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0)
- 2023(5340)
- 2022(4663)
- 2021(4236)
- 2020(3625)
- 2019(7825)
- 2018(7838)
- 2017(14706)
- 2016(8281)
- 2015(9227)
- 2014(9312)
- 2013(9020)
- 2012(8341)
- 2011(7582)
- 2010(7857)
- 2009(7289)
- 2008(7569)
- 2007(6903)
- 2006(6047)
- 2005(5787)
- 学科
- 管理(32429)
- 济(27811)
- 经济(27742)
- 业(26922)
- 企(24299)
- 企业(24299)
- 财(13423)
- 制(12602)
- 方法(9491)
- 体(8730)
- 务(8707)
- 财务(8680)
- 财务管理(8661)
- 企业财务(8257)
- 中国(7788)
- 数学(7711)
- 数学方法(7631)
- 业经(7595)
- 体制(7552)
- 农(7335)
- 银(6934)
- 银行(6911)
- 学(6545)
- 行(6523)
- 融(6253)
- 金融(6251)
- 税(5640)
- 划(5638)
- 环境(5392)
- 度(5317)
- 机构
- 大学(120197)
- 学院(119360)
- 济(47072)
- 经济(46010)
- 管理(42556)
- 研究(41774)
- 理学(36123)
- 理学院(35664)
- 管理学(35001)
- 管理学院(34764)
- 中国(32484)
- 财(27074)
- 科学(25733)
- 京(25456)
- 农(23532)
- 所(22022)
- 财经(19953)
- 江(19746)
- 研究所(19452)
- 业大(19236)
- 中心(18780)
- 农业(18349)
- 经(17951)
- 北京(15685)
- 省(15365)
- 院(15019)
- 州(14878)
- 财经大学(14710)
- 经济学(14636)
- 范(13556)
- 基金
- 项目(77590)
- 科学(60725)
- 基金(56935)
- 研究(54272)
- 家(50422)
- 国家(50012)
- 科学基金(42486)
- 社会(35083)
- 社会科(33159)
- 社会科学(33152)
- 省(30700)
- 基金项目(29836)
- 自然(28123)
- 自然科(27480)
- 自然科学(27470)
- 自然科学基金(27009)
- 划(25863)
- 教育(25320)
- 资助(22957)
- 编号(20512)
- 制(20068)
- 重点(18048)
- 成果(18024)
- 部(17559)
- 创(16605)
- 发(15769)
- 创新(15704)
- 课题(15404)
- 科研(14976)
- 教育部(14951)
共检索到189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云飞 毕阳 任亚琳 王毅 范存斐 李大强 杨志敏
【目的】研究硅酸钠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和活性氧代谢的作用。【方法】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100 mmol.L-1硅酸钠常温浸泡处理10 min,处理后12 h接种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roseum),测定处理对果实采后病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硅酸钠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损伤接种T.roseum的病斑直径(P<0.05)和果实的自然发病率;诱导果实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提高,增加了果肉组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抑制了前期果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性,促进...
关键词:
甜瓜 硅酸钠 果实 采后病害 活性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晓渊 王调兰 张静荣 姜红 王斌 毕阳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_2)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愈伤的影响,为厚皮甜瓜的采后愈伤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人工模拟损伤后,用25 mg·L~(-1)的ClO_2浸泡损伤果实10 min,于常温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测定愈伤期间损伤果实的失重率以及损伤接种粉红单端孢果实的病情指数,通过甲苯胺蓝和间苯三酚—盐酸染色法观察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和木质素在伤口部位的积累,并用IS Capture图像软件对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和木质素积累量进行分析。测定伤口表面的色度值,分析伤口处组织愈伤期间苯丙烷代谢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ClO_2处理显著降低了损伤果实的失重率和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情指数,愈伤第7天时,处理比对照低10.3%。果实在损伤后不同时间段接种粉红单端孢,经1周培养观察,处理果实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第7天时处理果实的病情指数比对照低56.9%。处理显著促进了果实伤口处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处理果实的积累量在愈伤的中后期显著高于对照,三者比对照分别高25.3%、77.7%和35.5%。愈伤期间,处理果实伤口处的L*值显著低于对照,b*值显著高于对照,在愈伤第5天时,处理果实的L*值比对照低6.1%,第3天时的b*值比对照高17.8%。处理明显提高了果实伤口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愈伤第7天时,处理果实伤口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34.3%、80.5%和15.7%。此外,处理果实伤口处的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第7天时,分别高于对照14.7%、16.8%和15.6%。【结论】ClO_2处理可有效促进厚皮甜瓜果实的采后愈伤,ClO_2对愈伤的促进作用与激活伤口处的苯丙烷代谢,提高POD和PPO活性,促进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密切相关。
关键词:
ClO_2 厚皮甜瓜 采后 愈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耀娜 王毅 毕阳 李生娥 姜红 朱艳 王斌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期间乙酰水杨酸(ASA)4次喷施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后熟和软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采后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1 mmol·L-1 ASA分别在甜瓜幼果期(花后2周)、膨大期(花后3周)、网纹形成期(花后4周)及采前48 h四个时期连续喷施处理,测定果实采收及冷藏期间(7℃,RH 55%—60%)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硬度、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采前乙酰水杨酸处理可有效降低甜瓜果实采收时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使果实贮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存斐 毕阳 王云飞 任亚琳 杨志敏 王毅
