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5)
- 2023(3425)
- 2022(2825)
- 2021(2622)
- 2020(2249)
- 2019(4950)
- 2018(5063)
- 2017(8526)
- 2016(5317)
- 2015(6080)
- 2014(6377)
- 2013(6054)
- 2012(5807)
- 2011(5206)
- 2010(5140)
- 2009(4789)
- 2008(4571)
- 2007(4277)
- 2006(3737)
- 2005(3263)
- 学科
- 济(14401)
- 经济(14374)
- 管理(11389)
- 业(8720)
- 学(8242)
- 企(6683)
- 企业(6683)
- 制(5103)
- 体(5054)
- 农(4986)
- 中国(4958)
- 方法(4934)
- 数学(4068)
- 数学方法(3999)
- 财(3997)
- 理论(3876)
- 融(3495)
- 金融(3488)
- 地方(3459)
- 银(3455)
- 银行(3409)
- 行(3319)
- 教育(3224)
- 水产(3150)
- 业经(2903)
- 农业(2898)
- 体制(2796)
- 及其(2657)
- 和(2562)
- 教学(2364)
- 机构
- 学院(73902)
- 大学(73380)
- 研究(33606)
- 科学(25341)
- 农(24205)
- 中国(24013)
- 济(22001)
- 经济(21288)
- 管理(20649)
- 所(20104)
- 农业(19737)
- 研究所(18840)
- 业大(17352)
- 京(17086)
- 理学(17009)
- 理学院(16727)
- 管理学(16106)
- 管理学院(15984)
- 中心(14567)
- 省(13566)
- 江(13375)
- 院(12925)
- 室(12880)
- 技术(12626)
- 农业大学(12272)
- 实验(11698)
- 实验室(11196)
- 业(11052)
- 财(10800)
- 研究院(10634)
- 基金
- 项目(52838)
- 科学(37906)
- 基金(34813)
- 家(34620)
- 国家(34374)
- 研究(33228)
- 科学基金(25760)
- 省(22464)
- 划(19774)
- 自然(18834)
- 自然科(18334)
- 自然科学(18320)
- 自然科学基金(17945)
- 基金项目(17876)
- 社会(17186)
- 社会科(16023)
- 社会科学(16018)
- 教育(15245)
- 资助(15072)
- 科技(13576)
- 计划(13409)
- 重点(13392)
- 编号(13040)
- 发(11730)
- 成果(11410)
- 课题(10982)
- 体(10963)
- 农(10900)
- 科研(10888)
- 专项(10681)
共检索到118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恩义 贾柽 陈秀丽 杨彬
广东特产的硇洲马尾藻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大型褐藻,有望开发成人工育苗栽培的新种类。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原生态定点观察周年各月其体长和生物量等季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藻体假多年生,异株、异托。8—10月为体止期,11月至翌年4月中旬为生长期,4月中旬至6月初是繁殖期,6月初至7月底为衰老期。自然种群的繁衍和维持以假根再生为主,有性繁殖为辅。假根周年各月均可再生小苗,拔除假根,严重破坏种群繁衍,保留假根的剪收可以使第二年相同面积、同一时间的同种藻体的现存生物量明显增加。分布在水深2 m以内,宽5~10 m的潮间带岩礁上,11月开始加速生长,到5月上旬藻体长度生长达到最大值,原生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田淑娴 陈万东 林利 蔡厚才 宋伟华
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Sargassum hemiphyllum(Turn.)var.chinense J.Agardh是构成南麂海域生态系统重要的大型海藻之一,目前关于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的形态学观察尚无报道。以南麂海域繁殖期的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为对象,实地跟踪观察和制作组织切片相结合,对该藻的假根、茎、叶、生殖托、气囊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描述和分析。其中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托的观察,发现了生殖窝的发生特点以及性母细胞分裂为配子的方式。根据半叶马尾藻的营养结构观察,推测半叶马尾藻的髓质部分细胞大部分为死细胞,仅留胞壁结构起支撑作用,藻体表皮以下的一层紧密排列的柱状细胞才进行光合作用及其它生命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志芳 张全胜 潘金华
2005年2月至2006年1月对烟台芦洋湾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生态学调查。实验设立固定样方观测了鼠尾藻种群结构的季节变化,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生境因子对鼠尾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鼠尾藻分布在低潮线以上50~125cm的中潮带和低潮带之间;(2)生物量消长和平均藻体长度消长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呈双峰曲线(7月份和12月份达到峰值,9月份达到最低值);(3)生活周期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休止期、生长期、繁殖期和衰退期,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为有性生殖期;(4)营养生殖贯穿全年,并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5)快速生长期内(5-7月),其大小级层次明...
