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3)
- 2023(8752)
- 2022(7223)
- 2021(6310)
- 2020(5177)
- 2019(11370)
- 2018(10731)
- 2017(19724)
- 2016(11023)
- 2015(11772)
- 2014(11258)
- 2013(11103)
- 2012(10353)
- 2011(9338)
- 2010(9087)
- 2009(8182)
- 2008(7985)
- 2007(6948)
- 2006(6217)
- 2005(5398)
- 学科
- 济(42439)
- 经济(42385)
- 管理(30343)
- 业(28560)
- 企(22279)
- 企业(22279)
- 方法(19432)
- 数学(17473)
- 数学方法(17269)
- 学(12894)
- 农(12402)
- 中国(11071)
- 财(10316)
- 业经(9884)
- 环境(9563)
- 贸(9426)
- 贸易(9424)
- 易(9180)
- 农业(8590)
- 地方(8289)
- 技术(7319)
- 制(7036)
- 划(6891)
- 融(6244)
- 金融(6241)
- 银(6214)
- 银行(6144)
- 务(6070)
- 财务(6066)
- 财务管理(6047)
- 机构
- 大学(160737)
- 学院(158795)
- 济(62052)
- 研究(61833)
- 经济(60935)
- 管理(56231)
- 理学(49705)
- 理学院(49064)
- 管理学(47877)
- 管理学院(47642)
- 科学(44416)
- 农(43601)
- 中国(43441)
- 农业(35284)
- 业大(35010)
- 京(34564)
- 所(34217)
- 研究所(32099)
- 中心(26750)
- 财(25267)
- 江(24126)
- 农业大学(23429)
- 院(22984)
- 省(21418)
- 北京(21024)
- 财经(20764)
- 室(20644)
- 科学院(19728)
- 经济学(19161)
- 经(19133)
- 基金
- 项目(119963)
- 科学(92462)
- 基金(87933)
- 家(83460)
- 国家(82803)
- 研究(74202)
- 科学基金(68184)
- 自然(48780)
- 社会(47772)
- 自然科(47674)
- 自然科学(47652)
- 省(47504)
- 自然科学基金(46853)
- 基金项目(46784)
- 社会科(45357)
- 社会科学(45340)
- 划(41485)
- 资助(35370)
- 教育(33129)
- 重点(28267)
- 计划(27271)
- 发(25924)
- 编号(25633)
- 创(25429)
- 科技(24979)
- 部(24932)
- 科研(24570)
- 创新(23926)
- 业(23030)
- 专项(20687)
共检索到225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英 尹翠玲 江新琴 于云芝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硅浓度(0、12、24、48、96和384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培养,研究两种硅藻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硅浓度对其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硅浓度对两种硅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艺峰 郭小强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研究N、P、Si含量与接种密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 ,8d藻生长率和 8d密度差不受N含量 (质量浓度 1.0~ 89.4mg/L)影响 ,但随P含量 (质量浓度 0 .1~ 2 8.6mg/L)和Si含量 (质量浓度 0 .5~ 2 0 .1mg/L)增加而增加。当P质量浓度 2 8.6mg/L、Si质量浓度 2 0 .1mg/L ,接种密度分别为 8.4× 10 4 ml- 1和 143.1× 10 4 ml- 1时 ,藻生长率和密度差可达 0 .778d- 1和 869.7× 10 4ml- 1。 11d藻生长率主要受接种密度的影响 ,N质量浓度起次要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瑾 俞建中 马晓磊 潘克厚
实验对指数生长期、指数生长末期、静止期和衰亡期的三角褐指藻脂肪酸进行研究,发现在指数生长末期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量最高。实时定量PCR分析三角褐指藻Δ5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变化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指数生长期表达量最高。为了探讨温度对微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作者在不同温度下对三角褐指藻进行了培养,并测定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到达指数生长末期所需时间缩短;不同温度下三角褐指藻的主要脂肪酸为C14∶0、C16∶0、C16∶lΔ9、Cl8∶lΔ9、C18∶2Δ9,12、C20∶5n3(EPA),总...
