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6)
2023(10481)
2022(9076)
2021(8413)
2020(7330)
2019(17475)
2018(17603)
2017(33288)
2016(18338)
2015(20471)
2014(20814)
2013(20641)
2012(19353)
2011(17668)
2010(18218)
2009(17337)
2008(17842)
2007(16163)
2006(14299)
2005(13328)
作者
(53943)
(45341)
(45145)
(43430)
(28956)
(21810)
(20679)
(17661)
(17177)
(16238)
(15448)
(15211)
(14717)
(14592)
(14432)
(14242)
(13815)
(13334)
(13189)
(13120)
(11596)
(11344)
(11119)
(10249)
(10232)
(10211)
(10197)
(10165)
(9349)
(8998)
学科
(74883)
经济(74776)
管理(53717)
(48959)
(42063)
企业(42063)
方法(32630)
数学(27660)
数学方法(27328)
(22832)
(21844)
中国(19879)
(19686)
(17176)
业经(16595)
(14461)
理论(14060)
(13578)
银行(13540)
(13312)
贸易(13309)
地方(13097)
(13097)
(13094)
金融(13092)
财务(13059)
财务管理(13019)
(12895)
(12872)
企业财务(12328)
机构
大学(271089)
学院(265200)
(109947)
经济(107380)
管理(97348)
研究(94900)
理学(82620)
理学院(81627)
管理学(80166)
管理学院(79625)
中国(71245)
(58273)
科学(56230)
(56223)
(49006)
(46337)
研究所(43887)
(42958)
财经(42776)
中心(42127)
业大(39037)
(38570)
北京(37393)
农业(36111)
(35883)
师范(35537)
经济学(34622)
(34291)
(33134)
财经大学(31486)
基金
项目(167362)
科学(130128)
研究(123664)
基金(119705)
(104355)
国家(103478)
科学基金(87119)
社会(77165)
社会科(72966)
社会科学(72944)
(65424)
基金项目(62606)
教育(59134)
(55260)
自然(55082)
自然科(53754)
自然科学(53731)
自然科学基金(52788)
编号(50849)
资助(49470)
成果(43923)
重点(38532)
(38213)
课题(36423)
(35502)
(34791)
(34614)
教育部(32826)
(32445)
创新(32429)
期刊
(127858)
经济(127858)
研究(86499)
中国(60414)
(46752)
学报(43445)
(41890)
科学(38558)
教育(37125)
管理(36730)
大学(33335)
学学(30866)
农业(27072)
(26035)
金融(26035)
技术(23189)
财经(22322)
经济研究(20052)
(19169)
业经(18868)
问题(16620)
(14791)
(13897)
(13648)
理论(13020)
技术经济(12906)
统计(11782)
图书(11635)
实践(11571)
(11571)
共检索到41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忠升  
理论上,硕士生学制(培养年限)是由培养质量要求(即培养定位)、生源质量、培养条件、硕士生教育劳动的投入强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等因素综合确定的;现实中,硕士生培养年限是硕士生教育各相关方对硕士生教育利益需求的相互博弈的结果。当前以缩短培养年限为特征的硕士生学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培养单位宜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认真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从调整培养定位、调整培养规模(结构)、提高培养效率等方面入手,在保障各有关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为民  曹蕴娴   陈慰浙  
英国、美国、日本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都分为硕士与博士两个层次,其学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英、美、日三国硕士生学制的发展历史对我国目前硕士生学制的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硕士生学制正在朝2年制的方向调整,这种调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硕士生学制调整过程中,要从课程教学、论文要求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学制与新形势的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红梅  周根树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研究生教育的环境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笔者在分析了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基础上 ,分析了硕士生教育改革的趋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尧成  
为了解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对国内14所高校的专门问卷调查。调研内容涉及硕士生了解专业前沿的主要渠道,硕士生课程最为缺乏的教学内容,硕士生对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硕士生参加创新计划项目情况,硕士生对学校专业学习资源环境的评价,以及硕士生积极投入课程学习的原因等方面。针对调研发现的相关问题,从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完善培养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研究生课程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陈亚玲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长学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为我国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输送了数十万生力军,在未来一个时期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与此同时, 短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积极探索长短学制并存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学制的同时,加强教育观念创新,深化培养和管理工作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康平  张亚群  郭如梅  
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影响硕士生招生考试改革的两大因素。在录取率相对较低时,应优先考虑公平性,继续采用现行的"统考+复试"的招考模式,完善复试与调剂流程;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录取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应优先考虑招考效率(专业区分度),由培养单位自主选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作祥  
本文对现行硕士生入学考试办法提出了三点改革设想。一是统一考试,分开划线。即五门课仍实行全国统一时间考试。其中三门统考课由教育部划定统一合格线;另两门业务课由招生单位划定初选线;二是改现行的复试为面试。面试的内容要紧密结合硕士生培养目标的规定,侧重考核考生的思想、品德和能力等全面素质;三是面试成绩计入录取总分。同时对本改革设想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改革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钟颀  杨光轸  张志刚  
作者分析了我国现行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平  甄良  丁雪梅  
在分析工科硕士生数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哈工大工科硕士生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志伦  陈姝雨  
弹性学制作为一种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旨在为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何时学习以及在哪里学习提供选择,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争论出发,分析了弹性学制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在硕士生教育阶段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亚敏  胡甲刚  
以流程再造理论为参照,提出顺应硕士研究生教育两年制改革的新要求,应重塑培养目标,实现从单一的学术性人才培养到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的转换;优化课程设置和转变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的集约化、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训练的强化;重树质量观念,以多元质量观取代单一的学术性质量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麟  
我国全日制法律硕士生培养模式存在现实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设置之间的差距及社会认同感与共同体同质性特征的缺失等问题。学徒制培养模式涵盖实践性、技能性以及真实的办案环境等本质特征,比较符合法律硕士生教育目标的要求,并有助于法律硕士生归属感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学徒制对于革新法律硕士生培养方式,实现法律硕士生的培养目的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明道  
通过对某师范大学2010级全体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问卷调查,对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管理职能部门的角度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加强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和平  
从中外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比较试论我国硕士生招生改革秦和平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一支跨世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任兵  
本文在深入分析原有文科硕士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同时,提出以加强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为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按一级学科设置学科基础课;加大课程教学在整个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和把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作为一个系统,通盘考虑等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的思路,并提出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教学环节、严格教学管理等多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