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8)
- 2023(5224)
- 2022(4499)
- 2021(4384)
- 2020(3528)
- 2019(7618)
- 2018(7503)
- 2017(14695)
- 2016(8195)
- 2015(9017)
- 2014(9121)
- 2013(9039)
- 2012(8642)
- 2011(8119)
- 2010(8471)
- 2009(8255)
- 2008(8078)
- 2007(7650)
- 2006(7085)
- 2005(6674)
- 学科
- 济(31440)
- 经济(31408)
- 管理(24946)
- 业(22806)
- 企(19106)
- 企业(19106)
- 方法(11705)
- 财(9868)
- 数学(9558)
- 农(9549)
- 中国(9522)
- 数学方法(9357)
- 策(8619)
- 制(7982)
- 贸(7354)
- 贸易(7350)
- 理论(7283)
- 易(7193)
- 学(7177)
- 业经(7128)
- 银(6894)
- 银行(6892)
- 行(6625)
- 融(6404)
- 金融(6403)
- 及其(6101)
- 农业(5950)
- 地方(5748)
- 政策(5748)
- 教育(5741)
- 机构
- 大学(121900)
- 学院(120951)
- 济(51544)
- 经济(50272)
- 管理(43362)
- 研究(42444)
- 理学(35615)
- 理学院(35213)
- 中国(35042)
- 管理学(34511)
- 管理学院(34263)
- 财(28248)
- 京(25508)
- 科学(22987)
- 所(21615)
- 财经(21153)
- 江(20262)
- 中心(19613)
- 经(19040)
- 研究所(18952)
- 范(18612)
- 师范(18532)
- 北京(16721)
- 州(16277)
- 经济学(15964)
- 财经大学(15365)
- 院(14949)
- 农(14732)
- 师范大学(14683)
- 经济学院(14169)
- 基金
- 项目(66768)
- 研究(53790)
- 科学(52759)
- 基金(47922)
- 家(40107)
- 国家(39711)
- 科学基金(33732)
- 社会(33481)
- 社会科(31694)
- 社会科学(31688)
- 教育(25305)
- 省(24614)
- 基金项目(23253)
- 编号(22934)
- 划(21624)
- 成果(21540)
- 资助(21059)
- 自然(19950)
- 自然科(19444)
- 自然科学(19441)
- 自然科学基金(19103)
- 课题(16657)
- 部(15803)
- 重点(15084)
- 性(14991)
- 发(14320)
- 项目编号(13956)
- 教育部(13955)
- 年(13859)
- 人文(13420)
共检索到202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人民币汇率低估论者以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和用购买力平价估算的汇率为主要依据,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并以此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论据。然而,客观事实充分表明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一个伪命题。美国为实施其经济战略必将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争论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非理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高增长压力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积极应对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要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人民币汇率问题,破解人民币汇率难题的战略选择是: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实施积极人民币汇率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涛 胡志鹏
关于人民币汇率和全球经济失衡的讨论成为近期热点,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低估。国际上有一些人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最主要的原因。尽管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较严重,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造成过去几年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最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外部失衡源自国内经济中深层的结构性扭曲。我们的研究发现:多数情况得出的结果是人民币估值偏低,但确定具体的低估幅度却相对较难。对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让经济基本面在汇率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基本面的因素引导汇率接近均衡水平。预计今后几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每年将上升5%-10%,由名义汇率升值和调整国内相对价格来共同实现。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人民币汇率 汇率模型 政策推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贺刚
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以及汇率错位问题。在归纳测算均衡实际汇率的主流经济理论及方法之后,文章回顾了近期文献对人民币汇率偏离的实证结果,后运用3种检验手段对人民币汇率失调幅度进行测算与判断。研究表明,目前的均衡实际汇率测算方法各含缺陷,且人民币汇率在1996-2007年间未出现严重错位现象。根据目前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我们建议: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进口并优化进口格局;灵活运用汇率制度与价格政策相结合的机制,从而保障汇率更加平稳、趋于均衡。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人民币错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项后军 潘锡泉
本文运用Bai-Perron内生多重结构突变检验方法和结构突变协整方法,针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及其失调程度进行了重新估计。发现样本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确实发生了两次结构突变,突变时点分别为2002年12月和2007年4月。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际有效汇率数据生成过程为均值突变单位根过程,这意味着2005年7月汇改对汇率数据生成过程确实产生了结构性变化的冲击,其结果是使得汇率均值无法回复到突变前的水平,此外,样本期内汇率仍各发生了两次明显的低估和高估,但其失调程度却并未像一些未考虑结构突变的研究那么严重。本文最重要的发现是,升值性汇改政策的实施,不仅基本扭转了汇率长期处于低估的局面,还导致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估(截至2008年底,约高估10%)。这与胡春田(2009)、刘玉贵(2009)、彭国富(2010)等最近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一致,故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时期以来的(汇改后近年来的绝大部分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低估,更不存在欧、美等国最近一直所指责的被严重低估。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臧显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干杏娣