关键词:
鼠尾藻 大小级结构 生物量 逐步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涛 张秀梅
通过对移植2年后的大叶藻(Zosteramarina L.)的形态、生长和繁殖情况进行4个季度的观察和测量,发现在春季(3月和4月)和初夏(6月)大叶藻叶的叶绿素含量较低,而其他季节相对较高;根在冬季(12月和1月)和初春(3月)最发达;叶及叶鞘长度,叶宽和每株成体的生物量都在夏季达到最高值,而在秋季降到最低值;单株大叶藻叶生产率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也分别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大叶藻侧生苗在冬季的萌发率最高,而夏季未观测到有侧生苗萌出。结果显示,光照影响大叶藻叶绿素的含量;水温对移植大叶藻的形态、生长和无性繁殖产生显著影响,夏季高水温对大叶藻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冬季低水温的影响更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春生 刘镇盛 何德华
浮游动物是水域主要的次级生产者,也是养殖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其数量分布和变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渔业资源的变动。象山港是多种海洋生物繁殖、索饵和肥育的优良场所,也是浙江省发展海水养殖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自1980年全国海岸带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以来,陆续有一些象山港浮游动物的报导,但缺少针对整个港区浮游动物数量分布的专门调查和研究。为此,在2000年春、夏、秋、冬季分别进行了4个航次的全港区浮游动物调查。本文使用这些调查资料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分布、季节变动及其与养殖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象山港养殖容量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生物量 丰度 季节变动 象山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素芬 李海娟 孙会强 李健鹏 李国荣
通过离体组织培养,观察了灰叶马尾藻(Sargassumcinereum)有性生殖特征,探讨了光照强度20、40、60、80、120、160μmol/(m2.s)对其有性生殖与幼孢子体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叶马尾藻每窝一般排卵4~6个,单核,核分裂产生2~8核卵。受精卵依次经过2次横分裂、2次纵分裂,再经多次分裂形成梨形幼孢子体。光照强度对灰叶马尾藻卵及受精卵大小、分裂速度影响不显著,80~120μmol/(m2.s)时合子分裂较快。光照强度极显著影响灰叶马尾藻幼孢子体假根数量及其长度。培养第9天幼孢子体产生分枝,叶状部生长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适宜光强范围为40~120μmol/(m2.s...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广 刘金兰 白冬清 乔秀亭 毛海涛
对繁殖季节的黄颡鱼性腺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黄颡鱼卵巢为黄色圆筒状,由大小不同的三 种卵粒组成,卵径分别为1. 2~1. 4mm、1. 5~1. 6mm 和1. 7~2. 0mm,直径较大的金黄色卵粒中有大量卵黄 沉积,成熟较好,较小的卵颜色发白。精巢为乳白色,饱满有光泽,靠近生殖孔的部分晶莹透亮。黄颡鱼雌 鱼性成熟系数为21. 48%,雄鱼性成熟系数为0. 60%。体重35~85g 时,雌性个体相对繁殖力为76. 81~ 94. 72粒/ g,平均为84. 35粒/g,绝对繁殖力(Y)与体重(W)、体长(L)的相关方程为:Y=84. 74W- 55. 69、 Y=1416. 92L-1484...
