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7)
- 2023(13234)
- 2022(11431)
- 2021(10841)
- 2020(9083)
- 2019(20775)
- 2018(20405)
- 2017(39989)
- 2016(21324)
- 2015(23827)
- 2014(23695)
- 2013(23444)
- 2012(21374)
- 2011(18856)
- 2010(18950)
- 2009(17663)
- 2008(16658)
- 2007(14234)
- 2006(12251)
- 2005(10703)
- 学科
- 济(78646)
- 经济(78555)
- 管理(65591)
- 业(63111)
- 企(54630)
- 企业(54630)
- 方法(37468)
- 数学(32280)
- 数学方法(31879)
- 财(28417)
- 融(27518)
- 金融(27517)
- 中国(26061)
- 银(25662)
- 银行(25623)
- 行(24537)
- 务(21020)
- 财务(20959)
- 财务管理(20918)
- 农(20150)
- 企业财务(19946)
- 业经(18802)
- 制(17892)
- 地方(17626)
- 学(17353)
- 理论(14611)
- 贸(14395)
- 贸易(14382)
- 易(14015)
- 农业(13880)
- 机构
- 大学(291767)
- 学院(290266)
- 管理(117640)
- 济(113620)
- 经济(110988)
- 理学(102150)
- 理学院(101095)
- 管理学(99407)
- 管理学院(98896)
- 研究(92295)
- 中国(75870)
- 京(60970)
- 科学(56365)
- 财(56331)
- 所(45233)
- 财经(44922)
- 中心(44518)
- 农(42787)
- 业大(41739)
- 研究所(41032)
- 经(40772)
- 江(40719)
- 北京(38559)
- 范(36712)
- 师范(36379)
- 州(34295)
- 经济学(34279)
- 院(33765)
- 财经大学(33752)
- 农业(33411)
- 基金
- 项目(200822)
- 科学(157497)
- 研究(149043)
- 基金(145710)
- 家(125484)
- 国家(124404)
- 科学基金(107702)
- 社会(93170)
- 社会科(88402)
- 社会科学(88380)
- 省(78201)
- 基金项目(77991)
- 自然(69896)
- 自然科(68229)
- 自然科学(68218)
- 教育(67603)
- 自然科学基金(66975)
- 划(65284)
- 编号(61338)
- 资助(60050)
- 成果(49538)
- 部(44364)
- 重点(44226)
- 创(42250)
- 发(42084)
- 课题(41177)
- 创新(39331)
- 项目编号(38836)
- 科研(38623)
- 教育部(38481)
- 期刊
- 济(118828)
- 经济(118828)
- 研究(85966)
- 中国(52334)
- 财(45535)
- 学报(44022)
- 管理(40914)
- 科学(39812)
- 融(39236)
- 金融(39236)
- 农(38070)
- 大学(33600)
- 学学(31657)
- 教育(29783)
- 农业(25974)
- 技术(23025)
- 财经(21450)
- 业经(19310)
- 经济研究(18798)
- 经(18080)
- 理论(15794)
- 图书(15109)
- 问题(15003)
- 实践(14699)
- 践(14699)
- 财会(14573)
- 科技(13596)
- 技术经济(13142)
- 版(13131)
- 会计(12949)
共检索到421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大武
国际上立法实践表明,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金融稳定、劳工保护等政策因素,并要充分贯彻程序推进、生存权保护等原则。因此,我国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应该采取概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并按照程序推进类债务、生存类债务、金融稳定类债务等7个层级进行安排。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破产 债务 顺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大武
我国有关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立法政出多门,不仅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上的多难选择,而且直接延缓了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进程。因此,我国应当制订一部统一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规。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破产 债务 顺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大武
英美俄三国立法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立法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注意与一般企业破产规则的衔接。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金融稳定、劳工保护、税收等政策因素。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破产 债务清偿 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巫文勇
税收债务优先清偿已经遭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质疑,在各国立法实践中也有日趋淡化的倾向。我国的金融机构破产税收债务优先清偿,不但损害了普通债权人利益,还与现存担保法律制度冲突,动摇了市场信用基础,且与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相悖。其改革方向是,统一现行法律中对税收清偿顺位的不同规定,将税收作为非优先清偿债务,推广与完善税收担保制度,实行金融机构控股股东加重责任。
关键词:
税收债务 非优先性 税收担保 加重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卫萍
本文从破产清偿的角度,针对大规模侵权所致严重损害,结合我国《破产法》相应规定及他国在破产清偿顺序上的处理,对因大规模侵权所致的公司破产问题,对调整大规模侵权债权人清偿顺位进行了思考,指出:以"公益债务"的形式将大规模侵权损害的赔偿置于公司破产清偿前列,以保障损害受众能获得充分的救济和保护,有效防止大规模侵权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大规模侵权 破产债务 清偿顺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志富
