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1)
- 2023(5373)
- 2022(4418)
- 2021(3960)
- 2020(3252)
- 2019(7018)
- 2018(6678)
- 2017(12268)
- 2016(6869)
- 2015(7142)
- 2014(6845)
- 2013(6624)
- 2012(5962)
- 2011(5301)
- 2010(4994)
- 2009(4593)
- 2008(4461)
- 2007(3766)
- 2006(3088)
- 2005(2455)
- 学科
- 济(25209)
- 经济(25178)
- 管理(19584)
- 业(19548)
- 企(15006)
- 企业(15006)
- 方法(12688)
- 数学(11595)
- 数学方法(11508)
- 农(7670)
- 财(7053)
- 贸(6681)
- 贸易(6681)
- 易(6534)
- 学(6192)
- 中国(6090)
- 业经(5750)
- 农业(5412)
- 技术(4932)
- 环境(4669)
- 务(4589)
- 财务(4586)
- 财务管理(4580)
- 企业财务(4370)
- 制(3946)
- 产业(3924)
- 划(3903)
- 地方(3701)
- 出(3651)
- 银(3608)
- 机构
- 大学(97802)
- 学院(97268)
- 济(38713)
- 经济(38135)
- 管理(37241)
- 研究(34963)
- 理学(33658)
- 理学院(33269)
- 管理学(32647)
- 管理学院(32506)
- 农(29375)
- 科学(25416)
- 农业(24128)
- 中国(23830)
- 业大(23293)
- 京(20065)
- 所(19412)
- 研究所(18418)
- 农业大学(16539)
- 中心(15417)
- 财(15210)
- 江(13410)
- 财经(13096)
- 业(12690)
- 省(12629)
- 科学院(12184)
- 室(12151)
- 院(12106)
- 经(12089)
- 经济学(11813)
- 基金
- 项目(76791)
- 科学(59305)
- 基金(57084)
- 家(54301)
- 国家(53871)
- 研究(46299)
- 科学基金(44479)
- 自然(31904)
- 自然科(31214)
- 自然科学(31201)
- 基金项目(31044)
- 社会(30940)
- 省(30712)
- 自然科学基金(30674)
- 社会科(29465)
- 社会科学(29457)
- 划(26519)
- 资助(22287)
- 教育(20399)
- 计划(17893)
- 重点(17720)
- 创(16601)
- 科技(16269)
- 部(16143)
- 发(16063)
- 业(15888)
- 编号(15827)
- 科研(15772)
- 创新(15608)
- 农(14114)
共检索到126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瑞芝 方水娇 陈桂秋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硅对杂交水稻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产量构成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量施硅能降低杂交水稻体内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能增强杂交水稻的抗逆性 ,从而增加其产量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硅 生理指标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琳 胡正元 蔡鹤亭 何晖 江扬洲 刘亚平
在杂交水稻温室秧苗1 叶1 心期和寄秧15 d 后各喷施1 次50 ~200 mg·L- 1 烯效唑,可使苗高降低,植株干重、分蘖和总根数、白根数增加,茎基部变宽,叶片变宽变短,根系活力增强,叶片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其中以喷施100 mg·L- 1 处理效果最好,1996 年小区试验比对照增产18-09 % ,1997 年大区对比试验较之对照增产16-20 %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成明 吴孝波 刘勇强 潘琳 董绍斌 刘育生
本文采用5个品种,6个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研究不同播期和气温对水稻Ⅱ优718与对照Ⅱ优838不同性状及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Ⅱ优718和Ⅱ优838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强弱均表现不同;②F1代产量高的并不一定是中亲优势强的,这主要取决于亲本的自身表现;③不同的环境对产量优势的表现都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环境因素是否有利于F1代的生长发育和双亲的遗传基础是否正常表达;④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F1代及其父母本不同生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Ⅱ优718和Ⅱ优838的产量优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金 徐竹生 鲍隆清
对水稻不同品种(组合)进行了连续8年的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重施穗肥与常规施肥比较,大穗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杂交稻增产的幅度(10%~21.5%)较常规稻品种大,但穗数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重施穗肥可降低无效分蘖率,增加成穗率,提高单位面积上总颖花数和实粒数。抽穗至灌浆期间,重施穗肥较常规施肥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1.2,叶片含N率提高11%~15%,光合速率增高7%左右,干物质生产量增长14.4%。稻株对穗肥中N的吸收利用率较基肥和分集肥中N分别高出22.3%和14.6%,而且穗肥中N向穗部的转运率较基肥和分蘖肥中N分别提高9.2%和11.0%。
关键词:
水稻 杂交中稻 高产高效 穗肥 生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跃华 邹应斌 Roland J Buresh 李合松 高彧 许桂玲 王淑红 敖和军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增产的机制。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和免耕)对直播稻和移栽稻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无论直播或移栽,免耕稻最高分蘖期的根冠比、单蔸根干重、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高于翻耕稻,其成熟期0~5cm土层的根重、根重密度和5~10cm、10~20cm土层的比根长也比翻耕稻高。在移栽条件下,免耕稻成熟期0~5cm土层的根长、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高于翻耕稻,其最高分蘖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平均增加40.72%、13.81%;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最高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杂交水稻 根系特性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杨国涛 李亚男 范永义 蒋芬 陈敬 胡运高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为筛选出氮素高效利用的水稻亲本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5个高配合力水稻不育系(浙8010A、宜香1A、川农1A、冈46A、803A)为母本,6个水稻恢复系(成恢727、绵恢662、绵恢4761、雅恢2115、乐恢188、宜恢1577)为父本,配置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30个,设低氮肥(0kg/hm2)、中氮肥(150kg/hm2,正常施氮水平)、高氮肥(300kg/hm2)3个施氮水平,比较各亲本在不同施氮水平下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效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施氮水平 配合力 产量性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锦文 梁义元 梁康迳 林文雄
以穗型较大的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新株型稻IR65600-85、二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和三系杂交稻 优86为材料,研究其结实期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比较特性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和 优86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极显著地高于IR65600-85.就单茎物质生产力而言,IR65600-85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归因于其株型紧凑、少蘖大穗、分蘖成穗率高、单茎茎鞘重、光合速率高,但由于抽穗后叶、茎、鞘物质输出受阻,导致功能叶碳氮代谢紊乱,比例失调,使籽粒结实率低、充实差,产量潜力无法发挥.
