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6)
- 2023(7193)
- 2022(5864)
- 2021(5642)
- 2020(4590)
- 2019(10627)
- 2018(10055)
- 2017(18401)
- 2016(9520)
- 2015(10597)
- 2014(10230)
- 2013(10422)
- 2012(9939)
- 2011(9213)
- 2010(9039)
- 2009(8215)
- 2008(8038)
- 2007(6861)
- 2006(6062)
- 2005(5632)
- 学科
- 济(50261)
- 经济(50227)
- 业(23711)
- 管理(23115)
- 方法(20100)
- 企(18460)
- 企业(18460)
- 数学(17891)
- 数学方法(17800)
- 中国(16331)
- 农(12056)
- 业经(11260)
- 贸(11096)
- 贸易(11090)
- 易(10865)
- 产业(10464)
- 制(9241)
- 财(9053)
- 地方(9049)
- 学(8411)
- 农业(7674)
- 结构(7491)
- 体(7309)
- 银(7130)
- 银行(7121)
- 行(6981)
- 技术(6964)
- 融(6947)
- 金融(6946)
- 发(6565)
- 机构
- 大学(143030)
- 学院(140658)
- 济(72527)
- 经济(71632)
- 研究(56127)
- 管理(52115)
- 理学(44921)
- 理学院(44402)
- 管理学(43920)
- 管理学院(43642)
- 中国(43061)
- 京(30983)
- 科学(30663)
- 财(29299)
- 所(27462)
- 研究所(25251)
- 经济学(24905)
- 财经(23950)
- 中心(23482)
- 经济学院(22487)
- 经(22136)
- 院(20558)
- 北京(20349)
- 农(19662)
- 江(18457)
- 财经大学(18019)
- 范(17945)
- 师范(17783)
- 业大(17488)
- 科学院(16976)
- 基金
- 项目(95395)
- 科学(76742)
- 基金(72402)
- 研究(70878)
- 家(63687)
- 国家(63277)
- 科学基金(53699)
- 社会(49109)
- 社会科(46949)
- 社会科学(46944)
- 基金项目(37099)
- 省(33263)
- 自然(31646)
- 教育(31032)
- 自然科(30960)
- 自然科学(30952)
- 自然科学基金(30463)
- 资助(29842)
- 划(29182)
- 编号(25639)
- 部(22816)
- 发(22579)
- 国家社会(22447)
- 重点(22222)
- 中国(22009)
- 成果(20966)
- 创(20191)
- 教育部(19915)
- 创新(19083)
- 发展(19004)
共检索到212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玲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冲击和资本的助力加速了中国广告产业的解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分散、关系多样化、区域不平衡等新生态,本文提出针对此结构状态的产业树治理思路,首先要清晰梳理广告产业系统中的干系、根系和冠系产业子系统,其次要准确评估产业树系统中的各种能量关系。最后探讨了政策、市场、技术三者联动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广告产业 结构演进 产业树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瑞瑜 王森
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和迫在眉睫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我国亟须应对的挑战,而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为应对挑战提供了契机。本文分析了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地,文章研究了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老龄化通过倒逼企业以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催生智能养老产业,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老龄化对第一、第二产业具有不利影响,但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可以有效缓解老龄化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消极影响,并强化其对第三产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地,以人工智能作为门槛变量时,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第二、第三次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媛 李繁荣
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兼顾效率提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问题。在理论上,人工智能既影响各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二者共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当且仅当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高于第二产业,且工业智能化促使产业结构服务化时,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否则,工业智能化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实证结果显示,目前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上升1%,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054个单位。人力资本水平高、经济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作用不显著,产业结构服务化在人工智能的分配效应中发挥反向调节作用,人工智能降低劳动收入份额,但目前产业结构服务化能提高总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耿子恒 汪文祥 郭万福
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应用出发,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准备度和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人工智能水平。在人工智能对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下,采用2011—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人工智能影响中国产业发展质量进行经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论为:(1)从全国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并在不控制时间因素下,可以促进农业、服务业产业升级;但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从区域异质性分析,人工智能对农业、制造业产业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升级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对长三角及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因此,建议根据每个产业、每个区域的差异性制定人工智能应用实施方案,并采取政策激励方式推动区域先行先试,发掘人工智能推动不同产业或不同产业基础、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不同区域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内在原因和效果差异,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使人工智能助力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韩永辉
在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的背景下,智能化生产作为制造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为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基于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合理化水平具有促进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区域层面体现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在时间维度上体现在德国"工业4.0"概念提出后,而在产业领域上体现在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整体经济生产率并且创造新兴产业就业岗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艳冰 胡立君
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人工智能、人力资本以及二者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动态效应和区域性差异,进一步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人工智能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人工智能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显著,其中人工智能与高技能劳动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虎涛
