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4)
- 2023(12824)
- 2022(10492)
- 2021(9280)
- 2020(7957)
- 2019(17588)
- 2018(17295)
- 2017(33209)
- 2016(17786)
- 2015(20146)
- 2014(20223)
- 2013(20061)
- 2012(18790)
- 2011(17105)
- 2010(17564)
- 2009(16955)
- 2008(16810)
- 2007(15585)
- 2006(14137)
- 2005(13107)
- 学科
- 济(108784)
- 经济(108675)
- 业(82058)
- 企(75852)
- 企业(75852)
- 管理(70714)
- 方法(42091)
- 数学(33423)
- 数学方法(33225)
- 业经(31334)
- 财(29026)
- 农(26490)
- 中国(22048)
- 地方(21941)
- 务(21169)
- 财务(21132)
- 财务管理(21108)
- 企业财务(20077)
- 制(19859)
- 农业(19466)
- 技术(17510)
- 体(17195)
- 理论(17084)
- 策(16424)
- 和(15845)
- 学(15676)
- 划(15430)
- 融(13606)
- 金融(13598)
- 贸(13518)
- 机构
- 学院(280432)
- 大学(275159)
- 济(130845)
- 经济(128597)
- 管理(110407)
- 理学(93905)
- 理学院(93042)
- 管理学(91926)
- 管理学院(91393)
- 研究(89910)
- 中国(71720)
- 财(61822)
- 京(56769)
- 科学(49408)
- 财经(48750)
- 所(44712)
- 江(44320)
- 经(44054)
- 农(42767)
- 经济学(41306)
- 中心(40293)
- 研究所(39607)
- 经济学院(37011)
- 业大(35881)
- 北京(35633)
- 财经大学(35520)
- 州(34613)
- 农业(33312)
- 范(32679)
- 商学(32517)
- 基金
- 项目(171208)
- 科学(137098)
- 研究(129342)
- 基金(125937)
- 家(106906)
- 国家(105919)
- 科学基金(93249)
- 社会(86411)
- 社会科(82042)
- 社会科学(82018)
- 省(67937)
- 基金项目(65507)
- 教育(59207)
- 自然(56823)
- 自然科(55570)
- 自然科学(55556)
- 自然科学基金(54654)
- 划(54570)
- 资助(51710)
- 编号(50878)
- 成果(41385)
- 部(38723)
- 创(38279)
- 重点(38075)
- 发(37899)
- 业(37093)
- 国家社会(36359)
- 课题(35778)
- 创新(34969)
- 教育部(34199)
- 期刊
- 济(158353)
- 经济(158353)
- 研究(88952)
- 财(53045)
- 中国(53041)
- 管理(48212)
- 农(39870)
- 学报(37022)
- 科学(35804)
- 大学(29686)
- 学学(28466)
- 融(28204)
- 金融(28204)
- 财经(27823)
- 技术(27713)
- 农业(26684)
- 经济研究(25776)
- 业经(25456)
- 教育(24713)
- 经(24168)
- 问题(20422)
- 技术经济(18376)
- 业(16005)
- 贸(15775)
- 世界(15283)
- 统计(14608)
- 商业(14526)
- 现代(14074)
- 策(13633)
- 经济管理(13520)
共检索到435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朱安东
随着这次金融危机中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浪潮的兴起,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在国内外理论界争论已久,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方面至今都尚未得出一致结论。现有的关于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的实证分析主要集中于其微观(企业)或者中观(行业)层面,而少有宏观层面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全球60多个混合经济国家的国有企业部门的储蓄一投资缺口、盈利、与政府之间的资金往来、在国内外信用市场中角色等的实证分析,说明那种认为国有企业在宏观层面没有效率、增加了政府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压力、在国内市场吸取贷款太多从而挤占了私人借贷以及增加了外债负担等论断缺乏事实依据。这些数据证伪了国有企业天...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经济国家 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凤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制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有比重下降而非国有比重上升。这表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无论在GDP中所占比重还是在年增长率中所做贡献,非国有经济都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混合寡头博弈竞争模型,旨在探讨混合经济中的最优国有比重问题,进而从理论上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瑞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基调的同时,也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重点:一是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其实,混合所有制本身并非一个新概念,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产权主体多元化,以股份制形式存在的混合所有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刘晗 王宁
以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在2013年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之后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在于提高高管薪酬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股权混合制衡度和超额委派董事均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从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证实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飞 王玲 吴华清
在新冠疫情持续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双重背景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对稳定和发展出口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既有研究普遍关注“国企混改”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不同,文章为了廓清私营企业缘何参与“国企混改”,基于2020年两万余家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首次考察了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混改参与”)对私营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混改参与”显著扩大了企业出口规模,提升了企业出口倾向,对生产率较低、政治地位评价较低和非高新技术的企业,出口效应尤为显著。机制证据表明,“混改参与”使私营企业建立了与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纾解了融资困境,增加了政府补贴,扩大了投资能力,进而促进了出口市场发展。文章结论不仅拓展了“国企混改”的经济效应,而且揭示了私营企业“混改参与”的经济动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思宇 张峰 殷西乐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显著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进一步,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两方面探索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硬化国企预算约束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剥离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硬化其预算约束,且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的硬化作用就越明显。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减轻非国有企业的外部融资约束,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消除要素市场的所有制歧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要打破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的体制障碍,加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那么,那些具有跨体制(即跨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种体制障碍)联结关系的国有企业高管,是否会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呢?