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
- 2023(60)
- 2022(54)
- 2021(65)
- 2020(34)
- 2019(78)
- 2018(75)
- 2017(116)
- 2016(57)
- 2015(63)
- 2014(58)
- 2013(41)
- 2012(49)
- 2011(36)
- 2010(31)
- 2009(32)
- 2008(19)
- 2007(18)
- 2006(21)
- 2005(17)
- 学科
- 土地(418)
- 问题(347)
- 济(198)
- 经济(198)
- 农(115)
- 业(101)
- 农业(91)
- 管理(84)
- 地产(55)
- 房(55)
- 房地(55)
- 房地产(55)
- 城市(53)
- 学(53)
- 法(53)
- 城市经济(49)
- 土地法(47)
- 经济管理(46)
- 地方(39)
- 经济学(37)
- 企(30)
- 企业(30)
- 方法(29)
- 数学(28)
- 数学方法(28)
- 人口(27)
- 业经(26)
- 中国(26)
- 财(23)
- 农业人口(22)
- 机构
- 学院(733)
- 大学(721)
- 管理(362)
- 理学(321)
- 理学院(319)
- 管理学(315)
- 管理学院(314)
- 济(264)
- 研究(261)
- 经济(258)
- 农(252)
- 中国(210)
- 业大(192)
- 农业(180)
- 科学(170)
- 公共(163)
- 共管(156)
- 京(151)
- 省(150)
- 农业大学(143)
- 江(143)
- 中心(129)
- 资源(129)
- 范(121)
- 师范(119)
- 所(106)
- 院(101)
- 研究所(97)
- 财(95)
- 师范大学(93)
共检索到1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2008年7月至10月,福建省审计厅开展泉三(泉州至三明)高速公路鲤城段征地拆迁补偿费用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工作井然有序。其中,一份补偿泉州市鲤城区惠家社区三座"古民宅"面积1200平方米、金额111.98万元的征迁资料,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经过仔细研究,他们发现了异常情况。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楝子 陈悦
宅基地确权政策以及二元化的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一,配套激励机制缺失,是影响重庆市转户农民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构建系统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调动转户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应建立以实有面积为准的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实物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激励机制。
关键词:
转户农民宅基地 土地政策 “三农”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同山
问卷调查发现,农民有较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为考察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笔者在农民宅基地退出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农民与宅基地分离的程度,把宅基地退出细分为资产化(潜在退出)和直接处置(完全退出)两大类,进而运用mvprobit模型计量分析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宅基地有较强的资产化和直接处置意愿;他们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主要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量、有关信息接触、与邻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意愿 资产化 直接处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荣耀 叶兴庆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对农村宅基地优化配置的政策考量。本研究利用重庆市梁平区、四川成都市温江区和四川泸州市泸县716个农户的微观数据,在农户乡城人口流动宅基地处置决策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农户的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有偿退出超过流转,成为农户宅基地处置的首要选择;相对于流转,男性、受教育水平较高、承包地退出和距县城较远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有偿退出宅基地;农户对于宅基地有偿退出和流转有着不同的决策考量,在农户个人特征、家庭规模、宅基地使用情况、农地依赖、产权认知、所在村地形和区位因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体现。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应坚持农户自愿为前提,明确宅基地有偿退出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指向群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设计,拓宽试点内容,为农户提供多元选择。
关键词:
城镇化 宅基地 有偿退出 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卢艳霞 胡银根 林继红 戴勇毅
浙江丽水等地通过旧村改造、移民下山,海宁等地通过"两新"建设等积极推动农民宅基地退出和置换。农民拆除原有宅基地,可以按统一规划在原址重建、异地重建新房,也可以选择入住统一建设的公寓房,到县或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直接获得现金补偿。但宅基地退出存在4个两难:整村推进还是零星搬迁?先拆后建还是先建后拆?节约指标留在村里还是卖到城里?旧宅基地是复垦为耕地还是因地制宜?规范有序引导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建议:一是因地制宜,赋予农民多样化选择的权利;二是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农民宅基地退出;三是严格控制,规范节余指标的使用和收益分配;四是加强监管,维护农村土地管理秩序。
关键词:
农民宅基地 退出模式 因地制宜 规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蒲圣南 魏明新 陈刚
近几年来,征地拆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无法绕开并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贺州市城区征地拆迁工作进行调研、分析,以期找到破解城区征拆工作难题的措施。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骆东奇
研究目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退地补偿息息相关,研究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服务决策。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890份农民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农区的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城乡结合部(街道办)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安置补偿;农民修建补偿选择率总体偏低,区位差异并不明显;(2)农民货币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非农务工收入、新居住地适应性;(3)农民安置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农房是否自住、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村基础设施状况;(4)农民修建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房造价、农房是否新建、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5)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因素可能对农民选择受偿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一个自变量同时对三个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针对农民受偿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行产异化的补偿措施,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传统地区,强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现金补偿力度。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安置补偿力度,以保障退地农民的居住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璐璐
