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1)
2023(11703)
2022(9316)
2021(8262)
2020(6800)
2019(14870)
2018(14684)
2017(27860)
2016(15652)
2015(17108)
2014(17021)
2013(16168)
2012(14516)
2011(12925)
2010(12723)
2009(12013)
2008(11908)
2007(10645)
2006(9404)
2005(8696)
作者
(47161)
(39802)
(39576)
(37531)
(25181)
(19191)
(17560)
(15500)
(15175)
(14144)
(13891)
(13159)
(13069)
(12681)
(12597)
(12125)
(12081)
(11913)
(11518)
(11488)
(10063)
(9801)
(9683)
(9002)
(8956)
(8890)
(8875)
(8872)
(8053)
(7970)
学科
(58104)
经济(58001)
管理(49359)
(45281)
(36669)
企业(36669)
方法(21714)
(18748)
数学(18712)
数学方法(18568)
(18534)
中国(17501)
(16764)
业经(15510)
(13348)
农业(12356)
(12212)
环境(11586)
(11432)
贸易(11427)
(11214)
财务(11184)
(11163)
财务管理(11160)
(10706)
银行(10662)
企业财务(10642)
(10255)
金融(10252)
地方(10203)
机构
大学(222670)
学院(221205)
(89784)
经济(88037)
管理(80702)
研究(79425)
理学(70110)
理学院(69309)
管理学(68047)
管理学院(67679)
中国(58162)
科学(50542)
(49142)
(46602)
(43261)
(41826)
业大(39672)
农业(39198)
研究所(38196)
中心(35105)
财经(33967)
(33873)
(30945)
北京(28353)
(28284)
经济学(28100)
(26575)
(26548)
师范(26155)
农业大学(25978)
基金
项目(154904)
科学(121429)
基金(114130)
研究(105759)
(103533)
国家(102733)
科学基金(86253)
社会(69779)
社会科(66144)
社会科学(66128)
基金项目(60880)
(60595)
自然(57254)
自然科(55963)
自然科学(55941)
自然科学基金(54983)
(51792)
教育(48031)
资助(44374)
编号(39838)
重点(35953)
(33939)
(33137)
(32749)
(32163)
成果(31825)
创新(30870)
计划(30496)
科研(30166)
国家社会(29969)
期刊
(98774)
经济(98774)
研究(62452)
(46569)
学报(45780)
中国(45414)
科学(38289)
(34328)
大学(33845)
学学(32561)
农业(31497)
管理(30059)
(20468)
金融(20468)
教育(19386)
财经(17209)
(16765)
业经(16475)
经济研究(16184)
技术(15921)
(14728)
问题(13558)
业大(13505)
(13181)
农业大学(11732)
科技(11547)
(10505)
现代(9870)
世界(9847)
国际(9787)
共检索到326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闻汉  陈照明  张金萍  林海忠  何杰  张耿苗  赵钰杰  王强  马军伟  
【目的】为探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及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选取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研究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稻田土p H、无机氮、N_2O排放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加尿素和硝化抑制剂(ck)、单施尿素[氮(N)200 mg·kg~(–1),U]、尿素+DMPP (添加量为氮量的1%,DMPP)和尿素+CP (添加量为氮量的2%,CP) 4个处理。【结果】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 (P<0.05)。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NH_4~+-N)质量分数(P<0.05),而两者之间硝态氮(NO_3~–-N)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DMPP和CP处理的NO_3~–-N质量分数处于较低水平,且2个处理的净硝化速率都显著低于ck和U处理(P<0.05),有明显的硝化抑制效果。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提高了土壤N_2O排放(P<0.05),而配施硝化抑制剂显著降低了N_2O的累积排放(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闻汉  陈照明  张金萍  林海忠  何杰  张耿苗  赵钰杰  王强  马军伟  
【目的】为探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及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选取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研究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水稻土pH、无机氮、N_2O排放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加尿素和硝化抑制剂(ck)、单施尿素[氮(N)200 mg·kg_(–1),U]、尿素+DMPP (添加量为氮量的1%,DMPP)和尿素+CP (添加量为氮量的2%,CP) 4个处理。【结果】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P<0.05)。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NH_(4+)-N质量分数(P<0.05),而两者之间硝态氮(NO_(3–)-)N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DMPP和CP处理的NO_(3–)-N质量分数处于较低水平,且2个处理的净硝化速率都显著低于ck和U处理(P<0.05),有明显的硝化抑制效果。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提高了土壤N_2O排放(P<0.05),而配施硝化抑制剂显著降低了N_2O的累积排放(P<0.05),说明土壤pH、AOB丰度和NO_3–-N质量分数是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关键因素。【结论】在中性水稻土中,AOB主导了土壤N_2O的排放和硝化作用,DMPP和CP可通过有效降低AOB丰度来抑制硝化作用和减少N_2O排放。图4表3参3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丽  苏壮  石元亮  王玲莉  李梦娟  赛丹  
