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1)
- 2023(12916)
- 2022(11367)
- 2021(10896)
- 2020(9053)
- 2019(20852)
- 2018(20866)
- 2017(41296)
- 2016(22456)
- 2015(25191)
- 2014(25308)
- 2013(24946)
- 2012(23022)
- 2011(20846)
- 2010(21022)
- 2009(19318)
- 2008(18744)
- 2007(16551)
- 2006(14888)
- 2005(12875)
- 学科
- 济(89999)
- 经济(89900)
- 业(69722)
- 管理(61941)
- 农(48764)
- 企(48039)
- 企业(48039)
- 方法(37343)
- 数学(32634)
- 农业(32280)
- 数学方法(32210)
- 业经(23149)
- 中国(22795)
- 财(22328)
- 学(19387)
- 地方(18707)
- 制(17981)
- 策(16036)
- 贸(15780)
- 贸易(15775)
- 易(15381)
- 技术(13928)
- 环境(13546)
- 务(13481)
- 理论(13458)
- 财务(13410)
- 财务管理(13387)
- 发(13312)
- 银(13091)
- 银行(13058)
- 机构
- 学院(315601)
- 大学(312569)
- 管理(129608)
- 济(126746)
- 经济(123931)
- 理学(112555)
- 理学院(111404)
- 管理学(109616)
- 管理学院(109061)
- 研究(104526)
- 中国(79994)
- 农(66767)
- 京(66164)
- 科学(64682)
- 财(56306)
- 业大(52583)
- 所(52174)
- 农业(51063)
- 中心(49027)
- 研究所(47317)
- 江(46912)
- 财经(44729)
- 范(41636)
- 北京(41441)
- 师范(41357)
- 经(40810)
- 州(37567)
- 院(37280)
- 经济管理(35588)
- 经济学(35290)
- 基金
- 项目(215491)
- 科学(169449)
- 研究(161812)
- 基金(155691)
- 家(134208)
- 国家(132985)
- 科学基金(114536)
- 社会(100681)
- 社会科(94994)
- 社会科学(94969)
- 省(84608)
- 基金项目(83183)
- 自然(74036)
- 教育(72756)
- 自然科(72229)
- 自然科学(72215)
- 自然科学基金(70908)
- 划(70287)
- 编号(68903)
- 资助(63448)
- 成果(55783)
- 部(47946)
- 重点(47250)
- 发(46467)
- 课题(45747)
- 创(44330)
- 创新(41208)
- 教育部(40699)
- 科研(40469)
- 人文(40423)
- 期刊
- 济(144081)
- 经济(144081)
- 研究(91730)
- 农(68222)
- 中国(62430)
- 学报(48057)
- 农业(46345)
- 科学(46182)
- 管理(43157)
- 财(40189)
- 大学(37350)
- 学学(35353)
- 教育(34340)
- 融(31150)
- 金融(31150)
- 业经(28950)
- 技术(26366)
- 业(21485)
- 财经(20522)
- 经济研究(19990)
- 问题(19926)
- 经(17342)
- 版(16202)
- 图书(16001)
- 理论(15751)
- 科技(15516)
- 技术经济(15206)
- 农业经济(14971)
- 农村(14958)
- 村(14958)
共检索到463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封贵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农民已经在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原本依靠山林、土地、河塘等自然资源从事农业生产者之外,还涌现出一支拥有农村户籍身份、但在城镇务工的新型农民工劳动大军,因此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领域,是在土地、户籍和劳动就业三大方面。本文研究认为,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制度上和立法上的完善,构建一个合理的农民维权体系,还要在实践中做好法律援助、财政支持等各项工作。
关键词:
农民 侵权 维权 法律意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如南 朱健刚
以G省W村村民土地维权事件为例,分析社会转型中农民抗争政治的行动逻辑。随着农民土地维权意识的日益觉醒,当农民集体土地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村委会组织陷入瘫痪后,代表W村村民利益的自组织临时理事会利用社区传统中的宗族结构,展现出了强大的集体动员能力,并通过娴熟的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操作以及恰当的话语表述,依法依理与代表国家权力的政府部门在维稳框架下展开了博弈,最终促成了事件的顺利解决。从W村农民抗争案例可得到如下乡村治理启示:必须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群体事件中的压制性治理模式亟待变革;应发挥民间自组织的协同管理作用。
关键词:
农民 抗争政治 行动逻辑 治理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广实 杨山鹰
本文对当前农民工存在的“维权难”现状和原因的研究表明,在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密切配合,社会保障制度合理设计和相关的法律援助。
关键词:
农民工“维权难” 现状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笑寒 吴龙桓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现象正日益突出,而妇女进行土地维权受到了其自身受教育程度偏低、法律救济途径不通畅、维权成本过高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建立多元化的土地权利救济途径,积极探索妇女土地权利保护的公益诉讼制度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竹虹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因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农民致贫、返贫的情况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民环境意识和环境维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农民环境权益的建议: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民环境维权意识,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维护农村环境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农民环境权益 农民环境维权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卫斌
