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2)
- 2023(9919)
- 2022(8686)
- 2021(8007)
- 2020(6853)
- 2019(16001)
- 2018(15806)
- 2017(30035)
- 2016(16824)
- 2015(19256)
- 2014(19815)
- 2013(19544)
- 2012(18348)
- 2011(16737)
- 2010(17189)
- 2009(16021)
- 2008(16437)
- 2007(15293)
- 2006(13349)
- 2005(12323)
- 学科
- 济(65804)
- 经济(65699)
- 管理(52017)
- 业(48507)
- 企(39564)
- 企业(39564)
- 方法(29507)
- 数学(25581)
- 数学方法(25319)
- 财(21893)
- 农(20362)
- 制(19671)
- 中国(17686)
- 业经(14916)
- 学(13868)
- 务(13382)
- 财务(13345)
- 财务管理(13298)
- 贸(13282)
- 贸易(13276)
- 农业(13219)
- 易(12923)
- 企业财务(12536)
- 地方(12414)
- 体(12146)
- 银(12045)
- 银行(12012)
- 理论(11584)
- 行(11336)
- 融(11146)
- 机构
- 大学(249322)
- 学院(247984)
- 济(99560)
- 经济(97044)
- 管理(90737)
- 研究(83196)
- 理学(76798)
- 理学院(75903)
- 管理学(74561)
- 管理学院(74083)
- 中国(63114)
- 京(52786)
- 财(50708)
- 科学(49735)
- 农(43100)
- 所(42819)
- 江(40968)
- 财经(39000)
- 中心(38755)
- 研究所(38111)
- 业大(36538)
- 经(34937)
- 农业(33682)
- 北京(33419)
- 范(32844)
- 师范(32499)
- 州(32132)
- 经济学(31096)
- 院(29714)
- 财经大学(28452)
- 基金
- 项目(155270)
- 科学(120263)
- 研究(116600)
- 基金(109787)
- 家(94710)
- 国家(93840)
- 科学基金(79318)
- 社会(71651)
- 社会科(67655)
- 社会科学(67634)
- 省(62230)
- 基金项目(57903)
- 教育(55806)
- 划(51660)
- 自然(49843)
- 编号(49727)
- 自然科(48585)
- 自然科学(48567)
- 自然科学基金(47718)
- 资助(45092)
- 成果(42062)
- 重点(35379)
- 课题(35065)
- 部(34976)
- 发(33212)
- 制(33035)
- 创(32262)
- 性(30731)
- 创新(30207)
- 大学(30028)
- 期刊
- 济(117264)
- 经济(117264)
- 研究(77286)
- 中国(55823)
- 财(42957)
- 农(39744)
- 学报(38686)
- 科学(34221)
- 教育(33722)
- 管理(32566)
- 大学(29436)
- 学学(27357)
- 农业(25823)
- 融(24119)
- 金融(24119)
- 技术(22630)
- 财经(19871)
- 业经(19162)
- 经济研究(17769)
- 经(17011)
- 问题(15357)
- 业(13577)
- 版(12889)
- 贸(12473)
- 理论(12210)
- 技术经济(12192)
- 财会(12156)
- 图书(11909)
- 商业(11390)
- 实践(10998)
共检索到382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建刚
认为我国硕士生培养存在导师"指导低效困境"问题。指出导师的指导劳动供给实质性不足、指导劳动供给低效或无效、指导行为存在缺陷等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导师应明确并牢记自我的角色要求,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努力增强指导能力,养成良好自我指导反思与管理习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文伟 周庆 孙丽媛
在界定高等教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当前全目制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引发困境的两因素——学科改造因素和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全日制研究生 高等教育学 培养 困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明道
通过对某师范大学2010级全体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问卷调查,对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管理职能部门的角度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加强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导师负责制 队伍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康平 张亚群 郭如梅
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影响硕士生招生考试改革的两大因素。在录取率相对较低时,应优先考虑公平性,继续采用现行的"统考+复试"的招考模式,完善复试与调剂流程;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录取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应优先考虑招考效率(专业区分度),由培养单位自主选拔。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 招生考试模式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黄丹
基于组织特征和个体特征视角,结合认知—情感系统理论,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创新情景下导师指导效能整合模型,考察了导师指导对硕士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导师指导显著正向影响硕士生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感在导师指导与硕士生创新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从组织特征出发,硕士生所感知的组织创新氛围对导师指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强化作用;从个体特征出发,硕士生的反馈寻求导向对导师指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强化作用。为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应强化对导师指导行为的监督,重视组织创新氛围的提升;注重导师指导质量的提升,重视导师指导功能多样性的发挥;注重不同类型硕士生的内在培养需求,激发其创新潜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健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办学特征限制,招生工作面临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困境。近年来硕士生持续扩招为地方高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机遇和环境,政府调控、特色发展和管理创新是地方高校应对招生困境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硕士生招生 扩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军海 江莹
