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1)
- 2023(15212)
- 2022(13296)
- 2021(12535)
- 2020(10454)
- 2019(23995)
- 2018(23820)
- 2017(46661)
- 2016(24981)
- 2015(28128)
- 2014(27952)
- 2013(27320)
- 2012(25106)
- 2011(22633)
- 2010(22462)
- 2009(20663)
- 2008(19884)
- 2007(17178)
- 2006(15069)
- 2005(13160)
- 学科
- 济(99210)
- 经济(99089)
- 管理(72637)
- 业(69456)
- 企(56929)
- 企业(56929)
- 方法(48950)
- 数学(42566)
- 数学方法(42020)
- 农(28043)
- 中国(26987)
- 财(26150)
- 业经(22177)
- 学(21097)
- 制(19088)
- 贸(18873)
- 贸易(18866)
- 农业(18549)
- 易(18347)
- 地方(17480)
- 理论(17301)
- 务(16156)
- 财务(16086)
- 和(16077)
- 财务管理(16051)
- 银(15759)
- 银行(15718)
- 环境(15488)
- 企业财务(15231)
- 技术(15036)
- 机构
- 大学(358464)
- 学院(356728)
- 管理(143455)
- 济(143169)
- 经济(140189)
- 理学(125327)
- 理学院(124031)
- 管理学(121886)
- 管理学院(121248)
- 研究(112937)
- 中国(84189)
- 京(74751)
- 科学(68963)
- 财(67052)
- 财经(54795)
- 所(54627)
- 农(52803)
- 业大(51670)
- 中心(51399)
- 研究所(49842)
- 经(49810)
- 江(48963)
- 北京(46773)
- 范(46754)
- 师范(46337)
- 经济学(43729)
- 农业(41413)
- 院(41389)
- 财经大学(41077)
- 州(40440)
- 基金
- 项目(245433)
- 科学(193333)
- 研究(181568)
- 基金(178761)
- 家(154437)
- 国家(153138)
- 科学基金(132275)
- 社会(114514)
- 社会科(108358)
- 社会科学(108330)
- 省(94959)
- 基金项目(94923)
- 自然(85461)
- 教育(84115)
- 自然科(83419)
- 自然科学(83399)
- 自然科学基金(81867)
- 划(79753)
- 编号(75174)
- 资助(72886)
- 成果(60261)
- 部(54717)
- 重点(54386)
- 发(51463)
- 创(50939)
- 课题(50523)
- 创新(47484)
- 教育部(47441)
- 科研(47025)
- 国家社会(46868)
- 期刊
- 济(153101)
- 经济(153101)
- 研究(104125)
- 中国(58432)
- 学报(54180)
- 管理(51839)
- 科学(49956)
- 财(49267)
- 农(47787)
- 大学(41846)
- 学学(39446)
- 教育(38724)
- 农业(33058)
- 技术(30748)
- 融(29168)
- 金融(29168)
- 财经(26449)
- 业经(26264)
- 经济研究(25178)
- 经(22528)
- 问题(20377)
- 理论(18096)
- 图书(17419)
- 商业(17139)
- 技术经济(16801)
- 实践(16573)
- 践(16573)
- 科技(16319)
- 版(16040)
- 现代(15835)
共检索到501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顺 郭乾
当前我国消费不足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包括理论困境、逻辑困境、伦理困境及对策困境等。马克思消费力理论以消费力为基本范畴,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论题,适用于破解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治理困境,推动消费不足治理的根本转变。破解消费不足的指导理论不是经典经济危机理论,而是马克思消费力理论;根本治理目的不是扩大社会消费,而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根本治理任务不是释放购买力,而是培育居民消费力;根本治理对策不是提高居民收入,而是培育消费者;根本治理思路不是关注经济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顺 郭乾
当前我国消费不足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包括理论困境、逻辑困境、伦理困境及对策困境等。马克思消费力理论以消费力为基本范畴,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论题,适用于破解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治理困境,推动消费不足治理的根本转变。破解消费不足的指导理论不是经典经济危机理论,而是马克思消费力理论;根本治理目的不是扩大社会消费,而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根本治理任务不是释放购买力,而是培育居民消费力;根本治理对策不是提高居民收入,而是培育消费者;根本治理思路不是关注经济发展,而是关注人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艾婧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从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了消费的内涵和作用,对于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消费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深入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并借鉴马克思的经典思想,探讨解决消费不足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马克思 消费 贡献率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经济增长转变的关键是加大消费对增长的拉动力。进入后危机阶段,推动经济复苏固然还要投资需求继续发挥作用,但消费需求应该有更快的增长。研究并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特别需要重视马克思的消费力概念。由单纯重视生产力转到同时重视生产力和消费力,反映向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转变。消费力直接决定消费需求,培育和提高居民消费力就能提高经济增长能力。
关键词:
消费力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滕越 肖广岭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中蕴含着技术异化思想,技术表现为不受劳动者控制的资本生产力,作为科学技术实现的机器体系在资本关系下使劳动完全从属于资本,在机器体系的中介作用下劳资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加剧。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为分析数字技术的异化现象提供了根本视角,在生产关系层面说明了数字技术与劳资关系在相互形构过程中产生的异化现象,批判技术主体性理论所呈现的数字技术“拜物教”的本质,从而将被资本颠倒的社会劳动形式本身纠正过来,进而将数字技术作为社会劳动解放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应用基础上实现数字新文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赛北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环节,其成效如何,直接关乎培养什么人这个重大问题。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面临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法不够多元以及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实性、增强实效性及把握整体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实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困境 出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谭顺
从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的角度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有利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这与单纯从供求失衡角度解释经济危机相比,实现了由现象层面到本质层面、由对物象关注到对人的发展关注的转变。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与对工人工资的限制,导致生产力的绝对发展与消费力的相对萎缩,这种对立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利润率下降至临界点时,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激化,引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消费力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治理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明哲 吴姗姗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和对资产阶级消费理论的批判中诞生的,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科学体系,并成功预见了当代消费主义的典型特征与消极影响。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消费理论是当代中国消费现状的现实要求。我们要以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为指导,分析当代中国的消费现状,并结合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创新中国的消费文化,树立科学消费观,提高消费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关键词:
马克思消费理论 消费异化 科学消费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非 戴蕾
根据马克思消费和流通理论,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农民消费力较低和农村流通网络发展滞后。为了启动农村消费,政府应当实施的政策包括:(1)提高农民个人消费力的收入政策和价格补贴政策,以及提高农村社会消费力的分配政策;(2)通过推动城市连锁经营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的流通网络,节约农民购买消费品过程中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向仁康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是从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两个层面分析的,"制度性贫困"把"雇佣劳动"制度看成贫困的根源,论及的是相对贫困的范畴;而"失业性贫困"把"雇佣劳动"制度看成失业发生的制度环境,讨论的是绝对贫困的范畴,这也是马克思对市场体制下贫困的一般规律的揭示。我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应主要以"失业性贫困"来解释,以扩大就业政策来化解。
关键词:
马克思贫困理论 城市贫困 “失业性”贫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永红
马克思认为,物质消费只是休闲消费的一个方面,休闲消费更应注重人的精神陶冶与品格提升,注重文化的消费与熏陶。然而,在我国现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休闲消费被"物化"、休闲文化被"毒化"、"俗化"等不良倾向,因此,在马克思的休闲消费理论指下,加强休闲教育与休闲文化产业的引导是发展健康休闲消费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休闲 休闲消费 化闲文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姜莉 潘永强
尽管新福利经济学凭借严谨周密的数理分析成为西方经济福利问题研究的主流理论,但是越来越多的西方福利经济学者也意识到,舍弃文化价值的新福利经济理论,其指导现实发展实践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然而囿于理论筑基和研究方法局限,西方福利经济学者对文化价值的争辩多为直觉判断,相关研究也零散而不成体系。基于马克思文化观审视,西方福利经济理论以“偏好”分析替代经济中的“需要”研究,并舍弃经济发展的文化维度而以人的“均质”理性假设抽象研究现实的复杂社会劳动关系,其理论分析范式无法完成现实发展实践的从“物本位”的单纯经济增长到“人本位”的社会全面发展转换的科学引导。通过对西方福利经济学文化价值核算的纠偏,证明经济福利既包含有形社会财富,也包含文化等无形社会财富;忽略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必然导致对经济福利成果的价值低估和对社会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马克思文化观对经济福利中文化价值的科学揭示,不仅为现实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指引,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指导方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 中国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 中国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基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有利于对社会制度的本质、演变和现状进行系统的审视,有助于契合各流派的理论知识,从而对当前改革提供更全面而系统的认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条具有强大分析能力的研究路线在当今经济学界却被遗弃了,从而导致了不同流派在理论和现实问题上的无序争论和对立,从而严重窒息了改革的有序推进和理论的实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