洋硫化物环境普遍存在,硫化物的产生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水体缺氧情况密切相关,过量的硫化物对海洋生物具有毒性效应。但部分栖息于富硫化物环境的双壳贝类,通过适应性进化获得较强的耐受性,具备很强的代谢硫化物能力。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硫化物的生物和非生物性来源,以及深海和浅海等典型富硫环境,归纳了硫化物的生物毒性效应,如造成线粒体去极化、破坏大分子结构、引发细胞凋亡等,并简述了耐硫化物的双壳贝类类型,总结并阐述了硫化物的代谢方式与过程,包括线粒体硫化物氧化途径、硫代牛磺酸途径、血红蛋白转运以及内共生菌代谢,最后从共生菌对硫化物的代谢研究、硫代硫酸盐的排出和运输机制研究、双壳贝类对硫化物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提出研究展望。有助于了解海洋双壳贝类对硫化物的耐受能力及代谢过程,为阐释硫化物对双壳贝类生态角色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并为理解生物对硫化物的响应和适应过程提供重要见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宇 赵洪源 陆兆新
surfactin具有强有力的表面活性、广谱抗菌性,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分析了surfactin的产生菌株和生物合成基因簇,以及包括前体供应、转录驱动和调控、外排和抗性3个单元的surfactin合成调控网络,综述了其启动子改造、增强分泌外排、修饰调控转录基因等生产和分子改造手段的研究进展,并对surfactin在农业生产及食品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可 王龙飞
新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s,ECs)具有浓度低、毒性大等特点,是饮用水和再生水水质安全的重要威胁。生物炭因制备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在水环境ECs的去除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推进生物炭在水环境新污染物去除的应用,本文从水环境中ECs污染现状、生物炭的性质、生物炭在水环境ECs去除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概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分别总结生物炭作为吸附剂、高级氧化催化剂与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对ECs的去除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清安 陈博宇
含硫化合物如谷胱甘肽、硫醇、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都是葡萄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这4类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和形态影响着葡萄酒的风味,且两者都与这4类含硫化合物的来源、检测方法及葡萄酒生产工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针对以上方面的结论仍不统一。基于此,本文整理了这4类含硫化合物在葡萄酒中的含量和存在形态、来源、检测方法、贮藏期间的变化及控制方法这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就含量和存在形态而言,谷胱甘肽主要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形式存在,含量不高于70 mg·L~(-1);硫醇以游离态存在,或与金属离子结合,硫醇含量与具体种类相关,数量级从ng·L~(-1)到μg·L~(-1)不等;硫化氢主要以结合态存在,易与金属离子结合,总含量不高于30μg·L~(-1);二氧化硫常以气体形式或亚硫酸氢根形式存在,或与含羰基化合物结合,总含量为64.8—166.5 mg·L~(-1)。在来源方面,这4类含硫化合物都与发酵期间酿酒酵母的代谢活动有关。谷胱甘肽主要来源于未发酵葡萄汁原料,少部分来源于氨基酸的发酵代谢;硫醇来源于含硫氨基酸、谷胱甘肽的发酵代谢及以硫化氢为底物的化学反应;硫化氢主要源于含硫氨基酸、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的发酵代谢;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外源添加剂,也有少部分源自硫酸盐的发酵代谢。检测这4类含硫化合物时,常采用化学检测方法或光谱法,此类方法检测快速但误差较大;色谱法精确度高,但是样品预处理复杂,仪器昂贵。在贮藏期间葡萄酒中的铁、铜等过渡金属离子和氧气引起的Fenton反应和氧化反应显著影响部分硫醇和硫化氢的含量。最后针对部分含硫化合物带来的异味,可以通过优化原料品质、筛选酿酒酵母菌株、改进二氧化硫添加工艺、添加金属盐等方法降低。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从优化检测方法、探究发酵和贮藏陈酿期间含硫化合物变化机理、改进葡萄酒生产环节等方面展开工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燕 李瑶
【目的】异硫代氰酸盐(Isothiocyanates,ITCs)具有抗癌和植物杀虫剂的作用,为解决天然硫苷酶提取复杂、费用昂贵等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法扩增硫苷酶的关键基因MYR1,通过构建硫苷酶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体外诱导表达,以获得外源硫苷酶。将从榨菜叶中提取的总RNA,通过Sal I酶切,插入p PIC9K-S表达载体构建重组子。在YPD培养基中菌体悬浮培养至OD600为1左右,更换BMMY培养基进行诱导表达72 h。【结果】提取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分析,发现表达蛋
关键词:
MYR1 硫苷酶 质粒构建 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海 冉凤 刘静 文婧 马珊珊 柯蕴倬 孙丽萍 李加纳
【目的】分析拟南芥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cs,简称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谱,为筛选控制硫苷合成的关键基因、解析硫苷的生物合成规律及其在植物抗逆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t Gen express和plexdb中的10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和2组转录组数据分析拟南芥中硫苷生物合成途径82个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10个硫苷合成途径的关键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表达谱进行验证;并利用strinG v10软件分析硫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淼 梁正伟
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本机制之一,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机制的研究对系统分析草地植被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和生态价值,以及全球硫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基本要素相比,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主要针对草地生态系统大气硫库、植物硫库、土壤硫库的研究动态及我国硫循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的特征及规律,探究硫在各个贮存库之间及其内部定量迁移和转化机制,并就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硫循环 硫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哲 唐傲寒 刘学军
二甲基硫(DMS)作为大气环境中较为活跃的有机硫气体,是全球硫循环的主要驱动成分,并在气候变化中产生重要的负温室效应。本研究整理、归纳了大气环境中DM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库,分别以"dimethyl sulfide"和"air","dimethyl sulfide"和"atmosphere","dimethyl sulfide"和"atmospheric"为关键词,搜索1900—2020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 997篇文献进行研究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浮游植物和细菌产DMS的过程、全球DMS海、气通量的模型估算、大气中DMS的消除途径及其氧化产物的辐射效应等问题上;2)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对DMS海洋源响应过程的关注度逐渐提高;3)非海洋地区DMS的来源及排放量认识尚不全面,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往的研究有可能低估DMS非海洋源的贡献及其环境影响。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DMS释放过程的影响及量化分析DMS非海洋源的贡献,是未来深入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二甲基硫 环境影响 来源 文献计量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立 汪鹏 彭梦珺 李友国
二甲基硫(DMS,dimethyl sulfide)是海洋排放的占优势地位的生源硫气体,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能够引起环境酸化和气候变化,因而DMS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是DMS形成的主要前体,该化合物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它是很多浮游植物以及少数陆地被子植物中的可溶性溶质。本文综述了驱动海洋DMS产生的微生物类群;总结了最新报道的6个DMS产生相关功能基因,即dddD、dddL、dddP、dddQ、dddY、dddW,介绍了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及活性特征。最后,对红树林生境中DMS产微生物、相关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 马文奇 王运华 高祥照
大气硫的沉降一直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区域尺度上的硫沉降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发达国家最先开始有关于区域尺度硫沉降的研究,近年来我国也引进并建立了很多基于观测数据的各种模型来研究区域尺度大气硫沉降中的科学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区域尺度大气硫沉降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硫在大气中的迁移变化过程与污染源、气象条件、不同下垫面沉降速率对区域尺度大气硫沉降的影响并对今后该领域应开展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星华 李哲
本文详细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合成生物学的技术与经济特性,提出三点建议:大力加强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建立国家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基地;我国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维;在生物安全、伦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建立必要的法规和制度。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进展 前景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