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3)
- 2023(12906)
- 2022(10743)
- 2021(9811)
- 2020(8255)
- 2019(18372)
- 2018(18196)
- 2017(33606)
- 2016(18444)
- 2015(20377)
- 2014(20042)
- 2013(19428)
- 2012(17042)
- 2011(15250)
- 2010(15636)
- 2009(15405)
- 2008(15855)
- 2007(14193)
- 2006(13112)
- 2005(12252)
- 学科
- 管理(82605)
- 企(82514)
- 企业(82514)
- 业(80845)
- 济(67526)
- 经济(67395)
- 财(31649)
- 方法(27006)
- 业经(25109)
- 制(23663)
- 务(23508)
- 财务(23459)
- 财务管理(23420)
- 企业财务(22244)
- 数学(18362)
- 中国(18338)
- 数学方法(18105)
- 理论(16821)
- 体(16774)
- 农(16283)
- 技术(16005)
- 划(15930)
- 和(15923)
- 体制(14808)
- 策(14759)
- 银(13268)
- 银行(13259)
- 经营(13090)
- 企业经济(12744)
- 行(12541)
- 机构
- 学院(257272)
- 大学(252669)
- 管理(104992)
- 济(102336)
- 经济(99944)
- 理学(87341)
- 理学院(86514)
- 管理学(85358)
- 管理学院(84827)
- 研究(79105)
- 中国(65734)
- 财(57125)
- 京(53619)
- 科学(44894)
- 江(42521)
- 财经(42507)
- 所(38823)
- 经(38236)
- 中心(37202)
- 研究所(34100)
- 北京(33693)
- 州(33486)
- 农(32317)
- 业大(31248)
- 范(31227)
- 财经大学(31143)
- 师范(30951)
- 经济学(30274)
- 商学(29469)
- 商学院(29160)
- 基金
- 项目(159844)
- 科学(127383)
- 研究(122068)
- 基金(115605)
- 家(98690)
- 国家(97749)
- 科学基金(86313)
- 社会(78191)
- 社会科(74088)
- 社会科学(74067)
- 省(63831)
- 基金项目(60246)
- 教育(56771)
- 自然(54225)
- 自然科(52891)
- 自然科学(52877)
- 自然科学基金(51967)
- 划(51852)
- 编号(50705)
- 资助(46357)
- 成果(41601)
- 制(36040)
- 重点(35661)
- 创(35221)
- 部(34994)
- 课题(34968)
- 发(33372)
- 创新(32799)
- 项目编号(32370)
- 国家社会(32274)
- 期刊
- 济(127472)
- 经济(127472)
- 研究(77755)
- 中国(58354)
- 财(52375)
- 管理(48770)
- 科学(32883)
- 学报(32618)
- 教育(30338)
- 农(29358)
- 融(26919)
- 金融(26919)
- 大学(25820)
- 技术(25112)
- 学学(23894)
- 财经(22230)
- 业经(21466)
- 经(19194)
- 农业(19042)
- 经济研究(18876)
- 财会(16143)
- 会计(14916)
- 问题(14844)
- 技术经济(13385)
- 现代(13318)
- 业(12824)
- 贸(12152)
- 图书(11766)
- 经济管理(11652)
- 商业(11547)
共检索到409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连才 程接力
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特别其法人治理结构的设计,是决定国企改革中人力资源变革有效与否的关键。而这一问题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变得愈加突出。因此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的选拔机制、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制度成为国企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企人力资源改革的人才选拔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薪酬激励制度的设计和绩效考评的执行系统分析目前的现状和产生的历史原因,并在分析问题的同时给予初步的思考和一般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人力资源 薪酬绩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明
厘清产权问题是推动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也是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核心动力。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办学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产权结构复杂、治理体系多样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办学实践中还面临着多种产权困境,主要表现为法律体系不完善导致产权归属难界定、产权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的权责利划分难明确、运行机制不成熟导致企业资本准入与退出难规范、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不良导致产权流转难实现等。因此,需要强化法律制度建设,明确高职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产权归属;健全产权管理体系,合理划分校企合作中的权责利;完善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机制,推动企业资本准入与退出规范化;培育教育产权市场,促进校企合作产权顺畅流转。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国资改革领域的一大亮点。混合所有制不是新话题,甚至是个模糊概念。自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时隔十六年,混合所有制却再次引起热议,是因为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四分离"改革的深水区,而混合所有制有望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国企改革的"内部治理外部化、外部治理内部化"困境,需要引入混合所有制。我国的公司治理已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第二阶段是完善治理机制,第三阶段是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人江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的热门议题,它也揭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舆论和地方政策导向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国企改革问题认识上的诸多误区。无论是在宏观的多元经济结构意义上还是微观的企业资本结构意义上,混合所有制都不是新鲜的事物,我国已经是并且一直在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国企改革来说,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国退民进"而是"国民共进";在利用混合所有制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不能走向过度资本化的极端;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但不是唯一途径。为了取得社会效益目标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平衡,国企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仍有很大的民主化的改革空间。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资本混合 股份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颖
文章从财务文化建设视角出发,分析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利用企业财务文化建设推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并提出财务文化融合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放 孙玥璠
