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9)
- 2023(12267)
- 2022(10746)
- 2021(10443)
- 2020(8464)
- 2019(19712)
- 2018(19177)
- 2017(37276)
- 2016(20359)
- 2015(22862)
- 2014(22805)
- 2013(22412)
- 2012(20449)
- 2011(17957)
- 2010(17941)
- 2009(16285)
- 2008(15797)
- 2007(13538)
- 2006(11674)
- 2005(10041)
- 学科
- 济(76061)
- 经济(75974)
- 管理(62538)
- 业(56397)
- 企(46897)
- 企业(46897)
- 方法(34135)
- 财(32247)
- 数学(29416)
- 数学方法(29092)
- 农(22752)
- 中国(21213)
- 学(17670)
- 地方(17562)
- 业经(17198)
- 务(15918)
- 财务(15853)
- 财务管理(15795)
- 制(15431)
- 农业(15186)
- 企业财务(15035)
- 财政(14836)
- 理论(13119)
- 贸(12535)
- 贸易(12530)
- 和(12295)
- 政(12273)
- 易(12185)
- 技术(11948)
- 环境(11886)
- 机构
- 大学(275863)
- 学院(275784)
- 管理(112333)
- 济(105252)
- 经济(102863)
- 理学(97820)
- 理学院(96793)
- 管理学(95250)
- 管理学院(94762)
- 研究(88614)
- 中国(65724)
- 京(58245)
- 财(57345)
- 科学(55651)
- 所(43596)
- 财经(42318)
- 农(41048)
- 中心(40417)
- 业大(40397)
- 江(39412)
- 研究所(39398)
- 经(38441)
- 北京(36628)
- 范(36508)
- 师范(36233)
- 院(32805)
- 州(32094)
- 农业(31784)
- 财经大学(31388)
- 经济学(30999)
- 基金
- 项目(192218)
- 科学(150631)
- 研究(144576)
- 基金(138014)
- 家(118824)
- 国家(117769)
- 科学基金(101537)
- 社会(89721)
- 社会科(84883)
- 社会科学(84860)
- 省(75449)
- 基金项目(74039)
- 教育(66192)
- 自然(65018)
- 自然科(63439)
- 自然科学(63427)
- 划(62998)
- 自然科学基金(62246)
- 编号(60702)
- 资助(56004)
- 成果(49871)
- 重点(42441)
- 部(42326)
- 课题(41333)
- 发(40593)
- 创(40019)
- 项目编号(37770)
- 创新(37185)
- 教育部(36559)
- 科研(36311)
- 期刊
- 济(115544)
- 经济(115544)
- 研究(82731)
- 中国(54149)
- 财(47123)
- 学报(41706)
- 科学(39119)
- 管理(38733)
- 农(38148)
- 教育(32266)
- 大学(31842)
- 学学(29969)
- 农业(26537)
- 技术(22575)
- 融(21061)
- 金融(21061)
- 财经(20029)
- 业经(19502)
- 经济研究(18318)
- 经(16904)
- 问题(15048)
- 图书(14675)
- 理论(13807)
- 科技(13346)
- 版(12847)
- 实践(12753)
- 践(12753)
- 现代(12390)
- 技术经济(12383)
- 财会(12372)
共检索到398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牟燕 钱忠好
研究目的:对2000—2013年土地财政依赖度进行测度,分析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空间差异,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破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困境的路径选择。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三维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0—2013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金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财政依赖度呈现上升态势。2000—2013年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出让金水平年均14366.96×108元,累计达201137.40×108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9.17%。200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财政依赖度为8.51%,2013年为38.80%,14年间增加了30.29个百分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陶泽良 马晓妍
经济步入新常态,土地财政赖以存在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下行,楼市成交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土地抵押融资债务不堪重负,土地财政无节制推进加剧了宏观经济风险。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当理性看待,采取五大转型对策。一是完善现行财税体制,理顺中央地方之间事权财权;二是严格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三是完善不动产税制,优化税收结构;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五是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分税制 土地财政 转型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陶泽良 马晓妍
经济步入新常态,土地财政赖以存在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下行,楼市成交放缓,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土地抵押融资债务不堪重负,土地财政无节制推进加剧了宏观经济风险。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当理性看待,采取五大转型对策。一是完善现行财税体制,理顺中央地方之间事权财权;二是严格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三是完善不动产税制,优化税收结构;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五是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分税制 土地财政 转型对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德昭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科学的地方财政治理评估体系等途径入手,提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改革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德昭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
[期刊] 改革
[作者]
闫坤 徐鹏庆
