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6)
- 2023(11838)
- 2022(9561)
- 2021(8937)
- 2020(7314)
- 2019(16274)
- 2018(16368)
- 2017(31584)
- 2016(16969)
- 2015(18787)
- 2014(18312)
- 2013(17680)
- 2012(15769)
- 2011(13970)
- 2010(13812)
- 2009(12708)
- 2008(12774)
- 2007(11504)
- 2006(10103)
- 2005(9197)
- 学科
- 济(63321)
- 经济(63256)
- 业(61271)
- 管理(56038)
- 企(51702)
- 企业(51702)
- 方法(26168)
- 农(22312)
- 数学(22043)
- 数学方法(21853)
- 技术(21384)
- 财(20126)
- 中国(18433)
- 业经(17013)
- 制(16485)
- 务(15198)
- 财务(15171)
- 财务管理(15148)
- 企业财务(14599)
- 银(14133)
- 银行(14111)
- 技术管理(13626)
- 农业(13600)
- 地方(13405)
- 行(13139)
- 贸(12468)
- 贸易(12454)
- 易(11984)
- 学(11693)
- 理论(11007)
- 机构
- 学院(229347)
- 大学(227071)
- 济(92412)
- 管理(90578)
- 经济(90491)
- 理学(78097)
- 理学院(77286)
- 管理学(76117)
- 管理学院(75666)
- 研究(73566)
- 中国(59098)
- 京(47648)
- 科学(44681)
- 财(43595)
- 农(38386)
- 所(36068)
- 江(35676)
- 中心(34933)
- 财经(34676)
- 业大(33590)
- 研究所(32564)
- 经(31566)
- 农业(29998)
- 北京(29524)
- 州(28935)
- 范(28814)
- 师范(28510)
- 经济学(27744)
- 院(26946)
- 商学(25856)
- 基金
- 项目(154348)
- 科学(123036)
- 研究(113736)
- 基金(112150)
- 家(97670)
- 国家(96845)
- 科学基金(84535)
- 社会(73124)
- 社会科(69437)
- 社会科学(69421)
- 省(62165)
- 基金项目(60425)
- 自然(54763)
- 自然科(53590)
- 自然科学(53580)
- 自然科学基金(52684)
- 教育(52104)
- 划(51285)
- 编号(45232)
- 资助(43660)
- 创(38123)
- 成果(35826)
- 创新(34698)
- 重点(34654)
- 部(33701)
- 发(33401)
- 课题(31391)
- 国家社会(30235)
- 业(29767)
- 性(29534)
- 期刊
- 济(102163)
- 经济(102163)
- 研究(67439)
- 中国(48140)
- 管理(36750)
- 财(36572)
- 农(35630)
- 学报(33997)
- 科学(33146)
- 融(26597)
- 金融(26597)
- 大学(26344)
- 教育(25944)
- 学学(24788)
- 农业(24132)
- 技术(22146)
- 业经(18316)
- 财经(17403)
- 经济研究(16517)
- 经(14906)
- 业(14649)
- 科技(13755)
- 问题(13547)
- 技术经济(12784)
- 现代(11076)
- 版(11025)
- 财会(10958)
- 坛(10934)
- 论坛(10934)
- 商业(10750)
共检索到345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海霞 张治河
本研究从破坏性创新概念本质分析出发,对破坏性创新形成机理和发生的市场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苹果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为案例研究新兴技术产品商业化过程。研究发现,苹果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嵌入了破坏性创新战略,通过挖掘潜在消费者群体、创新价值主张、重置价值链、完善利润保护机制,不断拓展现有市场和占领新兴市场,最终成功颠覆主流市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家宝 刁雅钰 陈玮玮 王志良 于晓宇
破坏性创新对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新进入者通过破坏性创新使在位者陷入"创新者窘境",在逐渐成为市场新主导者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被新的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所替代的威胁,从而陷入"破坏性创新者窘境"。从破坏性创新的视角来看,新进入者经历的这一"创新窘途",同时也是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构筑过程。本研究以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新兴产业竞争优势构建机制,将新兴产业的破坏性创新过程分为初始破坏、加速破坏、趋同及重塑四个阶段。以网约车行业为例,探讨了产业层面的破坏性创新过程,发现网约车行业的竞争优势构建经历了外围市场切入、主流市场入侵、主流市场重构等一系列过程。研究结论对新兴产业竞争优势构筑有重要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春培 赖秀梅 朱晓艳 余传鹏
新兴顾客导向的企业关注并满足新兴顾客群体的隐性期望与需求,注重探索新的技术和市场知识,促进破坏性创新的产生。基于知识搜寻视角,本文探究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315份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兴顾客导向作为企业挖掘潜在顾客的战略导向,是影响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而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兴顾客导向促进企业破坏性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通过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可以对外向型破坏性创新间接地发挥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外部技术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只对内向型破坏性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本文还发现,新兴顾客导向对于企业进行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部知识搜寻与破坏性创新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关系;外部技术与市场的联合搜寻能够促进企业将破坏性创新产品引入外部市场,有利于外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实施。本文探索了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外向型破坏性创新和内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机制,揭示出外部知识搜寻在其中的作用机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志渔 孙婧
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及"低成本"的特点能够开辟出新的发展机遇,深入透视客户需求。本研究基于深刻的理论分析,结合企业实践,构建起新兴企业破坏性创新模式的过程机制。破坏性创新是新兴企业实现颠覆性成长的可行路径,对破坏性创新路径和机理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新兴企业 企业成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平
破坏性力量总是推动着新的发展浪潮,因为它可以促使很多的人购买和消费。"破坏性创新"是企业探寻未来的利润源泉,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启林