关键词:
水稻 碳氮代谢 物质分配 比较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强 陈立云 刘国华 罗峰
为了揭示杂交水稻组合生育后期根系机能与再生力的关系,对10个杂交稻组合生育后期的根系TTC还原力、SOD活性和伤流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再生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根系TTC还原力、伤流强度在孕穗期出现峰值,SOD活性在齐穗期与灌浆期之间出现峰值;齐穗期、完熟期根系TTC还原力对再生苗萌发有极显著的影响;抽穗期根系SOD活性对再生苗萌发有显著或极显著负向影响,而齐穗期根系SOD活性则与再生苗萌发呈极显著正相关;孕穗期、抽穗期根系伤流强度与再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启侠 杨威 朱建强 王曾桢 叶浩
湖北平原地区夏季强降水频发,稻田易受洪涝灾害。为探明淹水胁迫对杂交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排涝指标,在杂交中稻(丰两优香1号)分蘖期、孕穗期分别设计了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后,水稻株高、第3、4节间均表现出伸长生长,且与淹水深度和持续时间的累积值(SD)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收获时遭受淹水的各处理其株高均矮于对照,且淹水程度越重,收获时株高越矮。淹水造成水稻减产,且淹水时间越长,淹水深度越深,减产越严重,若以产量受害指标为评价标准,孕穗期对淹水胁迫较分蘖期更敏感。就产量构成要素来看,分蘖期淹水胁迫导致水稻减产主要是有效穗下降、其次是结实率降低;孕穗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均 孙晓辉 罗玲
以杂交中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攀西稻作区杂交水稻施钾的增产效应及生理作用。结果表明,在攀西稻作区,杂交水稻施钾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但过量施钾其增产效应降低,施钾量与稻谷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经济最佳施钾量为K2O117.9kg/ha,施氮量为N150kg/ha,施氮、钾比为21.57;施钾可促进稻株对N、P、K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积累,也有利于养分及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运转,但过量施钾时效应也会降低;在缺钾稻田,增施氮肥难以增产,必须增施钾肥才能达到增产目的。
关键词:
杂交水稻,钾,产量,养分,干物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朝晖 袁隆平 青先国 马国辉 熊绪让
为筛选并建立超级杂交稻集大穗与多穗于一体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为基本模式,研究了多种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两优0293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主要经济性状与实际产量、不同栽培方式与理想方式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联最密切的性状为有效穗数,其次为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最高的栽培方式为密度18×104穴/hm2,规格33.3 cm×(10+23.3)cm的宽窄行密株错位形式,该方式的综合表现与目标栽培方式关联最紧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文 青先国 蒲熙 王思哲 龚浩如
比较了3种不同的施硅肥、钙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两优293生育后期的茎秆抗倒力学差异.结果表明:两优293的倒4节间折断弯矩M明显大于准两优527,主要因为构成茎秆材料数量的增加;施硅肥对提高倒4节间M值、降低折断指数BI作用明显,尤以中量(五水偏硅酸钠的施用量为300kg/hm2)最佳;施钙肥不利于降低准两优527成熟期的BI值,但能明显提高两优293倒4节间的抗折断能力,最佳施钙量为中量(熟石灰施用量450kg/hm2);在不同品种间或不同处理下,超级杂交稻的主要茎秆材料学参数M值、BI值在生育后期的变化趋势不一致.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硅肥 钙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钢钢 冯跃华 赵田径 董爱玲 潘兴书 宋碧 樊卫国
以超级杂交稻黔南优2058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免耕移栽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免耕或翻耕,在施氮量0-150kg/hm2的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齐穗期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表面积和根比表面积逐渐增加,但在高氮水平和其它生育时期,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氮肥用量的逐渐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有增加趋势,水稻的结实率有减小趋势。在施氮量150-300kg/hm2的范围内,在免耕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最高分蘖期和齐穗期的单蔸根干重逐渐降低,而成熟期的根系活力逐渐增加;在翻耕条件下,成熟期的根系活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翻耕移栽稻相比,免耕移栽稻...
关键词:
施氮量 耕作 杂交水稻 根系特性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志 项祖芬 刘定友
对高产组合绵5优527和汕优63的栽培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绵5优527的分蘖力、根系生长量、根系活力、绿叶量、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汕优63,特别是后期生长优势更为明显,进而抽穗后单株地上部干重和穗部干重比汕优63高。因而绵5优527的高产生理基础表现为强大的养分吸收能力和光合生产能力,能够为籽粒灌浆提供充足的"源"。
关键词:
绵5优527 生理特性 高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