通过田间埋袋试验,探讨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与不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3-甲基吡啶-1-1羧酰胺(CMP)和4氨基-1,2,4-三唑盐酸盐(ATC)组合对土壤尿素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硝化抑制剂DCD、CMP、ATC时,均能不同程度减缓尿素水解,并且可推迟尿素水解5d,增加土壤有效N含量,其中添加硝化抑制剂CMP,对土壤NH4+-N和NO3--含量变化、硝化抑制率和土壤总有效N水平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美  张妹婷  沈锋  梁东丽  党虎玲  
【目的】比较不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双氰胺(DCD)、2-氨基-4-氯-6-甲基吡啶(AM)和硫脲(TU)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抑制效果,明确其对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pH、表观硝化率和硝化抑制率的影响。【结果】施用TU和未施用硝化抑制剂的土壤在培养初期(1—3 d)出现了亚硝态氮的累积。TU的施用导致土壤pH下降至硝化作用适宜的范围,从而促进了硝化作用进程;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DCD和AM的土壤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且硝化抑制效果明显,硝化过程延滞35—39 d。硝化抑制率强弱顺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贵桐  李保国  黄元仿  陈德立  
本研究探讨较高浓度乙炔对秸秆还田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效果。在室内条件下 ,2 %乙炔加入到施用尿素的土壤后好气培养 1 0 8h,其间测定 CO2 和 N2 O释放量 ,培养结束后测定土壤无机 N。在田间条件下 ,2 %乙炔加入到不同含水量和矿化速率的原状土柱中 ,培养 7d后测定土柱中无机 N的变化量。结果表明 ,室内条件下 ,2 %乙炔可以完全抑制土壤的硝化作用 ,对土壤有机 N矿化作用的抑制作用为 1 9.2 % ,并对土壤异养微生物的呼吸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壮  
以等量氮、磷、钾肥料为前提条件,辅以不同的脲酶/硝化抑制剂,研究土壤中尿素氮的转化及对有效态氮释放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抑制剂均能有效地降低NH4+-N的转化速率,使NH4+-N最大积累量延后14d左右,并且延缓了NO3--N的释放高峰达60d以上。其作用效果顺序为:NBPT+DCD>NBPT>乙酰甲胺磷>甲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超  吴良欢  冯涓  张福锁  
为进一步完善蔬菜硝酸盐污染的调控技术体系 ,采用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 3,4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 DMPP)对菜园土壤 NH4 +- N,NO3- - N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培养过程中 ,土壤 NH4 +- N含量呈现出先减少后略有升高的变化趋势 ,而 NO3- - N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DMPP处理的土壤中 NH4 +- N含量高于硫硝铵 ( ASN )处理 ,NO3- - N含量则相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阁杰  石元亮  古慧娟  王婷婷  魏占波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DMP(3,5-二甲基吡唑)为参比对象,研究了新型吡唑类硝化抑制剂CMP(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MP能强烈地抑制铵的氧化,抑制效果随着CMP用量增加而增强。0.03%尿素添加量的CMP在前40d的抑制效果好于0.1%尿素添加量的DMP处理;但在第60天硝态氮超过了CK,失去抑制效果;同时硝态氮的浓度也超过了铵态氮的浓度,表观硝化率为52.6%;而0.1%尿素添加量的CMP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铵态氮浓度,降低硝态氮浓度,在整个培养期间,表观硝化率最高为32.6%。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宇  王佰慧  邹瑜  王书丽  向蒗  付艳秋  胡冬南  郭晓敏  张令  
[目的]化肥施用导致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在干旱和降水分配不均地区,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关键因子,施用保水剂(如聚丙烯酰胺)可能影响土壤N_2O排放。本研究目的是探究氮(N)与磷(P)肥添加下施用聚丙烯酰胺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方法]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处理,包括不同肥料添加[N、P、N+P、不施肥(ck)],不同聚丙烯酰胺用量(C_0:0 g·kg~(-1),C_1:1.0 g·kg~(-1),C_2:2.0 g·kg~(-1))以及两者交互处理,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苗生长期内土壤N_2O排放。[结果](1)施用聚丙烯酰胺显著提高了油茶林土壤含水量(P0.05)。(2)施磷肥显著提高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P<0.05)。[结论]施用聚丙烯酰胺不仅能有效提高油茶土壤保水能力,而且还不会促进油茶土壤N_2O排放,有利于发展高效节水林业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图5表1参3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志浩   黄禹铭   白雨欣   彭豪   黄超龙   郝潇逸   任广鑫  
