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9)
- 2023(10337)
- 2022(8827)
- 2021(8032)
- 2020(6967)
- 2019(16141)
- 2018(15737)
- 2017(30548)
- 2016(16806)
- 2015(18965)
- 2014(19086)
- 2013(18974)
- 2012(17630)
- 2011(15973)
- 2010(16041)
- 2009(15203)
- 2008(15358)
- 2007(14082)
- 2006(12173)
- 2005(11077)
- 学科
- 济(68820)
- 经济(68699)
- 管理(52547)
- 业(49499)
- 企(39956)
- 企业(39956)
- 方法(32331)
- 数学(28728)
- 数学方法(28445)
- 财(22559)
- 农(20310)
- 制(18908)
- 中国(17755)
- 业经(14977)
- 贸(14263)
- 贸易(14261)
- 易(13904)
- 学(13584)
- 务(13205)
- 财务(13174)
- 财务管理(13138)
- 农业(13088)
- 银(12666)
- 银行(12635)
- 企业财务(12450)
- 地方(12280)
- 体(12167)
- 行(11997)
- 融(11529)
- 金融(11525)
- 机构
- 大学(246851)
- 学院(245292)
- 济(103956)
- 经济(101791)
- 管理(93457)
- 研究(81671)
- 理学(80486)
- 理学院(79592)
- 管理学(78276)
- 管理学院(77804)
- 中国(62967)
- 财(51819)
- 京(50675)
- 科学(49116)
- 农(42923)
- 所(41740)
- 财经(40550)
- 中心(38547)
- 江(37776)
- 研究所(37623)
- 业大(36707)
- 经(36688)
- 农业(33751)
- 经济学(33286)
- 北京(31641)
- 范(30527)
- 经济学院(30276)
- 师范(30206)
- 财经大学(30047)
- 州(29317)
- 基金
- 项目(162300)
- 科学(127500)
- 基金(118625)
- 研究(117997)
- 家(103382)
- 国家(102506)
- 科学基金(87362)
- 社会(76563)
- 社会科(72519)
- 社会科学(72497)
- 省(63179)
- 基金项目(62809)
- 自然(55334)
- 教育(54609)
- 自然科(54050)
- 自然科学(54032)
- 划(53132)
- 自然科学基金(53106)
- 资助(48275)
- 编号(47467)
- 成果(39180)
- 部(36968)
- 重点(36808)
- 制(34515)
- 发(34317)
- 创(33679)
- 课题(32741)
- 国家社会(32224)
- 教育部(31855)
- 创新(31682)
- 期刊
- 济(113724)
- 经济(113724)
- 研究(72356)
- 中国(48578)
- 财(42456)
- 学报(39432)
- 农(39376)
- 科学(35531)
- 管理(32858)
- 大学(30039)
- 学学(28553)
- 农业(25679)
- 融(24762)
- 金融(24762)
- 教育(23008)
- 财经(20716)
- 技术(20167)
- 经济研究(18545)
- 业经(18348)
- 经(17750)
- 问题(15452)
- 业(13505)
- 贸(12794)
- 版(12634)
- 技术经济(12216)
- 理论(12000)
- 统计(11512)
- 商业(11167)
- 财会(10872)
- 实践(10712)
共检索到363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晨曦 曾益
中央调剂制度是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第一步,对缓解部分省份养老金支付危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建立精算模型,测算了中央调剂基金的财务状况,并仿真模拟中央调剂制度对各省(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财政补贴的影响。结果显示:(1)未实施中央调剂制度时,中部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首次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早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后全国有19个省(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首次出现累计赤字的规模下降,四川、辽宁首次出现累计赤字的时点后移;(3)提高中央调剂金上解比例有利于增强中央调剂制度的调剂效果;(4)中央调剂制度的调剂效果受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力度的正向影响;(5)现行中央调剂制度上解、拨付办法下,提高遵缴率会增加高退职比地区的基金收入。中央调剂制度虽有利于提高西部及低市场化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但实际调剂效果受退休年龄、遵缴率、工资水平等因素影响。加大调剂力度应综合考虑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现状、兼顾公平与效率。
关键词:
养老金 中央调剂制度 财政负担 可持续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元刚 刘嘉艳 齐嵩喆
2018年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率先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并以此作为全国统筹的第一步。为了探究中央调剂金制度对各个省份养老金负担的影响,本文基于省级层面构建了人口规模预测模型和基金收支精算模型,并进行了未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加强中央调剂制度、渐进式延迟退休等五种情景的仿真模拟测算。研究发现:(1)在不实行中央调剂制度的情景下,我国各个省份之间养老金的年度余额和累计余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到测算期末(2050年),极小部分省份存在基金结余,而绝大多数省份存在基金缺口;(2)中央调剂制度可以调整各个省份之间的养老金分配,减少养老金负担;(3)提高上解比例会加强中央调剂力度,进一步均衡各省间的养老负担;(4)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中央调剂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5)在提高征缴率的背景下实施中央调剂制度可以有效增强调剂效果。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春根 赵阳