本文对Christensen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其理论背景、分析框架、数学模型及实证研究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描述。破坏性创新作为目前世界主流管理理论尽管在中国受到了不应有的忽略,但相对于Porter的竞争理论,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研究。本文最后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产业成长选择之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破坏性技术 创新 产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刚 汪旭晖
自我国零售市场开放至今,外资零售巨头已经开始抢占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本土零售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如何摆脱这一困境是本土零售商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结合破坏性创新理论对家家悦进入农村市场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驱动力、破坏性创新行为进行了分析,为本土零售商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设计提供了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韦华 向吉英
本土产业发现并利用产业技术能力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性创新机会,以低端破坏进入主流市场,颠覆行业竞争规则,取代原有技术成为新的行业标准,从而推动本土产业升级和技术跨越。本文以深圳手机产业为例,研究本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和发展的特征、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价值链治理 破坏性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兰剑
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三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是依据创新的程度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类。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连续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延伸。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是从对原有的市场是否产生威胁和替代角度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
渐进性 突破性 破坏性 创新 述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纯 张毅 李秋
传统建筑设计类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技术革新平稳性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文从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建筑设计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思路:内生方面包括顶层意识更新与组织架构调整;外生方面包括生态圈营建与市场探索,并结合实践案例具体阐释,希望为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建筑设计企业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宇
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的在位企业常常会为了保持自身竞争优势而强化其核心能力,从而使其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这一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现有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之上。当新进入企业在利用破坏性创新对主导企业的主导市场实施破坏时,主导企业的前述行为无意识的成为企业竞争力弱化的推手。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互补性资产 竞争力 弱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烨
对破坏性创新的市场进入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破坏性创新的目标市场不一定是边缘客户,还有可能来自于原有主流市场上的客户,集中阐述了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市场进入的多种方式。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边缘市场 分散市场 主流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建华 倪自银
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成功应用,必须围绕破坏性创新产品价值主张制定业务成长计划和商业运作模式,构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绩效价值网,在此过程中,互补性资产起决定作用。在破坏性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互补性资产决定着创新绩效的获取能力,互补性资产的创新为破坏性创新构筑了更多的产业壁垒,增强了对破坏性创新保护力度,构建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在价值网构建过程中,产品价值来源与价值网的绩效决定于互补性资产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而价值属性排序和衡量标准又为互补性资产选择提供了依据,价值网的特性为互补性资产活动能力提出了要求,进而完善和提升了互补性资产。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价值网 互补性资产 产品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春培 潘亚丽 赵冠希 余传鹏
组织心理惯性被认为对企业破坏性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得到充分阐释。基于组织心理和权变视角,利用316份中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组织心理惯性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心理惯性负向影响企业自我替代能力和破坏性创新;自我替代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并在组织心理惯性和企业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组织心理惯性与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艳芬 王华
在中国历史城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部分历史城镇在资本、创新和政府三方力量的协作下,发生急剧的创造性破坏式发展,Mitchell提出的旅游创造性破坏模型在解释这些历史城镇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上存在局限性。文章基于乌镇案例,通过对网络媒体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构建历史城镇旅游商业化的创造性破坏模型,以作为Mitchell模型的修正与补充。模型明确界定了历史城镇旅游创造性破坏的主体和支持主体,重新界定了历史城镇旅游的创造性破坏驱动力,提出了历史城镇旅游创造性破坏的主要方式,并指出正是其中任一方式的创新,影响旅游地的发展进阶,甚至促使其实现跳跃式发展。乌镇模式的示范效应影响着中国历史城镇旅游的创造性破坏发展,可能成为中国历史城镇旅游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