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5)
2023(2617)
2022(2210)
2021(2089)
2020(1698)
2019(3919)
2018(3806)
2017(7038)
2016(4130)
2015(4595)
2014(4455)
2013(4460)
2012(4366)
2011(4042)
2010(4168)
2009(3836)
2008(4209)
2007(3737)
2006(3376)
2005(3135)
作者
(13417)
(11390)
(11294)
(10672)
(7490)
(5449)
(5081)
(4279)
(4242)
(4193)
(4056)
(3922)
(3835)
(3808)
(3696)
(3516)
(3387)
(3379)
(3367)
(3228)
(2999)
(2915)
(2858)
(2807)
(2693)
(2607)
(2534)
(2388)
(2332)
(2332)
学科
(16496)
经济(16477)
(10965)
管理(10165)
(9109)
企业(9109)
方法(6989)
(6412)
数学(5751)
数学方法(5654)
(4968)
中国(4774)
(4401)
理论(3597)
(3563)
财务(3559)
财务管理(3552)
(3501)
金融(3497)
企业财务(3457)
业经(3397)
农业(3242)
教育(3234)
(3122)
(2963)
银行(2942)
(2819)
(2789)
地方(2473)
(2228)
机构
大学(67053)
学院(64124)
研究(25144)
(24284)
经济(23789)
管理(20409)
中国(18256)
理学(17565)
科学(17311)
理学院(17271)
管理学(16794)
管理学院(16685)
(14515)
(14234)
(14121)
研究所(13168)
(12131)
农业(11346)
业大(10629)
中心(10225)
(10173)
(10136)
师范(10025)
财经(9769)
北京(9053)
(8906)
(8570)
师范大学(8307)
经济学(8301)
科学院(7947)
基金
项目(42285)
科学(33035)
基金(31542)
(28741)
国家(28525)
研究(28221)
科学基金(23376)
社会(17888)
社会科(16715)
社会科学(16710)
基金项目(16536)
自然(16051)
(15750)
自然科(15673)
自然科学(15666)
自然科学基金(15409)
(14211)
教育(13588)
资助(12874)
编号(10355)
重点(10049)
成果(9714)
(9565)
(8615)
计划(8578)
(8562)
科研(8420)
创新(8104)
教育部(8000)
大学(7979)
期刊
(27980)
经济(27980)
研究(19448)
学报(15353)
(13093)
科学(13023)
中国(12758)
大学(10934)
学学(10239)
(9461)
农业(8716)
教育(7722)
管理(7395)
(6147)
金融(6147)
财经(5490)
(4718)
(4582)
(4555)
经济研究(4478)
业大(4128)
技术(4056)
问题(3564)
世界(3533)
农业大学(3468)
业经(3214)
图书(3207)
国际(3025)
资源(2945)
科技(2917)
共检索到97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宁殿霞  
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就利润率下降规律对马克思的理论提出两个方面的否定:一是他认为马克思缺乏历史视角和可靠数据,没有关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陷入"无限积累原则"的误区;二是他将资本收益率的持续上升等同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是一个被证明了的错误的历史预言。实际上,皮凯蒂是从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是与生产率提高无关的运动;他把资本价值增殖复归点上的确定结果等同于出发点上的一种趋势性规律,正是这一点构成了《21世纪资本论》之谜。这一迷局的破解不但使《21世纪资本论》的价值得以真实显现,而且使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科学性再一次得到证实,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罗知  
《21世纪资本论》指出,贫富差距主要来自资本收入不平等,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结构和财富结构相差悬殊。在发达国家,收入最高的10%的人拥有全社会财富的60%,而其中收入最高的1%占有全社会财富的35%。要解决贫富差距,应该对资本征收累进税。通过征税改变规则、提高金融数据的透明度、防范金融危机、巩固民主社会。该书引起巨大反响,有褒有贬。该书忽视储蓄率而仅由r>g就得出资本集中、不平等加剧的结论不能令人十分信服;混淆资本和财富的概念,也令人对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占比会随资本/GDP比重的提高而提高的推断存有疑虑。该书强调必须综合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学科来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从数据、从宏观变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萌  岳希明  
本文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以及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总结了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的主要观点与理论机理。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皮凯蒂在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与前人是否存在相互联系,矛盾之处又应如何解释。研究发现,皮凯蒂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之间的差异大于相似;而皮凯蒂与库兹涅茨关于收入不平等趋势的预测结论和判断根据也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吕守军  严成男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考察,以及如何缩小不平等差距的建议,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但他的研究存在数据分析充分、理论分析过于简单的倾向,尤其对制度是如何影响分配和经济增长的理论说明存在明显不足。基于法国调节学派这一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对《21世纪资本论》的学术贡献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以期加深对不平等及其解决对策的理解。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华美  肖斌  
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0多名专家学者共聚厦门大学,深入研讨《资本论》的时代价值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时至今日,这部写于150年前的著作并没有过时,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当前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许多问题,仍可以从这部书中找到解决思路。学者们呼吁,纪念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21世纪中国学者应该担当起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使命,进一步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华美  肖斌  