基于201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调剂前后各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和人均当期结余等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为调剂“输出”地区,东北地区为最大调剂“输入”地区;中央调剂制度对省份间“正向调剂”主要作用于东北三省,“逆向调剂”主要作用于东部地区。调剂前后,省份等级变动以向上为主、向下为辅。为更好实现中央调剂制度与全国统筹制度的有效衔接,应明确责任分担和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制度规范性;夯实信息平台构建,提高省域协同性;做大养老保险“蛋糕”,保障基金可持续性;分好养老保险“蛋糕”,提升制度公平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峰 李琪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分化的目益加剧,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个人希望依靠保障制度提高生活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政府则希望借此来实现社会稳定。本文首先对国外养老基金有效监管制度的基本内容作了简述,再从分析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缺陷入手,就健全和完善我国养老金监管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金 有效监管 指数化调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春
本文将养老金制度缴费率变量引入两期迭代模型,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缴费率的消费效应、储蓄效应、资本效应以及经济增长效应等经济效应指标,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测算各种指标的数值。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建立了系统的养老金制度缴费率的经济效应指标体系,并作了定量测算。测算分析表明,储蓄外生时缴费率和储蓄率组合可以优化个人效用,但不产生显著的消费效应;储蓄内生时,缴费率的储蓄效应为负,个人账户缴费的资本以及经济增长效应与个人账户收益率相关,统筹账户的资本及经济增长效应为负。
关键词:
混合制养老金制度 缴费率 经济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康书隆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养老金体系出现了一系列危及自身支付能力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老龄化被认为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国际和国内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当前养老金制度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非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制度潜在的缺陷导致制度费率过高,给付水平较低,覆盖面无法有效拓展,制度内赡养比居高不下,且统筹层次低下无法有效分散风险等问题,使我国当前较为有利的人口结构无法被充分利用,养老金制度的偿付能力遭到极大的削弱。因此,增强制度的精算激励、提高统筹层次以及对个人账户的改革是确保我国养老金制度安全运行的有效改革途径。
关键词:
赡养比 偿付能力 老龄化 覆盖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维强 刘俊霞 杨华磊
为解决各省养老基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国家开始实施中央调剂制度,但是中央调剂制度实施后会对各省养老金财务状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中央调剂制度如何优化才能保证其积极效应的发挥?为回答这一科学问题,本文以城镇职工统筹账户养老金为例,通过建立评估中央调剂制度下各省养老金收入支出的精算模型,基于现实可行参数模拟后发现:(1)中央调剂制度实施之后,北京、广东、福建、西藏、贵州、上海、江苏和山东首次产生累计赤字的年份提前,重庆、湖南、广西、江西、河北、安徽、海南、宁夏、新疆、河南和山西首次产生累计赤字的年份延迟,其余省份首次产生累计赤字的年份保持不变。(2)如果上解方案调整定位于上解比例不断提高,那么养老金调剂规模增加,调剂金净流出地区财政负担会进一步加重。(3)如果拨付方案调整定位于中央调剂金全部弥补养老金亏空省份,那么当平均上解比例介于9%~15%之间时,中央调剂金首次出现不能完全弥补当期各省养老基金缺口的年份最晚。政策启示在于优化中央调剂金制度的过程中,上解方案及拨付方案的调整可以作为下一步的优化方向,但是需注意的是,调剂金的上解比例应设置适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拨付方案的调整也不能成为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根本方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云 邵明波
利用2012—2016年相关数据,在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基础上,测算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省际再分配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显示:(1)各省份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支撑、制度支撑和制度需求等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2)中央调剂制度具有均衡地区间养老负担的省际再分配效应,随着上解比例的提高,再分配效应更强,但效应的力度在减弱。(3)贡献地区相对集中,受益地区相对分散,测算结果与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吻合度较高。(4)同时发现,中央调剂制度具有一定的"逆向调节"效应,这对该制度的社会公平性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中央调剂制度 省际再分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房连泉 魏茂淼
