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3)
- 2023(12294)
- 2022(10477)
- 2021(9858)
- 2020(8373)
- 2019(19259)
- 2018(19002)
- 2017(36414)
- 2016(19035)
- 2015(21175)
- 2014(20749)
- 2013(20295)
- 2012(18267)
- 2011(16242)
- 2010(16075)
- 2009(14569)
- 2008(14254)
- 2007(12338)
- 2006(10518)
- 2005(9204)
- 学科
- 济(74917)
- 经济(74802)
- 管理(61630)
- 业(56136)
- 企(48040)
- 企业(48040)
- 方法(35850)
- 数学(31477)
- 数学方法(31044)
- 财(24626)
- 中国(19397)
- 农(19365)
- 贸(19333)
- 贸易(19328)
- 易(18933)
- 制(18522)
- 业经(17563)
- 务(14638)
- 财务(14586)
- 财务管理(14543)
- 企业财务(13779)
- 出(13318)
- 体(12735)
- 地方(12711)
- 农业(12567)
- 学(12410)
- 银(12327)
- 银行(12316)
- 技术(12242)
- 融(11769)
- 机构
- 大学(260608)
- 学院(258659)
- 济(112428)
- 经济(110347)
- 管理(105155)
- 理学(91072)
- 理学院(90156)
- 管理学(88738)
- 管理学院(88211)
- 研究(82288)
- 中国(63443)
- 财(54945)
- 京(52876)
- 科学(45773)
- 财经(43238)
- 中心(39751)
- 经(39432)
- 所(38343)
- 江(37961)
- 经济学(35666)
- 农(35461)
- 业大(34994)
- 研究所(34273)
- 财经大学(32432)
- 北京(32423)
- 经济学院(32281)
- 范(31384)
- 师范(31014)
- 院(30839)
- 州(29235)
- 基金
- 项目(179986)
- 科学(144376)
- 基金(134363)
- 研究(133599)
- 家(115736)
- 国家(114848)
- 科学基金(100994)
- 社会(88026)
- 社会科(83743)
- 社会科学(83727)
- 基金项目(71002)
- 省(68478)
- 自然(64461)
- 自然科(62925)
- 自然科学(62908)
- 教育(62398)
- 自然科学基金(61813)
- 划(57437)
- 资助(54083)
- 编号(52483)
- 成果(42116)
- 部(41516)
- 重点(40331)
- 制(39042)
- 创(38339)
- 国家社会(37641)
- 发(37304)
- 教育部(36749)
- 创新(35994)
- 人文(35781)
- 期刊
- 济(116517)
- 经济(116517)
- 研究(75093)
- 中国(49586)
- 财(45191)
- 管理(42108)
- 学报(35154)
- 科学(33743)
- 农(31160)
- 大学(28989)
- 学学(27314)
- 教育(25176)
- 技术(25059)
- 融(24066)
- 金融(24066)
- 财经(21888)
- 农业(20819)
- 经济研究(19003)
- 经(18817)
- 业经(18253)
- 问题(15886)
- 贸(15082)
- 国际(12859)
- 理论(12701)
- 财会(12273)
- 技术经济(12203)
- 版(11714)
- 统计(11542)
- 世界(11416)
- 业(11413)
共检索到381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斌 赖洁基
破除垄断、维护公平竞争是确保市场有效运行的核心和灵魂。文章利用国有上市公司2013-2019年的财务数据,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产能利用率升降的角度实证分析了规制行政垄断与国企去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规制行政垄断有助于提高国企的产能利用率,当国企处于产能过剩行业时,这种效果尤为显著。渠道检验的结果表明,规制行政垄断有助于切断地方政府的"输血"式补贴和银行的融资便利性,倒逼国企通过出清落后产能和提高投资效率的"造血"方式来应对市场竞争。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国企治理水平越低、自身融资约束越大时,规制行政垄断去产能的效果越好;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与地方国企关系的紧密程度亦会影响规制行政垄断去产能的效果。文章从资源配置层面扩展了"反垄断政策"效果的研究视角,为后续深入探讨"去产能"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公平竞争 规制行政垄断 去产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丽贞 许诺 褚靖铭 齐晋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从微观企业的投资总量入手,使用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DID模型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讨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层面行政垄断会通过推动企业投资而拉动本地经济增长,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将相对抑制高行政垄断地区的企业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相对抑制作用在过度投资水平越高、全要素生产率越低、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化进程越低、利润越高、收入越稳定、政府补贴越多、融资约束越低、银行借款越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这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高行政垄断地区企业投资的相对抑制作用在主体越受庇护、市场机制越完善、内外源融资来源越多的情况下呈现了更为显著的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通过抑制行政垄断的庇护渠道而影响企业投资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家财 杜川
破除行政垄断桎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以创新创业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文章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收集全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规制行政垄断对地区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规制行政垄断显著提升了地区创业水平,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干预能力较强、政策实施力度更大的地区,这种正向关系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规制行政垄断有助于降低进入壁垒、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地区法治水平,进而提升地区创业水平。文章不仅丰富了行政垄断规制与创业活动领域的研究,也为如何规制行政垄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菁华 毕超
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企业生产率改善的角度分析了去行政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行政垄断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表明,该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创新导向更强、区域营商环境更好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市场分割指数更高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当地方政府具备完善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时,有助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丰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垄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菁华 毕超
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企业生产率改善的角度分析了去行政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行政垄断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表明,该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创新导向更强、区域营商环境更好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市场分割指数更高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当地方政府具备完善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时,有助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丰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垄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冰 刘戒骄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规制行政垄断,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限制行政垄断型的竞争政策角度出发,分析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论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结果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十分显著。机制分析显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提升行业竞争水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间信贷资源误配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并且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民营大企业和受中低补贴程度的企业有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行政垄断的所有制歧视和提高补贴政策的中性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创新效率增进效应显著,但创新资源配置效应整体不明显,分行业检验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产业集中度高、分工联系紧密和创新力较强行业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显著。本文对我国统筹竞争政策与创新政策、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改进企业创新激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翟淑萍 赵玉洁 范润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通过规制行政垄断、抑制政府干预,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探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地方国企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显著提高了地方国企的债券融资成本。影响机理分析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会通过提高地方国企的风险水平、削弱投资者的隐性担保感知进而提高地方国企的债券融资成本;与此同时,该制度也能通过提高地方国企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削弱其对地方国企债券融资成本的部分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治理水平较高的地方国企和位于较小财政压力、较高财政透明度以及较高社会信任水平地区的地方国企债券样本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债券市场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静洁