鉴于"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改革途径,因此本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数据考察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高管没有跨体制联结关系的情况相比,当国有企业高管拥有跨体制联结关系时,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可能性较大;当跨体制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对于发生在管制性行业和不影响公司控制权变更的股权转让,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正向影响越强。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主要通过传递交易信息和环境信息、缓解意识形态障碍等机制影响国有股权向私营企业转让。这些发现意味着,搭建国有企业高管与私营企业高管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造国有股权转让的公平交易环境,对助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要打破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的体制障碍,加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那么,那些具有跨体制(即跨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种体制障碍)联结关系的国有企业高管,是否会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呢?鉴于"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改革途径,因此本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数据考察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高管没有跨体制联结关系的情况相比,当国有企业高管拥有跨体制联结关系时,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博文 张政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多期DID方法对国企混改的碳减排效应、结论异质性及微观机制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国企混改样本平均处理效应为-6.4%,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采用三重差分法(DDD)检验了研究结论异质性特征,发现国企混改的碳减排效应在国企参股企业、清洁生产行业、低行业集中度水平和出口企业中更显著。微观机制方面,对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清洁化三条机制渠道进行了检验,发现能源效率提升是国企混改碳减排效应的最重要机制渠道,企业能源效率改善所带来的碳减排间接效应占碳减排总效应的62.96%;但国企混改未能通过促进企业能源结构清洁化这一渠道显著促进碳减排;由于技术减排效应弱于能源回弹效应,国企混改也未能通过技术进步渠道促进碳减排。为此,应持续深入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立重点行业国企混改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机制,重视国企混改绩效多重异质性特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园园 蔡贵龙
推进国有企业聚焦主业,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的关键环节。基于国有企业普遍集团化的特征,本文以2003-2021年国有集团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国有上市公司偏离集团主业程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偏离集团主业的程度越大,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比例并未显著增加,表明国有集团会根据成员企业业务板块在集团产业布局的功能定位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国有集团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处于“混股权”阶段,在高层治理结构的改革力度有限;上述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仅存在于中央企业集团以及竞争类国有企业;进一步地,只有非国有资本能够委派高管实质性参与公司治理,国有集团分类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和经营绩效。本文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视角由单一企业拓展至企业集团层面,为国有集团统筹、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集团分类治理提供了重要指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汤泰劼 吴金妍 马新啸 宋献中
审计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在国有企业中引入民营力量可以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改善治理结构。非国有股东能够降低国有企业的审计投入和审计风险,从而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究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收费。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审计收费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是通过缓解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减少集团审计实现的。本文结论从审计的视角丰富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并且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的战略高度支持了中央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琼 张河川
以2009—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和非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在高管薪酬与业绩关系方面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与非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相比,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进一步地,将混合所有制公司样本按照市场化程度高低划分为两组,分样本组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研究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俊龙 汤吉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社会经济的热点与难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脱离实际,无法完全解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行为经济学则可以有效弥补。根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文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改革中存在的自辩、沉淀成本效应、损失厌恶、现状偏爱、羊群效应、禀赋效应、自利服务偏见等现象,以及其对改革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行为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大成企业研究院课题组
本研究成果在总结我国晚清到民国时期历史经验和西方主要国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案例,提出了民营企业有效参与混合经济改革发展的三方面建议:一是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公有制的内涵和外延,搞好混合经济的顶层设计;二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三是通过创新股权制度设计、建立退出机制等多种方式方法,为民营企业参与混合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混合所有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大成企业研究院课题组
本研究成果在总结我国晚清到民国时期历史经验和西方主要国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案例,提出了民营企业有效参与混合经济改革发展的三方面建议:一是解放思想,重新认识公有制的内涵和外延,搞好混合经济的顶层设计;二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三是通过创新股权制度设计、建立退出机制等多种方式方法,为民营企业参与混合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混合所有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