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2)
- 2023(7607)
- 2022(6522)
- 2021(6033)
- 2020(5054)
- 2019(11670)
- 2018(11735)
- 2017(21154)
- 2016(11787)
- 2015(13476)
- 2014(13518)
- 2013(12930)
- 2012(12332)
- 2011(11028)
- 2010(10993)
- 2009(9880)
- 2008(9630)
- 2007(8747)
- 2006(7864)
- 2005(6586)
- 学科
- 济(42691)
- 经济(42629)
- 管理(27051)
- 业(24216)
- 地方(17543)
- 企(17488)
- 企业(17488)
- 农(16862)
- 中国(13899)
- 方法(11911)
- 农业(11238)
- 学(10851)
- 业经(10154)
- 数学(9667)
- 制(9521)
- 数学方法(9516)
- 财(9051)
- 理论(8015)
- 地方经济(7717)
- 体(7691)
- 环境(7620)
- 融(7429)
- 金融(7421)
- 教育(7178)
- 和(7116)
- 银(6616)
- 银行(6600)
- 行(6368)
- 发(6340)
- 贸(5884)
- 机构
- 学院(152943)
- 大学(151673)
- 研究(58166)
- 济(54482)
- 管理(53882)
- 经济(52837)
- 理学(44923)
- 理学院(44241)
- 管理学(43291)
- 中国(43050)
- 管理学院(43012)
- 科学(37766)
- 京(34697)
- 农(31628)
- 江(30605)
- 所(29673)
- 中心(27777)
- 研究所(27013)
- 财(26175)
- 业大(25410)
- 范(24744)
- 农业(24539)
- 师范(24444)
- 省(22800)
- 院(21846)
- 州(21283)
- 北京(20974)
- 技术(19739)
- 师范大学(19590)
- 财经(19226)
- 基金
- 项目(104778)
- 科学(80583)
- 研究(79795)
- 基金(70696)
- 家(62712)
- 国家(61682)
- 科学基金(51365)
- 社会(46957)
- 省(46203)
- 社会科(43904)
- 社会科学(43888)
- 基金项目(38241)
- 划(36678)
- 教育(36525)
- 编号(34529)
- 自然(32893)
- 自然科(31948)
- 自然科学(31936)
- 自然科学基金(31288)
- 成果(28849)
- 资助(27525)
- 课题(25689)
- 重点(24186)
- 发(24172)
- 部(21777)
- 创(21428)
- 年(21190)
- 创新(20020)
- 科研(19570)
- 性(19531)
共检索到250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明芬 张公望
鲁家田园综合体位于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面积16.7平方公里。2017年,鲁家村被整体纳入田园综合体试点村建设后,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将全村规划为"一心、二环、四区"格局,即一个旅客中心、二条观光车环线、四大农业功能区,目前已完成招商20多亿元。创设"公司(村级)+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21家特色家庭农场,大力发展体验农业、乡村旅游、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家庭农场 浙江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珂 肖轶 郭蕾蕾
通过构建农户生计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重庆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忠县新立镇197个典型农户生计情况的访谈调查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法及障碍度模型,厘清影响农户综合满意度的生计恢复力障碍因子,探寻田园综合体后续建设中农户参与并受益的路径。结果表明:以满意度为表征的田园综合体农户受益机制绩效与生计恢复力呈现出一定相关性,学习能力、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较强的农户受益感受较显著,这主要得益于田园综合体社区构建及"互联网+"产业打造;选择"自我积累学习和邻里交流学习"的农户注重经验积累并依靠"熟人社会"特征获取信息,而选择"农业培训学习与大众媒介学习"的农户利用网络打破地缘限制,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然而,农户集体意识仍需加强,因此政府还需要加大力度培育农民合作社,强化互助机制扶持生计恢复力弱势农户群体,从而激发村民内在驱动力,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梦杰 方斌 胡晓亮
[目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能较好地整合乡村山水林田湖资源,符合区域统筹、特色产业融合、城乡协调发展理念,而选址评价是乡村开发建设的前提,因此,构建田园综合体选址评价体系,并探索建设路径,对指导我国县域"田园综合体"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首先依据相关理论对"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进而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定义的"三性"特征,选取景观性、乡村性、体验性三大类12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FANP模型(模糊网络分析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价了县域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适宜性等级。[结果]溧阳市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总体情况好, 15个备选村中评判等级为"高度适宜"10个,"中等适宜"4个,"勉强适宜"1个,无"不适宜"级的乡村。最后,结合空间分布特征,规划了溧阳市田园综合体综合开发建设的"两轴三区四环"空间布局,并提出田园综合体建设路径建议。[结论]选址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直观真实,建设路径有针对性,可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田园综合体建设对新时代完善乡村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升级、重构乡村治理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受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影响,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成为当前制约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突出障碍。为此,需要在厘清田园综合体理论内涵及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明确努力方向,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财政投入、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生态与文化保护四大支持保障机制,为田园综合体建设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城乡融合 村庄体系 宜居宜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不仅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创新,也是赋予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任务。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不仅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创新,也是赋予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任务。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农民合作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娜 徐飞 郑涛
