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4)
- 2023(7326)
- 2022(6122)
- 2021(5773)
- 2020(4629)
- 2019(10528)
- 2018(10410)
- 2017(19410)
- 2016(10278)
- 2015(10820)
- 2014(10654)
- 2013(10429)
- 2012(9595)
- 2011(8697)
- 2010(8865)
- 2009(8090)
- 2008(8152)
- 2007(7499)
- 2006(6453)
- 2005(5744)
- 学科
- 业(39372)
- 管理(38716)
- 济(37052)
- 经济(37023)
- 企(35354)
- 企业(35354)
- 技术(15658)
- 方法(14659)
- 技术管理(11903)
- 数学(11699)
- 数学方法(11554)
- 中国(11246)
- 业经(10129)
- 财(9576)
- 农(9328)
- 制(8416)
- 地方(8058)
- 学(8053)
- 理论(7694)
- 策(7621)
- 划(7614)
- 和(7418)
- 银(7309)
- 银行(7303)
- 行(7010)
- 务(6668)
- 财务(6651)
- 财务管理(6641)
- 农业(6626)
- 企业财务(6396)
- 机构
- 学院(144050)
- 大学(142639)
- 管理(59182)
- 济(57172)
- 经济(55902)
- 理学(51188)
- 理学院(50642)
- 管理学(49920)
- 管理学院(49610)
- 研究(47340)
- 中国(35488)
- 京(29495)
- 科学(29364)
- 财(25905)
- 所(23248)
- 江(22280)
- 中心(21411)
- 研究所(21289)
- 农(21193)
- 财经(20916)
- 业大(19500)
- 经(18970)
- 范(18598)
- 师范(18411)
- 州(18298)
- 北京(18272)
- 院(17571)
- 商学(16849)
- 商学院(16676)
- 经济学(16569)
- 基金
- 项目(99101)
- 科学(79851)
- 研究(72385)
- 基金(72195)
- 家(63514)
- 国家(62959)
- 科学基金(54922)
- 社会(46799)
- 社会科(44545)
- 社会科学(44531)
- 省(40046)
- 基金项目(38245)
- 自然(35986)
- 自然科(35127)
- 自然科学(35117)
- 自然科学基金(34576)
- 划(33544)
- 教育(33416)
- 编号(28292)
- 资助(28083)
- 创(26969)
- 创新(24071)
- 成果(22650)
- 重点(22386)
- 发(21638)
- 部(21603)
- 课题(20234)
- 业(19571)
- 国家社会(19373)
- 性(19032)
共检索到214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利 陈立新
文章对公司破坏性创新战略的资源承诺障碍、资源承诺推动要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论述了基于威胁认知的资源承诺机制所带来的管理行为刚性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锐 吴云 王军
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一种非连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低端破坏和新兴市场等独特价值进入非主流市场,建立起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改变了行业既有的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本文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技术和商业层面分析了比亚迪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比亚迪所存在的突出优势和弱点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比亚迪 创新战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晓明 宋琳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竞争优势受侵蚀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破坏性创新由于对在位企业①产生毁灭性影响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研究在位企业如何对抗竞争并巩固领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深入解析了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实质,基于在位企业的视角构建了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应用模型,并探讨了影响该模型实施效果的关键变量,以通过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来帮助在位企业走出亚历山大困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强 汪波 吕荣胜
环渤海地区以其明显的综合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庞大的港口群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相对落后的港口整合力度和战略合作水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环渤海港口战略合作问题进行探讨,有较大现实意义。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港口战略合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有效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将成为今后该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
战略合作 环渤海地区 破坏性创新 港口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迈克尔·弗莱文 瓦伦蒂娜·昆特罗 肖俊洪
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各机构发布自己的学习、教学和考核战略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做法。技术促进学习战略也十分常见。本文分析了44份公开获取的英国大学技术促进学习战略,旨在评估机构战略在多大程度上融合技术促进学习的创新和为这种创新提供空间。文章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法,从破坏性创新、持续性创新和效率创新三个方面评价这些学校各自的机构战略。研究发现,在这些战略中,持续性创新和效率创新比破坏性创新更为常见,而这种情况却与师生的技术实践相悖。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技术促进学习 战略 高等教育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平
破坏性力量总是推动着新的发展浪潮,因为它可以促使很多的人购买和消费。"破坏性创新"是企业探寻未来的利润源泉,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军
