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2)
- 2023(11011)
- 2022(9898)
- 2021(9358)
- 2020(7929)
- 2019(18364)
- 2018(18360)
- 2017(35050)
- 2016(19512)
- 2015(22053)
- 2014(22023)
- 2013(21794)
- 2012(20245)
- 2011(18204)
- 2010(17977)
- 2009(16537)
- 2008(16108)
- 2007(14162)
- 2006(12417)
- 2005(10770)
- 学科
- 济(73794)
- 经济(73703)
- 管理(54621)
- 业(50769)
- 企(43178)
- 企业(43178)
- 方法(36214)
- 数学(31010)
- 数学方法(30554)
- 学(20470)
- 农(18957)
- 中国(18615)
- 财(18100)
- 业经(15992)
- 地方(14736)
- 理论(13697)
- 贸(13068)
- 贸易(13061)
- 制(12845)
- 和(12692)
- 易(12662)
- 农业(12548)
- 技术(11663)
- 务(11580)
- 财务(11516)
- 环境(11503)
- 财务管理(11490)
- 教育(10964)
- 企业财务(10888)
- 划(10594)
- 机构
- 大学(279007)
- 学院(275098)
- 管理(107408)
- 济(100551)
- 经济(98108)
- 研究(95221)
- 理学(93317)
- 理学院(92233)
- 管理学(90294)
- 管理学院(89852)
- 中国(68820)
- 科学(64619)
- 京(61152)
- 农(51984)
- 所(49980)
- 业大(46955)
- 研究所(46048)
- 财(45007)
- 中心(42378)
- 农业(41270)
- 江(39877)
- 北京(38728)
- 范(36775)
- 财经(36355)
- 师范(36303)
- 院(34752)
- 经(33059)
- 州(32623)
- 技术(30968)
- 师范大学(29392)
- 基金
- 项目(193855)
- 科学(149826)
- 基金(139283)
- 研究(135544)
- 家(124371)
- 国家(123374)
- 科学基金(103758)
- 社会(81440)
- 社会科(76888)
- 社会科学(76862)
- 省(76152)
- 基金项目(74352)
- 自然(71453)
- 自然科(69759)
- 自然科学(69737)
- 自然科学基金(68449)
- 划(65296)
- 教育(61932)
- 资助(58528)
- 编号(54840)
- 成果(44536)
- 重点(43804)
- 部(41561)
- 发(40643)
- 创(39789)
- 课题(38178)
- 科研(37909)
- 计划(37866)
- 创新(37138)
- 大学(35548)
- 期刊
- 济(109551)
- 经济(109551)
- 研究(78553)
- 学报(53528)
- 中国(52054)
- 农(47077)
- 科学(46709)
- 管理(39641)
- 大学(39097)
- 学学(36825)
- 农业(33095)
- 财(33007)
- 教育(31924)
- 技术(23300)
- 融(20239)
- 金融(20239)
- 业(17373)
- 业经(17285)
- 财经(17223)
- 经济研究(16832)
- 图书(16575)
- 科技(14888)
- 业大(14678)
- 经(14596)
- 版(14363)
- 问题(13940)
- 理论(13929)
- 技术经济(13099)
- 实践(12973)
- 践(12973)
共检索到397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九雪 钱传范 申继忠
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硫丹(endosulfan)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硫丹在苹果中消解快,但在土壤中消解相当慢;硫丹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1~2.3d和15~26d。在整个苹果生长期,使用硫丹175mg·L-1和350mg·L-1喷雾2次、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15~30d,硫丹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
关键词:
硫丹 残留分析 气相色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兴明 黎理 刘春来 刘照清 李拥兵 李建国
为探明噻吩磺隆在小麦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价其安全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湖南省浏阳市城关镇和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37.13g/hm2时,浏阳市城关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8.9172e-0.1959t和y=0.7962e-0.3174t,半衰期分别为3.54d和2.18d;长沙县黄花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0.7277e-0.1909t和y=0.623e-0.3881t,半衰期分别为3.63d和1.79d.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都能迅速降解,在土...
