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9)
- 2023(6422)
- 2022(5330)
- 2021(4663)
- 2020(3861)
- 2019(8438)
- 2018(7982)
- 2017(14620)
- 2016(8293)
- 2015(8776)
- 2014(8343)
- 2013(8028)
- 2012(7240)
- 2011(6582)
- 2010(6280)
- 2009(5684)
- 2008(5528)
- 2007(4645)
- 2006(4010)
- 2005(3234)
- 学科
- 济(29731)
- 经济(29698)
- 业(21638)
- 管理(21464)
- 企(16164)
- 企业(16164)
- 方法(14747)
- 数学(13390)
- 数学方法(13298)
- 农(9779)
- 学(9477)
- 财(7629)
- 贸(7416)
- 贸易(7416)
- 易(7240)
- 中国(7050)
- 业经(6904)
- 农业(6715)
- 环境(5860)
- 技术(5383)
- 务(4822)
- 财务(4821)
- 财务管理(4816)
- 土地(4647)
- 企业财务(4606)
- 地方(4546)
- 产业(4535)
- 制(4501)
- 划(4395)
- 银(4032)
- 机构
- 大学(118414)
- 学院(118277)
- 济(45271)
- 经济(44542)
- 管理(43130)
- 研究(42763)
- 理学(38888)
- 理学院(38396)
- 管理学(37541)
- 管理学院(37368)
- 农(35517)
- 科学(31778)
- 中国(29803)
- 农业(28891)
- 业大(28172)
- 京(24565)
- 所(23601)
- 研究所(22422)
- 农业大学(20016)
- 中心(18857)
- 财(17697)
- 江(16584)
- 室(15226)
- 院(15196)
- 财经(15182)
- 省(14810)
- 科学院(14751)
- 业(14572)
- 实验(14447)
- 北京(14339)
- 基金
- 项目(92770)
- 科学(71873)
- 基金(68889)
- 家(65511)
- 国家(65014)
- 研究(56297)
- 科学基金(53799)
- 自然(38826)
- 自然科(37959)
- 自然科学(37944)
- 基金项目(37627)
- 自然科学基金(37311)
- 社会(36933)
- 省(36549)
- 社会科(35093)
- 社会科学(35083)
- 划(32078)
- 资助(26706)
- 教育(25392)
- 重点(21684)
- 计划(21422)
- 创(19780)
- 编号(19653)
- 科技(19543)
- 发(19498)
- 部(19456)
- 科研(18886)
- 创新(18634)
- 业(17979)
- 农(17148)
共检索到154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常珍 赵言文 胡正义 高义民 徐成凯 毕冬梅 肖新
通过温室盆栽淋洗试验 ,研究了硫元素对蔬菜地土壤NO-3 淋溶损失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2周试验期间 ,与对照相比 ,在种葱和不种葱条件下 ,硫元素处理土壤NO-3 N累积淋失量均降低 83%左右 ,NH+4 N累积淋失量分别增加 2 0 3和 2 4 9mg·pot-1,无机氮 (NH+4 N +NO-3 N)淋失量则均降低 6 0 %左右 ;试验结束后 ,其土壤无机氮浓度分别增高 82 7%和 74 8% ,且主要为NH+4 N。类似结果也在S2 O2 -3 处理中发现 ,但SO2 -4处理则无此现象。可见硫元素施入土壤后可抑制土壤氮的淋失 ,其作用机制是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飞 王俊鹏 梁斌 李俊良
为明确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降低设施菜地氮素淋溶的效果及机理,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玉米秸秆(M)和稻壳(R)降解过程中对于土壤氮素含量和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期间(35 d),玉米秸秆和稻壳的降解率分别为18. 8%,3. 3%;与CK相比,施用玉米秸秆和稻壳使矿质态氮降低23. 9~173. 1 mg/kg,6. 4~126. 1 mg/kg,降幅分别为24. 4%和10. 7%,施用稻壳和玉米秸秆分别使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平均增加6. 4%和41. 1%。培养结束时,矿质态氮的固持量分别为173. 1,126. 1 mg/kg,占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35. 0%和25. 5%;添加玉米和稻壳处理分别使淋溶液矿质态氮浓度降低14. 5~207. 3 mg/L,5. 9~202. 5 mg/L,使矿质态氮淋溶损失降低26. 7%~41. 1%,12. 1%~25. 3%。综上可见,施加有机物料显著增加对土壤矿质态氮素的固持,从而降低氮素的淋溶损失量,玉米秸秆降解率较高,对于矿质态氮的固持与降低氮素淋溶损失效果更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军 廖文华 刘建玲
以菜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0~100 cm菜地土壤Olsen-P、CaCl2-P、NaOH-P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菜地Olsen-P、CaCl2-P、NaOH-P含量分别为:123.8~399.6 mg/kg、9.1~27.2 mg/kg、184.9~608.9mg/kg。土壤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积累量逐渐降低;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Olsen-P含量高于55.6~63.0 mg/kg时,土壤CaCl2-P显著增加,此时的Olsen-P含...