【目的】探讨采后水杨酸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和苯丙烷代谢的增强作用。【方法】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4 mmol.L-1水杨酸采后常温浸泡10 min,测定处理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roseum)损伤接种果实病斑直径和自然发病率的抑制,以及对果实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水杨酸处理不仅明显降低了果实损伤接种T.roseum的病斑直径,而且还显著减轻了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的自然发病率。水杨酸处理明显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和肉桂酸羟化酶(C4H)的活性,处理后6 d,其C4H和4CL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
关键词:
厚皮甜瓜 水杨酸 苯丙烷途径 采后病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敬虹 李天来 孟思达 赵博 孙利萍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胁迫下薄皮甜瓜果实糖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meloL.)‘玉美人’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设施生产中的夜间低温胁迫环境,研究夜间低温对薄皮甜瓜果实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夜间低温胁迫对果实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夜间9℃处理3d后显著降低了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处理的中后期蔗糖、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才显著降低而肌醇半乳糖苷无显著差异;同时,夜间9℃处理3d后,果实中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大;夜间9℃处理3~12d,果实中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夜间12℃处理对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增加了淀粉...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夜间低温 糖 糖代谢相关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贺云 耿新丽 姚军 张翠环 廖新福
【目的】为了明确新疆不同厚皮甜瓜品种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经典微生物分离方法对西州密17号、金龙、水晶绿甜瓜常温条件下自然发病的果实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结合ITS序列鉴定及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甜瓜品种间采后病原菌的种类及群落特性。【结果】甜瓜采后的病害真菌有镰刀菌(Fusarium)、青霉(Penicillium)、链格孢(Alternaria)、曲霉(Aspergillus)、色二孢属(Diplodia)、灰霉属(Botryotinia)、丝核菌属(Rhizoctonia)7个真菌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甜瓜采后病原真菌菌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镰刀菌(Fusarium)占优势;3个甜瓜品种之间的真菌群落存在差异,西州密17号分离出的菌群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都最高,分别为0.91、0.28、6.83,反之,金龙的最低,分别为0.44、0.23和1.58;3个甜瓜品种采后病害真菌间的相似度较低,水晶绿甜瓜与金龙采后病原真菌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400,与西州密17号采后病原真菌群落的菌群相似性系数最低只有0.286。【结论】室温贮藏条件下引起甜瓜腐烂的病原菌以镰刀菌为优势菌群,不同甜瓜品种受病原菌的侵害有差异也有交叉,对以后我们选择防腐保鲜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疆 厚皮甜瓜 采后病害 多样性指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萍 韩涛 李丽萍 王忠民
采用强度为50kHz、输出功率为200W的超声波结合3%的CaCl2溶液处理桃果实,处理时间为3min,分别做4个处理:对照(用清水浸泡果实3min)、超声波处理、浸钙处理、超声波结合钙处理,分析桃果实在(10±2)℃与(0±2)℃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个温度下,超声波结合钙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效果优于超声波处理或浸钙处理;在不同时期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负离子游离基(O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货架期间,不同处理间这些变化的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桃 超声波 钙处理 活性氧代谢 贮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莲 陈梦茵 林河通 陈艺晖 林艺芬 陈绍军
【目的】研究呼吸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0.1mmol·L-1的DNP浸泡0.5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8±1)℃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经DNP处理的龙眼果实果皮褐变指数增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红 郑永华 杨震峰 马素娟 冯磊 王薛修
草莓“丰香”果实在 5℃贮藏 15d期间用 60%和 100% O2 及空气 (对照) 气流连续处理, 研究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采用 60%和 100% O2 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活性及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 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的积累; 同时显著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 减轻果实腐烂发生。提示: 60%和 100% O2 处理可维持草莓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 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
关键词:
草莓 高氧 贮藏 活性氧代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翠香 张玉鑫 杨世梅 陈年来
【目的】分析光照强度对果型大小不同的甜瓜果实蔗糖积累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甜瓜果实糖分积累的内在生理机制。【方法】以"玉金香"、"银帝"、"黄河蜜"3个果型大小不同的甜瓜品种为试材,分析了透光率100%(自然光照,对照)、52%(一层黑色遮阳网遮阴)、26%(一层黑色遮阳网+一层白色防虫网遮阴)3个光照水平,对甜瓜果实蔗糖积累量及其代谢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果实发育初期,蔗糖分解酶(AI,NI)活性较高,蔗糖积累很少;随着果实发育,蔗糖分解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蔗糖合成酶(SS,SPS)活性...
