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8)
- 2023(16984)
- 2022(14610)
- 2021(13718)
- 2020(11319)
- 2019(25769)
- 2018(25946)
- 2017(48987)
- 2016(27053)
- 2015(30073)
- 2014(30167)
- 2013(29636)
- 2012(26911)
- 2011(24483)
- 2010(24619)
- 2009(22788)
- 2008(22551)
- 2007(19857)
- 2006(17810)
- 2005(15846)
- 学科
- 济(105998)
- 经济(105850)
- 业(81813)
- 管理(77636)
- 企(60696)
- 企业(60696)
- 农(52023)
- 方法(43504)
- 数学(37405)
- 数学方法(36942)
- 农业(34570)
- 财(30031)
- 业经(29797)
- 中国(28367)
- 制(27392)
- 学(22820)
- 地方(21271)
- 体(19948)
- 银(17908)
- 银行(17864)
- 务(17474)
- 财务(17402)
- 财务管理(17362)
- 贸(17285)
- 贸易(17278)
- 技术(17265)
- 理论(17241)
- 行(17081)
- 易(16827)
- 融(16757)
- 机构
- 学院(380382)
- 大学(380201)
- 济(151498)
- 管理(148701)
- 经济(148168)
- 研究(129560)
- 理学(128779)
- 理学院(127358)
- 管理学(125146)
- 管理学院(124440)
- 中国(97253)
- 京(80520)
- 科学(79683)
- 农(77711)
- 财(72346)
- 所(65237)
- 业大(61521)
- 农业(59525)
- 中心(59123)
- 研究所(59015)
- 江(57056)
- 财经(56434)
- 经(51427)
- 范(51019)
- 师范(50564)
- 北京(50415)
- 院(46307)
- 州(45508)
- 经济学(44582)
- 财经大学(41710)
- 基金
- 项目(258145)
- 科学(203003)
- 研究(191205)
- 基金(187098)
- 家(163083)
- 国家(161634)
- 科学基金(138388)
- 社会(120840)
- 社会科(114108)
- 社会科学(114078)
- 省(101045)
- 基金项目(99385)
- 自然(88645)
- 教育(87045)
- 自然科(86528)
- 自然科学(86509)
- 自然科学基金(84965)
- 划(84381)
- 编号(78734)
- 资助(75505)
- 成果(64910)
- 重点(57645)
- 部(57487)
- 发(55027)
- 课题(53955)
- 创(53472)
- 制(50644)
- 创新(49883)
- 国家社会(49741)
- 教育部(49061)
- 期刊
- 济(174125)
- 经济(174125)
- 研究(114979)
- 中国(79136)
- 农(78696)
- 学报(62681)
- 科学(57334)
- 财(55568)
- 农业(53090)
- 管理(52815)
- 大学(48646)
- 学学(45917)
- 教育(44919)
- 融(36866)
- 金融(36866)
- 业经(32542)
- 技术(31367)
- 财经(27910)
- 业(25220)
- 经济研究(25149)
- 经(23806)
- 问题(23432)
- 版(20782)
- 科技(18779)
- 理论(18126)
- 图书(17524)
- 技术经济(17471)
- 现代(17334)
- 业大(17224)
- 世界(16920)
共检索到567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构想,是对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城乡关系变迁和乡村价值重现的时代回应和历史要求。乡村振兴的根基和底蕴在于乡村治理,后者也会制约着产权制度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特别是在治理结构、民众参与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仍存进一步拓展深化的空间。由黄涛教授、朱悦蘅教授所著的《农村产权制度变革与乡村治理研究》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产权制度变革与乡村治理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将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而有效的治理又能更好发挥各类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乡村的充分发展和全面振兴。因此,无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珺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直接影响到"三农"的发展,乡村的振兴。为此,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推动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西安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辉 袁世忠
乡村治理结构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同的乡村治理结构,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模式各不相同,而与其相应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也会存在着显著差异,尤其是乡村治理的组织体制或治理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其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可以说,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公共物品合理筹资和有效供给的前提,而有效的乡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又成为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现行的乡村治理结构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影响,进而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供给制度 改革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霞
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与产权制度的改革──林业产权研究之五张春霞近二十年来,社会林业业起了世界的广泛重视,而乡村林业则是社会林业的发源地和最主要的类型。中国作为一个尚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国,发展乡村林业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尤其是在南方集体林区。在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永富 林夏珍
浙江省乡村林场近几年有了迅速发展,但同时其产权制度建设是严重滞后和欠缺的。文章认为重新构建乡村林场产权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改革,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的前提条件,是发展规模经济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乡村林场产权制度建设的调查研究,文章提出理顺产权关系、明晰产权主体、改革现行产权结构和切实保护产权主体利益等具体措施,以促进乡村林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村林场,产权制度,规模经济,股份合作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只有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振兴才有深厚的底蕴,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才能夯实,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2016年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注: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关键词: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乡村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克新
一 以灵活的经营机制为特征的乡村企业,在不长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了总量扩张,对此我们应有两点基本估价:其一,乡村企业实现速度为主型相对速度效益型要容易得多;其二,这种以经营机制为支撑的速度型,已隐含着因产权制度不健全而积聚的某些问题和矛盾。因此,乡村企业要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就必须尽快完善其产权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杨义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实现形式和运营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营造了制度环境。本文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证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实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村庄人口规模越大、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越长、村庄治安状况越好的村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明显;村“两委”一肩挑的村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设置集体股并不能增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会有抑制作用。这启发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结合村庄实际,聚焦跨村“抱团”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优化集体股权结构等方面的改革,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进而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稳固的制度基础。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晓
在党的二十大所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制度创新,承载着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使命。基于“制度与生活”的分析框架及六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经验素材,可以发现制度创新的典型探索紧紧围绕着“融入群众生活”的主线展开,并具体呈现为从强化村级党建到搭设制度通道再到发起群众动员的发展脉络。“融入群众生活”提升了制度创新的情境适应性与治理有效性,也凸显了群众生活秩序的强大坚韧性与相对独立性。由此,在保证制度尊重群众日常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推进制度对转型期农民生活秩序的合理调节,实现制度与生活的辩证统一便构成了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德进
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对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林业产权的特点,对南方乡村集体林业产权制度的根本缺陷作了探讨,如产权主体虚设,权能不清;无差异共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权利约束失效,委托代理关系扭曲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稳定股本金、优化股本结构,同时建立名副其实的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产权制度 治理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田光明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和产权制度的激励约束等功能的缺失,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农民权益受损问题较为严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城乡统筹要求改变城乡二元基础制度,从制度上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城乡要素以价格信号进行流动,同时农民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要素价值增值收益。土地资源是农村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土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土地制度的激励约束以及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农民权益,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提出集体土...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土地产权 物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