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混合所有制"改革更是成为了我国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本文首先回顾了20世纪初英国患上"英国病"的过程及其根源,同时着重介绍了英国撒切尔政府为治疗"英国病"进行的国企改革,最后总结出英国国企改革对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病” 国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孝梅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持股成为新的亮点。现阶段员工持股有着不同以往的历史意义,实践中面临着法律法规、持股主体范围、持股比例确定、持股资金来源及股权退出等诸多问题。在众多约束条件下,要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就需要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政府、企业及员工的三方参与协调机制;强调增量分享,引导员工持股长期激励导向;建立健全对员工持股的财税和金融保障体系;加强内部民主和外部监管。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股权激励 新一轮国企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一鸣
产教联盟又称职教集团,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结合的产物,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产教联盟发展迅猛,我国目前在册的产教集团总数已经达到1400多个。混合所有制改革原本是一个经济概念,2014年被引入高等教育改革领域,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的要求。产教联盟是混合所有制高校的雏形,时至今日,虽然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呼声甚高,但真正进入实施阶段的高职院校少之又少。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产教联盟的力量切实解决混改过程中的模式选择、法人定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决策机制构建、权利救济渠道等问题。总之,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作为一个新事物,新概念,其出现和发展给不同经济主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资源整合的机会。
关键词:
产教联盟 高职院校 混合所有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课题组 王辰 江海 张奎 黄礼健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异常艰巨,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以"市场导向、双层改革、分类管理、多元混合、制度完善"为特色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再一次拉开帷幕,在延续和深化上一轮改革思路的基础上,本轮改革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政策和措施必将为我国经济运行、结构调整、国企经营以及监管体系等多方面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应把握改革发展机遇,顺应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的趋势,谋划新兴业务领域,加快转型发展,以此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明泽 李忠海
以下放或扩大管理自主权、财务自主权为主线,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管工厂"到"管企业"、"管企业"到"管资产"、"管资产"到"管资本"的三次转型或跨越,如今形成产权关系基本明晰、政企关系相对简单、管理框架基本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国资管理格局。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一股独大"和外部监督乏力,国有企业仍存在因治理结构和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应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有步骤地建立国有股权流动机制,引进具有大宗股份的积极股东,打造集权分权适度、决策程序独立、监督机制有效、激励模式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能自主、及时地应对市场风险与机遇。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转型。股份制是形成混合所有制的基本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又有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新红 薛泽蓉 张行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本文以2014-2016年制造业的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混合度、研发投入与国有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当股权混合度低于56.04%时,股权混合度会削弱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当股权混合度高于56.04%时,股权混合度会强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股权混合度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晓珊 马新啸
实现更加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国有企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肩负起“稳就业”的社会重任,成为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目标。本文以2009—2020年沪深两市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稳就业”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在平常时期减轻国有企业的冗员负担并提升其经营管理效率,促使国有企业在经济增速换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地实现“稳就业”目标,具体表现为国企整体就业吸纳人数的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在经济增速换挡期承担“稳就业”责任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支持并提升资本市场价值。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经济目标和促进就业稳定的社会目标之间的“双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朝芳
以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带来的高管股权激励与约束难题为切入点,在梳理分析我国国企股权激励制度演进的基础上,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分类治理为背景,结合2016、2017年沪市国有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特征,研究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股权激励问题,并提出:恰当权衡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风险与收益;鼓励和完善商业类国企股权激励,限制公益类国企股权激励;反映国企分类治理考核特点,完善行权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再思考国企股权激励普惠型倾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人江
民营中小企业增长乏力一向受到普遍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凸显其经营困境。当前帮扶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有所成效,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从产业自身的发展逻辑出发,在推进"国民共进"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可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中小企业纾困的第三条路径。从调整中小企业产权结构入手,改善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治理行为,以国企引领提升整合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打造大型国企集团与民营中小企业战略组合的"航空母舰战斗群",推动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更高理论层次上,中小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还在于,正视由适度竞争环境和新技术革命决定的中小企业的长期存在性,有效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这也将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