汇率政策的概念内涵有广义、狭义两个不同范围的含义。从狭义上说,汇率政策的内涵为目标汇率水平的高低及其变动的速度与幅度,此即为人们通常使用的概念。但从广义上说。汇率政策还可包括与汇率水平密切相联系的汇率制度方面的内容。它既涉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工宇
本文认为基于贸易保护之初衷,美国政商界部分人士以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而给出口企业带来不公平竞争优势为由提出人民币汇率构成补贴的观点,由此引发能否对人民币汇率采取反补贴措施的争议。本文将该争议之焦点定位于WTO之反补贴协定框架之下,并结合我国汇率制度之形成基础及其对宏观经济的作用综合分析,认定人民币汇率不构成WTO体制下补贴的定义及法定构成要件,仅凭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断定其构成补贴的观点缺乏法律依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补贴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孟楠 张乔
基于BEER模型的研究框架,利用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偏移均衡汇率水平进行测算,并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现实偏移中的低估假设进行检验后发现,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表现为快速上升趋势,不存在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严重低估。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低估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建东 邹佳洪
本文评述了当前较为流动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及其研究成果,使用宏观经济平衡法评估5年内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模型结论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在2013~2016年呈现小幅高估,至2018年的中期水平低估程度不足1%,人民币实际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宏观经济平衡法 均衡汇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帆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逻辑和历史过程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实行市场基础上的单一浮动汇率,结束了牌价汇率、调剂汇率、个人调剂汇率、黑市汇率4种汇率并存的复杂局面。新的汇率将对国民经济和企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并且有一个十分不确定的前途。为此,有必要从历史、现状到未来,进行一番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近几年,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这一主张立足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其依据主要涉及经常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压力和购买力平价这三方面的因素。本文将分别探讨和反驳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论点。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升值 经常收支 购买力平价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范智勇
人民币国际化正积极推进,这是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必然结果。为确保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顺利,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吸取其他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教训,并探寻新的解决办法。美元国际化进程中遭遇的"特里芬难题"曾摧毁了二战结束时构建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带来了世界金融大动荡。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如果照搬美元"一币独大"的运作模式,也必然会遭遇"特里芬难题"。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本文在分析美元遭遇的"特里芬难题"基础之上,循着陈建奇(2012)结论的思路,提出了构建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为中心的"三足鼎立"国际货币新体系的构想。这不仅可以化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遭遇的"特里芬难题",更为构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鸣川 刘明梁 曹宇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崔红宇 刘东坡
均衡汇率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通过构建人民币名义均衡汇率决定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与日元的名义均衡汇率及其适应波动区间,发现在2006年之前,人民币相对美元和日元的名义汇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相对于欧元的名义汇率存在高估;在2007年至2010年间,人民币相对于三种货币的名义汇率均处于较为均衡的水平;而在2010年以后,人民币相对于三种货币的名义汇率均存在较为明显的高估。同时,人民币名义汇率的适宜波动区间应在4%~8%之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武康平 郭鸿勋
该文讨论了在我国对外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下,汇率与对外收支"双顺差"的关系以及对外收支对国内货币供求的影响,然后利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模型探讨了应对"双顺差"的汇率政策选择,探讨了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何时升值以及如何升值的问题。
关键词:
双顺差 汇率政策 货币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