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
2023(74)
2022(64)
2021(65)
2020(53)
2019(126)
2018(144)
2017(278)
2016(156)
2015(157)
2014(140)
2013(110)
2012(133)
2011(95)
2010(114)
2009(81)
2008(82)
2007(64)
2006(67)
2005(71)
作者
(273)
(272)
(263)
(211)
(153)
(122)
(100)
(91)
(91)
(88)
(88)
(87)
(86)
(83)
(77)
(75)
(70)
(68)
(68)
(65)
(65)
(62)
(61)
(61)
(59)
(58)
(57)
(56)
(54)
(54)
学科
管理(741)
(678)
企业(678)
(667)
(360)
经济(358)
领导(286)
(277)
(240)
财务(240)
财务管理(238)
企业财务(233)
人事(174)
人事管理(174)
(155)
(150)
体制(133)
方法(133)
(122)
学校(112)
数学(102)
业经(101)
数学方法(101)
工作(99)
(99)
(88)
技术(83)
供销(82)
(82)
(80)
机构
大学(1831)
学院(1674)
管理(725)
理学(667)
理学院(657)
管理学(651)
管理学院(647)
(514)
研究(512)
经济(498)
(392)
财经(322)
(306)
(306)
师范(305)
(305)
中国(301)
科学(281)
师范大学(274)
商学(255)
财经大学(255)
商学院(254)
中心(248)
教育(242)
(241)
工商(197)
(191)
北京(189)
(187)
上海(182)
基金
项目(1224)
科学(1059)
基金(992)
研究(887)
(836)
国家(822)
科学基金(757)
社会(681)
社会科(653)
社会科学(653)
基金项目(554)
自然(487)
自然科(484)
自然科学(484)
自然科学基金(474)
教育(447)
(377)
资助(377)
(369)
(325)
教育部(303)
人文(300)
国家社会(284)
编号(284)
大学(282)
重点(281)
成果(273)
(269)
青年(268)
(239)
期刊
(653)
经济(653)
研究(603)
(375)
教育(339)
中国(318)
管理(315)
科学(267)
学报(248)
大学(235)
学学(192)
财经(184)
(156)
财会(147)
(131)
经济研究(120)
社会(116)
通讯(102)
会通(101)
评论(101)
高等(101)
(99)
(96)
高等教育(93)
农业(91)
业经(90)
现代(87)
社会科(86)
社会科学(86)
会计(75)
共检索到2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缪青  
崇拜歌星与崇拜英雄缪青当社会上沸沸扬扬地谈论追星族时,一些少男少女理直气壮的反问,“不让我们追星。追什么?”的确,人生似乎总要有一点追求,问题在于追什么,是否要追到“发烧”的程度?由于年龄、学识、人生经历以及爱好的不同,人们对于追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思维和行动,管理工具学得再多再好,都无济于事。一、解构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在日本管理学界,除了以提升员工素养为目标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属原创以外,基本没有提出过原创管理思想、理论和体系。对于大多数管理思想他们都奉行拿来主义,但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落地实践和确保实效方面进行改良,最后能做的更好。其中,经营哲学思想源自中国,但在利他经营、关照供应商和帮助员工成长等方面,做得比国内企业好得多;目标管理源自美国,日本人把它改造为重视过程的方针管理机制,弱化目标和责任分解,强化策略和措施研究,效果远优于美国;QC和PM管理是源自美国的分析工具,日本人将之升级为TQC和TPM全员改善活动等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时忠等在《探索与争鸣》第7期撰文指出.中国社会长期涌动着一种渴望教育改变命运的激情。这些人将教育视为把握和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而顶礼膜拜。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崇拜"。社会上流行的对教育的迷信和崇拜,按照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英  
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用"语言"这一特有的工具作用于人力难以征服的客体对象之上,并使其顺应主体的意志,显示出语言所具有的超越自然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因而在原始文化中就存在着人类对语言的崇拜。语言崇拜缘起神的属性、神的代码。因为远古初民无法解释人与自然的不同,无法解释自然的许多现象,分不清思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差异,经常把主观的心理活动当作客观事物的发展缘由,所以他们的思维带有泛化、混沌的特征,这时的语言符号也迥异于后来的理性化、逻辑化的语言,故而此时的语言成为人与神沟通的中介物。原始人类对语言的崇拜有其文化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华月生  
彝族崇拜土地的表现形式华月生信仰土地神在彝家山村,一个寨子无论有多少户人家,也不分姓氏,他们共同供奉一个“土地神”。在寨子背面山坡上,他们选一个幽静平坦的地方,建一间简易房──土地庙。土地庙是用石头垒成的,里面只用两块无字的石头安放成“⊥”字形,作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雷丽平  