破坏性创新是创造新市场的有效工具。本文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剖析了破坏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差异。破坏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突破性产品创新都是企业可以采用的破坏性创新途径,但它们最终创造的市场特征不同,关联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创新途径 反应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郁培丽 石俊国 窦姗姗
从消费者角度,将Lancaster产品特征模型引入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市场进入的研究中,对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分析最优消费行为,并据此研究破坏性创新企业能否成功进入的问题,然后从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广告策略三方面对破坏性创新产品可能颠覆市场的企业策略行为进行分析,对直接从企业角度探讨破坏性创新的现有理论进行补充,加深对破坏性创新作用机理的认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金辉 张玉利 王革
产业中的领导者被新进者取代式的破坏性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案例方法分析创新者如何实施低阶破坏性创新与新市场破坏性创新;市场领导者如何对抗应对这两种破坏性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丽 张玉玲 张智宇 何颖
近年来,破坏性领导的研究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为探讨中国组织情境中的破坏性领导行为作用机制,本研究对1646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组织情境中存在破坏性领导行为,破坏性领导与下属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显著负相关,与持续承诺正相关;关系主义能调节破坏性领导对员工情感承诺的作用,而集体主义则调节破坏性领导对员工规范承诺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建华 倪自银
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成功应用,必须围绕破坏性创新产品价值主张制定业务成长计划和商业运作模式,构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绩效价值网,在此过程中,互补性资产起决定作用。在破坏性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互补性资产决定着创新绩效的获取能力,互补性资产的创新为破坏性创新构筑了更多的产业壁垒,增强了对破坏性创新保护力度,构建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在价值网构建过程中,产品价值来源与价值网的绩效决定于互补性资产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而价值属性排序和衡量标准又为互补性资产选择提供了依据,价值网的特性为互补性资产活动能力提出了要求,进而完善和提升了互补性资产。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价值网 互补性资产 产品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春培 潘亚丽 赵冠希 余传鹏
组织心理惯性被认为对企业破坏性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得到充分阐释。基于组织心理和权变视角,利用316份中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组织心理惯性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心理惯性负向影响企业自我替代能力和破坏性创新;自我替代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并在组织心理惯性和企业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组织心理惯性与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强 汪波 吕荣胜
破坏性创新是通过推出一种性能更差、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便宜的产品而创造一个全新市场的创新模式,其本质是延续性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转换的结果,是市场效应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体现。延续性创新在产业初期能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使之偏离其自然需求曲线,而当延续性创新所产生的高端产品性能对消费需求拉动失效时,破坏性创新出现并随之开始另一维度的延续性创新,破坏性创新调整了延续性创新的方向并与之交替出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春培 赖秀梅 朱晓艳 余传鹏
新兴顾客导向的企业关注并满足新兴顾客群体的隐性期望与需求,注重探索新的技术和市场知识,促进破坏性创新的产生。基于知识搜寻视角,本文探究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315份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兴顾客导向作为企业挖掘潜在顾客的战略导向,是影响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而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兴顾客导向促进企业破坏性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通过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可以对外向型破坏性创新间接地发挥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外部技术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只对内向型破坏性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本文还发现,新兴顾客导向对于企业进行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部知识搜寻与破坏性创新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关系;外部技术与市场的联合搜寻能够促进企业将破坏性创新产品引入外部市场,有利于外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实施。本文探索了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外向型破坏性创新和内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机制,揭示出外部知识搜寻在其中的作用机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春培 张振刚 薛捷
现有文献对正在不断完善之中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展开论述,但都缺乏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观点间的分歧和内在联系,归纳出破坏性创新的动态过程概念、主要特征以及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的三种不同的市场侵蚀模式,并对破坏性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和事前识别框架进行了探讨,从而对破坏性创新理论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