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0多名专家学者共聚厦门大学,深入研讨《资本论》的时代价值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时至今日,这部写于150年前的著作并没有过时,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当前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许多问题,仍可以从这部书中找到解决思路。学者们呼吁,纪念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21世纪中国学者应该担当起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使命,进一步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马克思作为对人类社会有着至深影响的革命家和科学家,已离开世间整整140年了。时至今日,我们谈论和研究马克思,都要回到《资本论》这一马克思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中去。因为《资本论》实现了对“历史科学”的具体呈现和人类文明的科学书写,它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资本论》直面人们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而深刻洞察到了历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全面剖解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逻辑。不仅如此,《资本论》还充分表露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他始终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脚点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性批判,并由此提出了摧毁资本机制的颠覆性、革命性方案。《资本论》充分践行了马克思“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革命宣言。《资本论》是宝贵经典,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认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都需要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它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仍对当代世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世祯  
在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十分必要。我国学术界由于长期忽视对《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以至于出现诸多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的误读与误解,特别是见诸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货币与纸币的关系、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年剩余价值率与年利润率的关系以及创造价值的劳动与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之间的关系等,亟需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学习与研究进行辨正。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作云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或从总体上来理解的生产关系。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并把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严格区别开来,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也具有形势上的紧迫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闻贞,马淑鸾  
马克思在他的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著作中,解剖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并对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科学地论述了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学习《资本论》中的人口理论,对科学理论的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智效和  
马克思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现了社会所有制 ,不存在商品经济、阶级和国家。这些预见是科学的逻辑结论 ,并无空想成分。马克思是从劳动者获得彻底解放的高度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 ,社会主义是以过渡时期完成了消灭阶级的任务为前提的。 2 0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远未完成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 ,离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尚远 ,不能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角度 ,用对现实社会主义的认识 ,混淆、取代甚至否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探索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最为重要的担当和最崇高的使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大计。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科学方法的坚持和运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对"十三五"规划作出战略部署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莫小丽  
正确理解"社会"概念,无疑是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思想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国内学界围绕"社会"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吉登斯在评述传统社会观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求解,提出"社会"概念的四因素说。对此,文章从经济哲学视角出发指出"社会"概念的本质规定是经济—生产关系;吉登斯所谓的社会空间、"所有权"、"制度丛结"和社会认同这四个因素都只是"社会"概念的外在影响因素。两种"社会"概念之间的差异源于分析"社会"的方法论的差异。就方法论而言,既不能把不同层次的社会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次的社会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本质抽象层面的社会规定。就理论与实践意义而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推出千年风云人物或千年思想家评选活动。马克思名列前茅。这种评选活动,不仅反映西方专家学者的意向,也反映更广泛的民意。英国广播公司的评选工作,是通过网上民意测验、根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吕守军  严成男  
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采用的历史的、空间的分析方法,与法国调节学派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相通。但皮凯蒂在分析资本主义不平等扩大的历史时,却把不能进行一般化解释的"二战后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作为偶然的、例外的历史时期来处理,具有过于简单化的理论倾向。从法国调节学派的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出发,对《21世纪资本论》进行理论上的补充,有利于理解资本主义黄金发展时期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