直到十月革命前,居住在现今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苏维埃港和共青城两区的奥罗奇人还保留着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逆戟鲸崇拜。这既是奥罗奇人原始宗教信仰中的一种对动物的崇拜形式,也是奥罗奇人的一种风俗习惯。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美云  
葫芦多籽的基本特性赋予其旺盛的生命潜质,葫芦漂浮于水上的功能赋予其保护生命安全的价值,这也成为葫芦造人神话的逻辑前提。多种形态的葫芦造人神话,充分证明了葫芦崇拜的普适性价值,对于我们理解洪水神话的文化意义极有帮助。葫芦崇拜和洪水神话的文化互渗性,是我们理解葫芦造人神话和洪水神话中葫芦作为逃生工具的关键。以其作为切入点,将提升我们认识神话的深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岗  
先秦时期,玉的审美价值不仅得到了较为系统地发掘,而且已经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了政治化、宗教化以及道德化的发展趋势。先秦时期的玉崇拜,不仅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烙印,而且融入了中国文化体系之中,深刻影响了后世玉文化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泽洲  陈启杰  
营销理论的发展,对深度研究消费者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顾客忠诚是顾客满意程度上的深化和强化,那么更高程度的顾客忠诚是什么呢?营销理论界还少有提及。鉴于此,文章借助对宗教崇拜的研究诠释了品牌崇拜,分析了品牌崇拜的实质和要素,并构建了品牌崇拜的形成机制,以对进一步研究消费者行为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瑞雄   李飞  
树木崇拜是自然崇拜的重要类型,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窗口。树木崇拜可以分为树神崇拜、神树崇拜与社树崇拜。树神崇拜是对树木的人格化崇拜,树木被赋予情感、意识或灵魂;神树崇拜是对树木所蕴含的自然力的崇拜,认为树木具有令人震撼的生命力或各种神奇的功能;社树崇拜是对社群象征符号的崇拜,树木被认为是一个氏族或社群神圣性的标志。多样的树木崇拜类型背后有着不同的观念:树神崇拜、神树崇拜、社树崇拜分别对应着泛灵论和多神论、自然力崇拜、社群崇拜。在历史变迁中,这些观念来源相互交织融合,构成了丰富的树木崇拜文化和自然崇拜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竞能  
1989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在一份关于中国5省1市人口生育力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现有已婚妇女中,北京、辽宁各有79.7%和86.4%的妇女想要2个或2个以上子女,广东、贵州、甘肃都在90%,以上”。而且,对孩子的性别偏好大多数都倾向于男孩。另一份对10个县20个村的850名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调查,也获得了类似的结论,有50.55%的夫妇希望生两个孩子,仍有45.41%的夫妇希望生3个或更多的孩子,同时也表现出对男孩的偏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成玉  吴超  
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将带来资源、要素的低效利用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产能过剩,资产泡沫加剧和公共产品、公共事业弱化等一系列问题。要治理"速度崇拜",体制和机制改革是关键。对策建议为:推进政治民主化;推进经济市场化;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完善统计制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瑞雄  李飞  
基于共时研究方法,从崇拜对象的角度,将树木崇拜分为3大类,即树神崇拜、林神崇拜与神树崇拜。在树神崇拜中,作为崇拜对象的树木被拟人化,树神是拥有灵魂的树木。在林神崇拜中,树木作为林神寄居的场所而存在,林神是树神的进一步抽象化。在神树崇拜中,树木作为神异或神圣的工具而存在。在倡导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今天,树木和森林既不应被视为人格性的神而加以崇拜,也不应被视为工具性的物而加以滥用,而应当被视为生态共同体中的生命存在而加以尊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静梅  吴风云  
数字崇拜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选股行为和股票的价格?本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尾数为8的股票("8股票")进行了研究,发现数字崇拜的确影响投资行为和股票价格。这一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财代码价格贵"。8股票的市盈率在上市首日及随后12个月都是所有尾数组合中最高的。另一方面,"发财代码不发财"。除了上市首日,8股票长期异常收益率偏低,长期跌幅较大。本文的研究,除了具有投资决策方面的意义外,对文化与金融的关系、行为金融学以及投资者的学习能力、市场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