关键词:
噻吩磺隆 小麦 土壤 残留 降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洪 周游 李伟声 王昆 张宁 张志祥 吴忠验
为了解戊唑醇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状况及消解动态,建立了戊唑醇在黄瓜和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在广东、湖北和陕西3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黄瓜和土壤中的戊唑醇,使用Florisil小柱净化,UVD-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1.0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戊唑醇在黄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7.32%~95.11%,相对标准偏差为2.79%~5.90%;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6.15%~92.45%,相对标准偏差为2.64%~5.17%;黄瓜和土壤中戊唑醇的最小检出量均为2.6×10-2ng,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在黄瓜和...
关键词:
戊唑醇 黄瓜 土壤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军 温家钧 边侠玲 花日茂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状况。结果表明,柑橘中苯醚甲环唑消解速度较快,橘皮中半衰期为7.95~12.65 d、橘肉中7.95~12.65 d、全果中7.95~12.65 d;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消解相对缓慢,半衰期为12.33~17.95 d。2年试验结果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按照施药浓度1000和2000 mg/kg,施药3、4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21 d,柑橘全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均低于0.5 mg/kg,该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雪芳 毛佳 宋爽 张雪燕
为了评价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2008-2009年在云南和北京进行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浓缩净化后,用气相色谱仪带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8%~100.7%和90.4%~96.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5.2%和3.0%~3.7%,符合残留分析要求。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快,其消解半衰期在苜蓿和土壤中分别为4.2~6.0和8.4~11.2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最高推荐施药剂量27...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苜蓿 残留 消解动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敏 戴荣彩 余平中 陈莉 夏福利
研究了小麦茎叶、籽粒和土壤中辛硫磷残留物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仪器最小检出量为0.5 ng;当小麦籽粒和土壤中辛硫磷的添加浓度为0.02,0.2,2 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9.8%~98.9%,变异系数为0.8%~5.7%,最低检测浓度为0.02 mg/kg;当茎叶中辛硫磷的添加浓度为0.04,0.4,2 mg/kg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9.7%~95.8%,变异系数为0.5%~5.9%,最低检测浓度为0.04 mg/kg。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检测限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辛硫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留 小麦 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炼 曾华兰 叶鹏盛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李琼英
为评价福美双在川麦冬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在川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川麦冬喷施福美双比较安全,在有效成分含量900、1800 g·hm-22种剂量下,福美双在川麦冬茎叶上的半衰期为2.32~2.5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09~4.63 d,喷施后1 h到30 d在川麦冬根部均未检测到福美双。
关键词:
福美双 川麦冬 残留动态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丽 邓毅书 浦恩堂 代雪芳 李文希 王静 刘朝敏 张雪燕
【目的】建立烟草和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分析方法,探究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为其合理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研究。田间试验采集的样品用乙腈提取、硅胶柱和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干烟叶、烟草植株和土壤中添加氯虫苯甲酰胺0.05~10 mg/kg,其平均回收率为80.8%~9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7.6%,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中的定量限(LOQ)为0.1 mg/kg,在土壤中的定量限(LOQ)为0.05 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在烟草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2~13.3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4.8~27.7 d。云南和山东最终残留试验表明,距最后一次施药14 d,干烟叶中氯虫苯甲酰胺平均残留量在2.1~7.7 mg/kg。【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烟草和土壤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测定;建议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烟草害虫,按推荐剂量41.25 g a.i./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烟草 土壤 残留 消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爽 敦亚楠 侯志广 赵晓峰 王鑫宏 逯忠斌