为平抑地区间养老保险的财务失衡,国家自2018年开始实施中央调剂制度,本文重点测度该制度对地区养老基金结余的再分配效果。从未来10年的测算结果看,中央调剂制度将对地区间的基金失衡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尤其体现在基金结余大省和基金缺口大省之间的资金再分配上;实施调剂制度后,反映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备付月数不均衡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改善效果有限。从根本上讲,省际之间养老保险财务失衡的原因在于统筹层次低,制度赡养结构、经济发展差距等因素决定了地区之间基金收支的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上述因素,中央调剂制度对地方养老基金结余的影响相对微弱,并不能改变各地养老保险财务走向两极分化的趋势。未来中央调剂制度仍需要更加"精准化"的改进措施,同时面临着向实现全国统筹的转型任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银凤 史梦昱
以全国31个省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假定当期存在养老金余缺调剂,观测政策实施影响,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回归后得出主要结论:养老金调剂对其他地区的养老金替代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微观层面对地方养老保障发展有改善作用;同时,对调剂金制度实施前后地方整体的养老保障发展指标进行因子和聚类分析后发现,调剂金制度的落实能够较为明显地改善地方养老保障发展状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自1984年我国实行退休费社会统筹以来,统筹覆盖面逐渐扩大,统筹办法日益趋于完善,统筹层次逐步提高。截止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湖南、江西、福建、四川、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等16个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严华
本文构建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的模型,就各省的人口变量、工资变量、政策变量(即上解比例)对该省调剂率的影响进行了数理推论,并对上解比例为3%和3.5%的两种情景进行了模拟测算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发现,某一省份"净接受"或"净贡献"的中央调剂金占中央调剂金总规模之比,即调剂率的方向和比率值的大小,取决于该省的人口变量和工资变量,而与上解比例无关。提高上解比例,并不影响各省份调剂率的方向与比率值的大小,但却提高中央调剂金总规模和各省份的净拨付额,均衡各省份当期养老基金净收入额的分布和累计结余基金的分布(大幅降低某些省份累计结余的赤字额,但对累计结余较多的省份的影响并不大),从而有效均衡了全国各省份养老保险负担,在全国各省份之间实现了有效调剂。本文建议确定中央调剂金的最适度上解比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俞平康 周为华 王晶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养老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基本已完成制度上的全覆盖,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支柱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金体系,初步实现了居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但是,在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之下,公共养老金计划赡养比持续提升、财政补贴节节攀升、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降等严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刚 张秋秋
本文提出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用以度量制度赡养率的地区间差异程度。计算结果表明,2007-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从0.2011提高至0.2557,制度赡养率省际差异程度明显扩大。基于不同的制度赡养率调整目标,我们设计了两个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方案,测算中央调剂制度对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的影响,并与中央调剂现行方案进行比较。测算结果发现,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可以使2015年的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从0.2727下降至0.0893和0.0659,现行方案可以使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下降至0.1965,如果上解比例提高至5%,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可以下降至0.1275。将平衡省际制度赡养率差异作为政策核心目标、基于人均缴费水平计算调剂规模以及逐步提高上解比例应成为中央调剂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
关键词:
制度赡养率 基尼系数 中央调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