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
2023(79)
2022(66)
2021(57)
2020(39)
2019(90)
2018(71)
2017(125)
2016(86)
2015(56)
2014(84)
2013(77)
2012(76)
2011(48)
2010(70)
2009(47)
2008(43)
2007(38)
2006(28)
2005(33)
作者
(185)
(156)
(149)
(145)
(81)
(72)
(72)
(69)
(63)
(61)
(59)
(59)
(57)
(55)
(54)
(49)
(49)
(48)
(44)
(41)
(38)
(35)
(35)
(34)
(34)
(34)
(34)
(33)
(32)
(32)
学科
(416)
经济(416)
中国(345)
产业(262)
结构(252)
产业结构(209)
(189)
方法(169)
数学(163)
数学方法(163)
管理(162)
(127)
企业(127)
地方(113)
(95)
地方经济(94)
业经(93)
(73)
(65)
信息(63)
信息产业(62)
(62)
劳动(62)
总论(62)
(62)
贸易(62)
(61)
(61)
财务(61)
财务管理(61)
机构
大学(1075)
学院(1066)
(665)
经济(659)
管理(437)
理学(393)
理学院(387)
管理学(385)
管理学院(380)
研究(345)
经济学(258)
经济学院(241)
(236)
中国(224)
财经(202)
(197)
(188)
科学(146)
经济管理(146)
财经大学(143)
(142)
中心(141)
师范(139)
(139)
(137)
研究所(135)
(130)
社会(129)
商学(126)
商学院(126)
基金
项目(809)
科学(680)
研究(668)
基金(623)
(513)
国家(509)
社会(492)
社会科(478)
社会科学(478)
科学基金(461)
(338)
教育(312)
基金项目(310)
(251)
国家社会(230)
自然(229)
资助(227)
编号(220)
自然科(218)
自然科学(218)
自然科学基金(213)
(205)
(204)
成果(196)
教育部(190)
重点(188)
发展(183)
(182)
人文(179)
(176)
期刊
(579)
经济(579)
研究(328)
(201)
中国(170)
管理(150)
财经(125)
经济研究(120)
科学(119)
学报(117)
大学(114)
(112)
教育(108)
问题(108)
学学(107)
技术(89)
(77)
统计(76)
业经(75)
(74)
(72)
决策(69)
商业(68)
经济问题(68)
技术经济(67)
(60)
金融(60)
现代(58)
国际(55)
财经大学(53)
共检索到1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湘泉  李晓曼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就业的区域性结构矛盾与就业群体的能力结构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堪忧;就业公共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相关群体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既是对中国较低的就业质量导致各种就业问题的回应,也是新时期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对就业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可在把脉当前就业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世洪  
"供给侧"是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切入点。供给与需求割裂、脱节,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面向市场人才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由低水平供给向高水平供给的跃升。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天赐  
在目前的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中,一方面有的高职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有的企业无法招聘到所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输出的高职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专业结构性矛盾。就目前来看,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自主办学、学生专业选择行为与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实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市场利用效率提升,还需在以上几方面加以调整实现路径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雅静  
"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感叹尤在耳际,就业市场已迎来2014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大军。新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毫无悬念地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事实上,"结构性矛盾"已被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构成原因,"就业难与招贤难"并存的局面僵持多年。所谓"结构性矛盾",概括来说就是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李睿  
由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与就业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反映出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正面临严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推进产业升级,改变对人力资源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革,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的、不同规格的人才队伍,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不同需求。应深化教育内容调整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协调发展的多层次教育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化解人力资源供给丰富与短缺并存的悖论式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需要多方努力,更得假以时日。为了顺利实现就业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推行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玉华  
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不是高校扩招,而主要是因为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导致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扩招仍有很大余地。大学生失业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是很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但在我国由于高校扩招步伐过快,家庭对子女工作的期望值高,导致高校扩招前后就业反差过大,社会反应过于强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士喜  孙文琦  郭志立  李军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就业压力不减,致使国内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有效需求增长有限而高职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将长期存在的难解局面,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成因的深层分析,文章提出从政府、学校和学生3个层面破解就业结构矛盾的建议与对策,旨为从根本上提升高职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良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来源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职业结构的变化,职业教育结构、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不足。要解决结构性矛盾,除了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外,从根本上就是要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素质和能力。我国还处于工业化时期,现代制造业和现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雄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根据目前的形势分析,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矛盾至少存在四个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存在结构性矛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8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错综复杂的程度前所未有。这是因为短期的、外部的、周期性的矛盾和问题与长期性的、内部的、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叠加、交织在一起。如何去认识和判断主要矛盾是个新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守海  丁洋  吴迪  
本文试图考察新时期我国就业矛盾焦点的转变。多种信息表明,当前劳动供给正在不断收缩,劳动需求却在持续扩张,二者交织使就业的数量型矛盾有所减弱,质量型矛盾则上升为主要矛盾,并典型地表现在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高劳动强度、职业病危害等方面。低质量就业会严重削弱劳动者的就业幸福感。未来就业政策要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就业质量,构建以提高劳动者高质量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兴华  王阳  
当前,我国就业总体呈平稳态势,但风险在不断累积加大。从行业和企业看,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不断加深。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与服务业就业扩张不稳同时存在,行业就业风险有所加大;一些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用工需求不足直接加剧了就业矛盾。建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化解结构性就业风险的扩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兴华  王阳  
当前,我国就业总体呈平稳态势,但风险在不断累积加大。从行业和企业看,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不断加深。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与服务业就业扩张不稳同时存在,行业就业风险有所加大;一些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用工需求不足直接加剧了就业矛盾。建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化解结构性就业风险的扩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冉庆国  
本文以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切入点,例证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以及食品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适应的现状,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以点连线、由点到面的系统性学习思维,并将其运用到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满足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的工作指导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