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4)
2023(11230)
2022(8987)
2021(8093)
2020(6566)
2019(14623)
2018(14173)
2017(27044)
2016(14373)
2015(15937)
2014(15840)
2013(15780)
2012(14771)
2011(13058)
2010(13644)
2009(12723)
2008(12897)
2007(11900)
2006(10863)
2005(10292)
作者
(41579)
(34666)
(34493)
(32163)
(22321)
(16522)
(15501)
(13335)
(13060)
(12528)
(11805)
(11550)
(11281)
(11109)
(10871)
(10386)
(10278)
(9986)
(9950)
(9814)
(8684)
(8653)
(8390)
(8054)
(7970)
(7747)
(7719)
(7602)
(6952)
(6800)
学科
(75208)
(74095)
经济(73917)
(69247)
企业(69247)
管理(57544)
业经(29038)
(25658)
方法(23267)
(22993)
中国(21524)
地方(19037)
农业(18649)
(17758)
财务(17706)
财务管理(17685)
技术(17351)
企业财务(16734)
数学(15406)
数学方法(15313)
(14849)
(14260)
(14079)
(13174)
理论(12470)
(11987)
企业经济(11983)
(11881)
贸易(11866)
(11640)
机构
学院(213849)
大学(205179)
(94278)
经济(92552)
管理(85745)
理学(72043)
研究(71632)
理学院(71287)
管理学(70537)
管理学院(70125)
中国(57582)
(44783)
(44193)
科学(40099)
(35844)
(35187)
(34868)
财经(34315)
中心(32454)
研究所(31652)
(30975)
北京(28424)
(27859)
业大(27846)
经济学(27522)
农业(27041)
(26710)
师范(26494)
(25688)
商学(25062)
基金
项目(131044)
科学(105417)
研究(101946)
基金(94257)
(80561)
国家(79363)
科学基金(69691)
社会(66940)
社会科(63386)
社会科学(63368)
(53794)
基金项目(49423)
教育(44751)
(42765)
自然(41839)
编号(41536)
自然科(40855)
自然科学(40844)
自然科学基金(40186)
资助(36962)
(34479)
成果(33111)
(32785)
(30925)
重点(29100)
课题(28967)
发展(28762)
(28260)
(28257)
创新(27887)
期刊
(120298)
经济(120298)
研究(67677)
中国(48969)
管理(38841)
(38073)
(35550)
科学(27472)
学报(25351)
农业(24603)
业经(23205)
教育(23065)
(23019)
金融(23019)
技术(21705)
大学(20547)
学学(19450)
经济研究(18105)
财经(17500)
(15265)
问题(15186)
(15090)
技术经济(13390)
世界(12273)
现代(11911)
商业(11732)
(11623)
经济管理(11073)
财会(10925)
国际(10373)
共检索到346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超  王雪兰  
进行二次创业、实现再发展,是众多刚刚起步的家族企业的又一次必然选择。针对诸多家族企业所面临狭窄的资本获取渠道、高度集中式的企业产权、杂乱的人力资源管理、含混不清的经营策略及发展模式等主要障碍,可以尝试通过四条途径以推进家族企业的再发展;拓宽家族企业的资本获取渠道,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吸纳成长基金;逐步消除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制约,实现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变革与创新;规范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以家族为中心向以企业发展为中心转移;摈弃含混不清的经营策略,以市场为中心建立长期而有效的战略发展规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苗雨君  
家族式企业作为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创新力量,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文章阐述了家族企业的概念及其类型,分析了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家族化治理结构制约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不明确、集权化倾向较严重、管理水平不高和人才缺乏等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实现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选留  张朋柱  
产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使家族企业成员之间的心理契约成本和企业运作成本相对较低。利益的一致性,使家族成员具有天然的凝聚力,使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扩张动力充足,决策反应迅速。因此,这种形态的家族企业,是企业创业时期的最佳组织形式。与此同时,产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也使家族企业通常难以克服家族成员干预企业而影响准确决策、发展资金约束而影响规模扩大、长期家长制管理而排斥优秀人才加盟等弊端,也往往形成了家族企业过早夭折的重要原因。家族企业的再发展,必须对家族式组织形式有扬有弃,有更大的突破:开放产权,吸引人才,走社会化的道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书强  
我国家族企业融资障碍在于:家族企业自身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缺陷,企业信用资源不足;融资市场信息不对称,国内金融业自身的整合和贷款紧缩,以及金融机构对家族企业偏见。为此,家族企业应进行产权制度创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重建家族企业信用;政府应继续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彻底改变融资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促进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建立私营企业担保基金,完善私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家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曼琴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家族所有与家族控制。从成本与效率角度来分析,家族企业模式是特定企业边界下降低交易成本的最佳制度安排。从企业的契约角度来看,家族模式是关系治理与正式治理互为补充,较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而言,前者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必然从创业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将成为家族企业转型的目标模式,它将向产权社会化,经营者职业化,企业文化契约化三种路径实现。但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转型还会受到中国特有的宏观环境影响,如发育迟缓的资本市场,欠发达的经理人市场,中国文化浓重的家族情结等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涓  杜国海  章红玲  