关键词:
菜地土壤 磷素淋失 影响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利敏 王凌 孙世友 刘孟朝 张国印 茹淑华 耿暖 赵欧亚
为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氮素对环境和地下水产生的污染,以河北露地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蓝及白菜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硝态氮淋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施氮量、降雨量和灌溉方式对硝态氮的淋失有显著影响,施氮量越高,土壤及淋溶液硝态氮含量越高、蔬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越低、氮淋失风险越大。其中,优化施氮量OPT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农民习惯用量FP相比,产量增加9.2%、氮肥利用率提高8.3%~30.6%、土壤及淋溶液硝态氮的含量分别降低1.3%和43.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优化施氮量OPT处理最为合理,是增加农...
关键词:
露地蔬菜 硝态氮 淋溶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益 舒英格 秦松 柳小兰
为城郊乡级尺度高强度利用菜地的土壤氮素管理提供依据,通过野外采样调查研究与室内化学分析,研究其土壤的有机质、氮素含量特征及其对蔬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平丰富,均值分别为67.72和3.11 g/kg,且变异程度较大,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5.30%和29.81%。不同蔬菜品种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依次为叶类蔬菜>根茎类蔬菜>瓜果类蔬菜,平均含量为606.56 mg/kg。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土壤全氮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95。城郊乡级尺度下菜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程度大,应采取精细化的氮素管理措施,对不同地块实行差异化管理,实现蔬菜的高产与高效。
关键词:
城郊 菜地土壤 氮素 蔬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祥 胡霭堂 戈乃玢
通过两年动态监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苏州市生活污泥的基本性质,及不同用量污泥(0,5.52,10.33.14.09t/hm2·a-1,干重)对6茬蔬菜产量、卫生品质、土壤pH和盐基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泥有机质及氮、磷含量丰富,有毒重金属含量低,但锌含量较高,未经消化的污泥含较多的病原物.施用污泥明显提高蔬菜产量,但也会提高后茬蔬菜体内锌含量.并会加剧耕层上镶钙、镁淋失.使上壤明显酸化.作者认为菜地大量施用污泥应要严格控制。
关键词:
污泥 组成分 蔬菜 重金属 土壤酸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茜 陆扣萍 胡国涛 杨兴 袁国栋 沈磊磊 王海龙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次性施加20 t·hm-2)与2次施用(20 t·hm-2均分2次施加)2种方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pH值,而竹炭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影响。1次施用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使小青菜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红梅 李子忠 龚元石
通过3年(1999~2001)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中国北方露地蔬菜种植中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蔬菜地NO3--N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蔬菜生长期内,通过减少灌溉水量不但能够降低蔬菜地水分渗漏量,而且明显降低蔬菜地NO3--N淋洗量。减少施氮量同样明显降低蔬菜地NO3--N淋洗量。说明在蔬菜生产中将施氮量降低到传统施氮量的20%~40%,土壤含水量保持在蔬菜生长的有效土壤含水量的50%~80%,能够明显降低NO3--N的淋洗风险,且蔬菜产量未受到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鲁耀 段宗颜 胡万里 陈宝红 陈拾华 杨文柱
采用动态气室法分别对云南省通海县山地蔬菜地、长期连作蔬菜地及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露地蔬菜地20 cm耕层土壤CO2含量进行田间直接测定,分析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及种植模式对土壤CO2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秸秆还田及有机物质增施为代表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显著提高土壤CO2含量;秸秆覆盖和免耕相结合既有利于土壤呼吸产生CO2,又有利于蔬菜产量、产值提高,但免耕、深耕土壤CO2产生量无显著差异;增施有机物质总体上有利于蔬菜产量、产值提高,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蔬菜生产的影响顺序为烟杆>家禽、家畜粪便>废弃蔬菜叶>稻草,其中稻草对蔬菜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壤CO2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年耀萍 王正明 夏体渊 年耀芬