关键词:
甜瓜 光照强度 蔗糖积累 蔗糖代谢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天来 杜哲 郝敬虹 阚素娥
研究了硝酸钙+IAA处理对成熟期不同夜间低温下设施薄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选择浓度为0.5%硝酸钙和20×10-6IAA喷施甜瓜植株。结果表明:硝酸钙+IAA处理明显提高了12℃和9℃夜温下薄皮甜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的含量,喷施硝酸钙+IAA处理的总糖含量在12℃和9℃低夜温处理后分别比未喷施硝酸钙+IAA提高了12.63mg·g-1和9.877 mg·g-1,蔗糖也分别提高了7.403 mg·g-1和5.768 mg·g-1。12℃低夜温处理喷施硝酸钙+IAA比未喷施硝酸钙+IAA的苹果酸和酒石酸含...
关键词:
薄皮甜瓜 硝酸钙 IAA 低温 营养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文平 倪志婧 任贤 任玉峰
【目的】研究1-MCP处理对甜瓜贮藏期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为甜瓜采后通过生物技术调控其果实的软化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以"玉金香"甜瓜为材料,采用1μL/L的1-MCP,在室温(21±1)℃状态下,对生理成熟期甜瓜果实处理24h后,转入(10±1)℃、相对湿度70%~80%的冷库中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在贮藏的不同时间分别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纤维素酶(EGase)、β-葡萄糖苷酶和β-吡喃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结果】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甜瓜果实硬度在贮藏期间的下降趋势;PG活性在果实贮藏中后期有显著增加,PME活性在贮藏初期就...
关键词:
甜瓜 1-MCP 软化机理 果实采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艺晖 林河通 林艺芬 张居念 赵云峰
【目的】研究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4个孢子/mL)浸泡接种5 min,以无菌水处理的龙眼果实为对照。经过处理的果实在(28 1)℃、相对湿度90%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病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MDA含量、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SOD、CAT、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拟茎点霉侵染提高了龙眼果实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同时,拟茎点霉侵染促进龙眼果皮产生速率增加,且在整个侵染过程维持较高水平;拟茎点霉侵染0—2 d内的果皮GSH含量和APX活性明显下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青旭 高湘荃 时晓雪 齐红岩
为了研究薄皮甜瓜在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风味品质的变化,以薄皮甜瓜红到边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15℃和10℃两个低温处理,以25℃为对照,测定果实果肉颜色、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香气物质含量及香气合成途径主要酶活性。结果表明:15℃和10℃两个低温条件下均有利于维持果肉颜色,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可增加果实Vc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且两个低温处理条件下甜瓜果实香气物质含量高于对照,其中15℃下香气物质含量在低温贮藏前期含量较高,在货架期第2天时10℃低温较高,低温贮藏后提高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是影响甜瓜果实蔗糖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与挥发性物质合成有关的脂氧合酶(LOX)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低温处理后低于对照,而醇酰基转移酶活性(AAT)高于对照。与常温对照相比,15℃和10℃两个低温贮藏条件均有利于甜瓜果实贮藏,其中10℃条件下果实品质综合指标贮藏效果较好,根据果实首次出现冷害时间建议贮藏时间不宜超过5 d,15℃条件下可贮藏至7 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黎 韩涛 李丽萍 孙宇婧 张微娜 张海英
【目的】研究外源乙醛处理对桃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中熟品种‘久保’和晚熟品种‘绿化9号’桃为试材,用0、0.25、0.50和1.00ml·L-1乙醛处理果实12h,研究桃果实在(20±1)℃与(0±1)℃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在2种贮藏温度下,1.00ml·L-1乙醛处理提高了桃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了超氧负离子游离基()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0.50ml·L-1处理在室温下降低了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提高了SOD和POD的活性,但对CAT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在0℃下,0.50ml·L-1处理...
关键词:
桃 乙醛 活性氧代谢 贮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