契合当下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特性,本文以对晋江市807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别反映农户特征、住房使用情况和农民认知程度的变量中,只有家庭收入、是否有其他住房、是否有多处宅基地和房产是否确权四个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他的影响因素均不能通过检验。其原因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独有的经济结构、宅基地利用情况、农民大量务工和经营二、三产业的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新宇 郑志安
针对目前我国小城镇在推行农民宅基地置换的过程中缺乏简单易操作的、可量化的决策依据等问题,以大城市郊区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7类18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将18个指标进行权重排序,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城镇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体系;以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华明镇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属于等级Ⅴ,即描述为很适合进行宅基地置换。此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得到了华明镇的认可,证明所建立的小城镇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体系在推行农民宅基地置换决策中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明发 杜盛珍 欧国良
本文基于广东省19个县(市、区)34个行政村544户农户的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群体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要素的认知及其宅基地流转意愿。结果表明:55.98%的农户对宅基地所有权归属认知错误,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与农民的宅基地产权要素认知呈正相关;73.68%的农户愿意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农民的年龄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负相关,文化水平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家庭年纯收入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不相关。
关键词:
宅基地产权 宅基地使用权 农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夏志禹 尉伟杰 赵帮宏
本文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利用2013年河北省114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宅基地流转收益和宅基地流转后农民居住环境、福利状态改变的两个角度,运用Logistic模型、分类树模型分析农户的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否有两处及以上住房、对宅基地流转后医疗与养老保障的预期对农民流转宅基地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人数、家中是否有老人、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预期对农民流转宅基地意愿有负向影响;家庭性质与家中是否有两处及以上住房、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存在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不同需求层次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宏龄 林铭海
基于重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区)涪陵区、大足区的调查数据和推拉理论,从城镇、农村各自的"推力""拉力"方面共选取24个变量,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村的推力主要在于农村不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的物质环境和宅基地闲置;农村的拉力主要来自生活惯性、熟人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对下一代生活居住的考虑。城市的拉力主要来自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好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推力主要在于房价太高、日常花销大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经济因素在农民抉择中起决定性影响,而后续发展以及心理适应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民宅基地 退出意愿 退出机制 推拉理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步雄
近几年福建省莆田市行政机关诉讼败诉案件中,与土地管理相关的案件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其中主要涉及征地信息公开、征地批复、强制交地等方面,这一现象亟须引起基层国土部门的重视。尤其是从今年5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这部俗称"民告官"的法律实施,备受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可以预见未来对征地拆迁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数量将会有所增加,基层国土部门应诉压力非常大。对此,笔者就当前项目用地报批、征地过程中导致行政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王彬 郑文博
研究目的:揭示乡土依恋、城市融入等心理情感因素在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中的影响机理,为科学设计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决策受到城乡空间依恋的共同影响,乡土依恋越强烈,退出意愿越弱;城市融入程度越高,退出意愿越强。(2)在乡城空间转换中,乡土依恋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负向影响强于城市融入的正向影响,乡城移民只有真正融入城市后才会乐意退出宅基地。(3)乡城移民对宅基地作为私人财产和居住保障的产权认知对其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乡土依恋在其中起着显著中介作用。(4)相比老一代乡城移民,相对更高的城市融入和较低的乡土依恋感知使得新生代乡城移民退出意愿相对较高。研究结论:政策设计应重视城镇化过程中心理情感层面人地关系的作用,保持历史耐心,加强城乡联动,从促进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满足过渡阶段多元需求等方面提升乡城移民宅基地退出意愿。
关键词:
乡城移民 宅基地退出 乡土依恋 城市融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