通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与目标辨识,在讨论传统培养环境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分析了政府、大学和企业在培养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和运作方式,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车峰 闫凯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实施10年。按照要求,对降分录取的骨干计划硕士生要进行一年的基础强化培训。对现有7个基础强化培训基地的调查发现,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套条件、考核评价、培训标准等方面均面临困境,而生源构成复杂、培训定位困难和未受充分重视则是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为完善基础强化培训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华国
从个人体会出发,讨论了青年教师从讲师迈入硕士生导师阶段的角色差异。认为年轻的硕士生导师应该学会找准定位,从个人单干的局面中解脱出来,运用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法,组建研究生团队,突破当前发展瓶颈。
关键词:
角色转换 青年硕士生导师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翟凤勇
针对当前两年制硕士生课程设置问题,从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角度,与世界一流高校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具体情况,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适当降低学分要求及采用多元课时方案等建议。
关键词:
两年制 硕士教育 课程设置 多元化课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玲
指出我国硕士生导师在教育行为方面的"不作为"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认为我国硕士生导师教育行为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现有的硕士生导师教育行为评价体系中,普遍缺乏明确的硕士生导师教育行为规范和对硕士生导师教育过程的评价,同时,还存在着以准入评价代替发展评价、以科研评价代替教育评价、以学位论文评价代替教育效果评价等错位评价现象,这些都使得高校对硕士生导师的教育行为监管不力,以致硕士生导师的"不作为"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提出了完善我国硕士生导师教育行为评价的策略。
关键词:
硕士生导师 教育行为评价 缺失 错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齐宗 戴志刚
导师在指导硕士生的学习和保证硕士生培养质量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很有必要。通过对江西省6所高校246位硕士生导师的调查发现:高校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专业能力相对较弱,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任导师不同年限、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表现有所差异,岗前培训、开展业务活动和考核评价是影响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高校应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团队建设、完善硕士生导师胜任力的提升机制、提高硕士生导师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
高校 硕士生导师 岗位胜任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连
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坚持个性化培养等方面总结了担当硕士生导师十余年的几点体会和经验,强调导师应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自身修养与素质、发挥科研课题平台作用等举措,更好地完成导师的职责和使命。
关键词:
硕士生 导师 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忠升
理论上,硕士生学制(培养年限)是由培养质量要求(即培养定位)、生源质量、培养条件、硕士生教育劳动的投入强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等因素综合确定的;现实中,硕士生培养年限是硕士生教育各相关方对硕士生教育利益需求的相互博弈的结果。当前以缩短培养年限为特征的硕士生学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培养单位宜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认真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从调整培养定位、调整培养规模(结构)、提高培养效率等方面入手,在保障各有关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硕士生学制改革 培养定位 培养效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惠平 郗安民 朱超甫
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课题的选定 ,论文研究工作的指导方法与管理方法具有自己的特点、难点及规律。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从 1 993年以来 ,已指导了四届工硕班的论文工作 ,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工作制度 ,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管理方法 ,特别是从人才培养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意 ,成功地解决了大工硕班 (多达 30人 )的论文指导工作 ,使论文选题时间逐步缩短 ,论文课题研究工作进度加快 ,论文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