【目的】了解烯酰吗啉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为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然后于2012和2013年在山东、吉林进行田间试验,对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施药后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012年和2013年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d(吉林)、0.6d(山东)和2.5d(吉林)、1.2d(山东),在马铃薯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d(吉林)、0.5d(山东)和4.3d(吉林)、9.6d(山东)。烯酰吗啉施用剂量、施药次数不同,则其在马铃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芬 王静 魏闪闪 杜欣蔚 邵华 金茂俊 王珊珊 佘永新
【目的】研究阿维菌素通过土壤穴施施药方式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制定阿维菌素缓释粒剂防止黄瓜根结线虫的安全间隔期。【方法】阿维菌素消解动态试验采用推荐高剂量的1.5倍(5.62 g·m-2)为施药剂量,在黄瓜移栽时通过土壤穴施方式施药1次。分别测定施药后2 h、1 d、3 d、5 d、7 d、10 d、14 d、21 d、28 d和45 d的阿维菌素残留量的变化。阿维菌素的最终残留试验设置高低两个不同施药剂量:低剂量按推荐剂量3.75 g·m-2,高剂量按推荐剂量的1.5倍(5.62 g·m-2),分别于黄瓜移栽时土壤穴施1次,于黄瓜成熟期采样测定阿维菌素的最终残留量。样品中阿维菌素残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丽君 刘丹 范志金 钱传范 江树人 张丽 倪汉文
用带 F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必宁特可湿性粉剂中莎稗磷 (Anilofos)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2年 2地的试验结果表明 ,莎稗磷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消解都很快 ;莎稗磷在稻株、稻田水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 2~ 3d、1~ 2 d和 4~ 5d。到水稻收割时 ,莎稗磷在 2地水稻和北方 (北京 )土壤中均未检出残留 ,仅在南方 (扬州 )高剂量施药区的土壤中检出了痕量的残留
关键词:
莎稗磷 残留动态 气相色谱 水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治科 李少南 张蓉 南宁丽 钱锋利 杨彩霞
【目的】研究吡虫啉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为甘草规范化种植中吡虫啉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根法,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依推荐剂量设1次和2次施药处理,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样品经盐酸溶液和甲醇提取及氯化钠溶液和二氯甲烷净化后,采用AgilentHPLC-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对吡虫啉在甘草根部及其根际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残留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的最低检出量为7.49×10-10g,最低检出浓度为3.75μg/kg。标准品不同进样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进样量为0.1~10μg/mL时,吡虫啉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振坤 岳朝阳 张新平
采用同位素14C示踪技术,研究初冬喷施多菌灵等防治云杉雪霉病和雪枯病,在雪盖条件下,药剂在云杉幼苗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药剂吸附在针叶表面,降解十分缓慢,150天时(相当融雪后期)残留量为喷药当天原始沉积量的48.4%,高出病原菌的平均抑制中量5.2μg/g;多菌灵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全部剂量都集聚在0—10cm表土层中,在0—2cm土层中,占总量的72.5%,从而对田间试验筛选出的多菌灵,以及与其性能相近的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等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做出了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
~(14)C-多菌灵,残留,云杉,土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馨蔷 张文圣 陈兆杰 朱椿元 熊伟宏 杨红
[目的]本文旨在建立■线硫醚在水、土壤、黄瓜和辣椒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方法]水样中■线硫醚用LC-18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富集;土壤样品采用丙酮和水(体积比为3∶1)超声提取,L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辣椒样品匀浆后用丙酮超声提取,石油醚萃取净化;黄瓜样品匀浆后用丙酮超声提取时加微量甲酸,石油醚萃取,50 mg 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净化。经前处理的所有样品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线硫醚,在0.01~10.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8,仪器最低检出限为0.01 mg·L~(-1)。在试验添加浓度范围内,水中■线硫醚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7.38%~100.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2%~2.40%;土壤中■线硫醚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2.73%~103.87%,RSD为2.21%~5.63%;黄瓜中■线硫醚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1.83%~103.91%,RSD为1.11%~6.24%;辣椒中■线硫醚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1.06%~106.29%,RSD为0.72%~6.76%。[结论]建立的环境介质和2种蔬菜中■线硫醚的残留检测方法,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环境中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