关键词:
温度 三角褐指藻 生长 脂肪酸 EP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娅婷 林军 沈敏 关莹莹 刘洪生
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磷酸盐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每个环境因子设置3个水平[温度:17、23、29℃;光照:80、120、160μmol photons/(m~2·s);磷酸盐:0.1、1、10μmol/L],考虑环境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采用L18(3~7)正交实验表安排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因素3水平的实验中,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叶绿素a峰值能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120μmol photons/(m~2·s)、10μmol/L。在培养期间,磷酸盐浓度对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但光能利用效率α并未随磷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当中肋骨条藻处于10μmol/L和1μmol/L磷酸盐浓度时,光照对最大量子产量F_v/F_m造成显著影响(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书秀 梁英 王虎
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利用水样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研究了2个单因子(不同氮浓度、不同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浓度对雨生红球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开宏 林霞 钱云霞
1996~ 1998年对上海、浙江和厦门的三角褐指藻进行分离克隆 ,比较了其中 5个藻株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脂肪酸组成及培养液淡化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5个藻株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基本一致 ,均具有高比例的肉豆蔻酸 (14∶0 )、棕榈酸 (16∶0 )、棕榈油酸 (16∶1)、十六碳二烯酸 (16∶2 )和EPA(2 0∶5) ,只有低含量的DHA(2 2∶6 )、花生烯酸 (2 0∶1)和 18碳脂肪酸 ,但不同藻株的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 ,EPA含量最高的为XS0 3株 ,细胞干重中的含量为 39.0 2mg/g ,占脂肪酸总量的 2 8.0 0 % ;而EPA含量最低的...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藻株 淡化培养 脂肪酸组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凌霄 孙婧 宋若晗 崔正国 曲克明 王庆奎 周明莹 崔鸿武 胡清静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中DMSP的主要生产者,而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生DMSP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赫氏颗石藻(DMSP高产量藻)与三角褐指藻(DMSP中等产量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氮营养盐浓度及不同氮营养盐类型条件下,2种藻培养液中颗粒态DMSP (DMSPp)的含量及其与藻密度、单细胞DMSPp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赫氏颗石藻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较小(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细胞密度影响;而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三角褐指藻单细胞的DMSPp含量影响显著(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的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例如,对于三角褐指藻来说,在不同NO_(3)~(–)浓度下,低NO_(3)~(–)浓度(0 μmol/L)培养组单细胞DMSPp含量的平均值是高NO_(3)~(–)浓度(1 764 μmol/L)培养组的11倍;在不同氮营养盐类型下,NaNO_(3)培养液中总DMSPp浓度的平均值分别是NH_(4)Cl、CH_(4)N_(2)O培养组的3~4倍。推测以上差异可能与由于DMSP在不同藻类中的生理作用存在差异有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田传远
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3011和8701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35~50℃)对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温胁迫下2株金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o(PSⅡ的潜在活性)、ΦPSⅡ(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rETR(相对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和qP(光化学淬灭)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NPQ(非光化学淬灭)的变化趋势则与其他荧光参数不同,3011的NPQ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8701的NPQ变化则与胁迫温度有关,35和40℃处...
关键词:
球等鞭金藻 高温胁迫 叶绿素荧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田传远 王帅
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高温胁迫(35~50℃)下盐藻(Dunaliella salina)和塔胞藻(Pyramimonas sp.)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测定的主要参数有: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5℃)相比,高温胁迫下2种绿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和qP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高...
关键词:
高温胁迫 盐藻 塔胞藻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学玺 李永祺
久效磷对饵料单胞藻──三角褐指藻有严重的生长抑制作用。在其毒害下,三角褐指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细胞内的电解质大量外漏,细胞严重受害。研究表明:活性氧参加了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细胞的伤害,并是抑制藻细胞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欧海金
三角褐指藻和新月菱形藻具有生长快、耐低温,容易培养的优点,是贝类和虾类幼体的良好饵料,在象山县水产养殖公司育苗厂,笔者于1989、1990、1992年在培养这两种藻类用于中国对虾育苗的生产过程中,在藻类培养池面积有限的条件下,采用原池追肥和吸去沉淀物少量补充培养的方法,有效地延长了藻类的生长期和提高了培养浓度,从而保证了在整个育苗过程中随时都有较高浓度的优质藻液供应,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有关方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醒 邹潇潇 朱军 黄惠琴 刘若愚 鲍时翔
通过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在10μmol/(m2·s)、120μmol/(m2·s)、360μmol/(m2·s)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从10μmol/(m2·s)上升到360μmol/(m2·s),长茎葡萄蕨藻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均呈下降趋势;用120μmol/(m2·s)和360μmol/(m2·s)光强处理的样品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晓霞 黄翔鹄 李长玲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牟氏角毛藻对双齿许水蚤生长、存活和生殖的影响,并构建双齿许水蚤在不同食物浓度下的种群生命表。实验共设5个浓度组(0.5×105、3×105、6×105、12×105、17×105个/m L),结果显示,食物浓度对双齿许水蚤的幼体生长率、发育时间、存活率及孵化率有显著的影响。当食物浓度为3×1056×105个/m L时,双齿许水蚤的发育速率、生长率及孵化率显著高于浓度最低组(0.5×105个/m L)和浓度最高组(17×105个/m L),其幼体的发育时间为174192 h,生长率为0.6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洲瑞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李涛
为了揭示鼠尾藻幼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了温度(5~34℃)、盐度(10~50)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鼠尾藻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浓度高于8 mg/L或磷浓度高于1.2 mg/L,或温度高于28℃,对鼠尾藻幼苗的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鼠尾藻 温度 盐度 营养盐 叶绿素荧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藏 梁彦兰 王庆成
以北方阔叶树种茶条槭(Acer ginnala)和五角槭(Acer mono)1年生苗木为材料,采用土壤和风化砂混合物作为盆栽基质,设置0(CK)、100、500、1 000、2 000 mg/kg 5种土壤Pb2+质量浓度,研究土壤铅污染对苗木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趋势上,随着土壤Pb2+质量浓度的增加,茶条槭的光合速率(Pn)逐渐下降,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先升后降;五角槭的光合速率先升后降,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下降,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随着土壤Pb2+质量浓度的增加,两树种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