一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存在诸多矛盾,农民的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农民也因此而采取必要的方式以维护自身利益。正如美国著名的农民研究专家詹姆斯·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抗与生存》所指出的:“贫困本身不是农民反叛的原因;只有当农民的生存道德和社会公正感受到侵犯时,他们才会奋起反抗,甚至铤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景远
职业农民(farmer)是指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与职业农民相对的是传统农民(peasantry)。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主要以维持生计为目标追求,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长久以来,西方学术界一直以“peasantry”,而不是“farmer”称呼中国农民。原因是“peasantry”作为构成中国社会的主体,过去的自给自足小农生产模式和长期未得到解决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使得中国农民大多源自“无奈的世袭”。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莉莎
近几年来大学生维权意识日渐增强,维权活动日趋频繁,针对高校具体管理行为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日渐增多。纵观频发的大学生维权现象,笔者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在维权观、维权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不少误区,这些维权误区的存在,阻碍了大学生合法权利的实现,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了若干负面影响。因此,应正视大学生的维权误区,积极探索对策,引导大学生正确维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春苗
本文分析了农民维权组织存在的可能性和对于农村发展的作用,介绍了这些组织的发展和基本运行情况,梳理了农村维权组织和农民权益、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农民维权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并围绕这些问题与矛盾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维权组织 农民权益 农村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詹琳
2003年以后,农村土地纠纷取代税费争议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失地农民群体不仅经济利益遭受损失,社会利益也处于边缘化状态。本文基于54封失地农民的来信,试图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归类失地农民维权途径与反馈结果,展示失地农民诉求受阻的具体环节,呈现失地农民维权途径与反馈机制的运行机理,以期能化解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梗阻。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维权途径 反馈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坚
实际中个体维权的艰难,使农民意识到了集体维权的必要,继而导致了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然而分析表明,在导入集体维权战略之后,形成的是一种博弈依赖的格局,该种格局注定了在与基层组织的博弈中农民权益状况的改善不仅是有限的,且这有限的改善,还要受到维权承诺有效性的影响——与基层组织有效的侵权承诺相此,农民的集体维权承诺常常是无效的。要打破博弈依赖实施有效承诺,关键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彩芳
农民维权的途径主要有“公力救助”和“私力救助”两种方式。目前,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公力救助”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多数农民把“私力救助”作为维权的首选途径。但农村法治化建设的要求终将使得“公力救助”成为农民维权的基本途径。为此,可以通过切实有效地发挥“公力救助”的优势,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加强培育农村法治主体,朝着完善农村法治的维护机制等方面去努力。
关键词:
农民 维权 途径 私力救助 公力救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文中
对闽西G村农民环境抗争过程的实地研究表明,农民在与企业和基层政府的博弈中,处于社会底层。从底层的角度出发,对转型期环境抗争主体的行动策略及逻辑进行分析,展现环境维权的形成过程,发现底层表达通常采取非制度化渠道,以日常化的行动维权为主。由于底层缺乏制度化的维权渠道,往往处于不利位置,难以实现预期的抗争结果,底层利益述求得不到合理解决。
关键词:
农民 环境维权 底层视角 抗争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存朝 霍冀辉
解决农民权利缺失的问题,必须借助于相关制度的建构和完善。农民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职责、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决定了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农民维权机制的必要性。我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公民民主和权利意识的增强为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农民维权机制提供了物质基础、重要保证和动力支持。维护和保障农民的权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构建政府主导的农民维权机制必须健全农民权利的确立机制、农民权利的实现机制、农民权利的救助机制和农民权利的补偿机制。
关键词:
政府主导 农民 维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