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9)
- 2023(13949)
- 2022(12103)
- 2021(11462)
- 2020(9397)
- 2019(21797)
- 2018(21835)
- 2017(42602)
- 2016(23091)
- 2015(26028)
- 2014(26081)
- 2013(25877)
- 2012(23908)
- 2011(21536)
- 2010(21794)
- 2009(20003)
- 2008(19331)
- 2007(17073)
- 2006(15333)
- 2005(13311)
- 学科
- 济(93327)
- 经济(93218)
- 业(71374)
- 管理(61635)
- 农(51410)
- 企(46463)
- 企业(46463)
- 方法(37980)
- 农业(34142)
- 数学(33276)
- 数学方法(32871)
- 业经(25010)
- 中国(24897)
- 地方(22137)
- 财(21449)
- 制(18459)
- 学(18376)
- 贸(17516)
- 贸易(17508)
- 易(17034)
- 策(16091)
- 发(14294)
- 技术(14065)
- 环境(13885)
- 银(13845)
- 银行(13812)
- 理论(13510)
- 行(13231)
- 和(13077)
- 农业经济(12653)
- 机构
- 学院(325619)
- 大学(322752)
- 管理(132819)
- 济(131626)
- 经济(128634)
- 理学(115182)
- 理学院(113954)
- 管理学(112176)
- 管理学院(111582)
- 研究(109462)
- 中国(83135)
- 京(68320)
- 农(67920)
- 科学(67199)
- 财(57910)
- 所(54353)
- 业大(53201)
- 农业(51724)
- 中心(51344)
- 研究所(49316)
- 江(48403)
- 财经(45737)
- 范(43902)
- 师范(43612)
- 北京(42866)
- 经(41707)
- 州(39288)
- 院(38903)
- 经济学(36978)
- 经济管理(36357)
- 基金
- 项目(223399)
- 科学(175564)
- 研究(168851)
- 基金(160880)
- 家(138886)
- 国家(137601)
- 科学基金(118171)
- 社会(105786)
- 社会科(99757)
- 社会科学(99729)
- 省(87366)
- 基金项目(85933)
- 教育(75413)
- 自然(75102)
- 自然科(73275)
- 自然科学(73261)
- 划(72593)
- 编号(72124)
- 自然科学基金(71941)
- 资助(64980)
- 成果(58912)
- 部(49455)
- 发(49114)
- 重点(49091)
- 课题(47729)
- 创(45866)
- 国家社会(42691)
- 创新(42646)
- 项目编号(42304)
- 教育部(42099)
- 期刊
- 济(150944)
- 经济(150944)
- 研究(95869)
- 农(70095)
- 中国(63715)
- 学报(49905)
- 农业(47750)
- 科学(47132)
- 管理(43852)
- 财(40324)
- 大学(38797)
- 学学(36448)
- 教育(36027)
- 融(32145)
- 金融(32145)
- 业经(30052)
- 技术(27199)
- 业(21824)
- 经济研究(21251)
- 财经(20777)
- 问题(20726)
- 图书(20384)
- 经(17617)
- 版(16955)
- 理论(16207)
- 科技(15816)
- 技术经济(15648)
- 农业经济(15495)
- 现代(15335)
- 农村(15324)
共检索到482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矗群 李福仙 张开宁
在少数民族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除了需求巨大、总量严重不足的供需矛盾外,还存在严重的"供需错位"的突出问题,并逐步上升成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政府的投入绝大部分在县、乡(镇)级,对村组(社区)投入少之又少,使巨大的居家养老需求得不到相对应和相适应的供给回应。另外,"重机构、轻居家",养老机构建设迅速但利用率低,公共资源闲置现象严重。破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供需错位"的难题,需要突破局部思维整体建设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借鉴卫生系统的三级服务网络经验建设农村养老三级服务网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华 张洋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有所提升但仍然薄弱,而金融服务发展的落后是造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为例,选取四川省近二十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为样本,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在理财服务中,闲置资金利用率较低;在借贷服务上,生产性用途的贷款较少;在保险服务中,商业保险的覆盖率较低。因此本文从农户需求视角,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在基本金融服务的获取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孝胜
经济结构是否合理 ,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三农”问题十分突出的重庆民族地区 ,如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重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提出了在坚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兴农”的农业发展道路的同时 ,必须调整沿袭多年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重庆市 民族地区 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包鑫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满足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重要一环。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往往陷入"独自打保龄球"的窘境。公共性的缺失及对民族文化的非理性认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桎梏。通过探究公共文化服务的逻辑内涵与使命,本文认为应从扩展文化空间、开展文化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文化扶贫、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方面提升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文化自觉与公共精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聚居于边远的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凸现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使之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发展新农村 建设 民族地区 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聪敏
我国有658个少数民族县(市、旗),现有总人口1.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6%,耕地面积15080万公顷,草原面积30027万公顷,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社会生产力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但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其中有258个县(旗)属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点扶持对象。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八五”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生产条件改善和生产结构调整同步,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牧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仍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包鑫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关乎农村“空间正义”的实现,更关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自觉”的使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然,实体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同质化、碎片化难以应对民族文化被冲击、被消解的危机,而,信息技术手段为构建支撑民族文化记忆的虚拟文化记忆空间提供了可能。本文试图厘清虚拟文化记忆空间的概念与特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虚拟文化记忆空间建设的挑战,提出从建立数据基础设施,培育乡村主体,实现知识共建共享,多主体协同方面助力虚拟文化记忆空间建设。最后,通过引入项目实践以期为相关虚拟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 少数民族 记忆 虚拟文化空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虹
少数民族地区信息需求少、范围窄和层次低等问题突出,主要是由农村信息服务分散与农民的经济和文化隔阂所致。少数民族农民并非是需求高度一致的整体,不同类型群体有不同的信息需求。目前重点应强化政府责任,破解信息服务障碍;提高县区图书馆功能,使农民普遍得到信息服务;加大农民素质培训力度,促生更多和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晓东 曹晓星 明希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大量收集资料,总结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的经验,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办法,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西部 少数民族地区 科普事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俊英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关乎国家、地区的安定、协调发展。近年来,新疆的就业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由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阻碍了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非自愿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层化、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地位沉降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若干影响因素变量指标,先对广西壮族聚集地区农村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1份,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维度结构提出假设;再采用"配额"加"随机"的抽样方法,对广西、云南、贵州、四川4省的壮族、彝族、苗族、藏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哈尼族和傣族等9个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放独立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2份;对原假设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由6个维度构成,分别是教育与医疗、经济、民族文化、自然地理、人口、法律法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新农村建设是以一定的资源投入为重要前提条件的。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财政投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解决好至上而下的资金投入的配置效率离不开农村社会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本载体,它与农村社会各种组织的关系架构、农民的观念、劳动技能、技术技能密切相关。受地理环境、发展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要承担发展责任,又要承担追赶责任;既要在短期之内加快发展尽快改变其落后的现实面貌,又要在一定程度缩小与其他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其新农村建设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今后的对策是:第一,加大国家财政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第二,加大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可行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娅婕 胡静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俊 杨林 骆华松
在边疆少数民族的广大农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成为缓解民族矛盾的调压器。目前,如何开发和提升这些人力资源,使之成为带动当地社会发展的“能人”和适销对路的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本文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的迫切性出发,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得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的对策。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人力资源 能力提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阿不都热衣木·哈力克
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农村的差距在于乡镇企业阿不都热衣木·哈力克一我国地区差距的形成,既有内部条件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原因;既有本地区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的原因,也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或经济政策倾斜的原因。下面以新疆为例,主要分析民族地区与内地农民收入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