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4)
- 2023(4619)
- 2022(3919)
- 2021(3496)
- 2020(3021)
- 2019(6595)
- 2018(6588)
- 2017(12601)
- 2016(6976)
- 2015(7806)
- 2014(7918)
- 2013(7688)
- 2012(7139)
- 2011(6581)
- 2010(6834)
- 2009(6813)
- 2008(6932)
- 2007(6551)
- 2006(5906)
- 2005(5699)
- 学科
- 管理(28632)
- 济(26608)
- 经济(26538)
- 业(24040)
- 企(21891)
- 企业(21891)
- 制(12040)
- 财(11462)
- 方法(8980)
- 体(8436)
- 业经(7676)
- 中国(7642)
- 体制(7343)
- 农(6943)
- 务(6872)
- 财务(6850)
- 财务管理(6831)
- 数学(6728)
- 数学方法(6641)
- 企业财务(6508)
- 银(6270)
- 银行(6265)
- 行(5970)
- 学(5910)
- 融(5879)
- 金融(5876)
- 理论(5796)
- 划(5332)
- 税(5147)
- 环境(5020)
- 机构
- 大学(110668)
- 学院(108141)
- 济(45163)
- 经济(44161)
- 管理(39495)
- 研究(35295)
- 理学(32976)
- 理学院(32600)
- 管理学(32204)
- 管理学院(31973)
- 中国(27323)
- 财(26626)
- 京(22876)
- 财经(19971)
- 科学(18904)
- 江(17901)
- 经(17839)
- 所(17385)
- 中心(15557)
- 研究所(15085)
- 范(14821)
- 师范(14727)
- 经济学(14653)
- 财经大学(14623)
- 北京(14393)
- 州(13838)
- 农(13386)
- 经济学院(12954)
- 业大(12405)
- 院(12292)
- 基金
- 项目(64275)
- 科学(51605)
- 研究(50449)
- 基金(47585)
- 家(40065)
- 国家(39711)
- 科学基金(34572)
- 社会(33792)
- 社会科(31981)
- 社会科学(31974)
- 基金项目(24572)
- 省(24376)
- 教育(23832)
- 划(20437)
- 自然(20218)
- 编号(20200)
- 自然科(19731)
- 自然科学(19727)
- 自然科学基金(19401)
- 制(19161)
- 资助(18793)
- 成果(18632)
- 部(15407)
- 课题(14691)
- 重点(14594)
- 国家社会(14246)
- 性(14008)
- 教育部(13896)
- 创(13589)
- 人文(13337)
共检索到174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宣恭
人类社会出现过的不同所有制各有特定的主体。它们在社会生产目的、经济活动方式以及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获得社会财富的方式和份额也各不相同。所有制主体的这些差别决定了各种所有制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将某些国际经济组织使用的"竞争中立"立场,偷换为市场关系没有性质区别的"竞争中性",并过度引申而提出所谓"所有制中性"论,主张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即他们所说的实现"竞争中性")就不要讲企业的所有制属性。这种说法既抹杀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性质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性决定作用,也是对历届党代会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的曲解,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所有制不可能是"中性"的,"所有制中性论"否定所有制的内涵和特征、违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所有制中性论"的依据和目的是不正确的,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和经济体制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不是企业所有制的划分和区别对待;平等竞争是必要的,但是从"竞争中性原则"得不出"所有制中性论",两者都不是市场经济规律。"所有制中立"同样是不准确不科学的模糊概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天祥
马克思提出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但其涵义到底是什么 ?百余年来 ,成了经济学中犹如数学王国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理论难题。作者独辟蹊径 ,以马克思关于私有制的经典定义为枢纽 ,论证了股份公司中股东个人持有的股权证 ,就是个人所有制。理由有 3条 :第一 ,“公司享有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第二 ,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决策与管理权、监督权 ,归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的“劳动外部条件”已不属于私人 ,但股东所持股权证 ,通过股东会对公司拥有最终控制权 ;第三 ,股东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多少 ,享有“三大权利”。
关键词:
个人所有制 股东所持股权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建中
(一)个人所有制与公共所有制共生、共存人类社会曾经历过一个漫长(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的无所有权从而无所有制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是散处各地且游动不居的部落群体.这些游动群体除到处寻找即时消费的野生植物果实和野生动物而外,一无所有.所有权从而所有制产生于定居氏族社会的晚期.此时,定居氏族从事农业生产.生产工具逐步改进从而生产力逐步发展,以致产生了一定的财富剩余.对剩余财富的分配——分别占有导致了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仅的共生.当然,"两权"的共生伴随着氏族大家庭分化为若干个体家庭(生产工具的改进使个体家庭成为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涂元玲
在当前我国教育研究中,有关教育的实证研究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错误认识:教育实证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证研究等同于关于教育的经验研究或实验研究;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民族志研究等开展的教育研究或质的教育研究是教育实证研究;教育实证研究不需要运用文献资料和思辨或理论研究。对教育实证研究的历史与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澄清上述几个方面的错误认识,有助于促进教育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有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教育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 方法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刚
界定、维护和协调经济当事人之间的财产权利关系,是经济有序运行、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运行客观上要求建立产权关系,即用法律机制来界定、维护和协调财产权利关系。产权关系与所有制关系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二者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经济本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植根于社会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中。把产权关系误认为所有制关系在经济运行中的延伸已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造成了许多矛盾和混乱,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正呼唤着推进现代产权制度、产权规则、产权机制的发育形成。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国刚
全民所有制内部的改革是经济改革的根本难点。多年来,这个"堡垒"久攻不下的基本原因在于,我们一直未能弄清主体对财产的权利关系在经济制度层次上和在经济运行层次上的区别,将所有制关系与产权关系、所有权(或经营权)与产权混为一体,从而未能建立起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权制度、产权规则及产权机制。为此,需要解决什么是产权,产权关系与所有制关系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产权制度及其规则和机制等问题。一、产权关系界定:经济运行中的法定财产权利关系。所谓产权关系,是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由法律界定和法律维护的各经济当事人对财产的权利关系。其中,"社会经济运行"界定着各经济当事人和财产权利关系所处的经济活动层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唯平
在所有制理论研究上,我们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作为经济范畴的所有制范畴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遗产。这一事实必然引导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范畴。过去对所有制范畴的认识,一直是作为定义之争进入传统的所有制研究的理论视野的。人们对所有制基本理论的探讨,始终是围绕着对马克思关于所有制概念的理解进行争论,总是希望将所有制范畴凝化成为一条僵硬不变的定义。本文力图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研究视野,独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华荣
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认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国企改革中明确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东霞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定位给产权关系、管理体制带来的混乱和弊端 ,回顾 2 0多年制度变迁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实际上已经向国家所有制、地方政府所有制和企业所有制演变的现象 ,指出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现在有集体化的趋势 ,而这种趋势与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目标是一致的 ,顺应这种趋势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彭亮
所有制结构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为依据,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国不断提高和优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布局,创新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新时代中国必须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所有制结构新的调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赞晓
本文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辩证地指出流通资料所有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指出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概念,接着更深入地探讨了流通资料所有制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结构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资料所有制 流通资料所有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怀 刘玉平
论所有制选择与评价的理性标准李怀,刘玉平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引起人们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了。主张出让部分所有权和产权的改革者有之,主张完全私有化的激进改革者也有之,反对私有化的观点更大有人在。所有制是改革好,还是不改好?是循序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雪英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在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占有社会化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这对完善目前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从有利于人的发展着手所有制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个人所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实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