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地方政府为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除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外,还利用土地开发征收土地出让金来筹集财政收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重构财政激励机制;合理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调整政府间财政收入,进一步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制度;改革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财政激励 财政困境 政府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尚莉 杨尊亮
文章立足于我国当前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两难冲突的现实状况,运用"高能激励"效用,分析在财政分权体制之下财政激励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而对我国环境质量施加影响。最后指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不力的根源在于缺乏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有能力进行环境规制的制度环境,因此,要想走出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困境还是得从制度层面入手。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环境规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陆阳春
金融危机后,美国部分州和地方政府陷入财政困境,有些甚至濒临破产边缘。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雇员养老金负债庞大、部分支出缺乏效率、政策调整缺乏时效性等。对此,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也逐渐尝试通过调整政策、改进管理来摆脱困境。我国地方经济近些年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财政风险。为防止我国地方政府陷入财政困境,应汲取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教训和经验,未雨绸缪,提早规划。
关键词:
财政困境 财政管理 风险防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伟 许恋天
享有举债权的省级政府“代举”市县级政府专项债,具有防控地方债务风险与帮助无举债权的市县级政府筹集资金建设地方的双重功效。然而,“代举”机制的层级化举债逻辑与专项债券的直接融资功能存在冲突,制约了专项债券的市场化、法治化发展。唯有将省级政府集中包办的“代举”机制,转换为市场主导、全程监督的“核举自发”机制,方可使专项债券制度回归社会融资功能,迈入横向政社共建共享、纵向权责协调匹配的简约高效路径。当下,采取省级政府“核举”而市县级政府“自发”的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模式,需要完整配置市县级政府的“借用管还”权责,强化省级政府的监管监督职责,持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调节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宇波 刘佳敏
积极稳妥推进行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增强监督合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通过对山西省调研发现,地方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还面临不同程度的执行困境和制约条件。因此,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应推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建立健全综合执法机制;深入落实信用登记存储,搭建跨地域数据共享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构建"大数据+政府监管"平台;加强社会共治,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行政审批改革 事中事后监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鲲 郑威
当前,地方政府形成了依赖土地征收获取财政收益的财政收入模式,而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制度变迁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土地管理法》的3次修订及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均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强化有其必然性,要从根本上破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模式的路径依赖,需要修订现有《宪法》条款,积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落实法治政府"还权于民"的民主要求,推动房产税改革法治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平
武汉政府投融资平台从发展伊始,就与财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从起步至今,都没有真正理顺二者的关系。尽管财政一直对其存在着管理之实,却又一直没有清晰其管理角色。随着近几年武汉政府投融资平台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震 邢军
近年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助长了房地产投机,引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对宏观经济稳定埋下了隐患。事实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以经济内容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及其引发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引起土地财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陷入了巨大困境:一方面,财力面临枯竭的问题;另一方面,其面临不断增长的支出需求。在这种预算约束条件下,"土地财政"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政绩考核 土地财政 分税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1.深化分税制改革,实现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分税制改革引致的财政赤字催生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象。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土地财政,必须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深化分税制改革,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如通过适当调整税种归属、税收划分比例来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划分。另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彩霞
1.强化财政实力,确保财政收入运行机制顺利运行。(1)推动税收制度稳步改革。首先政府要想对自身职能予以充分发挥,其离不开充足而及时的资金支持。在政府各项收入手段中,税收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且属于无可替代的一种创收方式。倘若税收制度存在不合理性,或者征收税款时未遵循相关规范,则会导致财政收入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地方政府应就基于现行税收制度,稳步推进,深化改革,提高新税源开发力度,建立并完善常规性税源开发机制。与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