本文以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以都江堰市天府源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为实证落脚点,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其内生发展情况。结果表明:自然资源、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保障、人文资源、社会关系六大因素与田园综合体内生发展的路径系数值分别为0.268、0.202、0.197、0.182、0.093、0.02,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然资源与田园综合体内生发展关系最紧密,对其影响最大;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两个因素次之;社会关系对其影响最弱。因此,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符合内生发展理念的田园综合体优化路径,对其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内生发展 影响因素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商桐 季楠 崔元浩
本文结合对山东省青岛市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调研,对当地以"保耕地"为底线和新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亦平 陶林
田园综合体具有产业、区域与人员的兼容与集聚的功能,"综合"是其最本质的特点,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效机制。基于农业产业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在期许以及与非农产业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田园综合体对不同人员、资金、土地与产业等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功能及其早期效应不断凸显。田园综合体"综合"特点、结构及其早期效应已基本形成,但同时在特色显示、性质定位、发展深度与机制设计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与影响着"综合"的集聚功能。田园综合体"综合"功能的系统构建与提升,既需要以农业为背景奠定基础,以地域为标识强化特色,进行"综合"功能的特色打造与重塑;也需要通过以培育与建设综合体主体人力资源,以经营服务培育客户资源为主线贯穿并锻造其"综合"功能;更需要在资本优化配置、经营资源有机结合等领域,进一步凝聚田园综合体"综合"力量。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 综合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殷如梦 李欣 方斌
从田园综合体概念出发,量化评价乡镇田园综合体建设能力,为农地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构建了涵盖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以镇级尺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TOPSIS、障碍度模型等探析田园综合体建设能力及其阻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炼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结果表明:(1)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建设能力空间差异显著;(2)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现代农业等3个维度对田园综合体建设作用程度和方向不一;(3)影响各乡镇田园综合体建设能力主要障碍因子互有差异,各因子间具复合制约功效;(4)研究针对东部慢城生态区、中南部环湖湿地区、西部水乡圩网区、中北部中心老城区的土地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侯杰
长株潭城市群积极相应国家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着力发展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文章总结了田园综合体的意义,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选取长株潭城市群有代表性的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为样本,分析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存在核心问题,为后续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田园综合体项目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麒琦 徐斌 张亚平
【目的】探索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中使用者的综合要求。【方法】以杭州市西湖区绕城村田园综合体为例,以大城市近郊乡村风光和乡村生活感知营造为出发点,利用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方法进行调研和信息反馈,对POE结论、各景观节点使用者的空间参与度和景观偏爱度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使用者主要来自绕城村周边和杭州市区;②绕城村田园综合体主要用于日常休憩,短期或长期度假的仅占9.26%;③影响使用者对田园综合体满意度水平的主要因子为田园体验、景观风貌、人文风貌和配套服务设施,对满意度影响较大的是田园体验和景观风貌;④景观节点的乡村感知度与使用者偏爱度、使用者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保留和转译乡土元素,还需考虑使用者的来源和行为模式需求。图2表4参1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畅 邹欣怡
田园综合体是相对城市综合体而提出的概念,是集农业生产、产业融合和文化传承等一系列要素形成相关产业主体的汇聚、集结和融合。田园综合体将乡村农业、休闲旅游和社区生活聚集一起,形成多种产业、文化和经济的产业综合体,代表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融合,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同步,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是一种乡村振兴的可复制推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乡互动发展模式。但目前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缺失优秀的顶层设计与项目规划,产业缺失特色和带动能力不足,产业短缺管理人才、技术及劳动力,需要更加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未来田园综合体应该优化设计与规划,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突出地方经济带动活力;创新财政倾斜扶持方式,优化金融支持与特色服务;培育新型经营管理主体,建立专业人才培训和认证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和依托,鼓励新兴城乡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战略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卢贵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不仅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创新,也是赋予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建设田园综合体试点的重大意义和主要作用,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理念、功能区域,举例介绍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要模式。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分别从建设定位、推进力量、建设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举措和具体要求。本文旨在对田园综合体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进行政策解读和安排部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