[目的]研究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夏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及活性氮组分的影响,以期为关中地区合理高效种植制度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于2020—2022年,在陕西省关中地区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试验设置施氮量和秸秆还田方式2个因素,其中施氮量包括传统施氮(N1)和减量施氮(N0.7)2个水平,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秸秆不还田(S0)和秸秆还田(S)2个水平,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计4个处理,分别为传统施氮+秸秆还田(N1S)、减量施氮+秸秆还田(N0.7S)、传统施氮+秸秆不还田(N1S0)和减量施氮+秸秆不还田(N0.7S0),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N2O)排放通量、土壤活性氮组分(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无机氮(IN)、有机氮(DO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以及夏玉米产量和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并分析了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活性氮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同一施氮量处理下,与秸秆不还田(S0)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S)增加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NO3-N、NH4+-N、IN、DON、MBN含量以及夏玉米产量和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在同一秸秆还田方式下,与传统施氮(N1)处理相比,减量施氮(N0.7)处理降低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NO3--N、NH4+-N、DON、MBN含量以及夏玉米产量和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与N1S0处理相比,N1S和N0.7S处理显著增加了夏玉米产量和N2O累积排放量,N0.7S0处理显著降低了夏玉米产量和N2O累积排放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NO3--N、NH4+-N、IN、DON和MBN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与传统施氮+秸秆不还田处理比较,传统施氮+秸秆还田处理和减量施氮+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减量施氮+秸秆不还田处理可显著降低N2O排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学林  吴梅  何堂庆  张晨曦  田明慧  李晓立  侯小畔  郝晓峰  杨青华  李潮海  
【目的】明确作物秸秆分解对土壤无机氮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为不同土壤类型采用合理的氮肥用量,促进秸秆分解、增加土壤可利用养分、减少N_2O等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尼龙网袋法,设置秸秆类型(小麦和玉米)、土壤类型(潮土和砂姜黑土)和氮肥用量(N0:0,N1:180 kg N·hm~(-2),N2:360 kg N·hm~(-2))三因素培养试验,并设置无秸秆无氮肥为对照(CK),测定了土壤无机氮含量、N_2O和CO_2排放通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等参数。【结果】与CK相比,添加作物秸秆的N0处理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降低,每添加1 g小麦或玉米秸秆平均减少0.8 mg或0.4 mg土壤无机氮。与潮土相比,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砂姜黑土添加小麦秸秆后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16%,而添加玉米秸秆后增加41%。与添加小麦秸秆相比,潮土和砂姜黑土添加玉米秸秆后无机氮含量分别增加111%和252%。两种土壤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均促进N_2O和CO_2排放。与CK相比,添加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的N0处理土壤N_2O排放累积量分别增加70%和47%;CO_2排放累积量增加346%和154%;全球变暖潜力增加53%和71%。与潮土相比,砂姜黑土添加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后N_2O排放通量降低38%和61%,N_2O排放累积量降低12%和51%,CO_2排放累积量降低28%和16%。与潮土相比,砂姜黑土添加小麦秸秆的全球变暖潜力增加13%,而添加玉米秸秆却降低44%。与添加小麦秸秆相比,潮土和砂姜黑土添加玉米秸秆后N_2O排放累积量分别增加88%和6%;CO_2排放累积量降低21%和6%。不同氮肥用量和土壤类型条件下添加玉米秸秆的全球变暖潜力比小麦秸秆高91%。与N0和N2处理相比,砂姜黑土添加小麦秸秆或玉米秸秆的同时配施适量氮肥(N1)降低N_2O排放量以及全球变暖潜力。与CK相比,两种土壤类型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后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而过氧化氢酶和氧气含量降低。