保险公司作为一类特殊机构,在通过转债进行融资时,其自身的债务清偿结构会对转债的价值和内在风险产生影响。如果忽视这一因素,直接利用传统的普通公司转债定价方法来给保险公司转债估值,会由于无法捕捉到其债务结构所带来的风险而高估转债价值,造成对其真实价值的系统性偏离。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债务清偿结构的转债模型,再利用该模型对平安转债2014~2015年期间的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平安公司确实存在着显著高于同行的债务清偿风险。这说明,在为险企转债定价时,考虑其债务清偿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险企附属资本 次级可转债 清偿顺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善平
资源有限和理性有限将使审计师无法彻底消除审计风险,合伙人将承担审计失败的最终赔偿责任。如何更好地把无限连带责任落到实处,保证审计质量,保护合伙债权人的权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要求在制度安排上实施合伙债务优先清偿的原则,需要优化有限责任合伙制度安排,并把合伙事务所的收入分配安排与合伙债务的清偿安排联系起来。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合伙人 合伙债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维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债的主要形式是信用关系 ,银行是资金信用的中心。当银行不能履行按期支付义务的时候 ,必然造成金融恐慌 ,导致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均是由此而衍生。按市场原则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无非是 :或者还钱 ,或者破产豁免。本文指出了现行政策的不足之处 ,同时阐述了按市场规则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债务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华 翟坤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欧盟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救市措施,而这些措施却给欧洲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风险,传统的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理念正在更新,制定金融业的破产机制就成为完善市场的必然选择。本文详细阐述了欧盟金融机构破产机制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改进破产评判标准、完善破产相关法律等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本文通过对2007年至2011年我国A股615组配对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持股金融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资金,包括短期债务资金和长期债务资金,而且有利于企业改变负债结构,即提高融资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务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较高的长期债务。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民营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更有利于改变其债务融资水平与债务结构。进一步区分金融机构类型后发现,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负债融资和债务结构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持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关键词:
持股金融机构 负债融资 债务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曙伟 黄宗福
以股抵债意指上市公司以其控股股东侵占的资金作为对价,冲减控股股东持有股份,被冲减的股份依法注销。以股抵债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
关键词:
以股抵债 股票回购 控股股东 公司治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海涛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企业运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入手,结合税法的有关规定,对债权人和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
非现金资产 债务重组 会计处理 纳税调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江波
市场主体新陈代谢是市场经济中的客观规律,金融机构也不例外,但金融机构的涉众性、系统重要性、风险传导性使得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较普通企业更为复杂。为了公平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职能,形成稳定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预期,有必要在行政处置程序之外,保留由法院主持与推动的司法主导型金融机构破产程序。金融机构破产立法有统一立法与分散立法两种模式。考虑到金融机构破产程序与普通企业破产程序,以及各类型金融机构破产程序相互间共性突出,为减少规则制定的脱节与矛盾,建议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在《企业破产法》修订时,增设“金融机构破产”一章。金融机构破产机制设计应当保障法院享有最终决定权,公平保护利益相关人,并建立起与其他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方式的协调衔接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长春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难,一难在债务处置,二难在成本分担。建设制度、健全退出法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市场退出 债务处置 成本分担 存款保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褚伟
由于中小金融机构没有风险承担的资本主体,处置不良资产风险的实质就是在寻找一个代位股东履行风险承担责任。在中央银行承担隐含存款保险责任的同时,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也就成了中央银行的一项"负债"。引入真正的股东并以增量收益来消化存量风险,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于充实资本金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操作性环节上表现为"增资扩股"。但是处于整体亏空状态的中小金融机构失去了"增资扩股"的定价基础,合理地将中央银行的不良资产"债务"转换给存款保险机构是改革的一个方案。
关键词:
中小金融机构 风险处置 存款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