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进步集中体现为机械化和自动化,而当前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仍属于弱人工智能领域,它通过标准化和数据化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其主要技术价值在于搜索、匹配和预测,而非自主意识和创造性。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弱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将再现一次索洛悖论,即实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不会在短期内有爆发式的表现,而由于生产率效应、资本积累效应、自动化加速深化以及劳动密集型新工作创造等多种机制的存在,弱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也主要是结构性和短期性的,而不是总量和长期性的。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严重依赖于数据体量、市场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效应,这都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赶超型机会窗口。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索洛悖论 奇点时代 机会窗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凯明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基于人工智能是具有新型基础设施属性的通用技术、对劳动或资本都可能产生偏向的替代性、在不同产业具有差异化的应用前景等3个特点,本文建立一个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提出人工智能服务或人工智能扩展型技术提高,都会促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流动,流动方向取决于不同产业部门在人工智能产出弹性和人工智能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替代弹性上的差别。这一结构转型过程也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本文在理论上给出了有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方向的条件,并就发展人工智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产业结构转型 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伟 谭维智
人工智能在重塑教育的同时,也引起了师生交互的深度变革。本研究总结了人工智能介入师生交互所带来的困顿与异化,主要体现在:以机器为中介的师生交互走向形式化和工具化,交互中心的转移使得师生交互变得虚拟化和技术化,缺乏情感代入又造成了师生交互的疏离与淡漠化。为了审视技术带来的困境和风险,推测师生交互的去向,本文站在人工智能介入师生交互的背景下,从师生交互的方式、师生交互的目的和师生交互的逻辑等三个维度对师生交互嬗变进行了理性省思。本文最后按照以人为本和彰显师生交互育人性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保持在场,重拾人类教师在交互中的育人角色;以生为本,重塑以“学”为中心的师生交互新样态;重拾交谈,重构师生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师生交互 以人为本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禧婷
当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学校教学,会进一步打破刚性的学校教学时间界限,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发生结构性改变,并促使学生个体学习时间得到拓展。学校教学时间形态的改变为人们重新思考教学时间的价值提供了契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时间更大程度上成为人的发展空间,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因素被充分利用,个体内在时间的意义更加凸显。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教学时空变化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学校的时间管理理念和方式不适应新的教学需求,教师在课堂上转为节点式参与教学,学生在技术影响下陷入另一种“时间控制”。由此,学校的时间管理范式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领导作用如何发挥,以及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如何实现,都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技术、教学与时间的关系出发,思考有效的教学应对方向。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时间 时空转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Ulrike GRETZEL 向征
由于信息密集是旅游需求和供给两侧都具备的显著特征,人工智能在旅游业的应用有着广泛前景。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机器可以完成一般由人类智力完成的任务,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认知、决策或学习。通过处理非结构化和非量化的海量数据,人工智能可以用复杂算法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相对于传统的计算应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无论是预测需求、优化旅程、自动翻译,还是实现航班行程和旅游产品的动态组合,算法都能在当代旅游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学习、模式识别和解决问题,旅游业作为一个数据丰富的领域,有助于探索人工智能的前沿。
关键词: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 旅游体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优良 尚俊杰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触发了教育变革,教师角色再造成为必然。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虚拟教师的出现,尽管人工智能无法替代教师,但是教师被赋予全新的角色和定位。与传统教师迥异,教师将从"全才"转为"专才",从"教学者"转向"辅助者",从"教练"转变为"导师"。为了迎接人机协同推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教师要树立合作意识,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于教师职业的冲击。同时强化转型意识,发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学校要具备变革意识,通过同步转型发展,推动教师角色再造。
关键词:
教师角色 人工智能 虚拟教师 未来学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蔡立媛 赖明妍
海量信息搜索技术下的搜索引擎广告,社交技术下的社交体验式广告,个性追踪技术下的个性定制式广告,这些技术在功能性美丽皮囊的包装下,对消费者进行着温柔的掠夺。新媒体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介入,改变了广告原来的运作形态和生存形态。海量信息搜索、社交过度、隐私泄露、非精准推送使广告对消费者进行着"时空侵犯",对社会、个体价值观产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媒体广告 时空暴力 伦理危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明宇 芮明杰
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如何冲破"瀑布效应"的难题。本文建立了一个价值网络分工深化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分工水平是产生瀑布效应的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要突破瀑布效应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必须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组建立自主发展型的价值网络,推进分工深化,才能摆脱价值链被俘获的处境,掌握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权。本土的产业链系统集成商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需要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选择具有一定分工迂回程度的产品,发挥分工带来的新比较优势,才能逐步实现资源和能力的积累,最终获得竞争优势。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政府政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非常重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琦 陈达 夏南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演进,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入发展融合,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结合非连续创新路径跨越和技术范式转换理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切入点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绿色发展的逻辑框架,并利用2009—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会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引入Bartik工具变量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修正后,该结论仍成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人工智能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的重要机制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越深厚、市场化水平越高、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低的地区中表现得更明显,从而能更充分赋能绿色发展。拓展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推动绿色发展具有时滞效应,但该效应在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投向更高时可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