与添加小麦秸秆相比,两种土壤添加玉米秸秆后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与潮土相比,砂姜黑土添加作物秸秆后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氧气含量增加;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氧气含量均与N_2O排放通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均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温室气体排放。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土壤无机氮含量和N_2O排放量均高于小麦秸秆;潮土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的N_2O排放量高于砂姜黑土;砂姜黑土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并配施适量氮肥不会增加土壤N_2O排放和全球变暖潜力。生产上秸秆还田应综合考虑秸秆类型、土壤类型和氮肥用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炜红  刘金山  胡承孝  孙学成  谭启玲  
采用原状土柱试验,研究了武汉市菜地连作系统不同时期土壤N2O释放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日变化较小时,土壤N2O排放速率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温度最高时达到峰值;而当土壤水分日变化较大时,N2O排放速率峰值出现在适宜的水分且较高的温度时,而非温度最高时。这说明土壤N2O排放速率受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共同影响。同时,氮肥施用量也是影响N2O日排放的重要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云柯  徐卫红  周豪  王卫中  李舒婷  王崇力  陈序根  赵婉伊  
【目的】为解决传统化肥在肥料利用方面的不足和对果实产量、环境方面的影响,本试验以新型缓释肥料为主题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含有脲酶硝化抑制剂的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special slow-release fertilizer for tomato,TSRF1和TSRF2)和普通复合肥(ordinary compound fertilizer,OCF)、商品缓释肥(commercial slow-release fertilizer,MSRF)、自制番茄专用肥(special compound fertilizer for tomato,TCF)对番茄生物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氮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处理较OCF、MSRF、TCF处理分别增加番茄果实干重1.94%、23.24%、26.01%和7.32%、29.75%、32.67%。自制番茄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处理的N吸收量分别较MSRF、TCF和OCF处理提高了12.57%、36.39、49.75%和24.38%、50.71%、65.47%;与OCF相比,自制专用缓释肥、商品缓释肥、自制专用肥均提高了NPK养分利用率,N、K的利用效率以TSRF2处理最大(14.94%和21.95%),P相对利用率以TSRF1处理最大(20.53%)。土壤有机质含量以TSRF1>TSRF2>TCF>MSRF>OCF,且TSRF1和TSRF2的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为各处理最高。【结论】自制的脲酶/硝化抑制剂专用缓释肥(TSRF1和TSRF2)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和酶活性,使养分缓慢释放,从而促进番茄对N、P、K的吸收利用,利于番茄果实产量的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兆君  宋阿琳  范分良  梁永超  
本文通过采用自制土柱装置,进行新型硝化抑制剂对氮素迁移转化及其淋溶损失的试验,探讨其对氮素垂直迁移和淋溶损失的影响,以及硝化抑制剂自身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27 d内,新型硝化抑制剂能显著抑制土壤铵氧化过程的发生,显著提高20 cm以上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深层土壤地下水硝态氮浓度显著低于未加硝化抑制剂的对照土壤地下水的浓度,明显降低硝态氮垂直迁移的淋溶损失;不同的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地下水氮素的迁移转化影响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青松  李佳秀  陈有超  杜子银  
冻融通过改变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成为影响土壤氮转化及N_2O排放的重要因素。冻融期外源氮输入将进一步改变土壤氮素有效性,从而可能对土壤氮转化过程及N_2O排放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但关于土壤冻融与氮输入耦合作用对草地土壤氮转化和N_2O排放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系统论述了冻融作用、外源氮输入以及两者耦合作用的特性及其影响下的草地土壤氮转化和N_2O排放特征,指出土壤冻融格局与氮转化过程关系密切,春季冻融期是N_2O排放的关键期,对全年N_2O排放具有重要贡献。冻融频次增加、冻结强度增大以及冻结持续时间延长有利于土壤氮矿化速率加快。氮输入通过增加土壤氮素供应,增强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氮的矿化、硝化及N_2O排放。冻融与外源氮的耦合效应具有复杂性,气候条件、冻融格局、以及外源氮含量和类型等的不同易导致草地土壤氮转化和N_2O排放通量的差异性响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关于土壤冻融与氮输入对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效应的理论认知,进而为优化季节性冻融区氮素输入策略、减少N_2O排放和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等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