文章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滇池流域蔬菜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为制定农田管理措施以减少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表现为0~20 cm>20~40 cm>40~60 cm。所有处理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其余2个土层。综合分析,散叶生菜种植区有机碳储量最高的是T4(N2P2K2)处理,达到116.12 t/hm2。氮磷配比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趋势之一。
关键词:
养分管理 土壤有机碳 散叶生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兆君 宋阿琳 范分良 梁永超
本文通过采用自制土柱装置,进行新型硝化抑制剂对氮素迁移转化及其淋溶损失的试验,探讨其对氮素垂直迁移和淋溶损失的影响,以及硝化抑制剂自身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27 d内,新型硝化抑制剂能显著抑制土壤铵氧化过程的发生,显著提高20 cm以上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深层土壤地下水硝态氮浓度显著低于未加硝化抑制剂的对照土壤地下水的浓度,明显降低硝态氮垂直迁移的淋溶损失;不同的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地下水氮素的迁移转化影响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迁移转化 淋溶 土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东风 邱孝煊 李卫华 王果
采用农户问卷调查、田间取样及实验室化验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州市郊11片蔬菜基地的蔬菜施肥现状及菜地土壤养分累积特征,结果表明:(1)蔬菜生产上以施用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化肥以俄罗斯进口复合肥最为普遍;每茬不同类型蔬菜的平均施肥水平(N、P2O5和K2O总养分)在493.6-1212.2 kg.hm-2之间,氮磷钾比例(平均1∶0.77∶0.75)不协调,磷肥施用量明显偏高;各轮作类型蔬菜平均施肥量(N、P2O5和K2O总养分)在2002.3-3455.2 kg.hm-2.a-1之间.(2)与林坡地自然土壤相比,菜地土壤的全磷(2.04 g.kg-1)、速效磷(182.9 mg.kg-1)、C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同斌 宋波 郑袁明 黄泽春 雷梅 廖晓勇
目的研究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铅含量及其健康风险,筛选出抗铅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为北京市蔬菜食用安全性评估和种植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各品种蔬菜消费量优先和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采集蔬菜样品,计算北京市居民蔬菜铅平均摄入量及其健康风险,利用蔬菜铅富集系数筛选抗铅污染品种。结果北京市菜地土壤铅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几何均值分别为13.2~78.8、30.3和28.7mg.kg-1,蔬菜铅含量范围、中值、算术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1~654.5、51.3、80.9和48.7μg.kg-1FW,基于《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的综合超标率为9.2%;北京市本地产和裸露地蔬菜铅浓度分别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同斌 宋波 郑袁明 黄泽春 郑国砥 雷梅 陈煌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镍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蔬菜和土壤镍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镍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同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样品)共采集97种蔬菜412个样品和54个土壤样品。研究发现:北京市菜地土壤镍含量呈正态分布,其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中值分别为2.8~46.5、25.89和25.75m gk/g,均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农业土壤标准p(H>7.5时,250m gk/g);北京市蔬菜镍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几何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7~1689.0、91.3、53.0...
关键词:
北京市 蔬菜 镍 健康风险 抗污染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代欢 杜立宇 梁成华 刘学 刘丽
研究蔬菜保护地18个长期定位施肥处理的土壤钾素Q/I曲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长期定位施肥蔬菜保护地土壤供钾容量(-?K0即QK)、供钾强度(AReK即IK)和缓冲能力PBCK差异明显,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差异是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土壤CEC、速效钾、粘粒、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K0、AReK值越大,PBCK值越小.影响各处理Q/I曲线特性的主要原因各异,施有机肥的各处理主要因为CEC和速效钾含量高,从而-?K0和AReK值较高,PBCK值较低;施钾肥的各处理主要因为速效钾含量高,具有较高的-?K0和AReK值和较低的PBCK值;施高量氮肥的处理有较低的-?K0值和PBCK值和较高的AReK值...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蔬菜保护地 钾 Q/I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