《反垄断法》和《行政诉讼法》对于我国行政垄断的规制效果有限,迫切需要公平竞争审查规制的有力补充。但是,由于我国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才刚刚起步,具体实施机制尚未成熟,存在"自我审查"为主难以保证审查效果,激励机制缺失难保责任主体主动性以及审查标准、程序概括化导致可操作性较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以"自我审查"为辅的审查机制,确立政策制定机关的激励、惩戒机制,同时细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具体标准、程序,从而对我国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进行优化,进而更加全面、高效地规制行政垄断行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我国构建“竞争友好型”产业政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的有益探索,更是地方政府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打破行政垄断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企业投资效率为落脚点,采用2011—2020年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内的上市公司数据,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准自然实验,考察“竞争友好型”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结果发现:(1)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内企业的非效率投资;(2)在影响机制方面,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不仅能够促使政府补贴流向强竞争性行业,引导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向“更高效率”“更加公平”转变,而且能够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作用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3)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投资效率提升效应具有明显的企业和行业异质性,而且无论是纳入政府考核、制定并完善相关问责制等严格的“自我审查”方式,还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等“外部监督”方式,均会提升该制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对明晰产业政策的未来改革方向、推动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投资效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林 李康萍
2016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由于政策实施时间较短,依托一个类似于"反事实框架",对一直存在行政性垄断的政策绩效进行定量研究,从而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可能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效应。基于资源错配的视角,构建了包含部门摩擦的多部门生产函数模型,从而量化资源错配与经济结构变化间的关系。然后,从理论上证明了资源错配的影响,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实证分析其与行政性垄断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工业行业存在总体上的资源错配,行业的资本错配以及行业内国有企业的资源错配是导致总体资源错配的主要原因。工业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程度与其资源错配程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程度越高,资源错配程度越严重。也就是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可以通过规制行政性垄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雁北
我国垄断行业规制行为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但同时也亟需推进规制改革工作。在我国垄断行业规制改革过程中,构建和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可以预防垄断行业不当规制行为与行政垄断行为的产生,可以确保垄断行业规制措施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是有界限的、适度的、必要的、合理的,可以实现竞争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有机融合,而比例原则也可以成为我国垄断行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
垄断行业 规制改革 公平竞争审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璐 向锐
规制行政垄断与维护公平竞争是保障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核心。本文以2016年出台的《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讨了该制度对企业异地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开展异地并购。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该制度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竞争的充分性与强化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促进企业进行异地并购。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更有效地促进了政策执行力度强地区的企业开展异地并购。经济后果检验证实,该制度通过促进企业开展异地并购,提高企业异地经营绩效,助推企业成长。本文为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也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问题提供了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璐 向锐
打破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该制度对企业跨地区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跨地区投资。作用机制检验证实,该制度通过提升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和公平性以及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跨地区投资。进一步检验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更有效地促进了将该制度的执行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和将第三方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地区的企业以及环境不确定程度高的企业进行跨地区投资。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该制度通过促进企业跨地区投资提高了企业异地经营绩效。研究结论拓展了政府监管与制度环境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经验证据,为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更好地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雅洁 孙伟增 高雅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土盛 董启琛 张明昂 许江波
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应重视初次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而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将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并对企业初次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竞争政策通过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机理,并利用《反垄断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竞争环境改善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垄断法》实施显著提升了高垄断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并且随着反垄断执法强度加大,其对高垄断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愈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实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市场上的要素组成效应与产品市场上的成本加成效应等途径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垄断法》实施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升了普通员工收入份额、缩小了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兼顾了共同富裕。本文研究丰富了《反垄断法》实施的政策效果评估相关文献,为国家达成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