关键词:
黄颡鱼 繁殖季节 卵巢 精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章龙珍 庄平 陈洁 张涛 侯俊利
在繁殖季节研究了斑尾刺虾虎鱼的形态、生殖力与卵巢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全长(TL)与体长(SL)、头长(HL)与体长(SL)、体长(SL)与体高(BD)、体重(BW)与空壳重(SW)、体重(BW)与体长(SL)的相关关系分别为:TL=0.779 6SL+1.793 9;HL=0.299 9SL+7.288;SL=0.783 2BD+7.324 9;BW=0.818 4SW-4.979 6;BW=0.062 9SL2.331 5。斑尾刺虾虎鱼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6 328~59 878 egg,与体长(SL)、空壳重(SW)、卵巢重(OW)的相关关系分别为F=94.972SL2-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鹏 秦召文 王永明 谷建才 王桂真
旨在研究张家口坝上地区不同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状况,以张家口坝上张北、沽源的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收割的方法获取插条、断根和埋桩造林的小黑杨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利用SPSS18.0拟合3种无性繁殖造林小黑杨的生物量模型,其结果表明:(1)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都大于0.96,D1.3和D1.32H能够很好解释各器官生物量。(2)分别建立了插条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Logistic方程模型、断根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幂函数模型和埋桩造林小黑杨生物量的Logistic方程模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江琪 庄平 刘鉴毅 赵峰 黄晓荣 闫文罡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法研究了长鳍篮子鱼繁殖季节各期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在所获得样本中,未发现Ⅰ期、Ⅱ期的卵巢和精巢。Ⅲ期卵巢以第Ⅲ时相卵母细胞为主,这时期液泡、卵黄颗粒出现,同时含有少量Ⅰ时相和Ⅱ时相的卵母细胞;Ⅳ期卵巢以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Ⅳ时相晚期卵母细胞开始出现油球,细胞核偏移和变形,放射带明显;Ⅴ期卵巢的卵细胞游离,卵细胞的外层分别有胶膜、放射带和质膜;Ⅵ期卵巢主要由Ⅲ时相卵母细胞和大量的空滤泡外膜组成。长鳍篮子鱼精巢为辐射型,精巢内生殖细胞分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各期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管,同一精小管中的生精细胞发育不同步。精子成熟后,充满整个精...
关键词:
长鳍篮子鱼 卵巢 精巢 组织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叶金明 黄桂铭
对来源于鄱阳湖和高邮湖的两个野生翘嘴鳜群体,分别在水泥方池降低温度和减低光照培育以及在池塘网箱按常规培育。结果显示,水泥方池培育的雌鱼,成熟度正常、过熟和流产的比例,鄱阳湖群体为36.7%、40.0%和23.3%,高邮湖群体为40.0%、43.3%和16.7%,而雄鱼精子活力均正常;在池塘网箱培育的雌鱼均已过熟或流产,46.7%的雄鱼精巢完全退化。对成熟度正常和过熟的雌鱼各挑选6尾进行催产试验,正常组的催产率、单位体重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出苗率均显著高于过熟组。试验共孵化出苗118.7万尾,育成1.3 cm的鱼苗96.3万尾和3~5 cm的鱼种68.1万尾。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降低温度和光照...
关键词:
翘嘴鳜 反季节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云跃 李佩瑜 简梦完
马尾松球果发育和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张云跃,李佩瑜,简梦完(湖南省安化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安化413500)关键词马尾松,球果发育,元素含量,季节变化马尾松(N。。s。at。on7a。aLamb.)为我国亚热带广泛分布的树种,适应性强,传统上一以供应薪材为...
关键词:
马尾松,球果发育,元素含量,季节变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齐占会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蒋增杰 刘红梅 李斌
从2007年5月~2008年4月,采用悬挂试网和直接从海区采集栉孔扇贝养殖笼样品两种方法,对桑沟湾贝藻养殖区的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季节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沟湾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本实验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23种,玻璃海鞘、柄海鞘和紫贻贝是群落中的优势种。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网上附着生物湿重与温度变化相关,生物量为0.003~1.21kg/m2,其中2月和8月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值。栉孔扇贝养殖笼的附着生物生物量9月为1.94kg/笼,之后随温度下降而减少,10月为0.99kg/笼,之后又有所上升,11月份为1.03kg/笼。生物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优势种的演替引起的,...
关键词:
附着生物 污损生物 季节演替 桑沟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顾永超 李多才 侯扶江
在祁连山高寒草原甘肃马鹿冬季牧场和春秋季牧场,分别设置6个牧压梯度样地,研究土壤水分和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牧场和春秋季牧场土壤水分与放牧率均显著负相关(P <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冬季牧场土壤水分对地上生物量作用最大,通过地上生物量对根冠比产生极显著间接作用;春秋季牧场地下生物量与根冠比显著相关,土壤水分通过地下生物量对根冠比产生间接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姗 李帅 张彬 李洪刚 万方浩 郑长英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中国的重要外来入侵和检疫性害虫,对各地的蔬菜和花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极端高温(45℃)对西花蓟马存活率、繁殖力以及体内海藻糖、山梨醇含量的影响,为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5℃条件下高温热激西花蓟马当代成虫、2龄若虫2h,经过24 h变温模式22℃(4 h)-25℃(8 h)-28℃(4 h)-25℃(8 h)培养后再进行一次45℃2 h的热激处理。研究热激处理后其亲代、F_1代和F_2代的种群参数(亲代各虫态存活率、雌成虫寿命,F_1和F_2代种群数量、存活率、性比)以及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海藻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