大量事实表明,权力传承已成为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死结"。如何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引导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存在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家族企业传承机制的构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芸  鲍慧琼  
在引入职业经理人问题上,西方家族企业是没有障碍的。职业经理人进入我国家族企业的主要障碍有两方面:一是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障碍,解决途径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职业经理人市场约束机制和扫清企业隐私障碍;二是家族成员的退出刚性障碍,解决思路是建立并硬化家族成员的退出机制,使企业的继承权能够平稳过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陆庄  陈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奚菁  
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并非来自企业外部环境和有形资产,而来自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因此,解决家族企业成长问题需从组织微观层面着手。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关系复杂、差序式管理、家长式领导以及企业主能力缺陷等内部特征影响其对无形资产的学习和整合,阻碍了企业成长。组织认同是企业整合内部资源的有效手段,可成为家族企业打造竞争优势、实现持续成长的有效工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巨钦  宋丽丽  
目前我国外部市场环境、融资环境、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家族企业内部存在的业主权威、信息分享风险,以及社会诚信缺失和文化环境等因素构成了我国家族企业本身难以破解的逻辑障碍,不能全面引入西方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只能作为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演进的一个目标方向而非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永志  郑若娟  
家族企业历史悠久,至今依然是国内外最广泛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以中国的家族企业制度为对象,客观分析在中国特定的条件下,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动力与现状,以及家族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玉龙  
家族企业家通常兼具家长、企业所有人及经营管理者三种角色,是家族企业的灵魂。他们身上表现的个性特质、行为特质在家族利益的影响下,在进行家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家族企业家精神。家族企业家精神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寿命和家产的增长,从而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在家族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家族企业家精神形成后仍具有可变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家族企业家精神的异化对家族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的伤害,以及家族企业家精神巩固、丰富、提升和传承这四个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跃进  
日本是一个中小企业占多数的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小企业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就是家族企业。与中国或者说华人的家族企业比较,日本的家族企业具有如下特点:不重视雇员与业主的血缘关系,内部结构呈现一元化;家族企业广泛参与社会化的分工协作,构成分包制的强大基础;在专业化经营的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生校  周鸿勇  胡大立  
一、家族企业成长路径分析 考察各国企业的演进史不难发现,许多大公司的前身都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我超越和演变过程。为分析方便,我们用两个影响变量“所有权集中度”和“经营管理权集中度”来分别表示家族对所有权、经营管理权掌控的大小,集中度越高表示家族拥有这一变量掌握的程度就越大,反之则小。由此,我们可将家族企分为九种形式(如图1所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文杰  
家族企业不是中国特有的,世界上家族企业最多的是美国,占企业总数的90%,英国7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我国所有企业中的比重很大,在江浙东南沿海一带,家族经济更是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的主力军。家族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劣势,对于家族企业如何保持基业长青,办成百年老店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作为家族企业的当家人应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只要是适应环境要求的,选择家族模式:不走公司制改造之路也未偿不可。承认家族模式在中国加入WTO后,仍不失为有效的企业组织方式,对企业家族制问题不必走极端。只是,要保持家族企业基业长青,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