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9)
2023(12013)
2022(9956)
2021(9304)
2020(7514)
2019(16500)
2018(16386)
2017(30071)
2016(16183)
2015(17480)
2014(17056)
2013(15920)
2012(14190)
2011(12639)
2010(12801)
2009(11728)
2008(11112)
2007(10260)
2006(8552)
2005(7492)
作者
(42361)
(35246)
(35058)
(33383)
(22501)
(16975)
(15737)
(13495)
(13143)
(12708)
(11889)
(11693)
(11424)
(10914)
(10825)
(10747)
(10698)
(10479)
(10362)
(9950)
(8603)
(8568)
(8300)
(8049)
(8043)
(7977)
(7865)
(7715)
(7003)
(6990)
学科
(52742)
管理(52676)
(52520)
经济(52463)
(46175)
企业(46175)
技术(21086)
方法(20789)
中国(17196)
数学(16757)
数学方法(16503)
(15305)
(14918)
业经(14846)
技术管理(13577)
理论(12101)
(11474)
(10834)
贸易(10826)
农业(10636)
(10584)
(10490)
地方(10344)
(10060)
银行(10047)
教育(9964)
(9862)
财务(9833)
财务管理(9816)
教学(9674)
机构
学院(212741)
大学(212026)
管理(82184)
(81606)
经济(79751)
理学(71122)
理学院(70354)
管理学(69097)
管理学院(68674)
研究(67761)
中国(49035)
(43003)
科学(40599)
(38413)
(32946)
(32137)
中心(31453)
(30663)
(30579)
师范(30367)
财经(30355)
业大(29309)
研究所(29186)
(27613)
(26650)
北京(26515)
技术(26249)
(25196)
经济学(24386)
农业(23892)
基金
项目(145496)
科学(116474)
研究(111971)
基金(103341)
(89458)
国家(88678)
科学基金(77367)
社会(70457)
社会科(66862)
社会科学(66849)
(59836)
基金项目(54323)
教育(54304)
(49862)
自然(48685)
自然科(47704)
自然科学(47694)
自然科学基金(46887)
编号(46066)
资助(39814)
成果(38130)
(36893)
课题(33430)
创新(33371)
重点(33133)
(31903)
(31610)
项目编号(29286)
(29169)
国家社会(28690)
期刊
(89849)
经济(89849)
研究(62977)
中国(49730)
教育(38926)
管理(34787)
(30625)
学报(30178)
科学(29153)
(28012)
大学(23878)
技术(21888)
学学(21529)
农业(19600)
(17768)
金融(17768)
业经(16396)
经济研究(15083)
财经(14769)
科技(13432)
(12937)
图书(12862)
(11858)
论坛(11858)
技术经济(11576)
(11319)
职业(10857)
问题(10428)
商业(9785)
现代(9706)
共检索到318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迈克尔·弗莱文  瓦伦蒂娜·昆特罗  肖俊洪  
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各机构发布自己的学习、教学和考核战略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做法。技术促进学习战略也十分常见。本文分析了44份公开获取的英国大学技术促进学习战略,旨在评估机构战略在多大程度上融合技术促进学习的创新和为这种创新提供空间。文章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从破坏性创新、持续性创新和效率创新三个方面评价这些学校各自的机构战略。研究发现,在这些战略中,持续性创新和效率创新比破坏性创新更为常见,而这种情况却与师生的技术实践相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吉安  杨行键  
分析出版技术的变革过程,研究产业集成视角下出版技术体系包含的出版载体和复制编辑技术、出版内容及出版传播方式,阐述出版技术进步对出版业的破坏性创新影响,展望信息技术对出版业的发展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利  陈立新  
文章对公司破坏性创新战略的资源承诺障碍、资源承诺推动要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论述了基于威胁认知的资源承诺机制所带来的管理行为刚性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锐  吴云  王军  
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一种非连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低端破坏和新兴市场等独特价值进入非主流市场,建立起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改变了行业既有的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本文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技术和商业层面分析了比亚迪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比亚迪所存在的突出优势和弱点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晓明  宋琳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竞争优势受侵蚀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破坏性创新由于对在位企业①产生毁灭性影响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研究在位企业如何对抗竞争并巩固领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深入解析了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实质,基于在位企业的视角构建了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应用模型,并探讨了影响该模型实施效果的关键变量,以通过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来帮助在位企业走出亚历山大困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强  汪波  吕荣胜  
环渤海地区以其明显的综合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庞大的港口群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相对落后的港口整合力度和战略合作水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环渤海港口战略合作问题进行探讨,有较大现实意义。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港口战略合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有效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将成为今后该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健红  张亮  
在低碳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国内外汽车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短期以中低端混合动力车作为技术起点,持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长期要争取动力电池等独立的技术发展轨道,实现新市场破坏性创新。最后,就解决创新发展障碍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平  
破坏性力量总是推动着新的发展浪潮,因为它可以促使很多的人购买和消费。"破坏性创新"是企业探寻未来的利润源泉,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启林  
本文对Christensen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其理论背景、分析框架、数学模型及实证研究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描述。破坏性创新作为目前世界主流管理理论尽管在中国受到了不应有的忽略,但相对于Porter的竞争理论,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研究。本文最后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产业成长选择之路进行了预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军  
破坏性创新是创造新市场的有效工具。本文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剖析了破坏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差异。破坏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突破性产品创新都是企业可以采用的破坏性创新途径,但它们最终创造的市场特征不同,关联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郁培丽  石俊国  窦姗姗  
从消费者角度,将Lancaster产品特征模型引入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市场进入的研究中,对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分析最优消费行为,并据此研究破坏性创新企业能否成功进入的问题,然后从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广告策略三方面对破坏性创新产品可能颠覆市场的企业策略行为进行分析,对直接从企业角度探讨破坏性创新的现有理论进行补充,加深对破坏性创新作用机理的认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金辉  张玉利  王革  
产业中的领导者被新进者取代式的破坏性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案例方法分析创新者如何实施低阶破坏性创新与新市场破坏性创新;市场领导者如何对抗应对这两种破坏性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荣胜  高蕾蕾  杨强  
本文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概述,然后指出破坏性创新对企业维持顾客忠诚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坏性创新策略的具体衡量标准,最后提出运用破坏性创新来维系企业顾客忠诚的具体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兰剑  
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三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是依据创新的程度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类。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连续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延伸。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是从对原有的市场是否产生威胁和替代角度展开的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海霞  张治河  
本研究从破坏性创新概念本质分析出发,对破坏性创新形成机理和发生的市场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苹果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为案例研究新兴技术产品商业化过程。研究发现,苹果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嵌入了破坏性创新战略,通过挖掘潜在消费者群体、创新价值主张、重置价值链、完善利润保护机制,不断拓展现有市场和占领新兴市场,最终成功颠覆主流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